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看出了女帝的疑惑。

方修眉頭一挑,問道:“陛下不相信臣?”

“當然不是!”

武明空凝視方修,一臉正色道:“朕知道你說話做事從不會無的放失,只是......在朕看來,以朝廷的實力,同時與燕、周兩國開戰,未免有些冒險。”

方修臉上露出鄭重之色,沉聲道:“臣希望陛下明白,戰爭並非兒戲,陛下決定伐周的那一刻,就該做好與燕國一戰的準備!”

武明空眸子裡流露出一抹詫異,脫口而出道:“燕、周兩國有世仇,燕國公卿又與珍寶齋聯絡緊密,為何你打定主意,燕國一定會為周國出頭?”

方修道:“陛下若是能站在燕皇的角度考慮此事,就不會問出這個問題。”

武明空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一抹恍忽,陷入思索。

片刻後,她突然意識到,若她是燕國皇帝,絕不會任由大乾吞併鄰國,即便那是世仇。

無他,唇亡齒寒罷了。

一念至此。

她忍不住道:“你知道燕國必定出兵,為何不同朕說。”

話音落下。

方修抬眸看向小女帝,眸子裡不帶有任何的感情,澹澹道:“既然一切事務都由臣來拿定主意,不告訴陛下,又有何妨?”

這話的意思再明確不過。

直白一些就是,告訴你,你也幫不上忙,說不定還會添亂,既然如此,告訴你,又有何意義?

【情緒值+5000】

武明空顯然沒想到剛才還陪她見了母后的方修,會說出這樣冰冷的話。

明明一年前,方修的言辭比這句話傷人的多。

但這一刻,她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心涼。

一股寒意裹挾著酸楚,席捲全身,眼角忍不住的溼潤起來,身子也微微顫抖。

她很想說:“可你是朕的相父。”

但看見方修面無表情的臉龐,話到了嘴邊,卻如何都說不出口。

“朕明白了......”

小女帝強忍著淚水,儘量不去看方修的眼神,故作澹然道:“朕乏了,方相且退下吧。”

方修見狀,終究是心軟,悠悠的嘆了口氣,道:“陛下不好奇,臣為何如此對陛下?”

武明空聽見這話,原先冰冷的心又緩和了一些。

若是放在以前。

她一定會翻個白眼,不屑的回道,朕不在乎......

但是。

這一刻,不知為何,她有些害怕,自己這麼說,方修真會轉身離開。

於是。

她抬眸看向方修,面無表情的問道:“為何?”

方修悠悠道:“因為陛下的幾個問題,讓臣忽然發覺,臣將陛下寵的太過,保護的太好,以至於讓陛下喪失了思考的能力。”

“臣方才的那些話,只是想提醒陛下,陛下作為皇帝,做出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千千萬萬的百姓以及整個大乾!”

“陛下身處養心殿,要胸懷天下,時時思考,事事謹慎。”

【情緒值+5000】

武明空看著一臉正色的方修,眼角的淚滴再也忍不住落了下來。

但下一秒。

她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水汪汪的桃花眸,凝視方修,回道:“你說的道理,朕全都明白,但誰讓你太過厲害,朕就算想做些實事,也沒有機會,只能窩在這養心殿,處理一些瑣碎的奏章......”

語氣雖然生硬,但話裡話外都帶著撒嬌的意味。

方修聽見這話,臉上露出和煦的笑容,道:“過些時日,陛下就有機會獨當一面了。”

話音落下。

武明空先是一怔,隨即精緻的俏臉露出慌亂之色,再也剋制不住內心的情緒,勐地站起身,顫聲問道:“你要離開朕?”

方修輕笑一聲道:“這不是陛下一直想要的嗎?”

“那是以前!朕現在要你一輩子留在朕的身邊!”

“你答應過朕,永遠陪著朕,不能言而無信!”

炙熱的告白,發顫的聲音,讓方修微微發愣。

他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還沒開口,就聽見小女帝繼續問道:“你為何要離開朕?是朕讓你失望了嗎?”

方修本想開些玩笑,逗一逗小女帝,但是看見她慌亂的眼神,又將玩笑話嚥了回去,回道:“臣只是暫時離開長安,等事情結束便會回來。”

武明空聽見這話,一顆心安穩了一些。

但很快,她就意識到了什麼,看向方修,問道:“何事要你親自離開長安?”

方修眉頭一挑,道:“臣給陛下一個機會,證明臣剛才說的並非事實。”

武明空聽見這話,臉上露出思索之色。

片刻後,她好似想到了什麼,勐地抬眸,凝視方修:“你要去雍州?”

方修笑了笑,道:“臣收回之前的話,大多時候,陛下還是能獨立思考。”

武明空並沒有因為這句誇讚而欣喜,眸子反而變得更加慌亂。

“朝廷如此多能征善戰的將軍,為何你要親臨雍州?”

方修回道:“陛下之前說了,燕國派出了三十萬大軍,朝廷新招募計程車卒,從未經歷過戰爭,若非有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坐鎮雍州,難免人心浮動......”

話還沒說完,就被小女帝打斷:

“燕國出兵,不代表朝廷一定就要迎戰,讓白起回撤,放棄劍南道以北的領土,再派出使者遊說燕皇,一樣能讓燕皇退兵。”

方修眉頭微微皺起,問道:“既然如此,臣為何要大費周章,出兵伐周?”

武明空道:“伐周並非滅周,經此一戰,朝廷收復雍州,打下劍南道,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勝利。”

方修一臉堅定的道:“臣要的是整個大周!”

短短一句話,擲地有聲,氣勢磅礴。

原先還想繼續爭辯的女帝,聽見這話,下意識的看向方修.

看見他鄭重的表情,原先的話再也說不出口。

因為她心裡清楚。

方修坐鎮雍州,確實能給極大的提振前線計程車氣!

毫不誇張的說。

方修親自領兵出征。

甚至比她這位大乾天子,御駕親征,還要讓新軍計程車卒振奮。

只是。

燕國一旦於大乾開戰。

雍州就是前線。

縱然方修身邊的侍衛,保護的再好,也比留在京師危險的多。

一念至此。

武明空臉上露出複雜之色。

一方面,她覺得讓方修親自出徵,對朝廷而言,確實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她又擔心方修在雍州出現什麼意外。

糾結了片刻,對方修的擔心終究是壓過了建功立業的渴望。

她一臉認真的看著方修,緩緩道:

“只要你還活著,我大乾遲早開疆擴土,你若是死了,這兩年,朝廷所做的一切,都會付之東流。

所以......朕不會讓你離開京師!

你活著,勝過千軍萬馬,萬里河山!”

方修聽見這話,額頭上出現黑線,有些無奈的道:“臣只是領兵出征,並非去雍州送死。”

武明空注意到他的表情,俏臉微紅,道:“刀劍無眼,上了沙場,縱然護衛再多,保護的再周到,也難免出現意外,朕可不希望看見你被亂箭射死。”

“......”

方修一時間竟是無法反駁。

沉默了片刻後。

他沉聲道:“臣已經決定領兵出征......”

“朕不準!”

“臣不是在同陛下商議,而是告知陛下!”

“你!”

武明空瞪大雙眼,盯著方修,咬牙切齒道:“你抗旨不尊!是大逆不道!”

方修聳聳肩,一臉不在乎的表情。

“狗奸賊!”

武明空見方修不為所動,眼眶微紅,用發顫的聲音道:“你還和以前一樣,凡是牽扯甚大的事,都瞞著朕。

錢浩南今日若是不向朕稟告,你是不是打算離開京師前一日,才告訴朕,你要親自領兵?”

方修見狀,在心裡嘆了口氣,走到小女帝的跟前,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安撫道:“陛下放心,臣比陛下想象的還要惜命,若非有萬全的把握,臣寧願讓白起回撤,也不會領兵出征。”

聽見這話,武明空臉上露出懷疑之色,噙滿淚水的眸子,望著方修,道:“朝廷新招募計程車卒,加在一起也只有二十萬,這二十萬人裡,火槍兵只有不到兩萬人。”

“你如何能保證,靠這些沒上過戰場的新卒,擋住燕國三十萬大軍。”

方修自通道:“臣從不信口開河,臣說能辦到,就一定能辦到!”

武明空聽見這話,紅唇輕啟,想要說些什麼,還沒開口就被方修打斷。

“臣已經做出決定,陛下多說無益。”

“有勸臣的這些時間,不如幫臣多做一些準備,到時候領兵打仗,也有更多的資本。”

話音落下。

小女帝微微發愣,眸子裡露出一抹好奇之色,問道:“如何準備?”

方修沒有正面回答,邁步上前,將小女帝攔腰抱起,走進了內室。

武明空窩在他的臂彎裡,俏臉微紅。

本想掙扎,轉念一想,過段時間,他就要離開長安。

下一次相見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就任由他攬著自己。

片刻後。

白皙的小女帝,伸出纖細筆直的玉腿,壓在方修的雙腿上,撅嘴道:“成天就知道哄朕,這跟出徵的準備有何關係。”

方修開啟系統商城,看了一眼情緒值,臉上露出笑容,道:“關係很大,陛下心情愉快,能給臣帶來巨大的好處。”

武明空聽見這話,精緻的小臉蛋瞬間變得通紅,伸手掐了他一下,沒好氣道:“不正經!”

方修只是笑笑,沒有說話。

武明空水波盈盈的桃花眸子,注視著他俊朗的臉龐。

見他滿臉笑意,一副神清氣爽的模樣,心裡不由一動。

湊上去,俯身在他的耳畔,輕聲問道:“你方才說的都是真的?”

方修微微一愣,不明白小女帝為何有此一問。

下一秒。

就聽見小女帝用發顫的聲音道:

“那朕多幫你做些準備。”

說著,翻身做主。

方修抬眸看著紅撲撲的臉蛋,一顆心不由季動起來。

與此同時。

冰冷的系統提示音不斷響起。

【情緒值+2000】

【情緒值+2000】

............

轉眼間。

已是七日後。

燕國三十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駐紮在燕國與雍州的交界處。

同時。

燕國派出使臣,來到長安,遞交文書。

明確表示,限白起三日內離開周國,否則燕國就將伐乾!

並且,話裡話外都在指責大乾窮兵黷武,無故侵擾別國。

當然。

當年周國入侵大乾,強佔雍州的時候。

燕國也發出了類似的文書,指責周國。

只是,周國後來與乾國簽訂了停戰的協議,沒有繼續入侵,諸國也就沒有派兵干涉。

對於燕國出動三十萬大軍一事。

朝廷上下並非團結一心。

方相沒有明確表態的情況下。

文武百官很快分為了三個陣營。

一個陣營以兵部尚書為首,主張無視燕國的威脅,屯兵雍州,準備迎敵。

另一個陣營以禮部尚書為首,主張答應燕國的要求,撤回白起。

剩下的人,則是不發表態度,看朝堂的事態如何發展。

因為方修至始至終沒有明確的表示。

主和派與主戰派一直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

畢竟燕國鐵騎的威懾力太過強大。

就連方黨的內部都出現了分歧。

並非所有方黨成員都支援錢浩南,還有一部分同樣主張求和。

至於理由......

和當年太尉主張與吳國求和是一個論調。

無非就是敵人太強,新軍太弱,兩面為敵,難以為繼。

經歷了兩個朝會。

主和派與主戰派一直沒有達成共識。

直到這一日的早朝。

之前沒有表態的方修站了出來,明確的表示,泱泱大乾,不受任何人的威脅!

朝堂上的局勢才發生了變化。

方黨成員不必多說,即便是原先堅定不移主和的官吏,見到方修表態,也很快改旗易幟,為迎戰燕國搖旗吶喊!

一些憋得不表態的官吏,看見決絕的方相,也都意識到了風雨欲來,爭先恐後的表明,自己支援與燕國開戰。

而原先以禮部尚書為首的主和的官吏,則偃旗息鼓,惶惶不安。

他們心裡清楚。

方相憋了兩個朝會都沒有表態,目的顯而易見,便是要看一看,誰想要向燕國妥協,從而將其清掃出朝堂。

打壓主和派,凝聚人心,這是朝廷開戰前常用的手段。

只是他們想不明白。

以方相在朝堂的影響力,為何還要做這樣的舉動。

要知道。

即便相當一部分官吏主張求和,只要方相開口,他們一樣會聽從方相的決議。

方相這麼做,似乎沒有意義。

但很快。

他們就明白了,方相這麼做的原因.....。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到大秦,幫助始皇打造盛世

王亞濤

始皇你看,這個猴子會七十二變

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