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煜摸著下巴,陷入了深思之中。

張煌言啊!

他沒記錯的話,現在張煌言在浙江沿海的舟山群島一帶,堅持抗清。

自己如果能和張煌言搭上路子,就能在浙江沿海也給清廷添堵了!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朱宏煜大步走到了花廳。

花廳中,張煌言已經在等著了。

朱宏煜一眼望去,便看到了坐在椅子上,氣質如同淵渟嶽峙般的張煌言。

不得不承認,張煌言的外貌很不錯。

早生的華髮,託顯出了他身上那種憂鬱的氣質。

張煌言也是一眼便看到了,從外邊龍行虎步走進來的朱宏煜。

只是一眼,張煌言便確信,這位就是現在的大明監國!

朱宏煜身形高大,外貌俊朗英武,一雙眸子更是明亮極了,行走間腰背挺的筆直。

一股子自信昂揚,山海可平的氣勢鋪面而來。

彷佛只要追隨他,就沒有打不敗的敵人,沒有完不成的目標!

這樣的氣勢,張煌言在弘光,永曆,隆武,魯王等南明歷代皇帝,監國身上都沒有感受到過。

張煌言終於知道,為什麼鄭成功會選擇臣服於這位監國,還將自己的世子派遣到他身邊做質子了。

這樣的氣勢,很難讓人不心折啊!

張煌言主動從椅子上起身,行禮道。

“臣張煌言,拜見大明監國!”

朱宏煜快走幾步,雙手用力,將作揖下拜的張煌言扶住,聲音溫潤的開口說道。

“張部堂不必多禮!”

“卿家孤懸海外,無有援助,卻還能堅持抗敵,不忘恢復中原之志,實乃是天下文臣之楷模!”

朱宏煜的話,讓此前心中對反清大業充滿絕望,幾乎要放棄自己的理想的張煌言感覺非常的羞愧。

“臣,慚愧!”

朱宏煜拍拍張煌言的肩膀,示意他坐下聊。

朱宏煜示意張煌言喝茶,然後開口詢問道。

“卿家孤懸浙江外海抗敵,可有什麼困難嗎?”

“如果有,就儘管講出來!”

朱宏煜話中的意思很明確,他準備要撒錢給援助了。

張煌言面露感動之色,開口說道。

“要說困難,肯定是有的!”

“清虜遷界禁海,還用內河水師封堵了沿海,義軍的物資供應非常的困難!”

“雖然義軍也在舟山一帶的海島上開墾了農田,再加上漁獲所得,吃食上能勉強保證餓不死人。”

“但在兵器,鐵器,布匹,藥材等其他物資的供應上,都非常的有問題!”

“義軍過的,苦啊!”

朱宏煜用力點頭說道。

“能堅持抗清的,都是我大明的好兒郎!”

“回頭孤這邊便支援部堂一批軍械和糧食!”

朱宏煜對於援助抗清義軍,出手還是很大方的。

光復軍目前對於軍械和糧食,都是不缺的!

畢竟這些義軍都打的是大明的旗號,也都是願意接受他這個大明監國的領導。

最起碼明面上是這樣的!

所以,朱宏煜對抗清義軍的支援都是不遺餘力的。

能給物資的給物資,給不了物資就發委任狀,把某位校長同志的手段給學了個七七八八。

張煌言又開口說道。

“臣聽聞軍政府的兵馬戰力彪悍,可正面立敵清廷八旗,還能戰而勝之!”

“臣想要監國殿下派出教官,對臣麾下兵馬進行整訓!”

“而臣則是想要解甲歸田,安享晚年!”

朱宏煜面露驚詫之色,臉上是很明顯的不解。

不過,他的不解只持續了片刻功夫,然後就消失不見了。

一想到歷史上,張煌言會在兩年後心灰意冷的解散義軍,然後自己歸隱。

現在他的行為,也就不奇怪了!

張煌言此次來見自己,主要目的,應該是為了要給自己原來的下屬,謀求一個好出路。

但是,朱宏煜絕對不可能答應張煌言的歸隱,自己這邊現在正缺人才呢!

好不容易逮到一個張煌言,還能叫他跑掉?!

開玩笑,綁也得給他綁到軍政府的衙署裡幹活去!

朱宏煜斟酌了一下措辭,然後開口說道。

“部堂大才,且年富力強,若此時歸隱,實在是浪費!”

“況且現在大明覆國之局勢尚且危如累卵,部堂如何能消極避世?”

“軍政府中現在尚且有很多重要職位空缺,不知部堂是否願意為孤分擔一些?”

張煌言躊躇了一陣,還是堅持說道。

“老臣實在是老了,對政事也是有心無力,幫不到殿下了!”

朱宏煜想了想,接著開口說道。

“既然部堂無心政務,那麼,孤想要將新儒學的改造工作,託付給部堂主持!”

“請部堂萬不要再推脫了!”

反正朱宏煜不能放張煌言走,否則就不光是人才浪費的問題了。

張煌言來投奔朱宏煜,朱宏煜也接手了張煌言的部隊,結果最後張煌言歸隱山林了?!

要是放在不知情的人眼中,這妥妥的就是朱宏煜在卸磨殺驢啊!

他可不想背這麼一個名聲!

真要是這名聲背實了,以後誰還敢來投奔他朱宏煜?

這對將來的反清大業,十分的不利!

見張煌言還要拒絕,朱宏煜語氣十分堅定的開口說道。

“部堂不要拒絕!”

“部堂若再拒絕,便請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吧!”

“部堂不答應孤的請求,孤是沒辦法給舟山義軍援助,改組整訓舟山義軍的。”

朱宏煜寧願不要張煌言在舟山外海的那一隻兵馬,也絕不會讓自己背上一個卸磨殺驢的名聲。

張煌言感受到了朱宏煜的堅決,最終還是點頭說道。

“老臣一切都聽監國殿下的安排!”

朱宏煜臉上終於綻放出了笑容,開口說道。

“部堂深明大義,孤佩服!”

“……”

張煌言被朱宏煜安排在鎮遠城這座稜堡內住下,然後命人向他詢問舟山義軍的具體情況。

軍政府好根據義軍的具體情況買來確定援助物資的數額,以及讓五軍都督準備相應的練兵計劃。

……

鎮遠城的一件暗室內。

大明錦衣衛指揮使周天旭,端坐在書桉後,暗室內忽明忽暗的燈光,讓臉頰大半隱藏在黑暗中。

在他的對面,坐著的,是鄭成功的親信謀士,天地會的創始人,陳永華。

陳永華身邊站在一位面容平和普通,永遠掛著微笑,讓人看不出深淺的中年人。

“周指揮使,這次是咱們兩方首次聯合行動!”

“監國殿下和延平王都對此投來了極大的關注,萬不能出一絲的錯漏!”

陳永華笑著說道,語氣溫和,但話語之中的態度,卻是表現的很是堅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冀州小霸王

重開的蛇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