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線一夥人離開大草場後,劉希暹和王駕鶴率幾百神策軍鐵騎便回到了這裡,原來他們也停留在離大草原約十多里遠的地方,兩人料定紅線一夥人還會回到這地方,或從這裡經過。於是兩人在這周圍留下了十幾人作密探,命他們一得到紅線等人的訊息立刻報告。

那天紅線一夥人的到來,以及夜裡被偷襲火燒的情況都被那些密探看在眼裡,並及時地報告給劉王二將軍,所以劉王二人才率大隊騎兵趕到這裡等候紅線他們回來。

他們兩人本是紅線一夥人的手下敗將,為什麼還敢回來尋找紅線等人,因為兩人知道紅線的親孃和師叔被無量法王活捉,並被作為人質,約紅線等人帶上天遁神劍,前往迷魂谷交換人質。兩人也知道憑他們這幾百號人很難對付紅線一夥人,他們是等著紅線一夥人和無量法王拼個你死我活,到時候他們好漁人得利。

兩人選了個背風的地方讓手下騎兵們安營駐紮,他們就在那裡等待紅線一夥人歸來。可他們沒有留意到,還有一支軍隊在朝這裡前進。

這夥人馬就是由郭子儀帶領的,原來自從與紅線分手之後,他計算時間,估摸著他們該回來了,所以便率手下幾百騎兵前來,希望能迎到紅線一夥人。

“元帥大人,遠處好像有一處軍營,大概有幾百人馬,看樣子好像是大唐的軍隊。”開路的前鋒騎兵跑回來稟報元帥大人,郭子儀忙手搭涼篷朝遠處眺望,那些人離他們有三里地遠。

這時騎兵們還在緩慢地前進,郭子儀雖看不大清楚,但猜測那些人八成是劉王二將軍及所率的神策軍鐵騎,那兩人對天遁神劍還沒有死心,看來兩人是意在必得。

“元帥大人,如果是我們大唐的軍隊,是否派人去打個招呼?”一個將軍向郭子儀請示,郭子儀搖了搖頭並告訴那個將軍不要理他們,又命手下騎兵們停止前進原地歇息。

其實就在這時遠處的神策軍騎兵也發現了他們,並稟報了劉王二將軍,兩人也看了看,大概也能判斷出是郭子儀所率的騎兵。因為兩人心懷鬼胎,所以不願與郭子儀接觸。

兩撥人馬離有三里地,互相也不接觸,都在遠遠地眺望。就在這時,南詔方向也來了大隊人馬,慢慢地朝大草場方向而來。

原來是閣陂走後,遲遲沒有音信,南詔王閣羅風便有些急了:一個王弟、一個阿姣公主,還有紅線小公主,這三個人都沒訊息,這讓他坐臥不安。

於是他決定率兩千精銳騎兵前來尋找和打探訊息,一定要找到這三個人。這次他帶來的這兩千騎兵可都是精挑細選來的南詔勇士,因為只是尋找這三個人,不便率大軍前來,興師動眾的還擾民,不明原因的百姓還會誤以為又要開戰了呢。

與郭子儀一樣,到了大草場附近後,閣王的前哨騎兵也分別發現了郭子儀和神策軍兩支人馬,便立刻稟報給閣王,閣羅鳳聽說這情況後,因不瞭解那兩處是何方兵馬,所以也不好冒然前行。於是下令,命手下兩千騎兵就地紮營,此時離那兩支人馬尚有五、六里遠。

三支兵馬都聚集在這個方圓十幾裡的地方,動靜肯定不小,無形中也驚動了眾多的江湖豪傑,原來這些天他們都沒有離開這塊是非之地。這些人懷著各種各樣的目的滯留在周圍,或在鄉鎮、或在縣城裡找個客棧住宿,他們還想見到事情的最終結果。

這些人裡當然也包括虎林山莊和魏博鎮的那些人,自從陰謀被紅線一夥人挫敗後,他們是心有不甘。派人打探到紅線他們還會回到大草場的訊息後,他們便在這附近住留下來,一心等待紅線他們回來。

幾撥人馬都在大草場的周圍歇息等候,這幾撥人都呆在原地,相隔都有二、三里,互相都不想聯絡,也不想打聽對方的來歷。

可事有湊巧,神策軍所駐紮的地方,恰好離昨夜大火的地方不太遠,神策軍兵士也都發現了兩處被火燒燬的帳篷,於是兵士們將此事報告給了劉王二將軍。

兩人來到帳篷處檢視,劉希暹說:“昨天夜裡就看見這個方向火光沖天,大概就是這兩個帳篷著的火。王將軍你看,這還有很多沒燒盡的木柴,看來是人為點的火。”

“劉將軍所言極是,可不知是什麼人住在這帳篷裡,又是什麼人想燒死他們?看這凌亂的場地,昨天夜裡此處肯定有一場廝殺。”王駕鶴肯定地說。

劉希暹還未來得及回答,便有士兵來報:“稟報二位將軍,離這兒幾百步遠的地方發現了幾具屍體,看樣子是被人殺死的。”

在士兵的帶領下,兩人急匆匆來到那發現死屍的地方。兩人仔細檢視,發現死屍的裝束好像是這一帶的吐蕃國牧民,死的人裡有男人女人,還有小孩。兩人也搞不明白:是什麼人非要殺死他們,而且連小孩子也不放過。

“哎呀!我看見……那個人的手好像……動了一下。”一個士兵邊說邊朝一具屍體指了指。

兩位將軍走到那具屍體的旁邊,仔細地觀察著那具屍體,那是成年吐蕃漢子,渾身血肉模湖,身上的傷口足有五、六處。

“就是這隻手,他剛才動的就是這隻手。”那士兵指給兩位將軍看。

劉希暹命那個士兵觸動一下那隻手,果然那隻手上有一個指頭動了一下。王駕鶴見狀,忙蹲下身體,並用手按住那人的手腕脈搏處。

過了一會兒,他站起身來對劉希暹說:“這個人還沒死,只不過是流血太多而昏死過去,我們要想辦法讓他緩過來,能說話就行,想辦法從他嘴裡問出昨天夜裡發生的事。”

“那怎麼辦才行?這荒山野嶺的也沒有個郎中什麼的。”劉希暹發愁地看著王駕鶴。

“不用什麼郎中,我這裡有練功用的丸藥,給他吃一顆,就能讓他緩過勁來,我們只要從他口中問出昨天夜裡發生的事兒就夠了。”王駕鶴頗為自信地說,並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布袋,從袋裡取出一顆丸藥,命一個士兵將丸藥塞入那漢子的口中,又餵了點水。

劉希暹有些嫉妒地看了王駕鶴一眼,他的這位搭擋平日裡信奉道教,熱衷於煉丹藥,頗有點超凡脫俗之風。

幾個人圍觀著那個人,或叫作死屍,眾人都盼著奇蹟能發生,都希望能從這人的口中得到有用的訊息。時光慢慢在流逝,兩位將軍不吭聲,眾士兵也只能靜靜地等待著。

就在這時那人的手又動了一下,一個士兵輕聲叫了一下,又嚇得馬上閉上嘴,兩位將軍仍然在等待。這時那隻手又動了一下,這回兩位將軍都看清了。

王駕鶴命士兵將那個人扶起來,讓他坐在地上。不一會兒那人睜開了眼睛,無神地望著眾人,目光裡透出對眾人救活他的感激,但轉眼又閉上了眼睛。

“是什麼人要殺死你們?”王駕鶴急忙問到。那人聽了沒有回答,只是下意識地舔了一下嘴唇。見狀,王駕鶴忙讓人給他餵了點水,好讓那人開口說話。

那人又睜開了眼睛,看了看身旁的人,並費力地舔了舔乾裂的嘴唇,接著他的目光盯著王駕鶴,好像等待著對方的問話。

“是昨天夜裡的那些人放的火,又殺了你們的人嗎?”那人聽了點了點頭。

“是你們吐蕃人嗎?”那人又點了點頭。

“王將軍,這樣問下去我看什麼也問不出來,這傢伙只能點頭搖頭的,想問他什麼不如由咱們提出來,他也好回答。”劉希暹有些急了,便給王駕鶴出了個主意。

可是問什麼呢?王駕鶴想了想便問到:“放火和殺你們的是不是無量法王的人?”聽到這話那人點了點頭。這讓劉王二人都很興奮,看來他們猜測的沒錯,可無量法王為什麼要燒帳篷,還要殺掉這幾個牧民,難道是怕這些牧民洩露什麼秘密?

再看這地方的場景,王駕鶴判斷昨天夜裡曾發生一場廝殺,那無量法王與什麼人在這裡進行一場廝殺。想到這裡他忽然想到了什麼,難道是與紅線一夥人的廝殺。

“昨天夜裡是不是有一夥中原人與無量法王廝殺,裡面有幾個女人?”聽了王駕鶴的問話,那人費力地點了點頭。

“他說的準沒錯,他們兩夥人肯定遇到了,所以才有這一場廝殺。可是紅線一夥人跑哪兒去了呢?他們難道是追無量法王去了?”劉希暹也有些疑惑,不知那人還聽到看到什麼。

這時那人的精神看起來有些恍忽,“不好,”王駕鶴看著那人的神色後心裡暗叫一聲,他心裡清楚:自已的那顆藥丸只能挺一會兒,他要在那人嚥氣前,儘快地問出有用的東西來。

“可是他們兩夥人都到哪兒去了?”眼見那人己經氣若游絲,王駕鶴急忙上前抓住那人問。

那人瞪著無神的眼睛,口中喃喃地都噥著,聽不清在說什麼。此刻圍觀的人都屏住了呼吸,都想聽清這個人在說什麼。

“迷……迷魂……谷……。”剛吐出這幾個詞,那人的頭一歪便倒在一個士兵的懷裡。見此情景王駕鶴也鬆開了手,那士兵將那個死去的牧民的身體慢慢地放在了草地上。

“他剛才說了什麼?”王駕鶴問那個士兵。

那士兵稍遲疑了片刻後說:“他好像說什麼迷魂……谷。”王駕鶴微微點了點頭,其實他也聽見那人說的是迷魂谷三個字,他問那個士兵只不過是想再確定一下。

“我們現在怎麼辦?”他徵求劉希暹的意見,此時劉希暹也聽見那士兵所說的‘迷魂谷’三個字。總算知道了紅線一夥人的去向,劉希暹心裡也有些塌實了。

不過下一步怎麼辦,他沒有回答,只是看著王駕鶴,希望他能拿出主意來。王駕鶴沒有再說什麼,他在想:紅線一夥人肯定去迷魂谷了,而且肯定與無量法王有關,可是他們到底為什麼要去那個地方,那是個什麼地方,離這裡有多遠,誰也不知道。

“現在我們要儘快找到一個當地人,打聽一下迷魂谷的確切方向。”王駕鶴告訴劉希暹。劉希暹也表示同意,因為只有這樣,否則他們只能呆在這裡等待紅線一夥人的出現。

王駕鶴命一個小頭目率十幾個騎兵悄悄前往吐蕃國方向打探迷魂谷所在。

過了有半個時辰,那十幾個騎兵回來了。他們在半路上遇見幾個吐蕃牧民,那些牧民不但指明瞭迷魂谷所在的位置,還詳細地給他們描繪了迷魂谷種種奇異現象,那些騎兵聽到牧民的描繪後,不禁暗暗吃驚。

回來後他們便一五一十地將牧民們所描繪的怪異現象又對兩位將軍複述了一遍。劉王二人聽了他們的描述,雖然也有些吃驚,但二人並不太吃驚。兩人也猜測到這是無量法王的詭計,目的大概是想引紅線他們上鉤,到時好將他們一網打盡,畢竟那迷魂谷在吐蕃地界,紅線他們也許不會知道那裡是個險地,冒然前去就等同於去送死。

而劉王二人則不同,到了那裡他們可作壁上觀,讓紅線和無量法王兩夥人先拼個兩敗俱傷,然後他們再出手,來個‘漁翁得利’。

兩個將軍商量後決定前往迷魂谷探個究竟,即便是遇到紅線一夥人也不會將神策軍視為敵人;至於無量法王他們,只要自己一方能看清形勢,到時候或進或退,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於是兩人先派二十個精銳騎兵先去探明迷魂谷所在,並查明那裡的情況後迅速回來報告給他們二人,而兩位將軍則率大隊騎兵在原地等候訊息。

那二十個騎兵很快就找到了迷魂谷的所在,他們爬上山峰,聽到了遠處傳來眾多的犬吠聲。剛登上山頂就看見遠處山谷裡有幾百只巨犬在瘋狂地撲咬著幾個人,那股瘋狂勁兒,彷彿要把那幾個人撕成碎片才罷休。

可這些騎兵看得出來,那幾百條巨犬根本咬不著那幾個人,因為那幾個人始終在巨犬們的上方飛騰,並不停地揮動手中的刀劍,接二連三地將巨犬斬殺,讓那山谷變成了屠宰場。

“哎,你們看,那巨犬圍攻的好像是先前與我們廝殺的叫紅線的那夥人?”一個人大聲叫著,並指給其他人看。

“是啊,沒錯,是我們跟蹤的那夥人。”另一個人隨聲附合。

“頭兒,我看見遠處山谷的高坡上有很多人圍觀,那些人很像是吐蕃國的僧人,還有幾個裝束打扮十分怪異的人。”一個士兵向一個頭目報告。

“是啊,難道是吐蕃國的無量法王在圍攻紅線那一夥人?”小頭目自問到。

“頭兒,我看像是,這一帶是吐蕃國的地盤,沒有人敢到這裡來,也許是吐蕃人設計把紅線那一夥人引到這裡來的。”一個士兵向頭目分析這件怪事。

“我看也像是這麼回事,現在馬上回去兩個人,將這裡所看到的一切秉報給兩位將軍。”一個小頭目命令兩個騎兵。

卻不說劉王二將軍焦急地等待那二十個騎兵的回信,遠處的三處人馬也發現了神策軍那邊的異動,雖然只走了二十個騎兵,但也讓其他人發現了他們所去的方向。

“那劉王兩個傢伙在搞什麼鬼?我看見有一小隊騎兵離開了營地前往吐蕃國那邊。”田悅朝神策軍營地觀察了一陣後對烏金龍說。其實神策軍的一舉一動烏金龍也看在眼裡。

“也許是那兩個傢伙聽到了什麼,所以才派出小隊騎兵去打探訊息。”烏金龍把自己的猜測告訴田悅。

田悅點點頭說:“田悅與烏莊主的看法一樣,而且我猜山那邊必是無量法王和紅線一夥人在廝殺,因為我算計時間紅線一夥人也該回到這裡來了,而無量法王也定會率眾多高手在此等候紅線一夥人,目的還是為了得到天遁神劍。”

其實烏金龍何嘗不想得到天遁神劍,但他只能把這想法留在肚子裡,畢竟江湖武林中的人都想得到它,到時候只能看個人的造化了。

“田將軍,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就呆在這裡,但要時刻觀察神策軍的動靜,如果他們大隊人馬有行動,我們就尾隨在他們後邊,到時候再見機行事。”

聽了他的話後烏金龍也只好如此,因為他也沒有太好的主意。就這樣這幾支人馬都呆在原地,互相觀察著對方的動靜,等待著事情的變化。

這幾支人馬的首領都各懷心腹事:神策軍的劉希暹和王駕鶴,還有虎林山莊的烏金龍和魏博軍的田悅,這兩股人馬純心是為搶奪天遁神劍而千里迢迢跑到這裡的。

而郭子儀是擔心紅線一夥人的安危,畢竟先前紅線救了他一命;而閣王率南詔大隊騎兵前來,是為了尋找王弟閣陂以及阿姣公主和紅線小公主,其它的事閣王並不關心。

此時大草場四周的人越聚越多,這些人很多都是先前擂臺比武奪劍時看熱鬧的江湖武林人士,好奇心和野心讓他們又重新集聚到這個地方來。

雖然沒有見到廝殺場面,但這些人因為一直暫宿在幾十裡周圍大小客棧或賭坊裡,所以能從形形色色人的口中聽到這些日子裡大草場這邊發生的情況。

“這麼多人都到這裡來,也許紅線他們還會在這裡出現?”郭子儀對身邊的一個將軍說。

“屬下也贊同大人的說法,他們這些人肯定也聽到了什麼訊息,所以才會集聚到這個地方來。”那個將軍也跟郭子儀一個想法。

一直呆在遠處觀察動靜的閣王,此時也和手下將軍們談起閣陂和阿姣公主兩人可能的下落,話裡話外有些擔憂兩人,擔心兩人會遇到什麼麻煩。可是他不太擔心紅線,因為他知道紅線手中有天遁神劍,再加上身邊還有幾個超一流的高手,像曇雲隱娘惡風等人,若是一對一單挑,就是無量法王也不是他們幾個人的對手。

此時此刻只有神策軍的劉王二人探聽到了確切地訊息,現在只等那小隊騎兵回來稟報在迷魂谷那邊所看到的情況。

而那三支人馬只能耐心地等待,他們相信這裡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發生大事,至於什麼大事他們也說不清楚。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道狂少

遠間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