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月,劉宣一直忙碌著劉裕的事情,沒有時間抽取系統的獎勵。

劉裕的喪事辦完,劉宣才空閒下來。回到房間中,劉宣關上門,吩咐綠竹不準人來打擾,開始進行抽獎。這次的抽獎,沒有抽取到什麼有用的物品,只是一盒普通的雲南白藥。

對此,劉宣沒什麼失落。

隨著他的根基建立起來,對系統的依賴逐漸愈小。

更多,是依靠自已。

劉宣把雲南白藥收撿好,就往劉赫的住處行去。劉裕的喪事已經處理完,而他回劇縣也有一段時間了。長時間不在觀陽縣,不知道觀陽縣的情況,劉宣迫不及待的想回觀陽縣了。

來到書房中,劉宣行禮後落座。

劉宣說道:“父王,二弟的喪事,已經辦妥了。接下來是一些日常的雜事,兒子已經吩咐王府的人操辦。”

劉赫神色滿意,微笑道:“這幾日,辛苦你了。”

劉宣道:“兒子不辛苦。”

話鋒一轉,劉宣說道:“兒子還有一件事,兒子離開觀陽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次來,是向父王請辭的。”

劉赫眉頭皺起,似乎是不希望劉宣離開。

沉默片刻,劉赫說道:“宣兒,你已經是王府的世子。觀陽縣的事情,你可以漸漸的交出去,重新尋覓觀陽縣令,把心思放在王府上。”

劉宣說道:“父王春秋鼎盛,有父王在,王府自然無虞。再者,王府還有蘇國傅掌控大局,不會有問題。兒子之所以去觀陽縣任職,是想趁著年輕,多閱歷一番,多磨礪一番,多學些本事。以後回王府,也能有一身的本事,不是一無所知。”

提出的理由,合情合理。

劉赫聽後,一時間也找不到理由來反駁。

劉宣知道必須說服劉赫,繼續道:“兒子去了觀陽縣,也會經常回劇縣的。父王,兒子還年輕,如果現在就留在王府,不磨礪一番,將來難成大器。許劭的話,兒子是半信半疑的。因為兒子如果不努力,斷然不可能有所成就。兒子還想讓父王名留青史,兒子也向留名於世,所以兒子必須要出去闖蕩一番。”

劉赫眼中一亮,鄭重的點頭同意。他之所以想留下劉宣,是因為身邊沒人了。死了女兒,死了兒子,心中空蕩蕩的。

膝下兩個兒子,只剩下劉宣,自然希望劉宣留在王府。

可是聽了劉宣的話,又被劉宣勸服了。

事實上,劉宣考慮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劉宣留在王府,只能處理王府的雞毛蒜皮小事,不可能有所發展成長。

如今,袁紹、曹操、劉表等諸侯都在快速的發展,他不能落後。

所以,劉宣想返回觀陽縣。

劉赫深吸口氣,道:“離開的時間,定好了嗎?” 。

劉宣說道:“兒子打算明天一早啟程。”

“可以!”

劉赫同意了,沒有再阻攔。

“咚!咚!”

敲門聲,在房間外響起。

侍從稟報道:“殿下,國傅求見。”

劉赫道:“告訴蘇景,本王馬上就去。”

“諾!”

侍從得令,轉身就下去了。

劉赫看向劉宣,吩咐道:“隨我去見蘇景。”

“是!”

劉宣點頭,跟著劉赫一起往外走。

兩人來到大廳,蘇景連忙迎了上來,拱手行禮。

劉赫落座後,示意蘇景也坐下,問道:“蘇卿,有什麼事情嗎?” 。

蘇景神色嚴肅,道:“殿下,臣剛接到孔相的訊息,朝廷將有使節來北海國。其來意,是為天子大壽的事情。孔相說,天子使節抵達,王府需要派人前往迎接。”

劉赫問道:“蘇卿的意思呢?”

蘇景早有了腹稿,微笑道:“表面上,是天子使節前來。可明眼人都知道,其實是董卓的使節。畢竟,朝中是董卓執掌大權,天子在他的手中形如傀儡。臣認為,如果殿下親自迎接,太鄭重了。如果世子前往迎接,既表示了王府的重視,也不會遭到詬病。”

劉宣聽了後,嘴角輕輕抽搐。

這才剛向劉赫提出了告辭,沒想到就要迎接董卓的人。

剛給劉赫祝壽結束,又要給天子祝壽。

真實……

劉宣心中很是窩火,對迎接使節的事情,沒有多少的想法。這些事情搞得再火熱,費再多的功夫,都不如壯大自已的力量來得實在。

劉赫說道:“就依照蘇卿所言,由宣兒陪同孔相迎接。蘇卿,宣兒沒有經歷過這些事情,你經驗豐富,多指點他。”

“臣遵命!”

蘇景拱手應下,道:“朝廷使節抵達的時間還沒有傳來,臣暫時告退。有了確定的訊息,臣派人通知世子。”

“可以!”

劉赫點頭。

蘇景站起身,拱手離開。

劉赫目光一轉,落在劉宣的身上,道:“宣兒,蘇景的話,你也聽到了。你返回觀陽縣的事情,暫時押後。等迎接使節的事情辦妥了。再返回觀陽縣。”

“是,兒子遵命。”

事到臨頭,劉宣不可能再拒絕。

身為王府的世子,這本身是他的責任。如果只是想著擔任世子的好處,卻又不履行職責和義務,劉赫第一個就不答應。

劉赫說道:“你下去吧,多準備一下。”

“諾!”

劉宣起身告辭。

他沒有留在王府,往天香閣行去。

來到後院,劉宣見到郭嘉、糜芳等人,說道:“今天我已經向父王請辭,徵得了父王的同意,準備明天早上啟程返回。但剛剛接到訊息,朝廷使節即將抵達劇縣,是為了給天子祝壽的事情。具體情況,暫時還不知曉。我要陪同孔相迎接,暫時走不了。”

郭嘉眼眸眯了起來,道:“橫生事端啊,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雖然暫時無法返回觀陽縣,但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也是一件好事。你代表的是康王,和孔融一起去前往迎接朝廷使節,有助於你名聲的提高。”

糜芳道:“暫時還不知道來的使節是誰,既然是朝廷使節,主公和對方搭上關係後,稍微運作一番,也有助於主公進入朝廷官員和天子的眼中。這,也算是一件好事。”

劉宣道:“這些道理,我都明白。”

郭嘉笑了笑,說道:“二弟,我知道你想著觀陽縣的事情。但這件事,急也急不來。再者說了,觀陽縣的一切都上了正軌,有李奕和管亥主持,不會有問題。”

“嗯!”

對於管亥和李奕,劉宣很放心。

他話鋒一轉,和郭嘉、糜芳、千雪商量了接下來的一些事情,就起身回王府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十月南山火

回到過去,阻止末世

林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