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曹刑還是沒有說服寧辰,按照寧辰的要求寫了兩份奏摺。

一份是詳細說明西域這邊戰況的,另外一份則是舉薦廖靜遠為西域刺史的。

本來曹刑是打算把兩本奏摺合併在一起,如此一來的話,先說功勞再說舉薦人。

顯得沒有那樣的突兀和生硬。

可是寧辰硬要分成兩本奏摺來寫,曹刑只能按照寧辰說的去做了。

兩份奏摺擬定之後,寧辰就直接命人用八百里加急,給送到豐京去了。

接下來寧辰就只是需要等待,豐京那邊的反應就好了。

兩份奏摺僅僅三日之後,就被送到了豐京城當中。

雖然滿朝文武,早就知道了西域大勝的訊息。

可是很多具體的細節,尚不得知。

並非是各方的探子不給力,而是有些事情可以探查,有些事情卻是不可逾越。

比如這一次,可說是國運之戰,在戰鬥之前所有的探子,就都被排查了清理了一遍。

有靖王和定國侯坐鎮,寧辰誰也不怕得罪,抓到了探子,直接殺了了事。

所以現在對於西域和百家城,各方都是一個空窗期。

因此百家城和西域,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們也只能等著寧辰彙報上來。

只是這樣一等,就是等了半個月了。

寧辰如此無禮,其實已經讓群臣有些意見了。

按照正常流程,寧辰大勝迴歸之後第一時間,就應該寫好奏摺,送到豐京當中來。

如果說晚個兩三日,還能理解一下。

現在直接晚了半個月,這個怎麼解釋也很難說通。

武昭不發話,他們只能忍著。

終於等來了寧辰從百家城傳來的奏摺。

武朝讓孫伴伴,當朝誦讀了寧辰讓曹刑代筆寫的戰報奏摺。

當聽到寧辰帶領武朝幾乎全部的頂尖戰力,取得了如此巨大的一個戰果。

滿朝文武皆是神色震動又激動。

一個個皆是高聲的向武昭道賀。

這些道賀絕大部分都是完全的發自真心。

武朝開疆拓土,他們也是當中的參與者之一。

而且每一次開疆拓土,都必然帶來難以想象的巨大利益。

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攫取利益的大好時機。

第一封奏摺之後,寧辰送上來的第二封奏摺,毫無任何意外,直接引起了軒然大波。

雖然曹刑在奏摺當中,已經寫的非常的委婉了。

可是不管你寫的多麼的委婉,有一點改變不了。

那就是寧辰舉薦了一個三無人員上來,無功名,無名聲,無背景。

如果寧辰只是舉薦廖靜遠在西域擔當一個小職位的話,那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寧辰征戰西域,立下了這樣巨大的功勞。

安排幾個自己人,完全情有可原。

眼下,寧辰安排廖靜遠去做的可不是什麼小職位。

而是西域刺史,武朝在西域的最高官府領導。

這個就太過分了,是他們萬萬不能答應的事情。

“陛下,寧辰實在太狂背了,如此重要的職位,寧辰竟然舉薦上來一個閒雜人等。寧辰還把陛下和朝廷放在眼中嗎?”

“陛下,寧辰居功自傲,現在連朝廷任命都要直接親自安排,這根本就是謀逆!”

“陛下……”

文臣當中一個個群情激昂,包括那些御史們,各個都跟打了雞血一樣。

他們實在很難不激動,他們都是透過科舉之路晉升上來的。

一步一步他們才走到了今天這個位置上,擁有了現在的官職。

結果寧辰上來,就要推薦一個沒有透過科舉人上來當刺史。

這對他們來說,是何其的不公平。

這樣的事情,他們必須要集體的抵制才可以。

宗室一方,自然沒有好說的。

這種落井下石的事情,他們必須要做。

尤其是這個落井下石的目標,還是寧辰。

寧辰進入宗室,對他們整個宗室都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宗室感覺自己無時無刻不是活在寧辰的陰影地下。

現在寧辰好不容易又幹出了這樣違逆之事,他們要是不上來一起踩一腳的話,就真的太對不起他們自己的腳了。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群情激憤。

就連一直站寧辰的王林,此刻也不好多嘴說什麼了。

林敦信雖然沒有如同群臣一樣激奮,可是他也是皺眉不說話。

林敦信同樣覺得,寧辰這一次做的的確有些孟浪了。

“肅靜。”

伴隨孫伴伴一聲低喝,頓時整個大殿當中都安靜了下來。

待所有人都不說話了,孫伴伴才退後一步,讓武昭開口講話。

“諸位愛卿的心思朕都理解,可是朕希望諸位愛卿可以想一想,那個治理西域的辦法的提議,是誰提出來的?”

“冠軍王既然推舉這個人,就必然有他的道理。”

頓了一下武昭,繼續說道:“關於廖靜遠這個人,諸位愛卿或許不瞭解,但是朕卻多少了解一些。”

“廖靜遠是跟隨清遠一起傳播大chengfofa之人,同時他還是百家學院fo家的唯一弟子。”

“在西域傳播大chengfofa之時,廖靜遠可謂是盡心盡力。”

“大chengfofa能夠在西域成為主流,廖靜遠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對於西域的瞭解程度,我想諸位愛卿很難有人超過他。”

“如果說同時即要了解西域還要了解大chengfofa之人,那諸位可能就不如廖靜遠了。”

就在武昭說完之後,林敦信拱手站出來說道:“陛下,就算這個廖靜遠,即瞭解西域同時又瞭解大chengfofa。

那也不能如此破格提拔,如果開了這樣的先例的話。

讓那些寒窗苦讀十幾載的學生們,如何的看待我武朝的科舉制度。

到時候尋求門路的人多了,真正讀書的人少了,這對我武朝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政相說的極是。如果這樣的話,到時候人人都去找門路,還有誰願意寒窗苦讀了。”

“陛下,這樣只會助長不正之風和歪風邪氣,對我武朝可謂是大大的不利。還請陛下三思!”

林敦信站出來說話了,對於文官集團來說,就跟打了雞血一樣。

林敦信是百官之首,他的一舉一動,那都是牽涉甚廣。

現在林敦信都帶頭反對,那就代表這個事情,確實有錯。

王林心中組織了好久的語言,最終還是站出來道:“陛下,政相的擔心的確有道理。

可是現在事權從急,西域一方必須要儘快的選出一個刺史來。

否則的話耽誤時間太久,可能會出問題。

我想冠軍王也是擔心遲則生變,所以才主動提議了廖靜遠為西域刺史。

臣相信冠軍王絕對不會有半點私心,冠軍王絕對是一心為公的。”

王林就算是再偏頗,也就只能替寧辰說到這個程度了。

如果說的太深的話,王林就等於得罪了天下的讀書人。

到時候他這個兵相恐怕也不好做了。

雖說他這個兵相大部分時間,都是跟武將打交道。

但是很多的提議,依然還是需要文臣們來幫忙的。

得罪的太深,以後自己做很多事情,必然受阻。

武昭等兵相與政相說完之後,沉吟了一下道:“既然諸位愛卿都如此反對,那諸位愛卿可有合適的刺史人選推薦出來。

朕先說明,推舉出來的刺史,必須要即精通西域各個佛國的事情。

同時還要精通大乘佛法的佛理,現在西域以大chengfofa為尊。

不通大chengfofa的佛理,在西域絕對無法施展拳腳。”

當武昭把這兩個條件丟擲來之後,一眾百官彼此看了看。

需要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還真的是非常的困難。

瞭解西域和西域諸多佛國的,在文武百官當中並不是沒有。

西域是武朝的心腹大患,研究西域的人,還是有非常多的。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能找出來一些人。

他們瞭解西域,知道西域一百零八佛國,每一個佛國的具體情況。

可是要說了解大chengfofa的佛理,他們真的做不到。

因為大乘佛法才出現多久。

而且他們走的也不是這條修煉路線,去研究大乘佛法幹什麼?

“陛下,就算暫時沒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人,也不能就讓那什麼廖靜遠上任。

不通佛理,我們可以慢慢學習大乘佛法的佛理。

只要給我們時間,我們必然可以融會貫通大乘佛法的佛理!”

雖然一時找不出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的人,但是,大家依然不想就這樣放任寧辰成功。

“那在諸位愛卿學習大乘佛法的佛理之時,這個刺史的位置就要一直空著嗎?”武昭繼續的反問眾人。

“陛下刺史一位事關重大,就算是暫時空置,也不能讓一個人胡亂的坐上去。西域之事,茲事體大,還請陛下三思。”有老臣顫顫巍巍的站出來,勸阻武昭。

這種老臣這個時候,站出來,當然不是為了自己。

他們是為了他們的子孫後代。

他們這一代已經就這樣了,可是他們不希望接下來他們的下一代,連科舉都沒辦法參加。

“就因為西域之事茲事體大,所以才必須要儘快選出一位,能夠獲得西域諸多佛國認可的刺史來。”

“否則的話,拖延的時間越久,就越是容易夜長夢多。”

眼看著武昭是一定要偏袒寧辰,打算透過寧辰的奏摺了。

下面的群臣也是覺得心中激憤不已。

如果這樣的事情都能透過的話,那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一種巨大的羞辱。

辭官!

集體辭官!

這是他們心中冒出的一個想法。

林敦信感覺到群臣的想法,當即站出來道:“陛下,西域之事的確是茲事體大,需要立刻作出決斷。

可是陛下,群臣擔心也不無道理。

就算是冠軍王一心為公,但是我們不能保證以後其它權貴也是一心為公。

到時候賣官鬻爵,侵蝕的是我武朝的江山。

所以關於西域刺史一事,絕對不能太過隨意了。”

武昭看向林敦通道:“政相你有什麼意見?”

林敦信沉吟了一番之後,道:“陛下,臣有個提議,陛下可以聽聽看,諸公也可以聽聽看是否可行。”

“願聞其詳。”滿朝文官皆是拱手錶示洗耳恭聽。

武昭同樣點點頭表示道:“政相請講吧。”

“陛下西域刺史,可以先有廖靜遠暫代。”

“但是這只是暫代,廖靜遠在暫代期間,必須要參加科舉考試。”

“同時廖靜遠必須要參加明年的科舉,並且成為當科頭三名,才可以繼續坐西域刺史。”

“同理如果在明年科舉之前,朝中文武有一人在大乘佛法的佛理理解上超過了廖靜遠,那廖靜遠也必須要退位讓賢,讓出他刺史的位置。”

武昭聽完林敦信這個折中的方案,思索一下點點頭,而後武昭對滿朝官員與宗室問道:“諸位覺得,政相的意見如何?”

林敦信這個意見,說實話他們還是不想接受。

可是這個意見,卻也是眼下最好的了。

而且林敦信給出的條件,實則已經非常苛刻。

讓廖靜遠參加明年的科舉,這個在時間上就非常的緊張。

何況廖靜遠還要處理西域事物,這樣一來學習的時間就更少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廖靜遠能夠進入甲榜就不錯了。

前三名,這個絕對是非常、非常難的一個任務。

如此這般的話,這個折中的條件,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

最終在林敦信的調和下,大家達成了這樣一個折中的方案。

廖靜遠暫代西域刺史的位置。

……

在朝廷這邊達成了意見的時候,靖州一方,卻是出現了問題。

紇骨蠻皇大量的蠻族,死在封聖城之下。

封聖城完全的被死人與白骨給包圍了起來。

這樣一幕,當真是讓靖王不解。

就在靖王思考紇骨蠻皇要做什麼的時候。

封聖城的前線,卻是傳來了最新的訊息。

紇骨蠻皇不知道使用了什麼樣的辦法,竟然汙染了封聖城。

雖然這種程度的汙染,對於封聖城來說沒辦法長久。

可是這樣程度的汙染,卻已經等於暫時的封印了封聖城。

封聖城被封印,那就等於靖州失去了最大的屏障。

蠻族當可以長驅直入,直接來到靖州的城牆之下了。

這對於靖州來說,當是頭一遭的事情。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逸域風雲

黃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