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承認,我是狗。

汪汪汪。

本來之前在讀者群裡發誓在看評論我就是狗,截圖為證的。

嗯,我是狗,汪汪汪。

然後就想說這幾天書裡的各種節奏。

說我水的……這倒沒啥,可能寫的東西不是喜歡看的,或者是沒看到想看的東西,能理解。

一條一條說吧,一就是關於劉知詩是體驗派的。

好傢伙,好懸我被人衝爛了。

尤記得一個讀者說大概意思是“你不能把因戲生情就歸類為體驗派吧?那些因戲生情的人難道都是體驗派?”。

這話就有點不講道理了。

拋開是不是劇情需要不談,劉知詩是不是體驗派……我哪知道啊。

要不你幫我問問。

順帶問問楊蜜到底認不認識一個名叫許鑫的導演,然後她後悔沒後悔選擇了劉,沒嫁給許鑫。

我在書裡說馬龍白蘭度、梅姨是體驗派,還有人說這倆不是體驗派的。

e…

行吧。

“馬龍·白蘭度以體驗派與自然的表演方法革新了美國的演戲藝術。”

這是《慾望號列車》訪談時的媒體評價原話。

之前我就說了,體驗派並不是什麼特別高階的表演技巧或者是門派。

很多新手演員都喜歡用體驗派的東西來入門。

並且,沒有人規定體驗派的人不能用方法派的東西。就像是我說的,體驗派的門檻其實很低,新人為了快速進入角色,採用模擬角色人物的替代法進入角色,是很新手並且很正確的做法。

你是新人,沒人會去管你用什麼方法,你只需要符合導演要求就行。

但最近幾年也不知道怎麼了,吹體驗派是“高階”、“天才”似乎成了一個必須的正確路徑。

體驗派就是高階,希斯萊傑就是牛,方法派就是平庸,學院派永遠不及野路子……

我也不知道這些認知是在哪來的。

好像拍個戲不把自己的人格泯滅,這戲就沒靈魂一樣。

不瘋魔,你就對不起你飾演的角色。

但在我這,兩者沒什麼高下之見。

演技這種東西,個人愚見:最後也一定是殊途同歸的。

當然了,每個人的認知不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事兒其實大可不必較真。

你喜歡轎車,我就喜歡suv,但大家本質上都是開車,沒必要互相傷害。

可到了劉知詩這,似乎我說她有天賦就成了個大逆不道的事情。

小說嘛,基於現實創作,但不代表一定要和現實貼合。我稍微改一下瞎姐都不行,瞎姐必須得按照原來的路線走。那楊蜜這邊咋辦?

過段時間她拍戲認識了劉,然後綠了主角拋棄了主角,這樣才符合現實發生的事情吧?

郭德剛說的挺對的。

它是假的啊。

別人都知道是假的,怎麼就你當成了真的了呢?

再就是總有人說奧運會結束後這書就崩了。

說我不知道寫什麼了。

哦對,還說我習慣性中期放毒。

行吧。

下次我把大綱自己手寫出來鎖銀行保險箱裡……銀行保險箱也不保險,我乾脆直接燒了,然後死一回,清明七月十五拿到了我自己親自燒給我自己的大綱,把它記下來,然後轉世投胎,繼續上號碼字。

省的我的大綱被這麼多人看到,猜到。

可問題是我想了想,奧運會結束之前,好像罵的最多的就是“奧運會咋還不結束,你還打算墨跡多久?水多少字?”。

要不把奧運會關盒子裡,處於一個量子力學狀態,取名為薛定諤的奧運會?

奧運會總要結束的,也已經結束了。

我在書裡也說過,奧運會就像是一個安全屋,保護著主角不用接觸真正的娛樂圈。而現在奧運結束了,他一腳踏進了真正的娛樂圈。這圈子要爛,才能不比爛。

前兩天那個因為手扛不住沒寫出來,導致斷層的那一章我也說了,是我的鍋,但那一章卻是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一個萌新即將被規則同化的時候,師父出來了,提醒了他,別人可以走這條路,但你要走也可以,在學校給自己充滿電,吃飽喝足在走。

然後就有人說我吃書。

但這個我不反駁,誰讓我自己不給力,不能日更兩萬呢。可能一口氣發出來,就是另外一個結果。

第三就是關於天天有人說劇情沒推動的。

我也不知道所謂的劇情推動到底怎麼定義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之前我在群裡說過,我不喜歡金生火的原來演員英*,我覺得他人品有問題。可現在過早的引入幾個圈子的傾軋不太合適。

並且,我真覺得謙兒哥挺適合這個角色的。

所以他才會在這段劇情裡出現。

再者就是還有人噴我用主角唱歌難聽《空城計》這段,說以前在黃金甲釋出會上,主角還說過郭德剛不適合主持,這裡明知道許鑫唱歌難聽,還反覆出來說,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胡扯,那分明是楊蜜說的,跟我許三金有什麼關係!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遇到病嬌大佬怎麼辦

安三頁

重生,王者榮耀通天代

蔥爆五花肉

腦波

垃圾分類

鋼筋都市:無敵人生

月下伴怡

傅總,倆萌娃帶著媽咪炸了財團

會哭的奶糖

神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