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感覺,這名字還挺陌生的。

但隱隱約約又覺得這名字在哪聽過。

他繼續看內容。

“伍千里是一個兵,一個很純粹的兵。粗人,識字,但不多。脾氣倒是執拗……”

看到這句形容,許鑫微微點頭。

他很喜歡這種文風。

不需要過多華麗的辭藻,直接上來就點題,透過一二十個字就把一個角色的形象豎了起來。

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文件。

6231字。

心說好傢伙,還沒一章網路小說的字數多呢。

而這時,他手機“叮”了一聲。

拿起來一看,有人加他。

【蘭小龍】:許導您好,我是蘭小龍。

許鑫直接透過,主動發了個表情打招呼後,說道:

“蘭老師,我正在看您的故事。我們一會兒溝通。”

無論蘭小龍的資歷如何,介紹人是段毅宏,就憑這一點都得給面子。

“好的。”

對方回覆的也很快。

接著,倆人沒了溝通。

許鑫點了一顆煙,開始安安靜靜的看這個故事。

他閱讀的其實很快,整個故事也就用了十來分鐘,就看完了第一遍。

不過……

抗美援朝時期的戰爭故事?

他直接百度了一下“長津湖”,然後又百度了一下。

當看到了那句【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時,眼神動了動。

就著百科,把關於這戰役的大概匯總都看完後,又在心裡把這個故事結合了進去。

然後暗暗的點了點頭。

這故事,還不錯。

這是他給的評價。

但要說他多感興趣麼?

其實倒不至於。

首先這個故事很主旋律,而既然是主旋律,在影視圈裡是有一套不成文的潛規則的。

比如形象必須正面,必須體現我軍強大等等。

現在好多抗日神劇,其實就是把這個不成文的規矩給“放大化”,但尺度拿捏不好,才搞出來個什麼“從褲襠裡掏出個手榴彈”,“一槍在八百里外幹掉了鬼子”之類的名場面。

他不抗拒主旋律,畢竟這也是一份功勞。

但……

他是導演,要拍電影,不單單看的是故事,還要看劇本。他要從裡面瞭解到到編劇的想法,思維,然後結合自己的想法,看能否碰撞出那種讓他心動的火花。

而現在這個故事,太單薄了一些。

就像是一篇流水賬。前因、經過、結局。

但並沒有讓人感覺到很動容。

只能說,在瞭解了《長津湖戰役》這……光是看到百科,都能從裡面感受到當年的那些最可愛的人到底有多麼“可愛”之後,他覺得這是一篇很不錯的流水賬。

筆鋒簡練,老辣。

故事性也足。

可要說拍電影……目前他沒看到劇本,一切都還不好說。

坐在電腦前思索了一番,他點開了楊蜜的qq,在上面寫到:

“蘭老師,故事我看完了,並且已經瞭解了一下《長津湖戰役》的大概。我的評價是,故事性很不錯,但能否拍成電影,需要您把劇本構建出來。目前來看,如果單純以伍千里這個人的視角拍,能延展出來的東西不算多,屬於很單調的電影。

如果可以,我希望您能在劇本構建時,突出幾位配角,不僅僅是美軍的反派,還要有一些……能讓普通人更動情的“人”。

並且,既然是以伍千里為視角,那麼我希望可以朝著“糙中有細”這個方向走。不要刻意的煽情,您可以在創作劇本時,參考“留白”,只寫出來正面人物的壯烈,把其他的留白留給導演來表達。

故事的整體很完整,也尊重史實。不過在這裡我覺得您需要注意一下在草創劇本之初時的立意,您到底是想描述大場面,還是“戰爭的一角”。

我覺得這兩點您需要衡量好故事結構裡各自的比重,以防劇本創作出來後,本末倒置,沒了“伍千里”,還是“長津湖”這種情況如果出現,那就不合適了。以上是我的想法,供您參考。”

寫完之後,直接給楊蜜發了過去。

然後他切換了手機qq,把發給妻子的話直接複製了下來,發給了蘭小龍。

這樣就不用電腦登微信了,省的還得掃碼。

怪麻煩的。

這時。

“滴滴。”

妻子的qq回了一句“?”。

許鑫都懶得回應。

而給蘭小龍發過去了之後,他就把這個故事放到了桌面上的“還不錯”資料夾裡。

那裡面保守估計,至少有三四十個這種故事了。

多是朋友找來想讓他給看一下。

這種要求通常他不會拒絕,但基本不會說什麼“這故事好,讓我來拍吧?”之類的。

而搞定了這個故事後,他就繼續忙自己的事情。

直到蘭小龍回覆了過來。

“好的,謝謝許導。這個故事目前還在初創階段,我覺得待延展、修改的地方還有很多。並且,裡面還有大量史實需要去考證,調查。那等我完成了初版劇本,再發許導看下?”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站一坐規範

張長歌

最壕小學生

筆嬰

我真不想出名

江河白浪

國茶當道

小九爺

我使全球失業,全人類過年樂瘋了

青夢逍遙

花都小狂醫

少爺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