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苗疆。

面對李茂貞求援時死活不出山的十二峒,在袁天罡來到苗疆之後,便如同換了一批人,不但公開宣佈蚩離是叛逆,是苗疆罪人,還積極的幫住袁天罡搜尋其人的行蹤。

有著十二峒這個地頭蛇的配合,蚩離在躲藏了小半月之後,便被袁天罡所殺,其所煉製的兵神也被龍驤軍全部毀滅。

大唐天極三年五月。

將將趕回的一萬多龍驤軍依然被餘飛交給李茂貞和郭威指揮,作為偏師繞路從常山出發,去斷遼國大軍的後路。

五月二十三日,唐遼兩方在魏州相遇,作為地頭蛇的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雖然極為惱怒餘飛削藩的舉措,但面對外敵卻極為拎的清,將前來勸降的遼國使者斬殺,將人頭送到了餘飛面前。

在平盧、義武等藩鎮紛紛投靠遼國的背景下,符彥卿這番動作便顯得極為難得了。

餘飛也同樣投桃報李,封符彥卿為宜陽郡王,暫領天雄軍。

自六月開始,餘飛便率領大軍與遼主耶律德光在魏博展開大戰,吃過一次虧的遼國面對餘飛雖然兵力是餘飛的幾倍,但卻顯得小心翼翼,從不冒進。

而在餘飛與遼國在魏博大戰的時候,南唐李昪也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陛下,如今李飛正在與遼國百萬大軍戰於魏博,此時只要陛下北伐打下汴梁,便能斷了李飛大軍的後路,李飛一死,整個天下便是陛下的了,陛下莫要猶豫才是。”

李昪看著李嗣源侃侃而談,不由陷入了沉思,過來片刻後才道:

“李飛要是戰敗,契丹百萬大軍豈不順勢而下奪取中原?那朕豈不是成了民族罪人,不妥。”

李嗣源嘿嘿一笑道:

“契丹不過胡人,佔了燕雲已經是極限了,他敢窺視中原皇帝之位,便是其敗亡的時候。”

“哦?”

李昪不解,看向李嗣源等他解釋。

李嗣源行了一禮後才說道:

“陛下請看,契丹兩次南下,看似勢如破竹,但都是有前提的,第一次乃是小王那女婿帶路,諸多節度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這一次乃是李飛出了昏招,天下還未坐穩,便急著削藩,導致眾多節度使不滿,這才讓契丹毫無阻礙的來到魏博。”

“只要遼主膽敢窺視中原帝位,必然遭到反噬,契丹才多少人,而漢人又有多少?那些節度使也不是吃素的。陛下放心便是。”

李昪點了點又搖了搖頭道:

“還是不妥,如今國內不穩,還有許多人忠於楊溥,外還有吳越牽制,一旦朕離開,恐怕會有大變,不妥,不妥。”

李嗣源聽得李昪如此說,裝作深思模樣,過了半晌才道:

“那派了一個大將率兵?”

李昪只是搖頭說“不妥”。

此時李嗣源突然嘆息一聲道:

“看來陛下並不相信小王,罷了罷了,就讓李飛那豎子得了這天下吧,陛下保重,外臣告辭了。”

李昪只是微笑看著李嗣源表演,李嗣源說要告辭,腳下卻一直不動。

“好了,李嗣源,不用再演了,朕也可以給你說個底,我大唐暫時沒有統一天下之力,即便李飛死了,也是白白為人做嫁衣,你想借兵,朕可以給你兩萬兵,但是你成功之後,朕要襄陽和巴蜀。”

李嗣源此時也突然哈哈一笑道:

“陛下好大的胃口,這是想全據長江天險,坐斷東南啊。好...小王答應了。”

......

大唐開極三年九月,距離餘飛從長安出兵已經一年,與遼主耶律德光在魏博也拉鋸了三個多月。

太原和洛陽的兵馬也都陸續與餘飛匯合,兵力也達到了十八萬人,與遼軍差距已經不足一倍。

而耶律德光在這三個月中一直小敗不斷,為先帝報仇所激發計程車氣已經被消磨殆盡,加上唐軍兵馬越來越多,開始有了退兵的心思,只是一直被石敬瑭勸阻,說大變在即,馬上便可全殲唐軍。

這才讓耶律德光堅持了下來。

大唐開極三年十月十三。

李嗣源帶著從南唐借來的兩萬兵馬,從合肥出發,晝伏夜出經過十餘日的行軍,來到了汴梁,靠著留在汴梁的細作開城,一舉攻下汴梁,將餘飛的後勤切斷。

魏博唐軍大營,隨著信使將汴梁的訊息傳回,大帳之中眾人有些慌亂,便是身經百戰的王彥章也不例外。

“陛下退兵吧,咱們走HD先退回太原,來年再戰。”

帳中眾人聽得王彥章之言,都點了點頭,乘著還有糧草退往太原的確是上策。

餘飛不可否置,只是看著眼前的地圖。

便在此時一個有些稚嫩的聲音響起。

“恭喜陛下,戰機已至,擊敗遼國在即。”

餘飛看著才不過十四歲的柴榮笑道:

“哦?眾將皆要朕退兵,你一小小的執戟郎,何敢口出狂言?”

柴榮躬身一禮後,這才說道:

“啟稟陛下,我軍精銳數倍於敵,陛下英明更是不知高遼主多少,我等一直在此糾纏,只是因遼主膽小,不敢決戰,這才一直拉鋸,如今我軍糧道被斷,遼主一點會率領大軍來攻,只要我軍不亂,遼兵定然不是我軍對手,這如何不是破敵之機?”

眾人面面相覷,只有餘飛突然大笑道:

“好啊,小小年紀,便有這般見識,這般膽量。”

誇完柴榮之後,餘飛才站起身來大喝道:

“眾將聽令。”

“末將在...”

“王彥章你今晚便帶一萬騎兵去遼軍大營挑釁,其必不敢出,待得天色全黑之後,你便往東暫時前往PY駐紮,待得遼軍離開之後,你便取了博州斷他後路。”

“末將遵命。”

餘飛點點頭,又看了帳中眾人一眼後,說道:

“其餘眾將,今晚三更拔營前往相州。”

“末將遵命。”

......

大唐開極三年十月十五日,唐軍糧道被斷,世祖皇帝率軍撤往相州,遼主耶律德光率領百萬大軍妄圖吞滅十七萬唐軍。

雙方在相州大戰兩日,遼軍敗北,耶律德光領軍退回博州,不想博州已經為南平王,王彥章所佔,無奈只能繼續往北而退。

而世祖皇帝一路追殺,斬殺俘虜無數。

待得遼主退到幽州之時,才發現幽州已失,再次被平陽郡王郭威和國舅岐王李茂貞率軍追殺,最終被斬於瀘水河畔。

至此遼國元氣大傷,只能丟棄祖地,往西遷移,遠離大唐兵鋒,最終在中亞以西重新立國,史稱西遼。

大唐開極四年一月,唐軍再次攻破汴梁,叛賊李嗣源焚燒汴梁皇宮,自焚而死,其餘叛亂的節度使也在半年之內被一一攻滅,歷時一年半,大唐正式統一北方。

整個天下,只有南唐、南漢、吳越還未統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陰陽典

亂世奸臣

東山再起

永弓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