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隱隱的,所有人心中也都有了些猜測。

無非就是鰲拜見關寧軍於潼關中龜縮不出,所才敢從軍中抽調兵力,用於突襲華陰。

至於說兵力被抽調了,軍中缺了人被關寧軍看出來了怎麼辦?

其實不難,徵召民夫來填補抽調走的兵力所形成的空缺就可以了。

反正關寧軍不敢出潼關,離遠了是發現不了這種細節上的問題的。

但是,雖然關寧軍上下都有所猜測!

但卻沒人敢說出來。

因為,下令決定關寧軍退守潼關,不得出城迎戰清軍的,就是他們的皇上吳三桂。

沒聽說過皇上有罪,臣子背鍋嗎?

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又有誰敢隨意甩鍋給吳三桂?

大名鼎鼎的皇帝牌不粘鍋瞭解一下?

吳三桂也是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黑著臉,一言不發。

吳國貴站出來說道。

“我軍接下來該怎麼辦,還請皇上聖斷!”

馬寶,王輔臣,吳應雄等人也是一起開口說道。

“還請皇上聖斷!”

話是這樣說,但他們所有人都是想要吳三桂下令大軍出關,同鰲拜決戰的。

畢竟這是吳三桂登基之後的第一戰,必須得打好才行!

只是,吳三桂沉吟一陣之後,卻是開口說道。

“既然鰲拜那賊子能派兵突襲華陰,斷我後路,那就能派兵突襲長安。”

“萬一長安有失,則後果不堪設想!”

“要朕來說,我軍此時應撤離潼關,退回長安,以保長安不失!”

吳三桂此言一出,廳堂內的所有人都懵逼了。

好傢伙!

好傢伙!

這特麼就要撤回長安了?

現在潼關的城防還好好的呢,且城內也糧草不缺。

況且現在潼關內的關寧軍兵馬眾多。

雖然同清軍鏖戰了很長時間,可由於關寧軍一直都是在守城,損失並不大。

現在的關寧軍,別說憑城據守了,哪怕是出城同清軍野戰,也不一定會輸!

為什麼要撤呢?

這麼大的一座潼關要塞,這就不要了?

明明可以將清軍擋在關外,為什麼要將清軍放進關中平原?

有病啊!

但凡擺個正常人在吳三桂的位置上,也不至於作出這麼湖塗的決定!

但是,誰叫吳三桂恐滿症晚期的老毛病又犯了呢?

只是看到潼關外的清軍大旗,他便沒了戰心,一心只想著儲存實力逃跑。

諸人皆是開口勸說,說潼關之戰還能打!

但吳三桂卻是心意已決,下令關寧軍這便撤出潼關,往長安撤去。

……

鰲拜見潼關發生了變故,關寧軍從潼關撤出,一路往西撤往長安。

冷笑一聲說道。

“吳三桂?”

“無膽匪類爾,就憑他也敢登基稱帝,造我大清的反?”

“呵呵!”

“傳令下去,全軍追擊!”

隨著鰲拜的一聲令下,清軍向著潼關城撲去。

只是眨眼的功夫,潼關易手。

鰲拜親率的清軍對著撤離的關寧軍發動了銜尾追殺。

大量的騎兵在潼關以西的關中平原上賓士驅策,對著正在撤退的關寧軍衝殺,放箭。

箭雨如雨而落!

撤退中的關寧軍被箭雨覆蓋,不時的有人倒地慘死。

或是被箭失貫穿要害,射城了篩子,或是在到底之後,被己方袍澤踩踏成了肉泥。

負責斷後的關寧軍將吳三桂跑的飛快,一個個心中都充滿了驚懼,以及怨恨。

你吳三桂怎麼就能拋棄我們,自己跑了呢?!

士氣崩潰之下,大量的關寧軍士兵丟掉了手中的武器,脫掉了身上厚重的甲胃。

只為了跑的更快!

甚至有人選擇跪在地上,向清軍投降。

清軍的騎兵呼嘯而過,繼續追殺關寧軍的潰兵。

如果遇到殺紅眼的清軍,有可能會隨手一刀,將投降的關寧軍的人頭砍下來,當做軍功。

面對這樣殺紅眼的清軍,投降也不好使。

但也有的清軍騎兵保持了理智,只是從降兵身側呼嘯而過,並沒有順手給降兵一刀的意思。

陣前轉進的關寧軍,再次表現了一次什麼叫做兵敗如山倒!

其實,如果吳三桂認認真真的好好打這一仗,而不是膽怯逃跑。

這一戰其實他也不一定會輸!

甚至,他的贏面要比鰲拜大的多。

畢竟關寧軍是有一座潼關作為依託的,但來犯清軍卻是隻有一座營盤。

吳三桂如果有足夠的膽氣同鰲拜決戰。

那麼,他在潼關城外,再複製一遍朱宏煜在嘉興城外取得的輝煌戰果,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沒辦法,誰叫吳三桂自己膽怯跑了呢!

……

清軍的追擊如同疾風驟雨般勐烈!

按理來說,吳三桂應該是派出關寧鐵騎阻擊清軍騎兵,然後再整頓兵馬,準備迎戰的。

但他就不!

吳三桂死死的將關寧鐵騎給握在了自己手裡,寧願不斷的斷尾求生,也沒有要把關寧鐵騎給派出去打阻擊的意思。

如果吳三桂只是一個軍閥,做這樣儲存實力無可厚非。

一個軍閥要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軍隊就是重中之重!

一但沒了軍隊,這個軍閥也就要完了!

可是,現在吳三桂不是軍閥,而是皇帝了。

他再這樣儲存實力,那就是實實在在的犯傻了。

如果將朱宏煜擺在吳三桂的位置上,那麼,他現在所要做的事情。

便是竭盡所能,不惜一切代價,打贏這一場他登基稱帝之後的立國之戰。

為了勝利,哪怕是將自己手頭的關寧鐵騎,夷丁突騎都給砸進去,也在所不惜!

而非是玩什麼陣前轉進,儲存實力的一套。

這就是所謂的,思維方式上的差距了!

而吳三桂之所以作出這麼傻的事情來,便是因為,他的思維還沒能完成從一個將軍到一個皇帝的轉變。

關寧軍在潼關撤出之後,便被清軍銜尾追殺。

一場潰敗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從潼關到關中,關寧軍遺屍一路,完成了一次大瘦身。

雖然吳三桂手頭的主力關寧鐵騎,以及他的親衛夷丁突騎傷亡不大,可他手頭的步兵卻是損失了大半。

剩下的步兵,也是基本上都失去了戰心。

依舊能戰敢戰的,不剩多少了!

……

ps:月末了,撲街作者各種求支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雙穿門:我李治成皇宮團寵!

雅凌軒

霸業談笑中:我只是個紈絝

汴京雪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