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定國侯、孔祭酒和寧辰,在這個時候索要好處,靖王早已見怪不怪。

在他們自己的高階小群裡面,三個人經常如此默契的配合。

現在只不過是把線上的配合,搬運到了線下而已。

當然靖王絕對不會因為線下人多就妥協或者屈服,他自有自己的考慮和思量。

“此事本王知曉了。”靖王隨口回答了一句,就不再說話了。

四個人之間的聊天,並沒有刻意的迴避任何人,自然也包括雷音寺當中的菩薩、羅漢和僧眾。

如此肆無忌憚的聊天,全然是沒將雷音寺的所有僧侶放在眼中。

“阿彌陀佛。”

一聲恢弘的佛號傳出,接著一位身下騎著一頭神峻非常的梅花鹿的羅漢,出現在了寧辰他們的視野當中。

“福田羅漢。”

看著站出來的羅漢,孔祭酒直接點出了對方的名字。

寧辰快速的回憶起了這位羅漢的情況。

福田羅漢,是九個壽元將近的羅漢之一。

同時也是九個壽元將近的羅漢當中,年齡最長的一位。

其真實的年齡,甚至比菩薩大行菩薩的年齡還要大上一些。

是雷音寺當中真正的長著。

他坐下的梅花鹿,是萬妖國參鹿一族的最後一點香火了。

參鹿一族在萬妖國當中,已經滅絕,而參鹿一族會滅絕,就是因為這位福田羅漢。

看到這個福田羅漢出現,萬妖國的三位二品大妖,最是激動。

因為這位活的足夠古老的福田羅漢,在萬妖國當中可是沒少造殺孽。

當然在福田羅漢看來,他是去普度眾生去了。

是這些妖族冥頑不靈,非要茹毛飲血,不願意歸順佛陀,吃素唸經。

是這些妖族不識抬舉。

狐王看到福田羅漢出現,直接就準備出手。

但是沒等狐王出手,福田羅漢竟然忽然全身燃氣了熊熊的火焰。

這樣的變故,讓狐王生生的止住了出手的念頭,而是靜觀其變。

福田羅漢很快就將自己燃燒殆盡了,一身的金身剛剛出現,就直接崩碎了,化成了點點金光散落在了整個雷音寺的區域之內。

伴隨這點點金光融合進來,整個雷音寺都響起了恢弘的梵音。

佛法之力,在雷音寺區域內,直接提升了一整個層次。

看到這樣一幕,寧辰不由得眉頭皺了起來:“他這是以自身修為,化成了一方佛法福田了。”

孔祭酒也在一旁點頭說道:“沒想到佛門當中,也有如此無私之人。”

寧辰嗤笑了一聲:“這麼大的雷音寺,要是沒有一兩個有覺悟的,那它早就不該存在了。”

這樣的論調,孔祭酒也是贊同的。

雷音寺和西域,存在了這麼多年。

如若皆是自私自利之人,早就已經分崩離析了,怎麼可能支撐到現在呢。

不過現在並不是欣賞敵人的時候,福田羅漢將雷音寺化成了一座福田。

這對雷音寺當中所有僧侶,哪怕是菩薩皆有一定的好處。

接下來雷音寺,必然趁著熱乎勁,開始反撲。

大定不動菩薩,帶著其它六位菩薩,同時出手,去拖延寧辰他們這些二品。

大定不動菩薩,依靠雷音寺本土作戰的優勢,以一己之力加上佛門重寶,一個人拖延住了妖族的三個二品妖王,還有定國侯和方雄五個二品。

任憑三個二品妖王如何的去攻擊,大定不動菩薩,都是穩固如山,擋在他們進攻的路線上。

而面對定國侯和方雄的進攻,大定不動菩薩直接憑藉法寶阻擋。

定國侯看著穩穩盤坐在蓮臺之上的大定不動菩薩,面色也是微微變話。

在來之前,定國侯對於大定菩薩的戰力,是有一個評估的。

只是現在大定菩薩所表現出來的戰力,還是讓定國侯有些驚訝。

雖然大定菩薩是依靠主場優勢,再加上佛門的這些重寶。

可是以一敵五,還是有些誇張了。

哪怕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定不動菩薩,只能被動挨打,但這事傳出去依然足以傲絕天下了。

剩下的六個二品菩薩,則是需要對付寧辰他們這邊其餘的人族二品。

大智自然對上了寧辰。

兩個人是宿敵了,而且寧辰現在所表現出來的實力,也必須要以頂級的二品來看了。

大智菩薩手中的降魔杵,每一次的落下,皆帶著可怕的精神威壓。

這是大智菩薩智慧的體現。

大智菩薩的精神威壓,並不是普普通通的精神攻擊,而是一種對於被攻擊者智慧的灌輸。

增長智慧,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好事。

可是如果無限制的增長智慧,那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太多的超越時代,超越空間的可怕智慧,是足以讓任何人的認知崩塌,讓任何人的精神瘋狂的。

大智菩薩的精神威壓,就是這種特殊的精神威壓。

在於大智菩薩的交手過程中,寧辰看到了無數光怪陸離的知識,同時也看到了無數光怪陸離的世界。

甚至在這個過程當中,寧辰還看到了,科技世界。

只是大智菩薩知識當中的科技世界,跟寧辰穿越過來的科技世界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大智菩薩知識當中的科技世界,算是一種術法和科技結合的比較扭曲科技產物。

這樣一個又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和知識,瘋狂的衝擊著寧辰本身的認知。

也就是寧辰的精神力足夠強大,同時儒家本就是一個學習能力非常,對知識的承受力非常強大的修煉體系。

再加上武夫的身軀意志足夠堅韌,因此大智菩薩這一波又一波的知識衝擊,並沒有對寧辰產生太過可怕的認知和世界觀的影響。

如果換成其它新晉的二品,現在絕對已經意識混亂了。

寧辰之前雖然也跟大智菩薩交過手,可是那種交手只是區域性的交手。或者寧辰只是作為輔助,在一旁協助,並非是正面的交手。

所以寧辰對大智菩薩的認識,還是非常有限的。

現在寧辰可是正面跟大智菩薩一對一的捉對廝殺,這可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而且透過與大智菩薩的交手,寧辰也明白了,大智菩薩晉升一品的路線是什麼了。

大智菩薩晉升一品的路線,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識,將這些光怪陸離的世界,全部填充的完整和飽滿。

到時候大智菩薩每一次的攻擊,那都相當於一個真實世界的衝擊。

一個真實世界當中,會產生多麼龐大的資訊量。

這絕對不是什麼人都能承受的,就算是同為一品的,恐怕都無法承受的了一個真實世界所有資訊的衝擊。

必須要說大智菩薩的路線是一條真正無敵的強者之路。

同樣也必須要承認,這是一條非常難走的路。

想要將這些一個又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變成一個又一個近乎真實的世界。

那需要填充進去的智慧,可是非常、非常的恐怖的。

這也就難怪,為何大智菩薩在諸多菩薩當中年齡與大定不動菩薩相當,可是在二品這個境界上,進步卻是非常的緩慢了。

因為這個工程量真的太可怕了。

當然如果真的被大智菩薩成功的話,那西域絕對會多出一位非常可怕的一品菩薩。

除了儒家的一品之外,其它任何修行體系,可能都擋不住真的成為一品之後的大智菩薩的一個世界的攻擊。

其實就算是現在的大智菩薩,除非是二品的半聖和一個二品的武夫,同時出手才可能佔據優勢和上風。

否則的話,二品的武夫,只會在大智菩薩強大的知識衝擊和灌輸下,大腦一次又一次的重組。

二品的半聖,只會不停的吸收大智菩薩灌輸過來的知識,反而被死死的限定在了原地。

不過此時此刻的大智菩薩是倒黴的,他碰到了寧辰這樣的超級天才。

同時即是二品武夫又是二品的半聖,另外寧辰現在百家道也有了接近七品的修為了。

大智菩薩的揮灑過來所有的知識和世界的衝擊,寧辰完全都可以一一吸收。

大智菩薩砸落下來的降魔杵,寧辰可以直接憑藉自己的肉身,全部的抵擋下來。

大智菩薩在面對寧辰的時候,是真的一丁點的優勢都沒有。

現在大智菩薩的作用,也就是隻能抵擋住寧辰,為下面那些羅漢的對墨城的衝擊做準備而已。

事實上,所有二品菩薩的攻擊手段,皆是為了下面那些羅漢的攻擊做一個準備。

羅漢數量上的優勢,是雷音寺現在最大的優勢,也是他們唯一必須要抓住的優勢。

只有在三品的對決之上,取得突破,現在的困局才有可能被瓦解。

十八個可以合體的羅漢,當即組合在了一起,頓時一座巨大的佛像出現在了雷音寺當中。

這是一個擁有三十六條手臂,十八個頭顱的巨大的佛像。

佛像剛一出現就直接爆發出了強大的衝擊力。

當場一擊落下,十八種強大的佛寶匯聚在一起,爆發出了驚人的光芒,朝著墨城的一個方向就砸了過來。

當這光芒砸落下來的時候,九位武夫同樣合體在了一起,利用他們九人的血肉之軀,阻擋住了這砸落下來的光芒。

九個來自於禁軍當中的三品武夫,同樣是擁有者合體的攻擊和防禦的法門的。

比如現在九人聯手形成的防禦手段,就是一種分散攻擊的法門。

九個人可以利用特殊的連線秘法,將攻擊過來的力量,平均的分攤在九個人的身上。

再利用他們三品武夫的肉身,進行分別的分化。

這樣的手段,就算是面對二品的全力一擊,他們都可以抵擋一陣的。

十八位羅漢這裡動了,剩下的三位實力接近二品的羅漢,同樣發動了攻擊。

他們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歐陽潛和趙子詹兩個人。

在二對三,同時皆為無限貼近二品的情況下,歐陽潛和趙子詹,表現出了兩個人非常恐怖的底蘊。

歐陽潛和趙子詹,的確是沒有寧辰和孔平進入二品早。

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兩個人弱。

這兩位儒家當世最長的前輩,一身的積累是非常的可怕的。

錦繡文章信手拈來,一篇文章就可以困住一位羅漢一時三刻。

而這樣的文章,兩個人擁有太多、太多了。

儒家的各種手段,兩個人更是運用的非常的圓潤。

同時各種各樣寧辰都想不到的操作,在兩個人身上都是第一次見到。

比如說在書靈的運用上,寧辰就只是知道一個勁的爆發劍氣。

好好的一個書靈,硬是被寧辰給用成了一個劍客。

可是歐陽潛和趙子詹在書靈上的運用,那就騷氣的多了。

什麼附身了,什麼化身了、什麼偽裝了,迷陣了……

書靈真的是被兩個人用處了各種新高度。

因此別看就只是兩個人面對三個人,但是書靈的話,實際上相當於是四對三,完全還是優勢在我。

除了這二十一位之外,剩下的八個壽元將近的羅漢,並沒有第一時間行動。

這八個羅漢的情況,比福田羅漢只差不好。

八個人不動的時候,還能繼續延長他們的壽元。

一旦出手,尤其是這種級別戰場上的出手。

只需要一擊,他們就立刻去見他們的佛陀去了。

所以這八個羅漢,不可能一上來就出手。

他們每人一次的出手機會,一定會留到最關鍵的時刻。

這個與徐牧之的兵推是一模一樣的。

只不過在徐牧之的兵推當中,並沒有說明這八個人會怎麼出手,亦或者要怎麼出手。

就比如說福田羅漢,上來就來了一個以身殉道,這個就是寧辰沒有想到的。

徐牧之的兵推,只有一個大方向而已。

具體的細節,徐牧之可推演不出來的。

兵推推演的是大的戰略,具體的細節和操作,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了。

別說徐牧之了,就算是寧辰這個兵家之主,也不可能全部推演出來。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說的就是這個。

影響戰場走勢的內容,實在太多、太多了,能夠推演出大的戰略方向,就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如果還想要更多,就算是聖人在世也做不到,因為聖人也不可能把握住每一個人,每一時每一刻的心態。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刀郎歸來

褐面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