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子秋看來,自己統領四千先鋒營,那就跟統領四萬中軍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而且作為兩個人欽點的老師,自己必須要首先了解自己這兩個學生的性格才行。

所以讓他們兩個先盡情展示自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何況就算他們兩個真的出了什麼問題,不還有自己這個老師坐鎮呢嗎。

吳進之雖然退堂鼓打得好,但是基本的尊師重道,他也是清楚的。

所以面對李子秋的要求,吳進之還是不敢拒絕的。

辭別了李子秋之後,吳進之還是想要找自己兄長吳退之好好聊聊。

可是他從李子秋的大營出來之後,就已經找不到吳退之了。

並且從火光運動的方向了看,吳退之應該是已經帶人出發了。

看著自己兄長離去的方向,吳進之滿面愁容。

自己這個兄長就是太冒進了。

如同眼下這樣的情況,合該等待大部隊上來,或者主動向大部隊靠攏才對。

嘆息了一聲,吳進之回到了自己的先鋒營右旗營。

吳進之下達命令,右旗營明日向後退十里。

吳進之和吳退之這裡的行動,第一時間就被西域佛國給掌握了。

上千人的隊伍,想要完全隱藏起來還是不太可能的。

佛國斥候將得來的情報,層層的上報,很快就傳到了具體負責阻擊武朝大軍的應供羅漢那裡。

應供羅漢是西域佛國當中,最接近二品菩薩的羅漢了。

同時也是代諸位菩薩,掌控西域所有佛國的代理人。

這一次對武朝的阻擊計劃,雖然是由大智菩薩定下的。

但是落到具體執行者,就是應供羅漢了。

應供羅漢在西域佛國此時此刻的地位,就跟寧辰是一樣的。

兩人一個是武朝選出的西征大元帥,一個是狙擊西征的西域大元帥。

應供羅漢聽到下面僧人帶回來的情報,也並未在第一時間猜測出這先鋒營的目的和意圖。

關鍵是因為點將的原因,所以關於吳進之和吳退之的一切,都被抹去了。

應供羅漢也不清楚,現在統兵的人是誰。

就算是知道了,其實也很難猜測出他們兩個此時的做法是因為什麼。

不管是吳進之還是吳退之,都是新人中的新人。

在武朝也好,還是在軍中也好。

並沒有任何征戰記錄。

對於這種沒有記錄的人,就很難判斷意圖了。

“再去探查,時刻回報他們的位置。”應供羅漢對下面的僧人吩咐道。

“謹遵羅漢法旨。”

僧人離開之後,應供羅漢也實在想不出,武朝的先鋒營為何還要一分為二。

一個堅定地向前,一個竟然還向後倒退了。

這樣的先鋒營,他也是第一次見到。

應供羅漢相信,就算是大智菩薩,恐怕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先鋒營吧。

應供羅漢這裡知道的訊息,寧辰也同樣在第一時間就知曉了。

看到臥龍鳳雛這兩位帶兵的選擇,寧辰覺得當真是非常地符合兩個人的人設。

只不過這完全就是瞎搞。

本來寧辰是打算第一時間讓李子秋叫停這兩個人瞎搞的。

但是轉念一想,寧辰覺得這件事情,還可以拖延幾天。

先讓子彈飛上一會。

現在戰場之上的一舉一動,都會很快地就傳回到朝廷當中去。

這件事情到了朝廷當中,必然會引起非常大的非議。

而非議的產生,就是聲望點產生的源泉。

本來對於自己啟用臥龍鳳雛兩兄弟,就已經引起了很大的非議了。

現在如果再出現臥龍和鳳雛,如此不按章法地亂打一氣的話。

那對自己的非議,肯定是更多。

這些最後可是都會轉化成為聲望點的。

臥龍和鳳雛以及他們手下將士的安危,寧辰覺得並不需要太過擔心。

武朝是主動出擊,打的就是一個西域立足不穩。

再加上這是先鋒營,打的就是一個快。

進攻快,撤退同樣快。

安全問題,倒是並不需要太多的考慮。

本來寧辰也沒指望臥龍和鳳雛,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戰場收益。

他們兩個的存在,主要是給自己帶來大量的聲望點收入。

戰場上的受益,還是得指望趙拓他們。

正如同寧辰所設想的一般。

西征發生的事情,僅僅只是在隔天,就已經傳到了豐京當中。

豐京當中的大臣們,透過各個渠道獲得了訊息之後。

均是覺得寧辰就是在胡鬧。

西征如此重要的事情。

寧辰竟然讓吳退之和吳進之,這樣兩個有著明顯性格缺陷的人,進入前鋒營當中挑大樑。

就算這一戰武朝贏面非常的大,但也絕不是寧辰為了一己私慾,可以隨便浪的。

西域佛國也絕對不是什麼軟柿子。

如果真的被西域翻盤了,到時候武朝這邊必定元氣大傷。

早朝剛剛開始,就有十幾個官員。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紛紛的站出來,上奏彈劾寧辰。

但是這些人的彈劾,在武昭這裡,一點作用都不起。

因為武昭相信寧辰。

同時武昭再次跟所有人明確了一點。

那就是寧辰作為西征大元帥,擁有最高的任免權。

寧辰想要任命誰就是誰,外人不可置喙。

本來就對寧辰心中有怨氣,再加上武昭的袒護。

寧辰後臺的【佞】點,那真的是噌噌地往上漲。

都不需要保持這樣的勢頭,就算漲了這一波之後,後面不再漲了。

寧辰堅持到結算的時候,都能收穫上百萬的聲望點。

看著還在往上翻的聲望點,寧辰知道臥龍和鳳雛這兩張牌,自己是打對了。

轉眼五日過去了。

吳進之所率領的先頭部隊,始終嚴格地跟後面的大部隊,保持著三十里的距離。

至於吳退之,按照傳回來的訊息來看。

吳退之都已經越過了第一座城池了,開始向著第二座城池而去了。

吳退之現在明顯是先鋒營中的先鋒營了。

這推進的速度,簡直是快的有點可怕了。

僅僅三日過去,第二座城池,也被吳退之帶隊給突破了。

直到這個時候,吳進之才抵達第一座城池的下面。

不過吳進之並沒有急著進入到城池當中。

他是在擔心萬一城中有埋伏的話,他此刻貿然進入,就陷入到了敵人的圈套當中了。

所以吳進之選擇了一個非常穩妥的辦法。

留下了一千八百人,向後退了兩裡,監察著城池的情況。

剩下的兩百人,則是往後去,將自己這邊的情況,傳遞給中軍的趙拓。

請趙拓他們加快一點速度,到時候大軍到達,他就可以繞過這個城池,繼續向前探路了。

沒錯。

從頭到尾,吳進之,都沒有想過,進入到城中的想法。

只要是進入到了城池當中的話,那就有可能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乾脆不進城。

繼續充當好自己先鋒的作用。

等了大概半日的時光,趙拓終於帶領大軍圍過來了。

與趙拓交接之後,吳進之就帶著自己的手下,補充了糧草之後,直接繞過了城池,繼續朝著下一座城池的方向而去

吳進之是朝著第二座城池的方向去。

可是吳退之,都已經逼迫到了大智菩薩,安排好的那座大決戰的場地了。

面對前來詢問,下一步該如何戰鬥的僧人。

應供羅漢的臉色也非常的難言。

就目前現在的情況來看的話。

吳退之的這個先鋒營當中的先鋒營,已經脫離後面的先鋒營,大概有八十里左右的距離了。

並且這個距離,還在繼續地擴大。

現在毫不誇張地說一句,吳退之帶領的兩千多城防軍,就是一支孤軍,那是絕對一點都不過分的。

面對這樣一支孤軍,拿下他們,然後殺掉他們,其實應當是最優的解決方案。

尤其是眼下西域佛國這邊,的確也更加地需要一場戰鬥。

並且還是必須要戰勝武朝的戰鬥。

所以拿下這樣一支孤軍,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尤其是他現在所靠近的摩柯城,那更是原本準備與武朝進行大決戰的地方。

面對僧人的彙報,應供羅漢也仔細地思考了許久,才最終作出了決定。

應供羅對僧人吩咐道:“他們這脫離大部隊的兩千人,極有可能是為了試探我們行動的先頭部隊。

如果真的與他們相遇的話,可以選擇放過他們。

絕對不能讓武朝,現在就摸清我們的佈置。”

“是。”

僧人答應了一聲之後,就轉身離開廟中去將應供羅漢的法旨,傳達給一百零八個佛國的國主去了。

按照大智菩薩的設想。

他會在半路上,對武朝的大軍進行攻擊。

所以一百零八佛國的國主,均被通知,調遣三分之二的人馬,集中到了摩柯城。

摩柯城就在武朝進攻路線的中間位置。

摩柯城兩側是山,城就在兩座山的中央位置。

正對面是大片的平原。

易守難攻。

這裡是大智菩薩挑選的最佳決戰的地點。

所有佛國被調派來的僧兵,進入摩柯城之後,都要隱藏起來。

不得透露一點氣息。

同時所有過來的僧兵,都是自帶糧食。

這樣一來,摩柯城當中,糧食就不會有明顯的供應增加。

也可以迷惑住武朝的大軍。

只待武朝大軍到達,到時大決戰就會立刻開啟。

這是大智菩薩定下的大計劃和大方針。

應供羅漢覺得,為了區區兩千人,實在不值得就這樣的暴露他們真正的戰略意圖。

故而,當吳退之帶領自己的兩千先鋒軍,抵達摩柯城的時候,幾乎沒有費多少的力氣,就順利地穿過了摩柯城。

穿過了摩柯城之後,吳退之依然沒有打算退後或者停下來休息一下。

而是讓人將摩柯城的情況,快馬加鞭地送回到後面去。

接著自己則是繼續往前突進。

吳退之帶回來的訊息,被層層地往上送,一直送到了寧辰的手中。

看著這送過來的情報,寧辰感覺自己好像是忽略了什麼東西。

整個事情的走向好像不太對,好像有點過於順利了一些。

寧辰並沒有就此放棄自己這樣的想法,而是將自己這個想法,與趙拓分享了一下。

趙拓聽了寧辰的想法之後,也發覺事情進行的似乎太過順利了一些。

當即趙拓命令大軍暫時停止下來,在被攻擊下來的第二座西域佛國的城池休整一下。

趙拓則是與寧辰還有徐牧之,在一起透過傳訊玉簡,進行了一番商量和交換意見。

聽完了寧辰的分析之後,趙拓和徐牧之,也均是發現了這裡面的問題之所在。

吳退之行進的路線,的確是太順利了一些。

按照吳退之現在的行軍速度,這完全就是一支孤軍的標配。

能夠透過一兩個佛國的城池,這個並沒有什麼好意外的。

可是眼下,吳退之一路幾乎算是平躺過來的,這就非常的意外了。

他們不太相信,西域佛國會發現不了,吳退之這是一支孤軍的事實。

可是既然都已經發現了,西域這邊對吳退之的做法,依然是我行我素,聽之任之。

這個就非常地有問題了。

面對武朝的西征,西域佛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場勝利。

哪怕這一場勝利的規模非常小,只有兩千人而已。

只要是一場勝利,對於西域佛國來說,就已經是非常地足夠了。

足夠穩定住軍心,同時又足夠穩定住民心。

還可以在一定的限度上,對抗清遠傳播的大乘佛法。

畢竟你宣揚地大乘佛法,根本就沒有辦法戰勝自己的對手。

落到了實處,大乘佛法就是不如小乘佛法。

這明明是一種一舉多得的好事情,可是西域佛國,竟然不做出任何的回應。

就眼睜睜的看著,這兩千人的大肥肉,在他們的地盤上,隨便亂跑,這完全不符合邏輯。

所以如果是眼下這樣的情況的話,就兩種解釋可以說得通。

其一,西域佛國是真的打算,將大決戰的地方放到大雷音寺這些核心區域的寺廟中。

其二,西域佛國是打算打,只不過他們大決戰的地方,不再是大雷音寺這樣的核心區域。

而是在一處寧辰他們,並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第一種可能性的機率不大,所以大家直接就排除了。

第二種可能性是最大的。

而地點的話,其實也就那麼幾個適合的地點而已。

確定了這件事情之後,徐牧之建議直接打過去。

趁著他們立足不穩,直接強勢進攻。

“不要急,繼續按照我們的計劃,按部就班地往前推進。”寧辰攔住了打算直接蠻過去的徐牧之。

趙拓想了想也同意了寧辰的建議。

寧辰這個主帥發話,趙拓這個執行的大將軍也沒有意見。

那隻能是繼續按部就班地往前推進了。

“這件事情保密,除了我們三個以外,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寧辰在結束討論之前,提醒趙拓和徐牧之說道。

“侯爺放心,此事事關重大,末將絕對不會說的。”

徐牧之撇撇嘴,雖然覺得寧辰又要裝逼了。

但是他也承諾,這件事情,他是絕對不會說的。

提前知道了西域佛國的想法之後,武朝這邊反而是不慌不忙的繼續按照計劃推進。

先鋒營的臥龍和鳳雛,依然還是在他們老師,因材施教的理念下,一個快速的推進,一個走五步退三步。

讓西域佛國那邊,根本就摸不透這臥龍鳳雛究竟是打算幹什麼。

反觀豐京這邊,對寧辰的罵聲,就非常的一致了。

因為在他們看來,本來這一次的西征,都應該已經打了一半了。

結果因為這臥龍鳳雛的存在,導致現在西征的速度,被大大地拖延住了。

本來應該是速戰速決,快速贏下這一戰的。

結果硬生生的因為寧辰的原因,打了都快有半個月了。

整個隊伍都已經脫節了,寧辰這邊竟然還沒有打到西域的核心地帶。

只是罵歸罵,不過卻是一點作用都起不了。

因為武昭是完全站在寧辰這邊的,擺明了態度,就是要讓寧辰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寧辰不能罵,但是吳老將軍這裡,收到的各種批評的聲音就多太多了。

各種人都在譴責吳老將軍,利用利益誘惑寧辰,讓寧辰啟用了他的兩個兒子。

導致現在西征的程序,非常的不順利。

他們甚至還說,如果這一次西征失利的話,他作為老父親,那也必然是脫離不了干係。

到時候搞不好,就會直接晚節不保。

吳老將軍一開始還並不在意,甚至還非常的氣憤。

覺得這些人完全是在汙衊自己的兒子。

但是當這些信件,越來越多的時候。

就連吳老將軍自己,在這一刻都有點恍惚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把兩個兒子,帶過來交給寧辰,究竟是對還是錯。

如果這一次的西征,真的是因為自己兩個兒子,而導致的全面潰敗的話。

就算是把他兩個兒子殺了,甚至把自己殺了,這個損失都沒辦法彌補了。

而他們一家父子三個人,註定是要遺臭萬年了。

就在吳老將軍打算聯絡寧辰的時候,忽然狠狠地給了自己一個耳光。

“侯爺根本就不是為了我的禮物,才收下我兩個兒子的。

我現在真的是不該懷疑侯爺。”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華山學宮

下瓦仙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