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叔拿著龍紋玉佩,緩緩說道:

“十多年前我已經厭倦了江湖上打打殺殺生活,想要金盆洗手。”

“不過你也是知道,手底下那麼大一群兄弟跟著我吃飯,不是我自己想不幹就不幹。”

“退出前,重要給兄弟們討一個長久的營生。”

我年紀雖不大,可也跟冰姐跑了十年江湖,也算是老江湖。

明白所謂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種無奈,更多的是來自身邊的人。

就像黎叔所說一樣,他自己可以不計較得失,卻不能不為兄弟謀出路。

“所以你就開了這一家古董店?”

“沒錯。”

黎叔苦笑了一下,無奈說道:

“可惜我就是一個大老粗,雖然很努力的經營著這些文化人的營生,年年都是虧損。”

“直到十年前,你父親拿著龍紋玉佩要求我幫他偷渡港島,我送他去港島的道路上,他指點了我一番經營古董店的法子,才讓我這古董店漸漸有了起色。“

“到現在古董這一門成為了我主要的營生!”

我不好奇我爸是怎麼指點黎叔,讓他的古董店起死回生,我更渴望要知道的是我父親的去向。

“黎叔,十年前你送我爸去了港島哪裡?”

“他去港島是為了做什麼?”

“還有……我媽,他是一個人過去還是和我爸一起去?”

面對我一連串的問題,黎叔搖頭說道:

“我和你爸就是一面之緣,我送他到港島之後就分開,我知道的事情也不多。”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的是,當時我就送了你爸一個過去,至於你媽,我是素未謀面。”

我心中一緊,隱隱不安。

結合之前孫掌櫃那裡得來的訊息,我爸第二次來典當玉佩是渾身血跡、孤單一人,而他又是一個人偷渡去港島。

我爸沒有理由拋下我媽一個人獨走他鄉。

難道我媽……

我不敢深思去想,或者說是不敢去接受這個現實。

黎叔見我神罄複雜,也沒有出聲打擾。

過了良久,我才是從思緒中甦醒過來。

“黎叔,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十年前你送我爸到了港島哪個地方?”

“當然可以……”

我豎耳尖聽,渴望著答案。

黎叔卻是將我帶來的密碼箱輕輕河起,又拿起龍紋玉佩笑說道:

“你想要的東西和想要知道答案,我都可以給你。並且不要你一分錢。”

我沒有馬上接話,我知道他一定還有下文。

“不過我需要你幫我辦一件事。”

“什麼事?”

黎叔也沒有直接告訴我要做什麼事,而是說道:

“在這之前,我還要考驗你一番,確認你有這個資格能辦我做事。”

啪、啪……

黎叔一擊掌,辦公室大門開啟,孫掌櫃帶著三個學徒,人人手裡都捧著一個托盤進來,上面用紅布遮著。

“請!”

我疑惑的將第一個木托盤的紅布掀開,裡面是一塊通體碧綠的長方型玉佩。

黎叔笑說道:

“這快多子多福碧玉是洛陽一位朋友讓給我的,他說這是明朝一位勳貴的陪葬品。”

“我也不知道真假,請你幫我掌眼一二。”

我拿起碧玉,入手冰涼,只見玉佩正面是鏤雕的帶葉葫蘆樣,背面則是雕刻了五隻蝙蝠。

對著燈光仔細觀察了一會玉質、雕工,我又用舌頭舔了一下玉佩。

“黎叔這一塊玉佩的全名應該是‘多子多孫五福臨門’才對。”

“哦。”

黎叔眼眉一條,似笑非笑說道:

“這又是如何一個說法?”

“古人喜歡葫蘆,那是因為葫蘆和福祿同音,這葫蘆藤帶葉,則是開枝散葉、多子多福多寓意;背面雕刻的是五隻蝙蝠,這個玉佩形若大門,則是五福臨門的寓意。”

“這塊玉佩色如菠菜,如果我判斷沒有錯,這應該是和田碧玉,雕工也是明朝成化年間的雕工,確實是一塊難得的好玉。”

說到這裡,我故意停頓了一下,只見黎叔臉上露出一絲失望之色。

“不過賣你玉這個朋友,從此可以不往來了。”

“哦,為什麼?”

“這絕對不是他說的什麼出土玉。”

黎叔看下孫掌櫃,後者微微點頭。

黎叔大笑說道:

“這第一關你算過了。”

“繼續!”

我掀開第二塊紅布,這次裡面的是一隻白瓷的小孩臥睡形狀的頭枕,拿起來翻看了一會,說道:

“這個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是真東西!”

“不……不,這一關的考核可不是簡單辨認真偽。”

黎叔笑說道:

“這東西早些年我在港島嘉士德春拍上用了八十萬買回來,我就想知道現在它價值幾何?”

我嗤笑一聲,說道:

“黎叔,這東西您要是八十萬買回來的,我可就真心恭喜您撿了大漏。”

“根據我所知,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隻比您這個還稍微小一些的北宋定窯孩兒枕,那個不過是高18.3厘米,長30厘米,寬11.8厘米,並且那個衣褶等凹處有明顯的積釉現象,都已經被定位國家一級文物。”

“您這一隻質地潔白,通體施釉,釉層均勻,無論品相還是工藝都遠在故宮博物院那一隻之上。“

“唯一可惜的就是……”

說著,我又頓了一下,盯著黎叔眼睛說道:

“我聽聞前兩年有一座清朝王公的墓被盜,裡面就走失了一隻這樣的孩兒枕……”

“停……停,不要說了。”

黎叔抹去頭上的冷汗,擺手說道:

“真不知道你小子年紀輕輕,腦子怎麼長的,博古也就罷了,現代社會資訊新聞也知曉如此清楚。”

我淡淡一笑,其實做我們這一行的比那些大學裡面的教授還要辛苦!

大學裡面的學究只要研究歷史、文物就行;我們這是不一樣,不只要博古,對現在的諮詢、古玩的行情、各種傳聞都要一清二楚。

就像《清明上河圖》小學生都知道它是收藏在故宮博物院裡面,並且十年才長出一次。

若是對它現在的背景完全不瞭解,就算是造出了99%相似度的仿品也忽悠不了人。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人之家的我

小小然

大話2農民工的另類人生

任陽的由香

重生之病丫鬟要上位

獨眼貓

末日大局盤

海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