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雨之前用“相親計”把我和海參都耍得團團轉,她還是很有做老千的天賦,直指海參“仙人跳”計劃的漏洞。

“葉氏一族在羊城這裡根深蒂固,各行各業、黑白兩道都有他們的人,我們若是明目張膽的綁架葉飛就算得到了桃木劍,以葉氏的人脈很快就能查到我們頭上,那以後我們都別想在羊城這裡混下去了!”

海參還是有點不服氣。

“那也不一定,只要我們行事周密一些,不留下任何線索,福爾摩斯來了也查不到我們。”

林若雨直接反駁說道:

“天下沒有真正完美無缺的計劃,就算你把葉飛綁架到了,我們總要聯絡葉漢,逼迫他用桃木劍交換,還要交換人質。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麼多的事情裡面,你以為真的可以做到不留下任何痕跡?”

海參還想要反駁,我直接打斷他。

“小雨分析的不錯,這一次我們的行動決定不能簡單粗暴的敲詐勒索,一定要葉漢心甘情願的拿出桃木劍給我們,還是要我們想不要,他都不容許拒絕的那種強塞!”

海參撇嘴說道:“這就相當於要別人把錢硬塞到你口袋裡面,未免也太難了!”

“不難狐狸的人就不會找我來動手了。”

方芳見我自信滿滿,說道:“五寶,你是不是有什麼主意了?”

海參和林若雨齊齊看向了我,靜聽我的計劃。

“沒有。”

籲!

海參直接噓起:“我還以為你已經有了計劃,白期待了!”

“雖然還沒有計劃,不過也不是沒有發現。”

方芳三人齊齊又豎耳傾聽。

“你們發現了沒有,葉漢喜歡收藏古玩,可他的收藏嗜好和別人有些不一樣。”

“不一樣?”

三人齊齊翻起葉漢的資料,方芳本來就是一個大老千,她觀察力最強,最快有了發現。

“從資料來看,葉漢這十多年來在拍賣會上競投回來的古玩全都是一些古籍、道家、雜家經典,以及一些陪葬品……”

“這有什麼奇怪?”

海參還是未知未覺,不明所以。

“奇怪……太奇怪了,標明是陪葬品出土的東西,在古玩界被認為陰煞之氣太重,也稱之為冥器!”

“冥器之中除非是國之重寶,否則一般出價的人不會多,並且價格也不會高。”

“你看葉漢八年前在港島嘉士德秋拍上,以三百萬的價格買下一具石棺。”

“棺材這玩意正常人避之不及,葉漢居然出那麼高的價格買下,這收藏愛好未免也太特殊了一點。”

“我看這裡面有古怪!”

我同意點頭說道:“葉漢這個收藏嗜好確實和一般藏家都不一樣。”

海參問道:“寶爺,你是打算用這一點做為突破口?”

我將手上的資料仍回箱裡,說道:“你們記住了,做老千的第一點就是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事。

這些資料都是唐圓提供,只能做為參考,真正事實如何,一切都還言之甚早,我們明天親自去葉氏祠堂踩點。”

“是!”

……

葉氏老祖宗兩百多年前從外地遷徙過來,最先是住在羊城北郊的望牛墩,隨著兩百多年的繁衍,葉氏族人在老宅四周蔓延開來,漸漸就成了一個村落——葉家村。

當然隨著城市的開發,從前的葉家村也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原來村民的房屋、土地也被收購開發,葉家村也和大部分羊城土著一樣,成了最早、最有錢的一批拆二代。

可不管葉家村如何時過境遷,跟隨時代脈絡的變化,葉家宗祠卻是一直沒有變動。

那怕此時的葉家村已經被城市改造成了羊城花都區的CBD,就是這寸金寸土的地方,周圍都是一些五百強的企業,例如鵝廠、阿里媽媽、永珍購物天地等網紅樓宇……

而葉家兩層高、青磚黑瓦、老式院落的祠堂就紮在中心!

“這……葉家權勢也太滔天了!”

林若雨看著葉家祠堂周圍數十層高的商務大樓,感嘆說道:“換做一般的祠堂,這裡早已經被拆遷一百次了!”

“這沒什麼好奇怪,羊城這裡不只葉家的祠堂如此,別的祠堂很多亦是如此。”

方芳本身就是羊城土著,她更加清楚羊城城市的變遷,解釋說道:

“當年開發改造城區時,各大地產商都想據各地的宗祠為己有,夢想著拆掉再建成大型樓宇實現百倍變現。

宗祠後人聽到開發商竟敢打宗祠主意,團結一致,不容商量。

例如有名的冼村你們知道吧,城市開發的時候賣地,他們全村的人個個都成了億萬富翁。

再到後來有開發商要買下他們宗祠的時候,整個村落姓冼的人就霸氣發聲:“誰敢拆,就把誰買下來!”

就是這一句話,懾服了開發商,讓人感嘆羊城人真是有錢、真是壕到無與倫比!”

林若雨依然有些不理解的問道:

“那羊城人為什麼那麼擁護宗祠?就那葉氏這個宗祠來說,在CBD的地方佔了那麼大的地方,如果拆遷最少每戶都能分好幾千萬。”

“這就要從嶺南文化的歷史說起了。”

我走南闖北去過很多地方,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學習當地的歷史人文,對嶺南人宗祠、氏族的根深蒂固還是有一些研究。

“近代以前,北方一直是經濟中心,所以大部份的皇都都設在北方,也因此北方是各個朝代都有爭奪的重要領地,所以戰爭頻繁。

戰役不斷,再加災荒頻發,北方的人被迫無奈源源往南方遷徙,如五胡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等等。

這些中原人揹負著先人的靈位或遺骸,翻山越嶺,轉徙南下,這過程的艱辛和殘酷可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如不是同宗族人之間的不離不棄,相互扶持,也許早亡於荒野,屍骨無存。

他們在顛沛流離中來到雖無政權戰爭但窮荒偏僻的嶺南,生根繁殖,開枝散葉。

我想,嶺南人這邊很多儀式風俗,定是因為祖先那些相依為命,抱團取暖的遷徙烙印刻在血脈裡,所以有了一代接一代的感恩禮教傳承,也因此更注重血親關係,子孫傳承,並樂於興建宗祠。

從這些歷史來講,也可以說嶺南人往往比北方人更傳統,因為嶺南保留了正宗的漢文化,堅守著宗祠和祖訓,保留了華夏最傳統的禮教和信仰。”

方芳和林若雨知道我是大老千,也知道我鑑定古玩很厲害,卻想不到我對歷史人文也有這樣的研究,看向我的目光裡面帶上了絲絲的崇拜。

“行了,歷史課就到這裡。”

迎著兩大美女炙熱的目光,我這個小學都沒有畢業的小老千還是有點虛,笑說道:

“我們進去葉家祠堂參觀一下,看看有沒有新發現。”

……

由於葉家村的人現在都富貴,葉家祠堂保護得很好,更專職請有保安看守。

我們進去的時候保安也阻攔,只是告誡內堂不可拍照,以示對葉家先祖的尊重。

一進門樓,兩邊牆上的石刻上就雕刻了葉氏一族的歷史,上面大致說,葉氏第一代祖先是從江西過來的趕屍人,後來二、三代裡面也是出了很多風水大師,傳承到百年前,葉家的第五、六、七代人才是從商從政。

“趕屍人!”

我更是驚駭不已。

“葉家的桃木劍莫非有不凡之處,所以狐狸的人才那麼想得到?”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英美]不是美強慘,是Batson

鶴鶴鶴鶴子

你是否也會想起我

王點點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