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斷不能!

鰲拜站了出來,語氣十分強硬的表態道。

“發兵,必須發兵!”

“我大清決不能坐視吳三桂壯大,必須得將吳三桂這個逆賊徹底剿滅,決不能叫其做大!”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

因為,此時的吳三桂不光是起兵反清,更是要奪取大清的正統之位!

這對清廷上下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一但吳三桂在關中做大,那便是危及大清根本的大事。

最起碼,清廷中樞的正統性,就將受到質疑!

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啊!

回京的費揚古聲音沉悶的開口說道。

“確實不能放縱逆賊吳三桂做大,但我大清現在並沒有足夠的兵力,可以向關中動兵!”

費揚古在天津大沽口未能給自己兒子報仇,心中一直都憋著一股氣。

從來都沒有打消過這個念頭!

眼看著大清要向關中動兵,費揚古第一個忍不住站出來表達反對意見。

因為,現在的大清根本沒有機動兵力可以調動。

如果大清要調兵殺入關中,是需要從各地抽調兵力的。

也就是說,如果大清要對關中動兵,則在對向大明的那方面,則必然要保持守勢。

甚至是主動退讓示弱!

這是費揚古無法接受的事情。

一旁的愛新覺羅·傑書開口附和道。

“確實如此,如今明賊攻取了江南,我大清退守江北!”

“明賊隨時有可能大軍渡江,威脅我大清的江北!”

“而在失去江南之後,江北兩淮就是我大清的賦稅重地。”

“決不能有失!”

“我大清應該更多的,將精力放在南邊對明賊的戰事上,關中那邊並不重要。”

鰲拜聞言,卻是冷哼一聲說道。

“短視,何其短視!”

“從帶給朝廷的賦稅收益來看,關中確實不如江北重要。”

“可是如今吳三桂都登基稱帝了,還是以大清宗室的身份登基稱帝,要做大清的皇上了!”

“這對我大清來說,絕對不能接受的!”

“若不能剿滅討平了吳三桂這個逆賊,我大清威嚴何在?!”

遏必隆開口說道。

“收復關中,討滅吳三桂確實是我大清當前最重要的事情!”

“這點,是誰都無法反駁的!”

“我們要商量的不該是打或者不打,而是該怎麼打!”

“從哪裡調兵?從哪裡調糧?讓誰來領兵?”

“這才是我們現在需要討論的話題!”

康熙依舊被博爾濟吉特氏抱在懷中,兩人坐在主位上當著牌匾。

看著底下的臣子的爭執,博爾濟吉特氏連插嘴都做不到。

年幼的康熙更是睜著眼睛,滿臉迷茫,不動底下的臣子說的倒地都是些什麼。

索尼目光環視一週,開口說道。

“從目前來看,我大清的計劃算是失敗了!”

“吳三桂那逆賊非但沒和明賊相爭,反而是進軍了關中……”

“局面一下子從我們所設想的,明賊被吳三桂和我大清兩面夾擊,變成了我大清兩面臨敵。”

“哎,時局艱難啊!”

索尼的聲音中有著濃濃的落寞和不甘。

這大明還沒動呢,光是吳三桂兵進關中,就讓大清有些措手不及了!

現在的大清,還真是虛弱啊!

“我親自領兵吧,我大清經不起再一場戰敗了!”

鰲拜站出來說道,說話時,他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其中滿是堅定和決然。

費揚古端著茶杯在一旁,一小口一小口的抿著茶水。

沒贊同,可也沒反對!

鰲拜目光環視一週,盯在費揚古身上,沉吟一陣之後,開口說道。

“王爺任職兩江總督如何?”

費揚古聞言,眼睛勐地一亮,意動了。

如果他能做兩江總督的話,就能出現在大清和明賊交戰的第一線。

如果他能夠主持兩江戰事。

那麼為他兒子報仇的機率自然也就更大了!

和鰲拜對視了一眼,費揚古一下子便明白了鰲拜所想。

這是要用讓他做兩江總督做籌碼,來交換他支援發動對關中的戰事。

兩人對視一眼。

鰲拜的眼神彷彿是在說,交易嗎?

費揚古毫不猶豫的點頭,態度很明確,可以!

費揚古站出來說道。

“本王願意為了大清,而去同明賊交戰的第一線!”

諸人點頭,沒人提出反對意見。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波是典型的政治利益交換。

既然鰲拜和費揚古達成了共識,那其他人就沒有說話的必要了。

就在這時候,蘇克薩哈忽然開口說道。

“下官希望,王爺去江北上任之後,一定要以大清的利益為核心,不要讓私人恩怨,影響到天下大局。”

“一定要儘量維持江北局面,避免和明賊爆發大規模戰事!”

滿清接下來的第一要務,是要集中兵力,對付佔據關中的吳三桂。

在解決關中戰事之前,清廷上下都有一個共識,那便是儘量不把大明給牽扯進戰事中來。

現在好不容易大明一口吃撐了,沒準備繼續發起進攻。

大清正好能趁此機會,將關中戰事平定,剿滅吳三桂,好全力應對南方的大明。

這個時候,費揚古若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怨,向大明發起進攻,將大明拖下水,使得大明參與到這一次的戰爭之中……

那對大清來說,將會是一件絕對無法接受的事情!

費揚古聞言,眼神幽幽的看了一樣蘇克薩哈,開口說道。

“本王知曉!心中有數!”

“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本王知道!”

“本王是大清宗室,是八旗旗主之一,又怎麼會作出危害大清利益的事情呢?!”

說罷這些,費揚古冷哼一聲,開口說道。

“報仇,不急於一時!”

“本王向來是很有耐心的!”

眾人見此,紛紛抱拳對費揚古表示敬佩。

鰲拜接著開口說道。

“我大清若要征伐關中,應採取就近原則,自山西,河南等地調兵!”

“再從京師調一部八旗用於督戰和壓陣如何?”

諸人聞言,卻是紛紛蹙眉,事情很明顯,他們都不願意讓八旗出京。

“鰲拜大人,若是可以,八旗還是不要擅動吧!”

自大明反攻大陸以來,短短兩三年時間,大清的八旗兵折損了快一半了。

現如今,誰也捨不得再放八旗出去冒險。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的小萌妃

銀魅狐

錦衣錄:謀臣天下

胖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