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昭的這一系列的命令,著實讓人沒有想到。

就連武豫都沒想到,武昭竟然是下令,發動一切力量,幫自己奪回豫城。

這樣的結果,讓一直以大智慧著稱的大智菩薩,都有些看不明白。

豫城丟了,最受傷的就是武豫。

豫城丟的是時間越久,雙方打得越慘烈。

武昭能夠獲得的好處,自然是越大。

可是武昭竟然有如此之氣魄。

不說其他,但就是這份氣魄,就已經超過了武朝許多的男性帝王了。

西域佛國的佛軍,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是突然襲擊。

不過同樣是因為突然襲擊,所以他們的輜重等,攜帶的就並不算充足。

再加上這裡雖然不屬於武朝的腹地,但是卻算是玄州腹地。

如此一來,這一支佛軍屬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如果按照大智菩薩之前的設想,他這神來之筆,可以引得武朝內訌的話。

那就算是孤軍也無妨。

可是現在武昭展現出來的氣魄,已經註定了這一支孤軍的命運了。

事實也是如此,在整個武朝的圍剿,再加上定國侯五萬赤焰軍,以及帶兵回來的武豫聯合圍剿之下。

僅僅只是三日的功夫,這一支三萬多武僧組成的佛兵,就被絞殺殆盡了。

豫城僅僅只是易手不到十日而已,就重新回到了武朝的手中。

豫城在這麼短的時間失而復得。

這絕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喜事。

同時武昭的聲望也進一步大幅度的提升。

在明知道豫城拖延時間越久,對自己越有利的情況下。

武昭還能力主強勢收回豫城。

這份心胸和氣魄,讓朝中不少人都是為之折服。

就算是那些堅定站武豫和武炎兩人的大臣們,對武昭的這份心胸,都是心悅誠服。

他們覺得如果同樣的位置上,換上是武豫或者武炎的話。

他們兩個的心胸和氣度,絕對未必有武昭大。

“陛下,此為豫親王呈上的親筆信,特令老臣呈上以感謝陛下對豫城施以援手。”吏部的一位老臣在早朝時站出來,呈上了豫親王的親筆信。

豫親王的親筆信並不讓人吃驚,主要是送信的人還是讓朝中的人很是吃驚的。

送信的這位吏部的大臣,是吏部的一位老臣,為正五品的郎中,職務為司勳主事。

一直以來這位老臣給大家的印象,都是刻板正直,不選邊不站隊。

屬於吏部當中的一個頑固的老古董。

職務一直以來都是不高不低。

在吏部待了幾十年了。

在吏部這種權力旋渦,尚書都可能每年都換的部門,能夠一待幾十年。

這絕對屬於中流砥柱了。

毫不誇張地說,吏部換的那些尚書,很多在上任伊始,都會去請教這位老臣。

吏部的很多意見,都會去詢問他的意見。

同時也可以想象一下,這位在吏部待了幾十年的老臣。

得提拔了多少朝中的大臣。

他既然是武豫的人,那就等於他提拔的那些人當中,必然有不少支援武豫的。

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必然結果。

現在武豫把這位老臣送出來,明顯是在還武昭這一次的人情。

武昭對這位老臣,竟然是武豫的人,也稍稍有些吃驚。

畢竟這樣一位一直不選邊站隊的老臣,竟然早就倒向了武豫,而武昭竟然都毫不知情。

送上了武豫親筆信之後,這位吏部老臣,也再次表態道:“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自知時日無多,甚是想念家鄉,希望陛下可以準老臣乞骸骨。”

這也屬於戰術性地放棄了。

如果武昭不打算放過這個老臣,打算隨便給他羅列一些罪名的話,那武豫和這個老臣也只能認了。

只是武昭接下來的話,不僅僅讓這個老臣大為吃驚,甚至朝廷當中都沒有人想到,武昭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趙愛卿,如果朕沒記錯的話,你應該還不到花甲吧。”

趙黎躬身道:“老臣明年就到花甲了。”

武昭點點頭:“趙愛卿剛剛花甲怎好就急流勇退。

北境四州連年戰亂,萬妖國好不容易平定。

北境四州正是百廢待興之時。

北境四州需要大量幹吏,前往北境四州。

趙愛卿乃是吏部股肱之臣。

接下來吏部還有很多地方要仰仗趙愛卿。

所以朕還不能準趙愛卿你告老。

朕不僅不準趙愛卿你告老,朕還要給趙愛卿你身上加些擔子。

趙黎聽旨。”

趙黎連忙躬身,道:“趙黎接旨。”

武昭朗聲道:“趙黎在吏部二十一載,兢兢業業,勞苦功高,今晉為吏部侍郎,掌考功和司勳。”

趙黎沒想到自己非但沒有被武昭迫害,反而還被武昭晉升,同時增加了更加重要的職位。

趙黎真的不是鐵桿站武豫之人,趙黎站在武豫身後,只是因為武豫對他有恩而已。

他進入吏部之後,武豫並沒有給他下達過什麼明確的指令。

而他也實則並沒有幫助武豫做什麼事情。

一切他都是按照規矩來的。

今日他接到武豫的命令,就知道這是自己報恩的時候來了。

他甚至都做好了死的準備。

只是武昭竟然不給他降職,還給他升職。

而且還不是明升實貶,而是切切實實地將兩個重要的部門,全部交給了自己。

“趙大人,還不謝恩。”孫伴伴開口提醒呆愣的趙黎。

趙黎聽到孫伴伴的話,激動的老淚縱橫,跪地叩首,道:“趙黎領旨謝恩,定位陛下,為武朝肝腦塗地!”

趙黎是讀書人。

能讓趙黎跪拜,表示趙黎是對武昭真正的心悅誠服了。

“趙愛卿免禮,今後吏部就要仰仗趙愛卿了。”

“等散朝之後,趙愛卿即刻擬定一份,可以派往北境的官員名單來。”

“是,臣領旨。”

對於趙黎的處理,再一次讓眾大臣看到了武昭的魄力和手腕。

處理好趙黎這個問題,武昭道:“西域佛國,無故犯我武朝邊疆。

實為對我武朝最嚴重之挑釁,我武朝疆土每一寸皆是武朝歷代以血肉換取。

我武朝任何一寸疆土,都不容有失。

既然西域已經主動開戰,我武朝怎會畏懼一戰。”

說完之後,武昭看向陸高:“陸大人,武朝秋糧,可否已經歸倉入庫?”

陸高拱手道:“皆以顆粒歸倉。”

“可將所有倉庫當中糧食統計完畢。”

陸高,道:“皆以統計完畢。”

“好,陸大人,你就將戶部現在所有情況,說與在場諸位大人聽吧。”

陸高應了一聲,而後就開始說今年秋收的事情了。

陸高作為戶部的尚書,還是非常地稱職的。

全國範圍內的一百一十六座大倉,陸高都能精準地知道里面具體的存糧多少。

介紹完了整個糧倉的基本情況之後,陸高轉而繼續介紹道:“今年之秋收,較之去年總體增加了一倍左右。

如果單就梁州來看的話,入倉之糧食,增加了幾乎兩倍。”

之前的數字,很多在場的官員,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

因為他們並不是戶部的人,再加上在場這些大臣們,真能分清五穀的都不見有幾個。

但是一說到倍數上,他們的感受就非常直觀了。

“陸尚書,閔學正推廣的農家,不是說第一年只能增加兩成左右的收成嗎?現在怎麼一下子,就直接翻倍了。”底下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對於這樣的質疑,陸高回答道:“閔學正所施行的農家,與武朝歷史最高收成比起來,大概多了三成左右。”

聽到陸高這個回答,剛剛提問的人,瞬間懂了。

不是閔思這邊超常發揮,而是在武昭繼位之前,戶部這邊就是一本糊塗賬。

再加上順帝的揮霍,很多糧食可能都沒入庫,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所以現在增加一倍,主要是因為這筆賬捋順了而已。

再看看周圍那些人看自己的眼神,這個大臣也明白,自己問了一個多愚蠢的問題了。

顯然這個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沒有人提而已,就自己比較蠢竟然還提出來了。

朝著陸高拱拱手,這個大臣退回到了朝臣的行列當中。

武昭聽完了陸高的彙報之後,也不由得道:“好,這一次天佑我武朝。

我武朝倉廩豐盈,再無任何饑荒之憂。

西域佛國想打過來,那就讓他們過來就是了。”

說完武昭看向王林,道:“王兵相,我命你在年底之前,再徵召十萬虎威軍,可有問題?”

手中有糧心中就不慌。

之前虎威軍不敢擴大是因為什麼。

還不是因為窮。

當吃飯都是問題的時候,就不要說兵餉了。

可是現在吃飯絕對不是問題了。

多出來的這些糧食,不要說養十萬人,多養二十萬人都沒有問題。

“陛下放心,臣定能完成徵召。”

武昭點點頭,而後繼續說道:“鑑於,西域犯我武朝。

朕現在決定,正式對西域宣戰。

朕令豫親王和炎親王兩位親王,各自點齊人馬,迴歸自己封地。

整個賀州之防禦,全部交予定國侯的赤焰軍與賀州虎威軍。

命冠軍侯之百家城城衛軍,支援賀州,與赤焰軍共同防禦賀州,抵抗西域。

命靖王派遣得力干將,輔助冠軍侯統領百家城城衛軍。”

聽了武昭的這一條條的命令,眾位朝臣才明白。

武昭不是就真的大度的,跟武豫之間就這樣算了。

趙黎那是因為武昭覺得他可用,所以留下了。

但是武豫這個,絕對不會這樣算了。

你既然已經回家了,那你就留在家裡好好的待著吧。

順便把孤掌難鳴的武炎,也一併送回北境去。

現在北境四州已經天下太平了,萬妖國已經徹底消停了。

北境可以說已經再無任何戰事了。

沒有戰事就代表著不能立功,不能再擴大影響了。

至於說他們兩個還能不能在北境掀起什麼風浪來。

這個顯然是不可能的了。

現在北境是寧辰的天下了。

無論是從名聲上,還是從實力上,寧辰都是北境之王。

所以他們兩個就算回去了,也就只能老老實實地守在自己的老巢裡面而已。

想要擴大影響力,想都不要想了。

賀州與西域之間的戰事,武昭等於又交給了寧辰。

定國侯和寧辰是什麼關係,朝中大臣都是心知肚明的。

說不定定國侯派五萬赤焰軍去賀州的條件,就是讓寧辰來指揮呢。

有赤焰軍,再加上寧辰自己兵強馬壯的百家軍,還有靖王手下帶兵統帥。

最後再加上武朝強盛的國力,西域想贏真的是幾乎沒有可能的。

武朝自順帝以來,這滿朝的文武大臣們,是第一次感覺如此有信心地戰勝另外一方勢力。

將這些事情都給安排好之後,武昭又看向了曹刑。

“大理寺寺卿曹刑,知法犯法,擅自干預宗室私事。

念其初犯,且並未造成任何不良後果。

免去其大理寺寺卿之職,調任賀州,任賀州州牧,戴罪立功。”

這突然之間對曹刑的公開處理,讓大家再次升起了八卦之心。

曹刑幹了什麼干預宗室的私事?

這個是大家最八卦的問題。

當然最關心的點是在於,曹刑究竟幹了什麼,可以讓他被武昭明貶暗升。

讓曹刑現在這個時候,去賀州擔任賀州的州牧。

那不就是去給曹刑刷一下功勳,刷一下履歷去了嗎。

大理寺寺卿雖然也算位高權重了,但是這畢竟不是‘相’。

如果賀州這邊大獲全勝的話,那等曹刑回來,必然會再進一步,直接變成‘相’。

所以曹刑究竟幹了什麼,這個大家都很好奇。

曹刑聽了對自己的‘處罰’之後,坦然地列眾而出,道:“罪臣令旨。”

處理完曹刑,今日早朝所有的事情就都算處理完畢了。

“諸位愛卿,西域之戰,事關我武朝國運。朕希望諸位愛卿,能與朕同心同德,共抗西域!”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

一番表態和效忠之後,今日的早朝也散了。

不過雖然散朝了,但是關於這朝廷之上的事情,可還沒有完呢。

尤其是曹刑究竟做了什麼,竟然獲得了這樣一個巨大的功勞。

可以直接去賀州刷經驗,刷功勳。

要知道眼下賀州州牧,可是絕對的一個肥差。

本來大家還以外,朝廷之上會有一番的龍爭虎鬥呢。

結果曹刑這裡,直接暗度陳倉,直接就拿下了賀州州牧之職位。

“曹大人,你究竟做了什麼事情,都不向我透露一點點,曹大人可是太不將陸某當成朋友了。”陸高追上曹刑,向曹刑抱怨說道。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繼承道觀開始長生

孤情君少

無限天災迴圈

今天一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