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煜深吸一口氣,抽動馬鞭,發出啪的一聲脆響。

他胯下的戰馬吃痛,發出一聲嘶鳴,向著三大殿的方向撒腿狂奔而去。

在三大殿前跑馬,這樣的事情也就只有皇帝能做了。

其他人可不敢跟上!

冬日的寒風迎面吹來,額角的碎髮被吹動,朱宏煜的臉上滿是張狂和恣意。

他很享受現在這種感覺!

馬蹄和御道上的磚石接觸,發出一聲聲脆響。

終於,朱宏煜勒馬於三大殿前,他操控著胯下的戰馬,轉身面對身後正在進宮的御駕隊伍。

舉起一隻手,高呼道。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他的聲音傳遞除去老遠,御道兩側負責執勤的禁衛師將士們首先跟著呼喊了起來。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鐵甲鏗鏘,聲音嘹亮傳的老遠,緊接著御駕的隊伍中也有人跟著喊了起來。

隨後,便是整個南京城都陷入了一片山呼海嘯般的呼喊之中。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

……

朱宏煜搬回到了皇宮之中,搬家以及搬家之後的安置規整,整整花了五天時間才全部做完。

等這邊忙完之後,皇宮內外便有忙起了年節前的準備事宜。

皇宮上下一天也沒能得閒!

而朱宏煜則是趁著這一時間,離開皇宮去巡視了駐紮在南京城周邊的各只部隊。

去巡視了大明皇家研究所,大明太醫院,大明皇家講武堂軍校,大明皇家兵工廠,大明皇家大學等地。

這其中,之所以太醫院沒能冠名皇家,最主要的原因的是現在大明太醫院的名聲可算不得太好。

雖然他們活人無數,但太醫院拿活人做實驗的事情也是瞞不住的。

現在的大明太醫院說一句名聲稀爛,那也是不為過的。

等朱宏煜在南京城內外巡視了一圈,時間也是來到了大年三十。

這一天,朱宏煜準備要在皇宮內大宴群臣,和滿朝文武一起慶賀年節,慶賀這一年來大明所取得的成就。

三大殿前的廣場上,擺滿了一張張矮桌。

太和殿內也是如此!

從最上方的龍椅開始,一張張桌子整齊排列。

從中午開始,皇宮內便開始籌備宴席了。

等到下午時分,便開始有人先後進入了皇城,按照安排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等到了日落時分,人已經差不多都到齊了。

天色完全黑下來之後,一盞盞路燈被點亮,明亮的燈光將太和殿,和太和殿前的廣場照的一片透亮。

廣場四周,密集的排列著一隻只路燈,為廣場提供了充足的光亮。

皇城內外恍若白晝一般!

太和殿的方向,更是五彩華光閃耀。

但那並非是所謂的神蹟,而是電燈更換不同顏色的燈罩所形成的景觀。

漂亮極了!

等到所有人都落座之後,太和殿中安裝的電喇叭內響起一道尖細的聲音。

“陛下駕到!”

“諸臣跪迎!”

“……”

隨之響起的,是一陣清脆的淨鞭聲。

皇宮內的樂隊奏響了樂章,太和殿內外的大臣們紛紛離席,在原地跪下,向著皇帝御駕的方向拜賀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視線盡頭,皇帝的御駕緩緩行來。

朱宏煜身穿一身明黃色十二章紋冕服,端坐於步攆之上。

但他頭上戴著的不是很礙事的琉冠,而是黑色的翼善冠。

大明皇帝戴著的翼善冠一般都是黑色的,金色的那種屬於是冥器。

陪葬用的!

要是誰敢給活著的皇帝戴金色的翼善冠,那和找死沒區別。

在步攆後方,是一連串的皇帝依仗,以及隨行的禁衛和太監宮女。

步攆被從丹陛中間抬上,來到太和殿面前才停下。

朱宏煜下了步攆,沒用太監攙扶,大步向著太和殿內走去。

而在他的兩側和身後,整整齊齊的跪滿了人。

並且,還在向著他山呼拜賀。

朱宏煜大步走到了龍椅前,轉身坐下,一揮手說道。

“諸位愛卿免禮,平身!”

“各自歸座!”

滿朝文武聽聞此言,紛紛從地上起身,回到了屬於自己的矮桌後坐下。

朱宏煜拍了拍手掌,下令伺候的宮女太監上菜。

一盤盤提前做好的美味珍饈被從御膳房端了出來,按照不同的品級秩階,送到了不同的官員面前。

朱宏煜趁著著上菜的功夫,開口講話。

他的聲音透過電喇叭,傳遍了整個皇城,異常的洪亮。

“今年,是永曆二十年,我大明光復南京的第一年!”

“這個年節,也是我大明光復南京之後的第一個年節!”

“數年以來,在列為臣公的共同努力下,我大明光復了整個長江以南,分別重創了建奴吳三桂所部兵馬。”

“天下大勢易也!”

“甲申國難,距今已經過去了二十二年!”

“整整二十二年的紛爭亂世,整整二十二年的金戈鐵馬,天下百姓淪陷於胡塵,無數的仁人志士前赴後繼的想要救亡圖存,前赴後繼的倒在清虜的屠刀之下……”

“如今,我們終於可以自豪的告訴我們天下人,我大明回來了!”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偉業,前人能做,我們也能做到!”

“明年,我大明就將發動北伐,就將重現當年太祖皇帝的功績,徹底光復我華夏故土!”

“距離我大明的旗幟,重新飄揚在神州大地上的日子,不遠了!”

“我們將會用我們的火槍大炮,用我們的戰艦刀槍,告訴天下人!”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

朱宏煜話音落下,太和殿內外響起了一陣陣北伐的高呼。

“北伐!”

“北伐!”

“北伐!”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

如果說在兩宋,和談是政治正確的話。

那麼在大明,北伐就是政治正確!

現在誰要是剛在群情激奮之下來一句和談,怕不是要血染朝堂!

嗯,不用朱宏煜下令,提和談的這龜孫都得被當成群毆致死。

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根基而立國的大明,在對外時容不得有一絲半點的軟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至愛一生

使用者10987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