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場地帶,幾股人馬仍舊是相隔很遠,但還是沒有往來,他們也許都是在等待這地方會有奇蹟發生,因為當初打擂也好奪天遁神劍也好,都是在這裡發生的,當然也應該在這裡了結。幾股人馬都安排人放哨,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望向吐蕃方向,望向那一片山峰。當無名氏手拎兩個人從遠處天空飛過來時,那幾股人馬都騷動起來,他們都眺望著天空上飛過來的三個人。

看見一個人能拎著兩個人,還能駕輕功在天上飛行,所有的人都驚呆了。這簡直不是人而是神仙,因為江湖武林中輕功再高超的人也難同時拎著兩個人飛行。

“哎,大師,我們的人在那邊。”閣陂雖受重傷但神智很清醒,所以他一眼就看見南詔軍的所在地,無名氏按他所指的方位飛了過去。

見半空中的三個人在朝自己這邊飛來,南詔王並沒感到意外,因為他和身邊的幾位將軍都看清了閣陂大師就在那三人之中。

無名氏拎著兩人飄然落在距南詔王尚有兩丈遠的地方,閣陂大師和妙玄都勉強地站立著。

“哎呀,大師受傷了。”有幾個將軍上前來扶住閣陂大師,另一邊上來幾個女兵將妙玄扶到一個地方安歇,南詔王忙喚來軍中醫士給兩人療傷。

“這位是紅線的朋友純陽真人。”閣陂向王兄介紹無名氏。

“啊,原來是純陽大師,怪不得輕功如此精妙,彷彿是神仙一般。”閣羅鳳一陣誇讚,並略微打量了對方一番,見他果然仙風道骨,一付超凡脫俗的模樣。

“這兩位朋友受了重傷,用尋常藥恐怕最少要三十天方能痊癒,待貧道送給二人兩顆丸藥,服下去只須兩個時辰就會恢復的差不多,雖說還不能與人上陣廝殺,但自身活動走路還是不成問題的,再接下來養幾天就會完全恢復體力內力的。”

說著純陽真人掏出一個羊皮小口袋,從袋裡倒出兩顆藥丸,並讓軍中醫士喂兩人服下。過了一會兒兩人的臉色不再像剛才那樣慘白,而是漸漸恢復了正常人的臉色,但是身體還是那樣虛弱,這顯然是受傷太重的緣故。

就在這時聚集在大草場上的人發現遠處又有幾人駕著輕功朝這裡飛過來,當他們飛到大草場上空時便直奔南詔軍那裡飛去。

“是紅線他們。”閣陂告訴王兄閣羅鳳。

閣王忙叫手下將士朝那幾個飛人招手,其實阿姣早就看到了那熟悉的南詔軍旗和兵馬的裝束,所以告訴眾人朝那裡飛去。

閣陂和妙玄上前迎接他們,卻沒有看見紅線,便急忙詢問他們。曇雲告訴閣陂和妙玄說紅線負責殿後,她要攔住吐蕃人掩護他們退走。不過她有天遁神劍護身,所以她不會有事的,她很快就會回來。

眾人正說著話呢,只見遠處天空中出現一個黑影,那黑影越飛越近……。

“是紅線姐。”隱娘驚叫一聲,眼尖的她早己看清來人。還未等其他人看清楚來人,眨眼間,紅線像一隻燕雀似的飛臨眾人上空,她收了輕功,然後飄然落在大家面前。

她頭一眼就看見了無名氏,也就是純陽道人,上前道謝後便恭敬地將天遁神劍還給他。

“好啦,你們的人也都脫險了,貧道也不再久留,該回山了。待貧道走後,你們也趕快離開此地,我猜那吐蕃人不會善罷干休,你們千萬要小心了,告辭。”說罷,純陽道人向眾人一一施禮後,身子一抖,整個人如箭一般朝天空射去,眨眼間己不見蹤影。紅線和隱娘望著他的身影,兩人都有些依依不捨

劫後重逢,眾人免不了問長問短,面對七嘴八舌的問話,她竟不知回答誰的好。

“好啦,大夥兒先靜一靜。”曇雲急於想知道迷魂谷那邊的情況,所以先打斷了眾人的問話,大夥兒見狀都閉上了嘴巴。

“師父,正像剛才純陽真人所說的那樣,我離開迷魂谷時,也看出吐蕃大軍有向這裡趕來的樣子,他們下了這麼大的血本,豈能輕易地放棄呢?”紅線也說出自己心裡的擔憂。

聽了紅線的話,曇雲找到閣陂和阿姣,又重複了一遍紅線的話和自已的擔心。兩人馬上去找閣王,並把情況複述了一遍。

閣王欣然同意,因為他率大軍前來的目的己達到:閣陂和阿姣都己找到,雖然受了重傷,但吃過純陽真人的丸藥後,症狀明裡好轉,所以他也想盡快離開這是非之地。

“好吧,大家收拾一下,準備離開這裡。”閣王回頭向身邊的幾個將軍下達命令。同時閣王也向曇雲師太和隱娘惡風等人發出邀請,希望他們也到南詔住幾天,以儘自己地主之誼。

就在南詔軍馬已經開始移動,曇雲和紅線等人也準備隨大軍前往南詔。這時有不少人發出驚呼:“哎呀,不好,我們被包圍了。”

再看兩邊跑出無數吐蕃騎兵,他們像兩條黑龍快速地向前疾馳,兩條黑龍把郭子儀的兵馬、南詔兵馬、還有田悅和烏金龍他們一夥人也都圍在當中。

吐蕃騎兵迅速地移動,勐抄南詔軍的後方,徹底地把南詔軍全部包圍起來。不等包圍圈裡的人反應過來,吐蕃騎兵就開始放箭,無數支利箭像飛蝗般朝包圍圈裡的人射來……。

轉眼工夫南詔軍馬和郭子儀的手下官兵中箭的有百餘人,見勢不妙南詔王忙下令自家弓箭手回射給吐蕃軍,但仍然吐蕃軍中如飛蝗般的箭雨。

此時就連南詔王也中了一箭,幸虧不在要害處,但也夠危險的。見大王受傷,立刻有幾十名護衛圍住南詔王的周圍,並將不斷飛來的利箭打落。

見情勢危急,曇雲忙大叫:“大家快拿出盾牌抵擋。”一句話提醒了眾將士,原來曇雲早注意到南詔士兵後背都有一個盾牌,有藤條的、有牛皮的、還有銅製的。

將士們紛紛拿出盾牌來抵擋飛來的利箭,這才穩定了軍心,但還是不斷有人被利箭所傷。此刻南詔和郭子儀的人馬只是被動防備對方的箭雨,無法反擊,因為吐蕃大軍的箭雨太密集了,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

曇雲估摸著對方有上萬兵馬,而他們又不上前,只停在一百多步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上,弓箭的殺傷力最強、威力最大。

“走,隱娘與為師一夥,紅線與惡風大俠一夥,我們悄悄繞到他們背後襲擊他們,讓他們陣腳大亂,好掩護南詔大軍和郭元帥他們撤退。”當把這話告訴南詔王后,閣羅鳳大喜。因為他手下的兵太少了,只有兩千人,雖然都是挑選來的勇士,但看到他們中不斷地有人倒下,他也有些心痛,他更怕這兩千勇士被全部殲滅,那可就賠大發了。

四個人藉助南詔軍的盾牌陣,悄悄地來到包圍圈人少的地方,四個人殺出重圍,繞到吐蕃大軍後面,然後施展輕功分別朝兩邊飛去。

曇雲和隱娘飛到弓箭手最密集的地方,然後兩人揮動寶劍,不斷地砍殺那些射箭的騎兵。這些人不斷地被砍殺,甚至有人連聲都沒出便被結果了性命。

兩人轉眼工夫殺到前邊,那一排排弓箭手正張弓搭箭準備射時,卻被人一劍砍掉了頭顱。吐蕃弓箭手們開始發生騷動,他們都知道有人混進了陣中,在悄悄地襲擊他們,軍中的將軍們也發現了大軍中的異常騷動,忙下令手下人找出偷襲他們的敵人。

這樣一鬧騰,吐蕃弓箭手再也無心放箭了,都在四處尋找偷襲他們的人,唯恐自已稍不留心便丟了性命。有的人還真發現了隱娘和曇雲正在襲殺他們的人,可沒等他喊出聲來,早被一劍削去了腦袋。

吐蕃大軍開始亂了,那些騎兵和弓箭手們四散開來,再也無心放箭了,逃命要緊。幾個將軍見陣勢己亂,忙四下裡叫喊,想控制住手下騎兵。

另一邊,紅線和惡風也與他二人的一樣,從背後襲擊那些吐蕃騎兵和弓箭手,殺得那些人紛紛落馬,原本整齊的陣勢也開始亂了起來。

見四人已把吐蕃大軍的包圍圈攪亂,閣陂忙告訴王兄趕快撤退,可閣王卻擔心紅線和曇雲師太他們,不願拋下四人先退走。

這時閣陂急了,他強忍著傷痛說:“我們人馬太少,若再耽擱下去,恐怕會被全殲。不要擔心他們四人,只要咱們走脫,那吐蕃幾萬兵馬根本攔不住他們四人。”阿姣也勸閣王率南詔兵快快撤走,晚了就來不及了。

閣王不再猶豫,果斷下令速速撤退。此時包圍圈雖被攪亂,但攔住他們去路的吐蕃人馬仍然不少,人數足有南詔兵馬的兩倍。

好在南詔王這次挑選來的兩千騎兵都是南詔軍中的勇士,他們個個異常強悍。此時阿姣率軍中幾位悍將為前鋒來衝擊吐蕃大軍的包圍圈。

突圍開始了,阿姣和幾位悍將帶領一百名最強悍的南詔勇士迅速地朝吐蕃騎兵衝去。當然吐蕃大隊騎兵也是足夠強悍的,再加上人數要大大多於南詔勇士。所以剛開始衝擊,南詔勇士們就碰到了硬釘子,儘管他們殺死了很多吐蕃騎兵,但對方的人數卻不見少。

另一邊,衝擊吐蕃包圍大軍的紅線和曇雲等人發現了遠處有吐蕃王的王車,這種有金色廬頂的豪華王車非常顯眼:王車兩側有數十位將軍護衛著,吐蕃元帥馬重英也騎馬侍立在一側。兩人意識到此刻吐蕃人是下了‘血本’,今天的廝殺必然是非常慘烈的,看樣子吐蕃兵馬少說也有五、六萬眾,甚至更多,繼續與他們糾纏下去會死傷更多的人。

必須儘快撤離戰場,因紅線離得太遠,戰場上又十分吵雜,給紅線傳音又怕她聽不到,所以曇雲決定去與紅線會合,再一塊殺出去。她招呼隱娘一塊殺到紅線那一邊,隱娘心領神會,兩人揮劍殺退周圍的敵人後,駕輕功朝紅線那邊飛去。

“師父,你們怎麼過來了?”看見飛過來的曇雲和隱娘,紅線忙問到。

“紅線,我們掩護南詔王他們撤退吧,我在那邊看見吐蕃王在督陣,馬重英親自指揮,他們的後續軍隊還在不斷地湧過來,總共加起來足有五、六萬。”

“好吧,師父,我們都聽你的。”紅線也看形勢有些不妙,所以痛快同意了。

“好,你們三人負責攔阻與南詔軍廝殺的敵軍,我去通知南詔王趕快撤退。”說罷曇雲丟下三人,飛身而去通知南詔王了。

依照曇雲的計劃,紅線隱娘惡風三人飛到吐蕃軍和南詔軍的中間,想將兩軍分開,可此時兩軍將士已成犬牙交錯之勢,雙方將士混殺在一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清楚地分開。見此情景,三人商量著在兩軍之間硬生生地殺出一條溝來。

此時被攔在南詔軍裡的吐蕃騎兵有二百多人,他們面對的是近兩千南詔勇士。南詔王看得清楚,忙下令務必全殲自家陣中的二百多吐蕃人,聽到這命令,本己準備撤退的南詔將士又返了回來,上千將士圍住這二百多人大開殺戒。

這二百多人此刻才發現他們己被對方團團圍住,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任人砍剁。對面的吐蕃人發現自家人被困在對方的陣中,便糾集人馬想衝過去救援,但都被三人攔擋住。這時通知完南詔王的曇雲師太也與三人一塊來攔擋吐蕃大軍。

有吐蕃將軍發現情況不對,忙調集上千騎兵朝紅線四人衝擊過來,這上千鐵騎他們四人那能攔得住,他們的堤壩一下子被沖垮了。

當上千吐蕃騎兵趕來救援時,那二百多吐蕃人只剩下十幾個人了。見對方來了援兵,南詔王下令自家軍隊儘快撤離戰場,而攔阻吐蕃大軍的重任就交給紅線曇雲四人。

南詔軍開始撤退了,因為都是騎兵,所以退得很快。吐蕃王見南詔軍要跑,連忙命馬重英派大軍追趕。馬重英見大王發怒,立刻下死令:務必要追上南詔軍,活捉南詔王,否則將被處死。他特意挑選一支三千人的騎兵去追趕南詔軍,命他們要不惜一切代價抓到南詔王。

其實這時的南詔與吐蕃是有盟約的,兩國雖是兄弟盟邦,但吐蕃王只把南詔視為自己的僕從國。這次見南詔王親自出馬,而且所率兵將並不多,所以吐蕃王就動了壞心思:想趁這機會抓住南詔王,併吞並南詔。

吐蕃王早聽馬重英說過,那紅線和阿姣閣陂都是一夥兒的,還有那幾個大俠,倘若那幾個人到了南詔王帳下,到時候來對付吐蕃,那對吐蕃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吐蕃王想趁此機會能他們一網打盡。

這時馬重英發現追趕南詔軍的三千騎兵有一多半被紅線四人攔擋住,並延遲了追趕南詔軍的速度。本來他有些懼怕紅線一夥人,只命令手下眾多兵將上前圍殺他們四人。

馬重英在戰場上觀察雙方的廝殺,發現這次紅線並沒有用天遁神劍,他心裡有些奇怪:這死丫頭為何不用天遁神劍,剛剛在迷魂谷裡不是用過嗎?難道被別的高手搶走了?此時他的膽子開始大了起來,既然那丫頭沒用天遁神劍,那就不用懼怕她了。

他命令身旁的將領再回去調來三千騎兵繞到南詔軍的前面,將他們攔劫住,不要讓他們逃回南詔去,將軍得令飛馳而去。

正在廝殺的紅線和曇雲都看見有大隊騎兵繞過戰場,根本不與紅線一夥人廝殺,而是直奔南詔騎兵撤退的方向而去。

“師父壞了,他們去截南詔軍的後路了。”紅線傳音給師父曇雲。其實曇雲也看到了這一幕,她也在思考著下一步,必須馬上作出決定,她略稍思考了片刻。

“徒兒,我們不能再死拼下去,再遲一會兒,我們和南詔王的兩千兵馬都會被他們再一次包圍,我們幾個能脫身出去,但那南詔兩千兵馬就會全軍覆滅。這樣,告訴惡風和隱娘,我們四個人殺回吐蕃陣中,直奔吐蕃王殺去。這樣一來就會打亂他們的陣勢,而且讓他們摸不透我們的意圖,都會來保護吐蕃王,說不定會把那些攔截南詔軍退路的大隊騎兵引回來。”

“好,師父,我們聽你的。”兩人分別告訴了隱娘和惡風。四個人拋下了面前的幾千吐蕃騎兵,駕輕功飛身直奔吐蕃王車而去。

高大的吐蕃王車,遠遠就能看見那黃金色的金帳頂,這就是吐蕃王出行的‘大拂廬’。每當吐蕃王率大軍親征時,他就會坐在‘大拂廬’中,裡面設施極其豪華:廬內裝飾有豪華的波斯掛毯、地上是波斯地毯,所用的器具全是金銀、美玉、翡翠所製作的。吐蕃王的吃喝睡覺都在裡面,還有吐蕃漂亮女奴侍候。

王車是用八匹馬拉動的,王車上圍著金帳有十二個勇士守衛,這些人都是歷經上百次戰場徵殺的眾多勇士中挑選出來,而且對吐蕃王都是‘死忠’的護衛勇士。

圍繞金頂‘大拂廬’的外圍護衛也有一百二十人,他們也都是百裡挑一的勇士。當然王車的前後左右還有上千人的彪悍騎兵,他們也是吐蕃王的近衛軍。

飛在半空中的四人一邊飛一邊還得揮動兵器打掉下方射來的箭雨,轉眼間四人飛到離王車二百步遠的地方。時刻警惕的王車四周的近衛軍發現遠處半空中飛來四人,守衛的將軍忙下令手下射箭,絕不能讓這四個不速之客接近王車。

經過反覆數次衝擊,四人斬殺了百餘人但卻始終不能接近王車。馬重英所率的三千悍騎也沒有回來救援,仍然去追殺南詔軍,南詔軍的危機仍不能解除。

紅線心裡焦急:因為她娘還有師父妙玄師叔常世雄都在南詔軍中,她卻無法去營救他們。就在他們四人仍然不能衝進王車的守衛之時,吐蕃大軍開始亂起來,眾多吐蕃騎兵都紛紛退了回來,並退到王車周圍。

四個人有些奇怪,他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便朝遠處望去,只見東北方向有大隊騎兵往來馳騁,並不斷朝這邊逼近,大約有幾千人。

看樣子吐蕃人很怕那些騎兵,那些騎兵慢慢逼近吐蕃人,並不斷朝這邊射來利箭。他們是什麼人?為何吐蕃騎兵這麼怕他們?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河真仙

只喝冰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