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委會。

村委會門口的地壩中正熱鬧非凡。

百多個老頭老太婆正跟鄭珊珊和王慧提各種各樣的意見,兩個人的筆記本都快寫滿了,忙得直冒汗!

倒是那個茶葉公司的技術員朱於偉把車窗玻璃降完了躺在車裡睡大覺。

陳力和林長福、林天洪三個人回來,林長福馬上把村裡十一個隊的組長、副組長都叫到村委會屋裡開會。

好傢伙,陳力都不禁嘆息!

這些組長、副組長也沒有一個年齡低於五十來歲的。

看來西林村這幾個偏遠山村真的脫節了。

其實其他鄉鎮也都有這種現象,但多少還是會有少數年輕人在。

比如村書記和村主任等村幹部也基本年輕化,大致都是三十幾到五十五歲之間,哪像西林村,一個年輕的都沒有!

很明顯的就可以預見到,假如這一批老人過世後山村就將後繼無人了!

現在農村人的思想教育也有些走偏了,父母都認定只有唸書才是唯一的出路,但事實上,能靠唸書成功走出山村的並不是太多。

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唸書還真不是唯一的出路!

比如技工,不管哪一行的技術工都是吃香且收入不低。

而很多行業的技術工也並不需要特別高的文化水準。

二十多個老頭各自找地兒坐下來,村委會連椅子都沒超過十把,所以大多數老頭都是找了張報紙或者廣告紙墊在屁股下就坐。

林長福臉上的眉頭沒有以前皺,帶著些笑意大聲說:

“大家都莫說閒話了,聽我說!

今天陳書記來我們西林村是扶貧調研,是想為我們西林村摘掉貧困帽子!

是想讓咱西林村人過上好日子!

原本是想發展茶葉基地,但陳書記到我們現場的土地調查後覺得茶葉種植不合適,根據實際情況出發,經過討論後覺得種植果木是不錯的發展方向……”

躺在車裡因為沒有網路而瞎翻著手機相簿的朱於偉陡然聽到村書記林長福這個話,心裡一震,刷的一下就坐了起來,然後豎起耳朵仔細聽!

林長福把種植茶葉的優劣和種植果木園林的優劣都一一說出來讓村民比較。

其實現在西林村三分之二的人戶處於空巢,根本就沒有人。

土地要不是荒著就是給親戚種著,也沒有租金。

因為西林村的土地本就不成片,全是陡坡梯田型。

種植人力物力大,種茶葉的話有點不現實,但種植果木的話確實比茶葉好。

雖然果木也是技術型,但維護的人力物力確實比茶葉小得多。

而且還不用自己出成本,再加上技術扶持,當場就有不少人贊成。

林長福又說道:

“大家贊成的話就是好事,至少,我覺得是好事,有發展、有機遇,說不定就給我們西林村闖出來了呢?

如果不去幹,不去闖,那就純粹沒有機會了。

如果做得好,真正發展起來了,那咱那些在外頭打工的兒女們是不是就願意回來、一家老小都在一起生活了呢?”

誰不這樣想呢?

雖然贊同林長福說的這個計劃,但也是不得已而為的事情,西林村還能怎麼樣?

大不了比現在還窮吧?

然後林長福又說起了路的事情:

“既然大家都覺得這計劃可行,那麼第一個搬上行程的就是路!

咱們西林村這條路大家都知道,也吃夠了苦頭。

天晴天還能過過車,下雨天車子根本就過不了路。

不是這裡陷就是那裡陷,以後就算我們果林種植得再好,但外面的人進來不到,那果子也賣不出去!

所以,修路是必須先修!

而且這條路我們還不能短視,為了以後,得修成一條至少六米寬的雙車道路。

以現在差不多三米寬的原路,新路就得佔不少地……”

林長福剛說到這兒,現場就有個老頭插話了:

“長福,那不行!

村裡頭我家的地在路邊最多,六七畝地有四畝在路邊。

你修個路把我家的地都佔完了,你以後果林搞得再好,與我家又有什麼關係了?”

林長福一愣,摸摸頭又覺得是這個意思啊!

修路把他家的地佔了,自然後他家的果林面積就少了,果林發展得再好他也沒好處,換做誰也不願意啊!

而且……

按林長福的意思,修這路本就不打算掏土地出讓金,就是白讓出來!

西林村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姓林,幾乎都是林氏一族人。

說話這老頭比林長福年紀還大幾歲,按輩份是林長福堂兄。

林長福一時愣了,轉頭望著陳力發呆。

他沒想到這個計劃才說出來就遭了一悶棍,啞火了!

“我有個想法大家可以先聽一聽。”

陳力當即伸手向下壓著安撫,

“這種情況其實我以前在高巖鎮工作的時候就遇到過,那邊的解決方法是這樣的:

就是脫離單打獨鬥的方案,我建議這樣,西林村可以以村委會為領頭人成立一個農業合作社,每戶的地以地的多少進行入股;

擴路佔的地也同樣計算到入股的面積裡,然後村裡還留在村裡的人以務工方式按上工出勤日記工拿工資。

這個工資以後面開始產出時再劃撥出來,這樣的話,以土地面積佔股就沒有誰佔便宜誰吃虧的問題了。

留守老人以出工率拿相應的工資,其他不在老家的人也就不存在佔出人工的便宜,大家覺得我這個方法行不行?”

陳力把這一席話一說,林長福和林天洪首先就眼睛一亮:

是啊,這個法子就完全避免了不公平現象啊!

剛才說話提意見那個老人也點頭同意:

“這個方法好,我同意!”

林長福是由衷的讚了起來:

“陳書記,水平就是水平啊!

你看我一門心思想替大家想替村子找出路,但想破腦殼也想不出來好辦法,這就是水平啊!

我就只有這個水平,所以西林村以後還是需要有水平的人來帶領才行,我啊,老了,思想更是跟不上了!”

這時候門外邊傳來車子發動聲,王慧瞄了一眼就對陳力悄悄說:

“陳書記,是朱於偉,走了!”

陳力點點頭,走了就走了吧。

既然決定發展果木了,他這個茶葉種植技術員也不起作用了。

再說就算仍然種植茶葉,但他這個工作態度……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討論關於種植果木方面的問題,陳力讓幾個組長和林長福林天洪幾個人提問他來一一解答。

因為有高巖鎮那邊成功的模式,大家所問的問題幾乎在高巖鎮那邊都有現成的模板。

下午兩三點鐘,陳力看大致討論得差不多了,當即就準備叫鄭珊珊、王慧兩人一起出去跟其他組匯合。

在跟西林村這邊決定發展果木園林後,他就跟其他幾個組發資訊通知了。

下午匯合一起討論,何崢嶸率先在鳳凰民宿客棧王少鳳那兒訂了餐,晚上就在那兒匯合。

但林長福看到陳力起身要走,一把就摟住了他笑呵呵的說:

“陳書記,我家老婆子已經快煮好飯了,啥也不說,吃了飯再走!”

看著陳力沉吟的表情,林長福又說道:

“不是村委會掏錢,我們西林村村委會也沒得錢,就是我個人家庭,客來了,沒有好酒好肉的,但吃頓飽飯我老林還是沒得問題!”

陳力轉頭望了望鄭珊珊和王慧,苦笑道:

“看來這是走不了啦,也好,入鄉隨俗,我也就不客氣了,就在老林家吃頓飯吧!”

“這才對嘛,農村人沒那麼多講究!”

林天洪也笑著說,現在這環境,西林村窮是窮,但還沒窮到哪家餓飯的程度。

林長福說是一頓“便飯”,但實際上卻不“便”,他老婆子燉了條臘豬腳,又宰了一隻大雄雞,一張大木桌子擺滿了。

七個隊的組長都在,村主任林天洪當然也不能缺席,兩張桌子湊一起,十幾個人就擠著坐。

林長福抱出一罐子泡枸杞苞谷酒來,陳力說要開車不喝,但朱珊珊卻當了回“豬隊友”:

“陳書記,你喝點吧,老林他們太熱情樸實了,不喝點要不得,開車你就別愁了,我和王慧都有駕照,會開!”

陳力苦笑著瞪了她一眼,然後只好由林長福倒酒,不過還是說了句:

“老林,就半杯吧,我這酒量渣,晚點還要跟其他村組的同志討論果園的事,喝醉了就誤事了!”

“行,那就少喝點!”

林長福一口答應,然後給陳力的玻璃杯中倒了半杯,目測不多不少,剛好在杯中的位置。

酒,或許真是一種文化了!

林長福這一夥年紀都過了五十五歲以上的老頭們個個都因為這項計劃而興奮得過了頭,大多都喝醉了。

陳力雖然臉紅耳熱,但也只是有些酒意。

他本不好酒,也沒什麼酒量,但半杯酒、估計就是一兩酒的量還喝不倒他。

走的時候,陳力從褲兜裡摸了三百塊錢出來偷偷壓在了碗下面,然後叫鄭珊珊和王慧悄悄走人。

鄭珊珊和王慧倒是看到了,也沒反對陳力的做法,她們也打算掏錢出來,但總不能在這個地方跟陳力爭搶給錢較勁。

鄭珊珊開車,她的車技比才拿駕照不過半年的王慧要好得多,她都有五六年的車齡了。

在回程的路上,鄭珊珊才說話:

“陳書記,今天這飯錢……說我和王慧來給吧,你也不會同意,索性就AA吧,各付各的一百。”

陳力坐在後邊有點暈呼呼的感覺,“唔”了一聲說:

“今天就算了吧,我這個當你們領導的請吃頓飯是應該的,以後再說吧。”

鄭珊珊也就沒再爭執,專心的開車。

西林村的路確實很窄,彎道又急,最怕就是對面有人或者車忽然冒出來。

好在一直都沒碰到有車或者人出現,半小時後,車道雖然還是鄉道,但路兩邊的草木擋路的情況要好得多了,視線也就好了起來。

經過東林村那一段路時,正好碰到負責東林村的何主任何崢嶸。

三個人兩輛車,茶葉公司的技術員也早走了,沒在一起。

因為陳力把果園計劃一丟擲來,茶葉公司的技術員就都閃人回去了。

人家又不打算種植茶樹,跟他們就沒半毛錢關係了!

只是怨氣還是很重,來也是叫他們來的,然後進行到一半又說不種茶葉了,說沒怨言那是假話!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留守小神農

活在路上

我在荒島直播七仙女

蔚藍蜂鳥

重生都市修仙日常

鄉村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