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只是整個西域最外圍的佛國。

這些外圍的佛國當中的民眾,他們雖然禮佛,但是他們對佛的信念並不深刻。

只是他們也知曉,他們這樣的情況,也不可能脫離西域的掌控。

就算他們真的有意投誠到武朝,不被接受的機率也是很大的。

現在大乘佛法的出現,當真是給他們開啟了一條完全符合他們預期的新路線出來。

在他們看來,大乘佛法就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一般。

他們這一生,都在於佛經,與佛道打交道。

他們也有著成佛作祖的願望,哪怕這個願望非常的遙不可及,甚至是窮奇他們一生都不可能實現的。

但是也比連路都沒有的要強。

小乘佛法就是連路都沒有給他們。

大乘佛法就是給了他們這樣一條成佛的路。

雖然他們的心中,非常明白,這條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走的。

雖然他們的心中,也非常明白,這條路非常的縹緲。

可是至少這是一條真實存在的路。

他們一代走不通,下一代或許就可以走通了。

總好過一代一代地看不到任何一點點希望來的強。

這就是他們放掉清遠好廖靜遠的心理基礎了。

清遠與廖靜遠離開了這座佛國的城門,沒走出多遠,就聽到了身後傳來了馬蹄急促的聲音。

廖靜遠對此非常的平靜,遇到危機,這完全在廖靜遠的預料當中。

清遠也沒有什麼好怕的。

他本就是二品菩薩,寧辰也說過了,如果真的遇到了生死危機,清遠可以動用自己一身恐怖的修為。

很快後面的人就趕了過來。

“兩位大師請留步。”騎馬追上來的人,一邊往前跑,一邊高聲地喊道。

聽到後面的聲音,廖靜遠和清遠也均是停了下來。

“施主追上我們所為何事?”清遠雙手合十,語態平靜地詢問道。

“兩位大師為我們講經三日,我們怎可不做回報。”來人說道。

清遠說道:“我們講經不求回報,只為能夠點醒眾生。”

來人連忙歉意說道:“是我唐突,不過我看兩位大師一路徒步,著實辛苦,還請兩位大師收下我們楞摩國的一點心意。

這兩匹白馬,就贈與兩位大師,以做趕路之用。”

來人竟然是送代步工具的,這一點廖靜遠倒是沒有料到。

清遠態度依然平靜:“施主好意我們心領了,我們兩個徒步就好,這也是一種修行。”

來人見清遠不收,也是忙道:“兩位大師不要多想,我們之所以贈馬。

實在是覺得兩位大師所講,極為受用。

我們也是希望兩位大師,可以快一點地將這真正的佛法,傳遍西域大地。

所以這兩匹馬實為傳經所用,別沒有其他意思。”

清遠對於這個問題的態度,依然還是非常的堅定——不收。

廖靜遠就沒有那麼多忌諱了。

來人別的說辭,沒有打動廖靜遠。

但是快速的傳播大乘佛法,的確是打動廖靜遠了。

清遠雖然封印了一身修為,但二品總歸是二品。

一路走下來的話,身體所受影響非常之小。

可是廖靜遠就吃不消了,廖靜遠只是一個度過幾年書的書生。

還算不上真正的儒修。

因此這一路上,清遠一直都在遷就自己的速度。

這一點廖靜遠還是看得出來的。

如果有這樣一匹馬的話,那速度的確可以提升許多。

“這匹白馬留下,剩下的一匹你帶回去吧,清遠大師不需要。”廖靜遠直截了當地對追上來的人說道。

聽到廖靜遠願意留下一匹白馬,過來送馬之人,已經是非常的高興了。

“好的小師傅,這白馬給你們留下。”來人興奮說道。

清遠並沒有阻攔廖靜遠的選擇。

寧辰說過了,讓自己保護廖靜遠,並沒有說過讓自己限制廖靜遠。

“小師傅這裡還有一些盤纏……”

盤纏廖靜遠就直接拒絕了:“這個不需要。”

說完廖靜遠就直接翻身騎上了白馬,一拍馬屁股,朝著前面就走。

清遠行了一禮之後,也跨步朝著廖靜遠追了過去。

看著廖靜遠和清遠遠去的身影,過來送馬之人,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他來送馬,真的沒有其他用意。

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用意。

他想要讓廖靜遠和清遠的速度可以快一點。

大乘佛法早一天傳遍西域,他們就可以早一天正大光明的修大乘佛法。

有了白馬相助,兩個人的速度,的確是提升了很多。

僅僅兩日後,兩人就到達了下一座佛國當中。

還是同樣的方式,連續講經三日,所有人都可以前來聽經。

這一次廖靜遠說得更加的詳細了。

不論老弱婦孺,還是奴隸與國王。

只要是這佛國當中的生靈,皆可過來聽清遠講經。

在西域佛國當中,奴隸是沒有資格過來聽經的。

但是因為這是清遠這個正牌僧人的要求,所以就算那些奴隸主也不敢反抗。

在西域,這些正牌僧人的權利是非常大的。

如果得罪了他們的話,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廖靜遠如何宣傳,清遠並沒有插手過。

清遠只是負責講經。

在講經的過程當中,清遠發現,自己每講一遍就好產生一些新的感悟。

這些感悟,讓清遠感覺擋在自己前方佛路上的濃霧,都更加的淺薄了一些。

這種感覺,讓清遠有了自己剛入沙門之時的感覺。

清遠剛被師傅選中,進入佛門之時。

每日聽師傅講經,每一天都會新的感悟。

可是當清遠到了現在這個二品菩薩境界之後。

再去讀那些經文,竟然再也難以產生全新的感悟了。

之前清遠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可是現在清遠,似乎想明白了。

自己其實與茫茫眾生並沒有什麼區別,佛國當中的芸芸眾生,是一個個拉船的人。

自己這個二品菩薩,又何嘗不是一個高階的拉船之人呢。

在這一點上,自己實則與他們沒有任何的區別。

只有自己獲得了認可之後的菩薩果位,自己才會從拉船的變成坐船的。

或許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坐船,而是在拉另外一艘自己看不到的船呢。

但是大乘佛法就不同了,大乘佛法是所有願意走大乘佛法的人,一開始就已經在一艘船上了。

你想讓大乘佛法帶你乘風破浪,抵達彼岸,那就要船上的所有人都共同努力划船。

這才是真正的普度眾生。

想通了這些,清遠的身上,忽然亮起了浩瀚的佛光。

佛光湧現,將清遠他們所在的這個城池,都完全覆蓋了。

見到了佛光,城池當中的人,無論奴隸還是奴隸主,抑或者是國王等,全部跪伏於地。

靜靜地等待佛光普照。

沒有多長時間,佛光就普照在了他們的身上。

只是這一次的佛光,與之前的有著明顯的不同。

之前他們所感受到的佛光普照,是非常霸道的。

直接強行地抹除他們心中的雜念。

但是這一次的佛光,如同微風一樣,又如同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

整個過程,他們都非常地享受。

他們主動地敞開了自己的心靈,讓佛光進入到他們的心靈當中。

兩者之間很快就達到了一個共振的契合。

佛光輕鬆地抹掉了他們心中的雜念。

他們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一種從內而外的舒坦。

同時他們清晰的感覺到,他們對佛理的理解深刻了許多。

這種深刻並不是強行灌輸之後的深刻,而是他們自行理解之後的深刻。

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甚至於不少人,直接感覺到了佛法修為的增持。

這樣的變化,讓眾人全部感覺到了由衷的欣喜。

清遠講經的聲音還在繼續。

那溫和的聲音,很快就讓眾人沉默下來,側耳傾聽清遠所講述的一切。

連續三日之後。

清遠與廖靜遠,直接離開了這第二座佛國,準備前往第三座佛國。

兩個人依然還是拒絕了,送來的盤纏。

廖靜遠是覺得這個錢髒,清遠則是單純地將現在的一切,都當成了芸芸眾生當中的一種修行。

在清遠看來,芸芸眾生是不可能有這麼多的盤纏上路的。

所以清遠也不需要,如果有化緣之地,清遠就會化緣一些。

吃不了的兩個人就會留在路上吃。

並且清遠和廖靜遠的化緣,都會在講經開始之前進行。

因為一旦講經之後,認同經文者,可能會給很多。

這就又違背了清遠此次修行的初衷了。

當清遠他們兩個離開第二座佛國的時候。

雷音寺當中,大定菩薩再次召集了另外八位菩薩,一起商議該如何解決清遠傳大乘佛法這個事情。

普通人看不出清遠的真身,可是對於大定菩薩他們來說,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

只是廖靜遠的身份,他們的確是不知道,也根本就沒地方去查去。

因為他們根本就想不到,廖靜遠就是賀州百家城當中一個,普通的人物而已。

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寧辰就真的讓一個普通人,陪著清遠一起傳法。

“如果任由清遠如此下去的話,大乘佛法恐就要成氣候了。諸位覺得此事該當如何處置?”大定菩薩率先開口。

“我認為此事應該當機立斷,立刻斬斷清遠傳法之途徑。”大金剛菩薩開口,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清遠乃是最強二品,如果我們現在要渡化清遠的話,可能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這樣一開打的話,西域諸多佛國,將皆會看到我們內部的內訌。

同時如果我們付出的代價過大的話,就等於給了武朝進攻的機會。

說不定武朝,早就等著這件事情發生呢。”大智菩薩否定了大金剛菩薩的建議,同時說明了自己為什麼不贊同。

大智菩薩的分析完全有道理。

如果真的去解決清遠的話,他們必須要付出非常巨大的代價,才有可能擊殺清遠。

或者可能根本就殺不了。

如果清遠鐵了心要逃跑的話。

他們還真的追不上。

所以這個方案,根本就不可行。

“大智菩薩,你又何見解?”大定菩薩對大智菩薩詢問道。

大智菩薩作為雷音寺當中的智者,這種事情,詢問大智菩薩的建議,就沒有錯了。

大智菩薩倒是也當仁不讓地說道:“我仔細地看過清遠講經的一些畫面。

我發現清遠在整個過程當中,似乎完全在規避自己二品的真實實力。

他只是將自己當成一個普通人一樣,去傳法授業。

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從這個方面,去阻止清遠傳法。”

大智菩薩的話,引起了諸位菩薩的好奇。

“大智菩薩,你覺得我們該如何阻止呢?”大定菩薩也直接詢問道。

大智菩薩,道:“既然清遠想要將自己當一個普通人。

我們自可設計諸多的劫難,讓清遠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去渡。

如此一番下來,如果清遠沒能渡過劫難,那自然就沒辦法傳法。

就算僥倖度過了一些劫難,我想清遠也會在渡劫的過程中。

發現他所謂的大乘佛法,根本就不可能助他渡劫。

讓清遠認清現實,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大智菩薩說完之後,就靜靜地等待其他諸位菩薩思考。

過了半晌,大定菩薩才開口問道:“諸位覺得大智菩薩的計劃如何?”

“阿彌陀佛!”大金剛菩薩第一個表示了贊同。

其他的六位菩薩,也都紛紛的表示了贊同。

大定菩薩見此情況,也當即決定道:“大智菩薩,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

如果你需要誰配合的話,儘管去叫就好了。

一定要在清遠走遍西域佛國之前,儘早的解決此事。

否則真的讓清遠,將大乘佛法傳遍整個西域的話。

我等的處境,就會非常危險了。”

“謹遵法旨。”大智菩薩單手豎禮地回應道。

菩薩之間的商議,自然不可能如同寧辰後世一樣,一個會開個把小時。

事情確定之後,大定菩薩直接消失。

剩下的八個菩薩,就知道沒有什麼好商量的了。

大家也就都紛紛的各自散了。

大智菩薩也悄然離開了佛殿。

接下來的劫難都需要大智菩薩自己設計,任務還是比較繁重的。

尤其是前兩次的失敗,大智菩薩多少還是心存忌憚的。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吳俊泉傳

玫瑰茄子粉嘟嘟

浮笙若夢

靈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