無量法王帶著幾個親信武士拼命地朝吐蕃方向逃去,他暗自慶幸自己躲過了那死丫頭的追殺,他心裡清楚:那關鍵時刻救他的兩個飛鳥使必死無疑;沒有他們倆人,自已如果再戰下去,也必死於那丫頭的劍下,謝天謝地,這是佛祖保佑了他。

在逃跑中,由於來不及去找自已的馬匹,所以他們都是徒步奔跑,好在這一路上他們也碰巧搶了幾匹馬,這才解決了法王和幾個親信長途徒步跋涉之苦。

一路上無量法王回想起自己遭受到的慘敗,他所率領的幾百個吐蕃國精銳武士,如今己所剩無幾,自己不知回吐蕃後如何向吐蕃王交待。

自己一心想得到的天遁神劍沒有得到,想到稱霸天下的夢想也成為泡影,而且自己的師弟崆峒法王也在嘉峪關喪命,自己可說是一敗塗地。

無量法王回頭看看陸陸續續跟上來的幾十個狼狽不堪的武士,他不禁長嘆了一口氣。此時此刻他心裡在想著回吐蕃怎麼辦?既使吐蕃王不懲罰自己,他的法王位子也是岌岌可危,因為那些有勢力的大臣們早己想借吐蕃王之手推翻他,然後用自己的人來取代他。

想到自己此時勢單力孤,師弟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日光和月光兩位法師也死了,他現在還能依靠誰呢?

無量帶領這一夥殘兵敗將走了大約兩天,他們走出了大漠,見到了草場。這一路他們射殺了幾頭野犛牛和幾頭野驢,所以這一路上沒斷了吃肉,這讓他和那幾十個武士能迅速恢復了體力。法王這時看到了熟悉的群山,熟悉的草場,他估摸著這裡離吐蕃地界己不太遠,往南去離南詔地界大約有二百里遠。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好像又回到了比武的大草場附近。無量法王馬上站到一個高崗上四處眺望,遠處的一切是那麼地熟悉,是啊,他心裡肯定自已了的判斷:原來他們又回到了比武的那一大片草場。

無量法王仔細地判定了一下比武擂臺所在的方位後,他下令那幾十個武士朝那個方向進發。果然他們往進了二十里地後,就看見了遠處破爛不堪的比武擂臺,還有那到處可見的屍體。

才幾天工夫,那些屍體都己殘缺不全,有不少屍體己被禿鷲和野狗們分食,甚至只剩下一付骨架。陣陣秋風吹來,四周那些七零八落的破帳篷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己漸枯黃的草場上顯現出一片淒涼和凋零。

他心中滿是感慨,才幾天的工夫,他的處境便發生了驚人的變化:他從一個叱吒風雲、威震江湖的吐蕃**王變成一個落魄之人。他既不敢這樣去見吐蕃王,也怕那些大臣和將軍們的笑話,他現在所能指揮的武士也只剩下幾十人,想奪取天遁神劍的夢想也很難實現了。

手下的幾十個武士此時也看見了當初的比武擂臺,知道這裡離吐蕃地界已不遠了,他們很快就會回到家裡,想到這裡,他們幾天來的疲憊頓時一掃而光。

可當武士們看到無量法王並沒有馬上回吐蕃的意思,他們也不敢提回家的事。武士們見法王暫時沒有走的樣子,所以三三兩兩地找個地方歇息,有幾個武士還從懷裡掏出烤得半生不熟的犛牛肉和野驢肉,坐在草地上大嚼起來。

此時無量法王見手下的那些武士都找地方歇息,他也感到有些身心俱疲,便找個稍遠的草坡上歇息。看似在歇息,但他的腦子卻沒有歇息,他在考慮自己下一步怎麼辦。

遠處幾十只野狗在撕咬著死屍,並不斷地發出低吼聲;天空中有十幾只禿鷲在不停地盤旋,不大工夫它們便落在一具屍體旁,它們尖叫著,並爭先恐後地開始啄食著那屍體。

因為無量法王坐在高處,所以這一幕被他盡收眼底,他感到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噁心。他將目光收回,兩眼向遠方眺望。

這時他的兩眼裡發現了半空中有幾個身影在朝他們這邊飛來,他猜不透這飛來的幾個人是敵是友?他靜靜地等待著那幾個人的到來……。

不空和尚在比武大會上被紅線砍斷了左小臂,幸虧師兄無塵大師才救了他一命。回到天竺國後他被師兄狠狠地訓斥了一番,他不敢爭辨,只好把這一肚子怨氣全吞到肚子裡。

無塵大師用天竺草藥將不空的斷臂醫好,但不空的左手卻是永遠消失了,他不知自己今後如何再用天鼓雷音掌了。

在他師兄無塵大師修行的大梵天王洞中,不空每天望著自己的斷臂發呆。他這付模樣被師兄看在眼裡,無塵雖不服氣那大唐武林中人,但也怨師弟太過貪婪,所以對師弟的抱怨也不與理睬,每天照常唸經和練功。

一連幾天,不空見師兄每日裡不是念經,就是習練他那一套天竺武功,根本不搭理自己。但不空的心裡卻是不甘心,他既想報這斷臂之仇,更想得到那天遁神劍。可是要報仇和奪劍僅靠自己和天聾和地啞也不行,非得師兄無塵大師出馬不可。

死黨賈世仁也隨他來到天竺,但賈世仁每天也是提心吊膽,生怕紅線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自己面前,取了自己的項上人頭。為了能自保,他求不空和尚教了他天竺武功,再加上他身上藏有夏侯天龍給他的‘狼毛毒針’二百根,賈世仁這才算有了點底氣。

不空有事沒事兒時總到師兄那兒去,並跟他談起‘天遁神劍’的事兒。但是不管師弟講些什麼,那無塵大師就是沉默不語,好像根本沒聽見不空的話似的,一心只是唸經或練武功。

見此情景不空也有點心灰意冷,他幾乎要放棄得到天遁神劍的想法;但是他每當看到自己的斷臂時,他又不由得怒火中燒,仇恨和野心又從心裡泛起。

一天有友人來拜訪無塵大師,天聾和地啞將他請入洞中,正在洞口閒坐的不空一見認識這人。原來這人號‘降魔尊者’,沒人知道他的真實名姓,看年紀與無塵差不多,都是六旬上下。他長年在孔雀明王洞中修行,並習練武功。

隨同他一塊來的是兩個童子,說是童子,實際上兩人都有三旬上下,只是打扮成童子模樣。他們兩人一個號:‘獅吼金剛’,名叫賴頭吒;另一個號:‘虎嘯金剛’,名叫多羅吒。兩個童子從小得‘降魔尊者’收養,並教授兩人天竺武功。

兩個童子的武功都高過天聾和地啞,而與不空的武功相差無幾。他們的師父‘降魔尊者’的武功和輕功更是威震五個天竺國,即東、西、南、北、中的五個天竺國。

降魔尊者雖然武功威震幾個天竺國,但他性格暴烈,心狠手辣,而且是個沾火就著的主兒,很難與人相處,所以在幾個天竺國里名聲很臭。

不空忙向降魔尊者施禮,尊者目如神電,他發現不空的左手不見了,臉上頓時露出詫異的神色,他快人快語,忙問:“不空大師的手怎麼了?”

“這個……,這個,是與人比武時被砍掉的。”不空本來有點羞於回答,但他腦子一轉,知道這降魔尊者的武功與師兄不相上下,如能得他相助,借他之力報仇,並奪得天遁神劍,那豈不是天助我也。

“啊!竟有這等事?是什麼人能讓不空大師吃這個虧,你快說出是什麼人?”果然這降魔尊者是性如烈火,聽了不空的話,他早己按捺不住,好像立刻就要找對方拼個你死我活似的。

不空心裡暗喜:“倘若能得此君出手相助,那大事定成。”而且他還想到尊者手下還有兩個徒弟,這師徒三人一出馬,那大唐一夥人定會大敗而逃。

“是大唐武林中人,那夥人武功都很高,而且他們根本不屑我們天竺武林。”不空說的是真話,但話裡也有要激怒降魔尊者的用意。

“哈哈,我也聽說大唐國有什麼十大武林至尊,聽說也把不空大師列為武林至尊之一,是不是有這回事?”尊者那一雙鷹眼瞪著不空問到。

“啊,是有這麼回事。”不空不知尊者問這話什麼意思。

“哼,想來那些什麼武林至尊的武功與不空兄也不相上下,竟也敢稱什麼十大武林至尊,待我降魔尊者隨老兄去,將他們全部剷平,為不空兄報仇雪恨,老兄願意嗎?”

不空聽尊者把那幾大武林至尊貶低一番,並把自己也捎帶上,他把尊者恨得咬牙切齒。但為了能拉上降魔尊者為自己報仇,他此時陪著笑臉來迎合尊者。

“其實說起的那幾大武林至尊都己被不空打死或打傷,他們根本傷不到我,只是現在大唐國那裡出了兩個丫頭,一個叫紅線,一個叫聶隱娘,是她們倆兒把貧僧打傷的。”一聽他這話兒,降魔尊者不由得一愣。

“你說什麼?兩個丫頭?是她們把你打傷的?她們有多大年紀?你告訴我,待本尊者幫你除掉她們。”降魔尊者有點不相信地問不空和尚。

“兩丫頭,一個十**,一個十五六。”不空和尚有點羞愧地說出兩人的年齡。

“哈哈哈,哈哈哈,老兄不是跟我說笑話吧?一個十**,一個十五六,兩個乳臭未乾的小丫頭竟能打敗你不空大師?還砍掉了你一隻手,你以為我會相信你的話嗎?”

“唉,尊者如不信,可進洞去問問我師兄。”不空伸手請尊者進洞去。

“哈哈,我來這兒就是要拜訪無塵大師的,這一說話倒把這事兒忘了,走,去見大師去。”降魔尊者和兩個徒弟隨不空走進山洞。

其實兩人的對話無塵大師早已聽得清清楚楚,待和降魔尊者互相見禮後,無塵大師便對降魔尊者說:“師弟剛才對尊者所言不差,老衲也曾與那兩個丫頭交過手,兩人的武功確實與老衲不相上下,尤其是那個叫紅線的丫頭,武功更勝過老衲。”

“哈哈,聽了老兄一番話,老弟我更想見識一下那兩個丫頭,否則我們躲在這天竺國裡自吹自擂自己武功天下第一,那豈不是讓佛祖恥笑。所以我降魔尊者說什麼也要到大唐國去走一趟,去會會那兩個丫頭,並砍下她們的四隻手賠不空老兄的一隻斷手,不空老兄你看如何?”

不空聽了心裡暗喜,他瞥了師兄一眼,見無塵好像不太高興,不空見狀便沒有把心裡話說出來,他只是朝降魔尊者雙手合十施禮拜謝。

“怎麼?無塵老兄,貧僧去會那兩個丫頭,你好像不太高興?”尊者也注意到了無塵大師臉上的表情,他有些詫異地問無塵大師。

“唉,老衲有什麼不高興的?那大唐國的兩位女俠其實與我天竺並沒什麼怨仇,只因我師弟貪圖那中原的天遁神劍,所以才去與人比試武功來奪劍,這一來二去便與那中原一夥人結下了仇怨,自己吃了虧還不甘心,還要勸說老衲去為他報仇。這次他又求在你老兄門下,這事你要好生斟酌,不要壞了老兄的一世英名。”無塵大師苦口婆心地勸說那降魔尊者。

未料到,他這一番話反激起了降魔尊者的萬丈雄心。他自認為天竺武功天下無敵,並早想去海外山外去雲遊一番,並尋訪天下的武林高手來過招,藉以為天竺武功揚威立名。還有無塵說出那‘天遁神劍’四個字後,降魔尊者聽者有心,這一句話激發了他的莫大好奇心。

他扭頭問不空:“你師兄剛才說什麼‘天遁神劍’,這是怎麼回事?”

不空見尊者臉上露出一付貪婪的神色,他的心裡頓時產生一絲憂慮,擔心這位老兄也想將神劍弄到手。他有些後悔去跟降魔尊者說這些事,但此時後悔也來不及了,莫不如順勢而為,再加一把火,激怒這降魔尊者去中原尋那兩個丫頭。到時候他們相鬥起來兩敗俱傷,自己則趁機奪取天遁神劍,有了神劍,他不空就是天下第一,到那時就是降魔尊者也奈何不了他。

“啊,天遁神劍乃天下第一神兵器,此劍威力巨大,世間少有,所以惹得天下武林高手都來爭奪它。此劍現在已被那紅線丫頭奪到,貧僧怕普天之下再無人能打過那丫頭,如果真是那樣,那天遁神劍就會永遠歸那紅線丫頭所有。”不空極力攛掇降魔尊者。

“什麼?歸那丫頭所有?你們真是一群熊包蛋。想我降魔尊者的天竺武功在五大天竺國中無人能敵,今天聽你說中原武林竟有這等人物,我降魔尊者若不去會她一會,那豈不是讓我天竺武林無顏立足天下。”尊者臉色青黑,激昂地對不空和無塵大師說。

無塵大師也知道,好友降魔尊者的天竺武功在五個天竺國裡是無人能敵,再加上他的兩個徒弟賴頭吒和多羅吒,兩人的武功僅次於其師父降魔尊者。這師徒三人若去中原,可說是橫行無阻;但如與紅線和那個叫聶隱孃的小丫頭相遇,勝負便很難預測,因為大師曾與那兩個丫頭交過手,深知兩人的武功精妙絕倫,當是天下武林超一流的高手。

大師見降魔尊者一心要去大唐,尋那兩個丫頭過招,而且還想奪得那天遁神劍。

“老兄若要去大唐,尋那兩個丫頭比武過招,須多加小心,不要看那兩個丫頭年少,可她們二人的武功和劍法卻十分老辣,就是練功三十年的武林高手也難以達到她二人的水準。”

無塵大師本想煞煞他的傲氣和戾氣,不料降魔尊者聽了大師的話,反倒哈哈大笑,他高聲對大師叫到:“老兄,你不過與那兩個丫頭過了幾招,便把她二人吹到天上,這哪裡像天竺國武林一代宗師說的話。告訴你老兄,你老弟我這次定將那兩個丫頭的四條手臂砍下來,給中原的武林高手們一點顏色看看。”

“尊者此去不單是為不空報仇,也是為了弘揚我天竺武功,從而告示天下武林中人,唯有我天竺武功才是天下無敵的,所以那天遁神劍也自然歸我天竺所有。”不空也慷慨激昂地說到,一旁的無塵大師狠狠地瞪著師弟,但不空假裝沒有看見。

本來降魔尊者來找無塵大師談經論道的,聽了不空的話後,他便一心要去大唐國,談經論道的事也早被他丟到爪窪國去了;他當即拜別無塵大師,並與不空約定好明日起身去大唐國,他先回去收拾行囊,於是他道別後帶兩個徒弟回自己的孔雀明王洞去了。

待尊者走後,無塵忍不住埋怨師弟幾句,但不空卻反怨師兄不願給他報仇。無塵知道師弟報仇心切,且又貪圖天遁神劍,再勸下去也難回頭,他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

不空去後洞叫來正在練功的賈世仁,讓他明天隨同自已和降魔尊者師徒三人一塊去大唐國。賈世仁一聽非常興奮,他雖怕回大唐,但在這天竺國地方,不但是人生地不熟,就是飯菜也極不合口,所以他罷不得馬上離開這個地方。說實在話,不空真想甩掉他,但念在曾經是同黨的交情上,這才勉強讓他跟隨在身邊。

這回去大唐,不空己打定主意,無論勝敗與否都要與他賈世仁分手;因為有他在身邊,那紅線丫頭就是遠離千山萬水也要尋找到他賈世仁,到時不免要牽連到自己;而且紅線的武功己今非昔比,他不空別說是保護他賈世仁,就是保護好自己也是很難的。

說到天聾地啞兩童子,無塵大師本來不打算再讓兩徒弟冒險,可架不住師弟再三懇求,想到與不空畢竟是同門師兄弟,他只好同意,不過他一再警告師弟:要保護好天聾地啞,不能讓兩人再受到傷害。

為了增強不空的武功,彌補他單手掌的不足,無塵大師連夜傳授了師弟絕招‘曼妙婆娑掌’。不空從前也知道師兄會‘曼妙婆娑掌’,但師兄只在沒人的時候習練,所以不空也始終沒見到這套掌法的真面目,這次師兄傳授他這套掌法,簡直讓他欣喜若狂。

原來這套掌法與先前的‘天鼓雷音掌’是完全相反的,‘天鼓雷音掌’是至剛至猛;而這套掌法是至柔至弱的。

這套‘曼妙婆娑掌’原是模仿天竺舞蹈而編成的,招式雖看上去至柔至弱,但它發出的每一招都需要有極深厚的內力,而且發掌看似軟綿綿,但受掌之人若無極深厚的內力,輕者骨斷筋裂;重者一命嗚呼。

無塵大師自創出這套掌法後,意識到此掌法有些陰毒,這違背了佛法以‘慈悲為懷’的教誨,所以他始終不讓此掌法讓外人所知。

他自己深知:受到‘曼妙婆娑掌’的掌力所擊的人,幾乎是無藥可治,只能等待死亡。他想:這是一種陰毒的武功,無論如何不能讓它流傳出去。

他本不想將此掌法傳授給師弟,但架不住師弟的苦求,再加上看到師弟的那隻半截手臂,勾起了他的回憶,想到他與師弟幾十年的同門之情,於是他心中的魔性佔了上風。

(本章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不當戰神!

端木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