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同尋常的魔族情況,寧辰倒是無所謂。

可是寧辰卻並不能確保,玉州每一個人的安全。

讓那些半聖世家的人前來,他們至少可以保證玉州岸上的安全。

寧辰也同意自己的建議,歐陽潛就直接聯絡起北境那些半聖世家的家主。

北境灤州那些半聖世家的家主來的還是很快的。

在接到訊息之後的當晚,這些半聖世家的家主,就皆已經到位。

寧辰跟這些半聖世家的家主,也算是老相識。

在北境的時候,除了張家的家主張弛之外,剩下這些家主都沒少被寧辰收拾。

此刻再見到寧辰,還是難免有些尷尬。

寧辰倒是絲毫不知道尷尬為何物。

寧辰只知道,只要自己不尷尬,那尷尬的就是他們。

“張家主許久不見,家主還是風采依舊。”寧辰熱絡的跟張弛打著招呼。

張弛見到寧辰,也是滿臉堆笑,滿臉的和氣:“這些可都是託了寧院首你的福氣。”

張弛說的這話,一小半是恭維,一多半實在陳述事實。

因為有寧辰的支援,張家在灤州的地位那是真的越來越高。

寧辰在的時候,張家就已經可以完全不受朱家的脅迫了。

等寧辰平定了萬妖國之後,張家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

原因無他,因為寧辰開了小說聖道。

萬妖國那邊識字的人不多,需要請先生的話,那肯定是首先選擇跟寧辰關係好的人。

張家無疑是第一個被選擇的。

給萬妖國的妖族當先生,這個好處並不會太大,但是在名譽上可是會收穫很多。

要知道古時的那些先賢大儒,就是他們點化了妖獸為妖族。

現在能夠給那些妖族當先生,也算是效法古代先賢。

這份榮譽還是很沉甸甸的。

因為這個原因,張家自然收穫了不少的友誼。

他們都想透過搭上張家,來搭上寧辰這趟順風車。

一開始只是少數的幾個,後來則是越來越多。

原因無他,萬妖國的妖族,給的是真的多啊。

雖然說儒修修行主要是靠看書,但是不代表他們就不需要錢,就不需要其它的資源。

山河境那是需要遍覽大好河川,這個可是需要錢的。

而且儒家不是佛門那種苦行僧,只需要走遍就好,能舒服一點,誰不想舒服一點。

想要舒服一點,那自然需要大量的錢財。

萬妖國則是恰恰滿足了他們對錢財方面的需要。

同時萬妖國那邊還有不少當年大儒留下的孤本,這些也成為了他們竟相前往的一個關鍵。

這樣一來,張家收穫的友誼就更多了。

很多曾經依附於朱家的半聖世家,都轉向了張家。

此消彼長之下,張家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儼然要成為灤州的新龍頭了。

朱正廷也來了,只不過朱正廷依然不跟寧辰對付。

同樣也沒有打算跟寧辰改善關係的意思。

朱家是有朱家的驕傲,同時朱家也有朱家的底蘊。

就算不依靠妖族那邊的資源來源,朱家一樣可以過的非常好。

這一次朱家前來,也完全不是為了看寧辰的面子。

人都到齊了,寧辰倒是也並沒有喧賓奪主。

寧辰把主位讓給了周定增。

周定增才是玉州的州牧,雖然周定增一再表示,這個位置應該寧辰來坐。

可是一來寧辰在玉州也是客人,二來寧辰是真的不喜歡麻煩。

尤其是面對這樣一群老儒生,動不動就開始之乎者也,這個是寧辰最不喜歡儒生的地方。

所以寧辰堅決的拒絕了周定增要讓自己做主的提議,反而是鼓勵周定增,讓周定增自己挑起大梁來。

寧辰給出的理由,也非常的合理。

因為萬儒祠就在玉州,同時接下來歐陽潛他們要建設的新的學院,也在玉州。

周定增以後難免要跟這些人打交道。

所以周定增必須要提前熟悉這些才行。

否則的話,以後他們經常來,但是寧辰又不能每次都在。

寧辰當然也明白,周定增自己心中的顧慮。

周定增的顧慮很簡單,他的修為還不到四品。

可是來的這些個家主,最差都是四品,而且還是距離三品不遠的那種四品。

周定增在他們面前是真的很難有勇氣說教他們。

針對這個寧辰也安慰了一番周定增:“你怕什麼,你雖然修為不如他們。

但是你的官位比他們高多了,而且你的背後是朝廷。

他們修為再高,他們敢造反嗎?

就算他們敢造反,他們打得過靖王,打得過定國侯,打得過我嗎?

而且到時候我也在場,誰不給你面子就是不給我面子,你覺得我是那種不要面子的人嗎?”

寧辰的安慰就是這樣的直截了當,同時又非常的有效。

果然周定增在面對這些半聖世家的家主的時候,已經完全的不緊張。

因為寧辰在這裡給自己託底。

並且周定增也很好的拿捏了自己,在一個儒修跟一個州牧之間的角色平衡。

一番的熱鬧之後,眾人決定在三天之後,一同參拜萬儒祠,為萬儒祠續上香火。

招待結束之後,寧辰和周定增離開,留下歐陽潛把前日寧辰發現的情況,給這些半聖世家的家主講一下。

歐陽潛說完之後,這些半聖世家的家主,對於暫時留在玉州自然是沒有半點意見。

能夠效仿先賢,這個對他們來說莫大的榮耀。

儒傢什麼都好,就是偶像包袱重了一點。

對於自己的羽毛太過的愛惜了一些。

當然這些對寧辰來說,是好事,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接下來的時間,寧辰都有出海,而且每一次出海都有收穫。

魔族出現的頻次明顯比之前高了太多。

這也證明了寧辰的判斷,這一次出現的魔族跟之前出現的魔族,並不能同日而語。

這一次出現的魔族,明顯是有問題。

如此聚集的出現在靠近玉州的海岸線。

而且它們的目標非常的明確,就是玉州。

正常來說,這樣的情況不應該發生。可是現在卻是發生了。

寧辰暫時並不想去探究這件事情的緣由,首先是要搞清楚來的魔族有多少。

把眼前的事情解決好,再去探究緣由也不遲。

三日之後,歐陽潛帶領所有儒修一通去祭拜萬儒祠當中供奉的所有無名儒修。

這一次周定增就不好站在前面了,這一次周定增只能以儒修的身份參加。

作為一個儒修,周定增的分量是完全不夠看的。

寧辰作為一個二品大儒,其實理應帶頭。

可是很多規則寧辰都不清楚,寧辰也不想好心辦壞事,所以就把這件事情,直接讓給了歐陽潛來做。

歐陽潛是雲山書院院首,修為也是最高,讓他來做這件事情,還是完全可以服眾。

經過了一番合乎禮法的祭祀之後,所有人開始為萬儒祠供奉香火。

在萬儒祠供奉的刻著一個‘儒’的牌位前面,擺放了許多特質的香。

這些香都是以特殊材料製作,不能用火焰點燃,只能用浩然正氣,才能將它點燃。

“寧院首你先來吧。”歐陽潛對站在自己身側的寧辰說道。

這個事情寧辰還是要當仁不讓的,並不是寧辰多想出風頭。

而是頭柱香是三根足有一人多粗的香,想要點燃這三根香非二品不能。

在場只有寧辰一個二品,所以只能讓寧辰來代勞。

寧辰直接召喚出了儒家的聖道,接著寧辰並指如劍,用手點向了其中的一根香。

儒家的聖道穿過那一根香,頓時那一人多粗的香就被瞬間點燃。

熊熊燃起的香,散發出了無數的才氣與文華,這些才氣與文華,從香中飄散出來。

最終融入到了那個只有一個‘儒’字的牌位裡面。

接著這個牌位的後面,分化出了無數的絲線,這些絲線分別進入到了海岸線當中。

絲線消失的另外一端,連線的就是那些犧牲在岸邊的無名儒修。

如法炮製,寧辰很快就點燃了三根頭柱香。

三根頭柱香被點燃之後,接下來就是在場的這些半聖世家的家主和歐陽潛,還有周定增他們,分別點燃自己所能點燃的香。

當所有的香都被點燃之後,那儒牌之上,也亮起了如同浩然正氣一樣的青色氣息。

那青色的氣息,從裡面照射出來,覆蓋了整片的海岸線。

在青色的光芒之下,海岸線之上一道道的金光出現。

這些金光開始慢慢的凝聚,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人影。

青光融入了人影當中,讓這些金色的人影變的越發的凝實了起來。

這是一個緩慢的反哺的過程,他們畢竟被遺忘了這麼多年,就算是想要修補好,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就在這個過程持續的時候,忽然寧辰感覺到了什麼,直接目光冷凝的看向了近海的方向。

接著海岸線上那些接受反哺的金色光影,陡然之間光芒萬丈。

一下子都表現出了無窮的戰意。

接著歐陽潛他們也都紛紛的感應到了什麼,都有些驚恐的看向了海洋的方向。

他們都感覺到了,在那個方向有非常多魔族的氣息朝著海岸線這邊洶湧而來。

這些魔族的數量非常龐大,至少有上百種不同的氣息規模。

在寧辰他們視野當中,海岸線上的海水,迅速的退去,一下子就距離海岸線有幾十米的距離。

只不過這樣突然退去的海水,可不是所謂的退潮。

這是海嘯即將到來之前的預警。

這海嘯就是那些突然出現的魔族,所引起的。

眼看著海嘯的規模越來越大,寧辰的臉色也變得有些不太好看。

這樣恐怖的海嘯,如果真的發生,並且迅速的拍過來的話。

岸邊上這些儒修的虛影,必然會全部的消失。

而且就算他們全部消失,都未必能夠擋得住那海嘯的衝擊。

到時候整個玉州,可能都會民不聊生的受到衝擊。

“快輸入浩然正氣,幫助那些前輩一起抵抗海嘯!”歐陽潛振臂高呼說道。

現在輸入浩然正氣,的確是一種辦法,可是這樣的辦法治標不治本。

歐陽潛他們才有多少人,海岸線上的儒修可是有著太多人。

就這些人的浩然正氣全部耗空,都未必能夠解決辦法。

寧辰目光瞄到了萬儒祠兩側,還空白的匾額。

這空白的匾額,是應該放置輓聯的地方。

只不過武昭當時並沒有什麼合適的輓聯,所以把這個事情就留給了儒家,讓儒家自己決定。

看著那匾額寧辰腦海當中,瞬間冒出了兩句最應該寫在上面的輓聯。

而且寧辰覺得,這個輓聯,絕對可以力挽狂瀾。

既然想到了,寧辰也不客氣了。

寧辰直接以指代筆,以浩然正氣為墨。

在那匾額之上,迅速的寫下了兩句輓聯。

歐陽潛他們看到寧辰有所動作,皆是停下來看向了寧辰。

畢竟寧辰才是這裡修為最高的人,他們自然想要看看寧辰打算如何解決眼下之危局。

只是看到寧辰在書寫輓聯,他們還是頗為的意外。

這個時候輓聯當真能夠解決問題嗎?

對於這件事情,他們是要大大的打一個問好的。

很快寧辰的輓聯寫好。

看著兩側匾額上的文字,眾人忍不住跟著讀了出來。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讀完之後,在場所有人的眼前均是一亮。

這兩句輓聯寫的真的是太好了,同時也太應景了。

這個海岸線上所犧牲的所有儒修,都是無名英雄。

如果以他們當時的地位,雖然未必各個都能封侯,但是每一個人都絕對可以獲得功名。

他們本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享受錦衣玉食,享受高官厚祿。

但是最終他們全部選擇了出海,選擇死的無聲無息。

這兩句輓聯,是對他們一生最好的描述,也是對他們一生最大的褒獎。

剎那間,這匾額之上的兩行輓聯,冒出了奪目的金光。

接著九百里華蓋出現在了萬儒祠的上空。

聖級的輓聯!

看到這樣一幕,在場的儒修,實在是太瞭解,同時也太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

雖然這樣的事情,在寧辰身上發生過太多次,可是再次發生,依然還是讓人震撼和覺得不可思議。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蓑衣

七尺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