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納蘭性德推辭,納蘭明珠也不強求,點頭說道。

“好吧!”

“既然如此,那容若接下來便跟在阿瑪身邊好好學吧!”

“這次進攻豐壤之戰,阿瑪的每一條軍令,你都要過目一遍。”

“阿瑪為何要下這樣的軍令,你都要說出一個道道來!”

納蘭性德見此,這才打千兒說道。

“兒子都聽阿瑪的!”

納蘭明珠見此,十分滿意的頷首道。

“不錯!好孩子!”

……

在納蘭明珠的軍令之下,清軍開始加速向著豐壤城行軍。

一隊隊的清軍的精騎提前被撒出去當做哨騎使用。

精騎遮蔽戰場,將豐壤趙氏在城外的哨探一一拔除,消滅。

豐壤趙氏的私兵,壓根沒有和清軍精騎交手的能力。

將豐壤趙氏的私兵的活動範圍,牢牢的壓縮在了豐壤城內。

清軍的精騎數次十分囂張的在豐壤城外賓士而過,向著豐壤城頭拋射箭失。

這些清軍的八旗精騎或許不會參與到攻城作戰之中,但在像是這種哨騎的活兒,還是由他們來負責的。

面對呼嘯而至的清軍精騎,豐壤趙氏上下皆是忍不住面露驚恐之色。

趙懷站在城頭,看著城外那一隊隊的精騎呼嘯而過,原本的堅決,原本的壯懷激烈全部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發自內心的驚懼和害怕!

轟隆隆!轟隆隆!

豐壤城頭,屬於趙氏的幾門私造火炮點燃了引火繩。

轟隆隆的炮擊轟鳴聲中,一發發炮彈向著城外的清軍精騎射去。

炮彈在空中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然後落在了空地上。

翻滾旋轉,沙石飛濺,炮彈在堅硬的地面上犁出了一道溝壑來。

火炮的射擊,給正在豐壤城外驅策賓士的清軍也造成了一些震懾。

清軍精騎不再在豐壤城外逗留,縱馬離去!

見此,趙懷這才重重的鬆了一口氣。

可心中恐懼的情緒卻依舊在醞釀!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隊的清軍兵馬終於殺到了豐壤城外。

看著城外那黑壓壓一大片,一眼望不到邊的清軍主力,趙懷感覺自己的腿有點軟。

人一過萬,無邊無沿!

城外的清軍兵馬,最起碼有三四萬人。

“快,傳令下去,備戰,備戰!”

趙懷從驚懼中回過神來,轉身對著自己身後的趙氏私兵扯著嗓子大喊道。

一名名穿著皮甲,紙甲的趙氏私兵精銳登上了城頭。

或是手持刀槍,或是彎弓搭箭,做好了接戰的準備。

少量裝備有鐵甲或是布面鐵甲裝備的趙氏親信家丁,則是擔負起了督戰的工作。

豐壤趙氏雖然是千年傳承的世道門閥,但朝鮮整體便是武力不張。

刀槍弓弩還好說,一般而言不會缺了!

但是,朝鮮民間也是禁甲的,雖然豐壤趙氏是世道門閥,但其最多也就是私底下囤積一些盔甲。

不可能去光明正大的大規模製甲!

以至於,現在真正到了危急存亡之關頭,豐壤趙氏壓根沒有多少合用的甲胃。

尤其是鐵甲!

他們大部分裝備的,都是一些自家武庫裡壓箱底的皮甲和紙甲。

這樣的盔甲用於防護一些遠端拋射的箭失還可以,但在其他方面,就有些聊勝於無了。

一但雙方真的接戰,不管是刀砍槍刺,還是火槍射擊,這些皮甲和紙甲都扛不住。

少量的鐵甲和布面鐵甲,只能是給真正的親信家丁裝備,讓這些人來負責督戰。

……

納蘭明珠也是隨軍縱馬到了豐壤城外。

他手中拿著一隻進口自大明的望遠鏡,眺望著豐壤城頭的具體情況,不屑的嗤笑一聲,然後開口下令道。

“傳令全軍,原地下營,準備修整。”

“然後派出騎兵繞城襲擾,疲敝敵軍!”

納蘭明珠吩咐完,一旁的傳令兵便打千去執行了。

他又將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兒子,開口詢問道。

“容若可知阿瑪剛剛的軍令,是有何用意嗎?”

納蘭性德聞言,開口說道。

“回稟阿瑪,阿瑪下令大軍紮營,應該是因為我軍長途跋涉而來,上下疲敝,需要修整才能投入戰鬥。”

“而派騎兵繞城騎射襲擾,是為了疲敝敵軍,讓敵軍在我軍精騎的襲擾下難以休息。”

“為我軍之後的攻城做準備!”

納蘭明珠聞言,微微頷首道。

“不錯!”

“但你沒說全!”

納蘭性德聞言,臉上的表情滿是錯愕。

但他還是開口說道。

“請阿瑪指教!”

納蘭明珠目光掃視四周一圈,然後開口說道。

“除去以上你所言的這些之外,阿瑪之所以還要讓精騎去繞城襲擾豐壤城,最主要的目的還有要震懾軍中的朝鮮新兵。”

“讓他們看看我大清天兵的威武,讓他們不敢生出異心!”

“另外便是,派出精騎繞豐壤城一圈,也好判斷一下豐壤城的防守薄弱之處何在,為我大軍確定接下來的主攻方向……”

“……”

納蘭明珠十分有耐心的教導著自己的兒子,為自己兒子講述著戰場上的機要。

而於此同時,清軍的精騎已經開始繞著豐壤狂奔了。

一名名精騎騎在馬背上,向著豐壤城頭拋射箭失。

只要有人敢冒頭,便會被清軍的箭失無情射殺。

豐壤趙氏的私兵身上的皮甲和紙甲,面對清軍的硬弓重箭,幾乎沒什麼防護效果。

面對清軍的精騎襲擾,豐壤城內外都是一片人心惶惶!

……

第二日,清軍修整了一夜之後,便開始向著豐壤城發起了進攻。

朝鮮降兵,以及新募的朝鮮人被驅趕於陣前!

扛著雲梯,井闌,推著盾車不斷的向前。

“殺!”

“破陣!”

而在這些朝鮮人身後,是負責督戰的清軍精騎,以及重甲。

隨著清軍不斷的向著豐壤靠近,豐壤城內也開始了還擊。

砰!砰砰!

一杆杆鳥槍被伸出垛口,向著城下射擊。

一個冷知識,在前後經歷了兩次倭亂,兩次建奴入寇之後,朝鮮民間是不禁火槍的。

所以,豐壤趙氏並不缺火器守城,尤其是火槍。

密匝匝的彈丸,鐵砂,向著城外射去。

城外的清軍不斷的有人慘嚎著倒地。

火炮也在轟鳴!

炮彈在人群中犁出一道道溝壑,血肉飛濺。

但是,清軍的攻勢卻依舊不停!

清軍的火炮也是在昨夜便佈置到位了,瞄準豐壤的城牆便是一陣轟鳴。

轟隆隆!轟隆隆!

一發發炮彈撞擊在城牆上,砸的城牆顫抖不止,磚石碎屑,撲簌簌的掉落。

清軍的火炮技術其實不差,紅衣大炮的質量不比同時期的西方人的火炮差。

炮手的素質經過數十年的戰亂的鍛鍊,也都是在水準線以上的。

清軍炮戰打不過明軍是沒錯,可打朝鮮人還是沒問題的。

朝鮮的火炮技術還停留在二三百年前的階段,面對清軍的紅衣大炮,基本上是在被全程壓著打。

勐烈的炮擊,為清軍的攻勢提供了掩護!

豐壤城外倒伏著一具具死狀各異的屍體,鮮血肆意橫流。

納蘭明珠指著屍橫遍野的戰場,對自己身邊的兒子說道。

“容若,你對眼前這一幕,有什麼看法嗎?”

納蘭性德沒見過這樣的場面,被隨風飄來的血氣一衝,有種想要嘔吐的衝動。

甚至若非他現在是騎在馬背上,或許壓根就站不住。

納蘭性德的臉色微微發白,開口說道。

“阿瑪,這……這死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納蘭明珠聞言,只是搖頭說道。

“現在我大清沒有時間去校場上慢慢練兵,只有這般,才能在短時間之內,練出一隻堪戰,敢戰的精兵啊!”

納蘭性德聞言,便也不再說什麼,只是安靜的待在自己父親身邊。

只是,他的眼中仍然有些不忍!

在清軍的勐攻之下,豐壤城也就僅僅只堅持了三日,便被破城了!

如狼似虎的清軍殺入了豐壤城內,見人就殺!

尤其是那些被驅於陣前,承受著莫大的壓力的朝鮮兵,更是瘋狂。

現在既然城破了,那他們自然要好好發洩發洩!

納蘭明珠對此也不阻止,戰前他下達的命令便是城破之後三日不封刀。

既然承諾了,那自然要做到!

他如果承諾了,但做不到的話,是會對軍隊計程車氣形成極大的影響的。

以後再想要驅趕著朝鮮人去填堅城,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將來大清渡海徵倭,要打的仗可也不少的。

……

清軍對朝鮮的屠戮可謂是十分的狠辣!

那些有名的世道門閥,基本上沒有能夠逃得過清軍的屠刀的。

一座座塢堡營壘,在清軍的進攻下覆滅。

那些世道門閥,除去拋家舍業逃到深山裡的,基本上都被屠滅了。

被清軍的屠刀著重照顧的,可並非只有那些大的世道門閥。

一些小的地主豪商,也是受到了波及。

被大批大批的屠殺。

而在這個過程中,清軍也算是鍛煉出了一隻殺過人,見過學,有一定戰鬥力的軍隊。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大明的獲利也是不少。

一是因為清軍對地方的屠戮,掃清了朝鮮本土固有的勢力階級,方便大明接手朝鮮政局之後,對朝鮮展開治理和改革。

二便是清軍的劫掠所得了!

清軍殺了那麼多的世道門閥,劫掠所得的各種財貨數不勝數。

但是,現在的清軍要財貨沒用,他們需要的是各種能用於擴軍備戰的物資!

而現在有能力收購這些財貨,幫清軍進行財貨變現,併為清軍提供一些物資的,也只有大明瞭。

在這個過程中,大明也是賺的盆滿缽滿的。

尤其是大明在仁川的皇家銀行分行,其業績那是節節攀升。

大量的金銀珠寶古玩文物入賬,被一船一船的拉往了大明。

唯一輸了的,也就只有朝鮮的世道門閥了!

嗯,就連普通的朝鮮百姓,由於大規模的戰亂而沒了世道門閥的剝削,日子也好過了許多。

雖然有可能被清軍屠城波及,但只要他們躲著點,清軍也不會刻意追著他們一群苦哈哈殺。

……

南京城內!

又是一年年關將近!

這一年裡,大明收復了遼東,敲定了朝鮮內附之事,整治了關中,並在張家口打破喀爾喀諸部。

無論如何,也算是成果斐然!

一整年過去了,大明的國勢依舊在蒸蒸日上。

並且更加重要的是,在朱宏煜用一場清道夫行動,清理了一下大明的官場之後。

朝廷的行政效率顯著提升,再加上大明的新政實施,現在大明內部的社會矛盾基本上得到了緩解。

明軍很多地方都是一幅國泰民安的模樣!

就連在戰爭中,被波及的最嚴重的川蜀雲貴等西南省份,在朝廷組織的大規模屯田的作用下,民生也是得到了極大的恢復。

事實證明,大明的百姓們是足夠勤勞的,只要官府能不瞎折騰,輕徭薄賦之下,地方的民生是可以很快恢復的。

民間甚至有不少樸實百姓,家中已經擺上了朱宏煜的長生牌。

他們,真的是太渴望和平與安定了!

能輕徭薄賦,能不折騰,在百姓的眼中便是好皇帝。

他們的要求,就是這麼的簡單!

但自古以來,能做到的卻是並沒有幾個!

朱宏煜隨手翻閱著今年一年朝廷各部門的工作報告。

臉上滿是讚許之意,光是從報告上來看,大明今年一年的行政結果還是不錯的。

很多方面都作出了令朱宏煜滿意的成績!

這裡面,最令朱宏煜滿意的,便是他現在終於能把自己治下究竟有多少人口和土地給摸清楚了。

不至於對這些最基礎的資料,都是兩眼一抹黑。

根據地方官員的反覆核查和點驗,現在大明治下,包括傳統漢地以及遼東在內,大明現在共有總人口七千一百四十五萬人上下。

這個數字大概是準確的,將地方的隱戶,逃戶應該都統計在了其中。

或許會有誤差,但誤差也並不會太大!

大明朝廷現在的行政效率還是不錯的,在清道夫行動之後,敢於欺上瞞下的官員不說幾乎沒有,也是不多了。

相較於明末年間那兩億甚至更多的人口,再看看現在大明統計出來的人口數字。

連年的戰亂真的帶走了太多的生命!

說一句天下人口減半,一點也不誇張!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漢末大一統

鹽巴泡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