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桑,你還記得麼,我們聊過的那個想法。時空穿梭,兩個處於不同時空的人,在一個時空交匯點相逢的故事!我看了你的《秘密》之後,就一直在琢磨這個故事。然後你看……”

對於許鑫來講很是冗長的資料,到了新海誠那裡,就像是一臺裝了百度的計算機。

搜什麼有什麼。

很快,幾頁草稿紙,以及幾張男孩和女孩的肖像畫就全都鋪到了許鑫面前。

只不過全是日文,看的許鑫一臉懵。

而新海誠在反應過來後,也知道許鑫看不懂日文,於是說道:

“我現在其實已經開始做這個故事的預案。在我的設想裡,男孩和女孩是互相交換了身體,來到了對方身上。用他們各自的身份體驗不同的生活……然後,他們許下了無論對方在什麼地方,都要去見對方的約定!”

“呃……”

在許鑫的思索中,新海誠眼眸滿是亮光:

“就像是葉不顧一切,只為了去找小雨一樣!甚至連“三葉”這個名字,我也是想到了葉之後,才定下的。”

“……”

其實許鑫這些年,不是沒遇到過一些特別喜歡《秘密》這部電影的人。

無論是粉絲,亦或者是某個同行。

《秘密》是他的處女作。

在影視圈裡有個對導演的……怎麼說呢,不算固有認知的固有認知。

那就是導演的處女作,往往決定了這位導演藝術生涯貫穿始終的氣質。

當然了,這個說法並不準確。

新人導演本身沒什麼話語權,就算能執導一些作品,那也是被資方按著頭來搞。甚至很多時候,導演就是個擺設,整部作品都是根據資方的口味弄出來的。

這種導演的處女作並不符合這個固有認知。

它具體指的是那種……在儘可能受到外力因素最小的影響,由導演最初的想法貫穿始終的作品。

說白了,這種作品裡所散發出來的氣質,就是那位導演的氣質。

無論對方後來經歷了怎樣的演變,不管是心態、金錢、地位亦或者是其他……但電影作品裡所流露出來的那股氣質是不會消失的。

就像是嬰兒一樣。

那是它們睜開眼看到的世界,同樣也是他們對世界發出的第一聲啼哭。

而《秘密》對所有人而言,從一開始,就徹底決定了許鑫這位導演的氣質。

充滿“聲音”的鏡頭語言。

追求的是動態與靜態的美感。

以及那份……天馬行空,模仿不來,追求不來的靈韻。

對相當一部分導演而言,第一部作品,能搭建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就已經殊為不易了。

至於什麼鏡頭語言,或者是鏡頭美感之類的……更是不用提。

或許他們腦子裡有畫面,可這些畫面呈現出來時,往往都會多一份匠氣。

但許鑫不同。

他的《秘密》之所以被無數人記憶猶新,除了那個相當相當紮實的故事之外,便是那種……難以言喻的美感。

而這份美感,大多數人歸功於張一謀。

覺得許鑫如果沒有在《黃金甲》劇組裡,看到堪稱視覺藝術家的張導那種創造力,《秘密》這部電影未必會被他駕馭的如此輕鬆,就構建出了一種……用影迷的話來講“如同大提琴一樣憂鬱而靜謐的氣質”。

這點,許鑫自然不會否認。

他永遠記得,在《黃金甲》剛拍的時候,他看著監視器裡,那種用色彩搭配出來的“華美”,帶給了自己怎樣一種震撼。

所以,這麼多年,誰誇他,他都會欣然接受。

不是虛榮,而是一種理所應當。

為了《秘密》,他確實也窮極了自己在當時所有的靈感。

更何況,人都是有虛榮心的。

此時此刻,看著新海誠那閃閃發光的眼眸,許鑫唯一能回應的,便是點點頭,問道:

“所以,這是一個什麼故事?”

他也想看看。

自稱《秘密》狂粉的友人,在構思了多年後,心底到底埋藏著什麼樣的一個世界。

你受到了我的啟發?

那就讓我來“檢驗”一下吧。

讓我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啟發,才配的上你這麼多年的感情。

不知是否因為來到了這座屬於“動漫”的國度的緣故。

他也開始變得有些中二起來。

於是順著這份理所應當的情緒,對自己說道:

“就讓我這個《秘密》的締造者,親自來審視吧。”

……

說老實話。

許鑫是真沒想到,東京電影節開幕的第一天,自己一部電影沒看,一個採訪沒接,就這麼直接被人以一頓魚白,騙到了黑心小煤窯裡開始打黑工。

要麼說資本主義社會吃人不吐骨頭呢。

從下午開始,一直到晚上8點,許鑫踏入了一家看裝修就知道絕對不便宜的懷石料理亭,再到飯桌上……

他的大腦運轉就沒停過。

倆人甚至連吃飯時,都在聊電影。

並且,新海誠手邊還有一個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筆記本。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你怎麼也有系統

酸酸甜甜圈

你跟我說你是魔修?

夢想家wwc

雪域龍皇

冰鎮雪梨

讓你造外骨骼,這鋼鐵俠什麼鬼?

泡澡的松鼠

修羅女帝之絕世無雙

夢若浮情

有系統的我簡直無敵

愛玩遊戲的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