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王正說到了武顯的心坎裡。

武顯的確可以不在乎自己的處境,可是為了自己的一雙兒女,武顯是必須要拼一拼的。

不求自己的一雙兒女,將來可以脫穎而出吧。

至少爵位不能太差了。

“皇叔公所言極是。”武顯認真的應承。

譽王見自己的話,武顯聽進去了,不由得微微點頭。

能把武顯拉攏過來,那就算最壞的結果,宗師都能接受了。

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武顯在前面當皇帝,武昭在後方操控而已。

這樣的結果,宗室完全可以接受。

因為他至少保證了,武顯之後的皇帝,還是姓武的。

等武顯這邊挑選出來的幕僚抵達之後,譽王帶著封賞大部隊直接離開了。

隊伍離開了豐京之後,就直接選擇了北上。

按照法禮來說,封賞的隊伍應該先西進。

因為封賞的主角是寧辰。

應該是先封賞寧辰之後,再封賞其他人。

可是為了打壓寧辰,譽王就是選擇了先北上。

趙霖作為副官,如果是面對一般的宗室或許還可以建議一下,或者據理力爭一番。

現在面對譽王,宗室裡面資格最老的老親王。

武昭都必須禮讓三分的人,他一個區區的禮部左侍郎,根本就不夠看的。

譽王要北上,就跟著譽王北上好了。

譽王要往裡面塞幾個武顯的手下,那就塞幾個吧。

只要最後還是去給寧辰封賞,那這事自己就算是做的很好了。

退一萬步說就算寧辰真的不爽,找也找不找不到自己。

不過這件事情,趙霖還是需要彙報上去的。

趙霖彙報了自己的上司禮部尚書,禮部尚書自然第一時間彙報給了武昭。

武昭對於這件事情並沒有任何直接明確的表態,只是表示自己知道了。

知道了就好,知道了剩下的事情,就跟他們禮部沒關係了。

自然這件事情,武昭也告知了寧辰。

其實就算不告知,武昭相信寧辰也不會認為,這件事情是自己有意為之。

寧辰聽了武昭這話,內心反倒是非常的高興。

因為在王林找自己討論延遲封王的時候,就已經觸發了事件。

事件的兩個選擇,分別是;

【一,選擇延後封王,獲得【忠】100點,其後獲得所有與事件相關評價,將會自動轉為對應聲望點。】

【二,反對延後封王,獲得【佞】100點,其後獲得所有與事件相關評價,將會自動轉為對應聲望點】

寧辰當時選擇的就是反對延後封王。

雖說現在的情況是,【佞】點的比重大於【忠】點。

可是這事很難說保險,畢竟被背刺的次數也不少了。

現在譽王直接選擇了背上,然後再西進。

這一來一回路上耽誤的時間,足夠自己這邊完成結算了。

這一波聲望點,寧辰又可以穩穩的拿下了。

……

西域,博羅城!

博羅城屬於第三環十六個佛國之一華法佛國,第二大的城池。

此刻正在講授大乘佛教的清遠,突然停止了自己的講授。

坐在清遠旁邊的廖靜遠,看著突然停止的清遠,剛要開口發問,清遠就直接將廖靜遠護在了身後。

這樣的情況下,廖靜遠就算不用看,也知道發生了什麼。

雷音寺那邊的菩薩,再次殺過來了。

直蹦說廖靜遠想不通的是,現在雷音寺的那些菩薩,沒有一個人狀態是正常的。

他們每一個人,除了大定不動菩薩之外,全部都被寧辰打爆了一遍肉身。

現在過來找清遠的麻煩,實在太過不理智了一點。

功夫不大,一尊大菩薩,就從虛空當中走了出來。

原本正在聽大乘佛經的人,看到虛空當中走出來的大菩薩,皆是瑟瑟發抖的跪伏於地。

作為第三環上佛國城池的居民,他們還是知曉菩薩的厲害的。

同樣他們也知曉,大乘佛法與現在小乘佛法之間的矛盾。

他們現在過來聽大乘佛法,實則已經非常冒險了。

現在又被雷音寺的大菩薩抓包,這結果無論怎麼想,恐怕都不會是一件好事。

“大智菩薩。”清遠見到來人逼近,不疾不徐的起身,向大智菩薩行了一個佛禮。

大智菩薩看向清遠:“此處不是說話之地,你與我去另外一處地方。”

清遠看了一眼,下方匍匐的民眾,只是稍作猶豫就點頭答應了大智菩薩的要求。

清遠帶上廖靜遠,直接跟隨大智菩薩來到了虛空之中。

兩個二品菩薩級別的任務,分別立於祥雲之上,對峙而立。

“大智菩薩有何事來找小僧,還請大智菩薩明示。”清遠的態度依然是不溫不火。

顯然對於大智菩薩,清遠已經非常不感冒了。

實際上不僅僅是說對大智菩薩,現在清遠,對雷音寺當中剩下的所有菩薩,都沒有什麼興趣。

尤其是經歷了大障菩薩的事件之後,清遠對這些雷音寺當中的菩薩,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失望的。

到了菩薩境界,還不能四大皆空,在清遠看來,就是對佛教的玷汙。

同理,清遠相信,雷音寺當中的菩薩,恐怕不僅僅是大障菩薩如此。

其它的菩薩,恐怕都並非四大皆空。

這樣的發現,還是讓清遠很失望的。

大智菩薩多少能夠猜測出一些,清遠之所以如此態度的原因。

不過此刻他卻並不在乎這些,因為他來找清遠,是真的有要事商議。

“我可以給你一個菩薩果位。”大智菩薩開門見山的說道。

清遠聽到大智菩薩,竟然願意給自己一個菩薩果位。

這也讓清遠稍稍一愣。

菩薩果位就只有十個,一旦滿額了,那就算是後來者達到了二品,也不能再擁有了。

曾經,清遠一直都將菩薩果位,當成是自己的奮鬥目標。

後來清遠踏足二品之後,清遠也想過,自己可以獲得一個菩薩果位。

可是現在,這樣一個菩薩果位,對清遠已經並沒有那麼巨大的吸引力了。

“多謝大智菩薩好意,小僧心領了。”清遠委婉的向大智菩薩表達了拒絕。

清遠的拒絕,完全在大智菩薩得意預料當中,所以大智菩薩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異樣。

“就算你擁有了菩薩果位,你依然可以繼續的傳播你的大乘佛教,我們還可以助你成為大乘佛法的佛主。”大智菩薩繼續丟擲他們的籌碼。

這樣的籌碼,可說是雷音寺目前為止,對付寧辰可用的最大殺手鐧了。

直接從源頭解決大乘佛法的問題,將清遠培養成佛主,爭搶寧辰對大乘佛法的控制權。

這樣的辦法,他們淡然不是剛剛才想到。

只是這樣的辦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因為這樣的辦法如果勝利,他們就等於變相的承認了大乘佛法的地位。

到時候大乘佛法,就可以大張旗鼓的在西域大行其道。

對於他們所修的小乘佛法,依然會造成巨大的衝擊。

另外一點就是,現在的這些菩薩,對於清遠都是忌憚多過欣賞。

讓清遠撿了這樣一個大便宜,說實話並不符合,這些菩薩的利益。

所以這個選項,就成為了沒有辦法的最終選項了。

迎著大智菩薩滿是自信的目光,清遠毫不猶豫的搖頭拒絕:“大乘佛法的佛主,只能是寧辰。

如果你們可以將寧辰請來雷音寺坐鎮,我自會直接去雷音寺當中護法。”

這話說的就非常的傷人了。

如果能夠把寧辰抓來的話,大智菩薩他們早就把寧辰給抓來了。

還會等到現在,聽你一個曾經的小沙彌說風涼話。

大智菩薩在稍稍的錯愕之後,繼續的說出了自己的下文:

“寧辰執迷不悟,我們覺得如果繼續由寧辰掌控大乘佛法的話,對大乘佛法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傷害。

所以我們希望,由你來出面主持大乘佛法。

而我們則是會配合和輔助你,傳播大乘佛法。”

廖靜遠在一旁聽完了大智菩薩的話,直接狂妄的笑了起來:“這還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個創造了大乘佛法的人,反而會成為大乘佛法的禍害?

反而會給大乘佛法帶來傷害?

這樣的理由你們是怎麼想得出來的。

如果按照你們的邏輯,我是否可以說,你們的佛陀,從頭到尾都是在傷害小乘佛法呢?”

“放肆!佛陀合適輪得到你來品頭論足。”大智菩薩怒聲說道。

如果沒有清遠牢牢的擋在自己的身前,廖靜遠相信,大智菩薩絕對會一巴掌就把自己拍死。

敢這樣的調侃他們的佛陀,他們不殺自己,完全是因為清遠的存在。

清遠擋在了廖靜遠和大智菩薩中間,道:“廖靜遠的話,雖然狂妄。

可是卻也並不全無道理。

寧辰創造了大乘佛法,又怎麼可能會去傷害大乘佛法呢?”

大智菩薩據理力爭道:“寧辰創造大乘佛法,其真正的用意,你還沒有看出來嗎?

寧辰創造大乘佛法的真正用意,就是為了幫助武朝,消滅我西域諸多佛國。

就是為了造成生靈塗炭,就是為了血流成河。

就算是大乘佛法,也不會鼓勵殺生吧。

可是寧辰卻是利用大乘佛法,造就了無數的殺孽。

你覺得寧辰還適合,繼續的掌控大乘佛法嗎?”

不等清遠回答什麼,廖靜遠就哈哈大笑了起來。

“大智菩薩,世人都說你智慧如妖。現在看來,世人是真的有些過譽了。”

“大智菩薩這一手顛倒是非黑白的道理,還真的是讓人歎為觀止。”

“如果大乘佛法真的如同你想的那樣不堪,那為何西域諸多佛國當中,有那麼多人願意相信大乘佛法呢?”

“難道他們都是蠢笨愚昧之人嗎?”

“我不相信他們在西域生活了這麼久,連什麼是正確的佛法都無法作出判斷。”

話鋒一轉,廖靜遠繼續駁斥大智菩薩的話:“還有你說,是因為大乘佛法的出現,所以才造成了這麼多的殺孽。

可是這些殺孽明明都是你們先發起的。

如果你們不是打壓大乘佛法的話,那這些殺孽明明都是可以避免的。

就算是現在,如果大智菩薩你可以保證,雷音寺以後不會再幹預大乘佛法的傳播。

讓大乘佛法,可以去任意一個地方傳播的話。

我就保證可以說服寧院首,不再對西域進行任何的攻擊。”

這一點廖靜遠還真的不是說大話。

廖靜遠相信,只要雷音寺可以保證,不再針對大乘佛法。

讓大乘佛法隨意的傳播。

寧辰是絕對願意停止進攻的。

利用大乘佛法,一點點的把西域的所有人都給變成大乘佛法的信眾。

這個可是比打打殺殺,解決問題。解決的更加徹底。

大智菩薩聽了廖靜遠的針鋒相對,同樣反擊道:“如果寧辰願意放棄大乘佛法的佛主地位,我們就可以保證不再針對大乘佛法。”

廖靜遠明顯的聽出了大智菩薩話語當中的菩薩遊戲,直接拆穿道:“我可以嘗試說服寧院首將大乘佛法的佛主,讓給我。你們可以保證不再針對大乘佛法嗎?”

“大乘佛法必須要被佛理精深之人所掌控才行。否則落入一個不通曉佛理之人的手中,恐怕又是一場災難。”大智菩薩直接否定了清遠的想法。

廖靜遠冷笑一聲道:“大智菩薩,你這就有點吃相難看了。

你這是即要讓寧院首放棄大乘佛法,同時還要將大乘佛法的控制權,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你這是不是太貪心了一點了。

你應該清楚,就算是我成為了大乘佛法的佛主,也不會去發動什麼戰爭的。”

“這並非貪婪,只是一個通俗易懂的道理而已。”大智菩薩堅持的說道。

廖靜遠瞄了一眼旁邊的清遠道:“那要不這樣,我可以嘗試去跟寧院首溝通一下,讓他講大乘佛法,交給我和清遠大師兩個人共同管理,這樣大智菩薩覺得如何呢?”

聽了廖靜遠的話,清遠同樣看向了大智菩薩。

清遠雖然一根筋,可是清遠並不是傻子。

事情的是非曲直如何,包括事情的內在是什麼樣的,清遠都是可以分辨的清楚的。

現在廖靜遠把事情挑明瞭,就看大智菩薩的選擇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創世之一晉神大陸

紹興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