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在經營防線的同時,鰲拜也一直有關注大明和吳三桂在湖廣戰局的具體動向!

眼下的湖廣戰局的分量,可不比發生在去年的江南決戰的分量差。

一場江南決戰,打的天下攻守易勢!

滿清失去了其戰略主動權!

以至於吳三桂和大明做大!

而這一場湖廣的決戰,也將決定關內的天下大局。

決定將來的天下,是大明和吳三桂兩方相爭,還是大明一家獨大。

而滿清最想要看到的局面,毫無疑問是第一個!

對滿清來說,最好的結果莫過於大明在湖廣決戰中損失慘重戰敗,而吳三桂也是慘勝。

只有這兩方兩敗俱傷了,大清才有重返關內的可能啊!

……

湖廣!

隨著吳應麒從昏迷中甦醒,關寧軍主力也開始繼續南下。

浩浩蕩蕩的關寧軍鐵騎不斷的向著湖廣方向挺進!

何文秀也是親自指揮明軍北上。

隨著時間的流逝,明軍的前鋒已經同關寧軍有了初步接觸。

雙方的騎兵在寬闊的戰場上賓士而過!

雙方的主力都在不斷的向著戰場而來!

大明和吳三桂雙方,不約而同的準備要透過這麼一場野戰,來分出這一戰的勝負。

吳三桂騎在馬背上,帶領著龐大的騎兵集團南下。

數不清的戰馬幾乎要將整個戰場完全遮蔽。

終於,雙方的哨騎最先開始交手了。

江北寬闊的平原上,數不清的騎兵在對沖,在騎射。

彎刀掠過人體,一朵朵血花綻放。

數不清的屍體倒在地上,被數不清的戰馬踐踏成了肉泥,鮮血染紅了大地。

漸漸的,隨著哨騎的交鋒,雙方的前鋒也是抵達了戰場。

明軍的騎兵在戰場迅速列陣調整陣列,然後準備對當面的關寧軍騎兵發起牆式騎兵衝鋒。

想要一舉破敵,在這決戰的前夕,給關寧軍當頭一棒!

伴隨著刺耳的銅哨聲,明軍的陣列迅速調整。

相互之間排列出了十分嚴密的陣列!

人與人,馬與馬之間的距離幾乎是恆定的,數不清的人手組成了整齊的陣列。

伴隨著衝鋒號聲,明軍的騎兵陣列如同一堵會移動的牆,整齊的向前壓去!

戰場上,明軍那赤紅色的甲胃組成陣列向前衝鋒,如同湧動的赤色火焰。

耀眼奪目,不可阻擋!

面對明軍呼嘯而來的衝鋒,關寧軍的騎兵可不會犯傻去正面迎戰。

雙方的騎兵相向而行,距離越來越近。

馬蹄鐵踐踏大地發出一陣陣轟鳴,甚至雙方的騎兵都能夠看到對方的面孔了……

就在雙方的騎兵即將對沖在一起之時,關寧軍的騎兵陣列一變。

如同遇到了礁石的海浪,向著兩邊分流而去。

想要繞開明軍騎兵衝擊力最強的正面。

崩!崩崩!

崩崩崩!

在這個過程中,弓弦顫響聲接連不絕。

一枚枚箭失組成密集的箭雨,密匝匝的向著明軍騎兵的頭頂落去。

關寧軍的騎兵的騎射本領很好!

只是雙方交錯而過的瞬間,那些關寧軍騎兵平均每人能射出三五枚箭失。

那一枚枚箭失不斷的飛射,真的如同下雨般密集。

叮叮噹噹……

箭失的箭頭撞擊在明軍的甲胃上,擦出一點點的火花。

但能夠破甲箭失終究只是少數!

在密集的箭雨覆蓋下,明軍的傷亡同樣不少。

明軍騎兵胯下沒披甲的戰馬被箭失射中,因為疼痛而發狂,發出一陣陣嘶鳴,將馬背上的主人掀落馬背。

而在這樣的戰場上,人一但落馬,也就和死了沒多大區別了!

只需要眨眼的功夫,落馬計程車兵就會被馬蹄踐踏成肉泥。

雙方的第一次接觸,明軍吃了點小虧。

騎兵指揮官迅速下令己方騎兵調整戰略,陣型迅速變化。

原本嚴整的牆式陣列瞬間散開,變成了三三兩兩的散兵線。

明軍的騎兵也將用於衝陣的長槍收起,拿出了火槍和弓弩。

明軍這邊由於騎術問題,弩的使用率要比弓高很多。

畢竟弩的使用門檻可要比弓低得多!

弩手訓練起來也要比弓手簡單的多!

戰場上的戰局瞬間便演變成了混戰,數不清的戰馬奔過,馬蹄踐踏,將一具具屍體踏成肉泥。

血與火彷佛都在燃燒!

雙方的騎兵交戰持續了半日功夫,不分勝負,在雙方主力抵達之後,才各自收兵撤去。

整個戰場上旌旗蔽空,一隊隊著甲計程車兵列陣而立。

相互對峙著,氣氛十分的凝重!

吳三桂的大旗出現在了戰場第一線,隨之而來的,是關寧軍上下此起彼伏的歡呼聲。

大明這邊,何文秀也命人打出了自己西征主帥的旗號,列陣嚴整的明軍,用一聲聲呼喝來反擊關寧軍的挑釁。

“萬勝!”

“萬勝!”

“大明萬勝!”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

氣氛雖劍拔弩張,但雙方卻是並沒有直接開戰。

原因很簡單,雙方的主力都是長途跋涉而來的,體力和士氣都消耗的有些嚴重。

並且,這樣的一場大規模決戰,絕非短時間能分出勝負的。

動輒打上十天半個月,甚至是更長的時間,那是必然的。

這麼長時間的鏖戰,雙方加起來二三十萬人堆在戰場上,決不能沒個營盤落腳。

在決戰開始之前,雙方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那便是立營。

在大營立下之前,決戰不可能爆發!

雙方的大營相距不遠,中間僅僅只隔著數里的距離,搖搖對峙。

一夜之間,一座座營帳出現在了大地上。

營帳上空,數不清的旌旗招展!

第二日天色剛亮,雙方的步兵主力都開始走出大營,列陣準備發起進攻。

決戰正式爆發!

……

一門門不同口徑野戰火炮被用炮車拉著,迅速向著戰場挺進。

明軍的步兵們開始檢查手中的武器,做著隨時投入戰場作戰的準備。

哪怕是決戰,最先交手的同樣是雙方的騎兵。

騎兵在戰場上不斷的賓士,騎射,遮蔽著戰場,想要為己方爭取更多的戰略主動權。

從總體的局勢來看,這一場決戰前的騎兵交鋒,明軍是落於下風的。

雖然不算太吃虧,但明軍的騎兵被關寧軍的騎兵壓著,這卻也是事實。

關寧軍在騎射方面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末,我擺爛回去做秦王

追熱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