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的防守本便兇險,洛乾大軍難以為繼,函谷關一方也是苦苦支撐,只是偏逢屋漏連夜雨,又是一道壞訊息傳到了劉煜耳畔。

“都督,探子回報,大量糧草車隊進入洛陽!”

“什麼?是哪裡來的糧草?!“

劉煜瞳孔一縮,大喝道,此時的他哪還有在長安面對洛乾之時的恭敬和溫順模樣?

自得了洛宸任命,為關中天樞、天璣和天璇三軍大都督之後,便是再也找不到半點討好之色,其實無論是宋國公林瑾瑜亦或是雍國公李順等人都知道,這位魏國公劉煜,可向來不是什麼善茬,也是在陣中廝殺過來的,只是在長安時善於隱藏自身罷了。

“探子多方打探,應是從夏國運來的糧。”

那親兵再次回道,話語中也帶著些許不確定,畢竟情況緊急且實在是條件有限,打探到的情報也實在是有些模糊不清。

“夏國……夏國……三皇子!”

劉煜握緊拳頭,心中惱怒。

冀州、徐州、兗州等地沒有多少餘糧可以調動他是知道的,而揚州那些地方倒是有糧,只是從那裡調來路途崎嶇且長,久便算了,沿途消耗還驚人。

若非對這些情況有著絕對的瞭解,他也不敢起兵!正是因為他知道天子大軍撐不了多久的,只要扼守住函谷關,很快便能逼迫到天子妥協,要麼東西二帝,要麼成為太上皇。

無論如何對他都算得上是極其有利,但是現在一切都被打亂了,他千算萬算都是沒能想到從夏國那塞外之地調來糧草。

這也不能怪他忽視了此種可能,從古至今哪有這樣的事情,這也算是開了先例了。

劉煜叫來督糧官,詢問道:“我軍糧草還能堅持多久?”

督糧官有些窘迫,回道:“不足一月。”

劉煜沉默了,雖然他心中大致也有估計,但是當真聽到還是覺得煩悶和些許絕望。

“吩咐下去,減少飯量,一日兩頓皆是如此。”

劉煜命令道,督糧官應聲後匆匆離去。

劉煜看著對方的背影,心中像是有塊石頭壓抑著。

減少飯食會帶來什麼後果他是一清二楚的,別的不說,軍中士氣定然下降,戰力也是如此,雖說不至於捱餓,但是絕對算得上食不飽。

而且若是還繼續削減下去,恐怕便會讓士卒覺得大勢已去,萌生投降之心。

本來對面便是天子大軍,哪怕瞞著大軍卻也不可能半點風聲都不走漏,總歸是有影響,至於長安那位新天子,哪怕是他自已都不得不承認,根本沒有多少號召力。

不過這也正是他要的,沒有多少威望的天子,才能更好的掌控,至少不會威脅到他們幾家的權勢。

“古人云,窮極思變,如此拖下去不是個辦法,只是這變該如何去變?這時機何在?”

劉煜看著前面的函谷關地勢圖,來回踱步,不禁自言自語著……

——————

“為虎作倀,造反謀逆,若是此時迷途知返,開門投降,本都督定會稟明陛下,饒你一命!”

城牆之上,董雲哈哈大笑,毫不以為意,甚至略帶嘲諷的問道:“雍國公莫不是把我當做傻子?本都尉身負皇命,駐守愧裡,定保愧裡無虞,雍國公還是稟明洛陽天子憐憫天下百姓,莫在一意孤行了吧哈哈哈。”

“哼!”

雍國公李順冷哼一聲,卻也是感覺實在難辦,大軍北上草原,突然接到陛下口諭,太子造反,令其速速回援,一開始還在想是不是有假,卻也不敢耽擱,只是沒想到返回之後發現事情比他想的還要嚴重許多。

洛陽那邊怎麼樣他不清楚,但是函谷關遲遲沒有被攻破便足以說明許多問題,至少函谷關那邊情況也算不上好。

他這裡也是如此,董雲大軍駐紮愧裡,沿線佈防,又在城外設定營寨,互為犄角,讓他不敢輕舉妄動,難以突破防線進入京兆之地。

兵法有云,十而圍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他兵力尚有六七萬,兵力佔優,卻未必是碾壓,他不清楚對方到底兵力幾何,情報不說沒有但是也是稀少的很。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從這些天的炊煙爐灶便是可以分析出,對方兵力至少不少於兩三萬,再是防守一方……攻下此城難難難。

“洛宸叛逆,也敢稱天子?將軍若是能夠降了,也算是迷途知返,再隨本都督生擒叛逆,陛下定然不會怪罪……”

“好了,雍國公莫在痴言痴語了,本都尉耳朵都聽得起繭了,要戰便戰,不戰便退去,何必在此饒舌?”

李順還想再勸說一二,但是對方卻一副不耐煩的模樣,像是趕蒼蠅一樣揮了揮手,讓李順臉上一副豬肝色。

“麟哧所部提防大寨敵寇,其餘人隨我攻城!”

見勸降無效,對方已經是決定一條路走到底,他也不再多費口舌,直接下令攻城。

“嗚嗚嗚…………”

號角悠悠遠鳴,又有戰鼓擂動,士卒無不心生振奮。

“先登者,本都督額外再許五百兩!”

李順大喝,聲音雄厚,所有士卒士氣更盛,自古財帛動人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殺!”

大軍浩浩蕩蕩,衝向愧裡城牆,如同烏雲壓城,又如密密麻麻的蟻兵,從城牆上往下看,那種場面讓人膽顫。

作為門戶之一,愧裡被大梁經營多年,城池高大,箭塔林立,也是迅速反擊,箭矢漫天,淒厲哀嚎四起,有攻城士卒的,也有守軍的。

城外大寨,見李順部發起攻城,也是動了,大軍從寨中殺出,欲圖保衛李順部,前後夾擊,只是被李順麾下大將麟哧所阻,兩方大軍碰撞在一起,殺伐不斷。

足足打了兩個多時辰,天色漸昏,還是不見勝負,大軍殺紅了眼,也有疲憊不堪者,李順無奈只得鳴金收兵,戰場上留下了五六千具屍體,各自退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只有回到過去才能開創未來

三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