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很多人對圍魏救趙這個陽謀有著自已的想法。

【不救,借他人之手滅了老大,然後自已回來當老大,不香嗎?】

【 圍魏救趙這種局,也就項羽頭鐵能破解[捂臉]】

【龐涓當時有沒有可能也來個圍齊救魏[思考],路上就不會中埋伏】

【這也就是龐涓,要換韓信試試,劉邦都被項羽打的生死不明,韓信都按兵不動】

【說什麼無解[淚奔]不過是魏王無血性罷了,當年洪都之戰朱元璋還不是沒有去救,結果朱文正把陳友諒給耗死了。魏王如果能扛住,讓龐涓轉頭攻向空虛的齊國,孫臏還不得開著輪椅跑路[尬笑]】

【以龐涓的軍事才華,他會看不出來孫臏的真實用意,他肯定知道孫臏是在逼他撤軍,他也肯定知道半路有埋伏,他甚至知道哪些地方最適合埋伏。但是他沒得選,不撤,大梁丟了他背鍋,大梁沒丟也是抗命,再也別想執掌軍權。撤,雖然會有損傷,至少魏王還會信任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漢朝。陳下。

劉邦血汙滿臉,喘息方定。

他瞪著第四條彈幕,突然大怒,拔劍將眼前的桌案斬為兩半。

不久前,他和項羽簽訂了“鴻溝和議”。

張良、陳平卻建議撕毀鴻溝和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自其背後發動偷襲。

劉邦約集韓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圍楚軍。

由於韓信及彭越未如約出兵合擊楚軍,結果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敗。

漢軍退入陳下,並築起堡壘堅守不出,而楚軍又一次合圍了劉邦。

“韓信和彭越不肯奉命,而今當如何?”劉邦看向張良。

張良答:“楚兵將破,韓信和彭越卻沒有分地,所以不肯前來助戰。”

於是,劉邦將陳以東直到大海的大片領土封給齊王韓信。

睢陽以北至谷城封給彭越。

就這樣,韓、彭二人盡數揮軍南下。

同時劉賈、英布也自淮地北上,五路大軍合圍。

垓下之戰隨之爆發!

戰國。馬陵。

龐涓一口氣追擊了三天,齊軍退卻避戰而又天天減灶,分明是鬥志渙散,士卒逃亡。

於是他丟下步兵和輜重,只帶了一部分輕裝騎兵,晝夜兼程追擊,要一雪桂陵前恥。

此刻追至馬陵,天已黑。

見路旁剝了皮的樹幹上,似乎寫著字,就叫人點火把檢視。

卻見上面寫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這八個大字。

他聽著四周黑暗中,有弓弩不斷擊發的動靜。

有很多伏兵!!!

頃刻間,龐涓身中數十箭。

在那瞬間,他猛然想起了很多年前。

他剛離開師門時,恩師鬼谷子告訴他的八個字。

“遇羊而榮,遇馬而死。”

當年,龐涓看到了一盤蒸羊肉後,得到了魏惠王的賞識,拜為大將。

如今在這馬陵,他卻是要死了。

“遂成豎子之名!”龐涓不甘心地叫道,拔劍自刎。

元朝末年。

陳友諒拔刀大吼:“給我殺!”

他就不信了,自已麾下60萬大軍,攻不破這一座洪都城。

乘朱元璋和東吳張士誠作戰,無暇西顧,江南兵力空虛之隙,陳友諒率大軍前來,原以為能一鼓而下。

沒想到守城的朱文正竟如此難纏。

這都已經是第85天。

洪都城的城牆早已被破破爛爛,可守軍依然且戰且築。

雙方戰士踩著同袍的屍體一步一步前進,傷亡慘重。

此刻陳友諒看到了天幕倒數第二句彈幕,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

“朱文正把我給耗死了?”

【有人說,推恩令是古代第一無解陽謀。】

漢高祖建立漢朝之後,大肆分封劉姓子孫為諸侯王。

等到劉邦去世,這些封地遼闊、實力雄厚的諸侯王。

經常不聽朝廷號令,讓皇帝寢食難安。

漢景帝時削藩失敗,釀成吳楚七王之亂,致使國家元氣大傷。

漢武帝上臺後,聽從主父偃建議。

把以前只有嫡長子能繼承諸侯王王位,其封地的規定。

變為嫡長子、次子和庶子都能得到封號和封地。

史稱推恩令。

諸侯王的封地是固定的,這樣一代一代往下分封。

諸侯國會變得越來越小,諸侯王的權力也越來越小,藉此達到集中皇權的目的。

但是諸侯王明白皇帝的用意,淮南王和衡山王拒絕推恩,密謀造反。

但剛開始就被兒子和孫子舉報,二人畏罪自殺。

因為拒絕推恩,就等於拒絕了次子和庶子翻身的機會,當事人自然不願意。

推運令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是陽謀。

執行推運令,諸侯王就要被分裂。

不執行推運令,諸侯王就要內亂。

即使明白是個坑,也不得不往坑裡跳。

比如中山靖王。

推到第17代子孫劉備,已經是個上街賣草鞋為生的窮人了。

【陰謀就是你看不透我;陽謀就是我看透你了,你無路可逃。】

【所以獨生子女才是王道[看]】

【這麼好的陽謀為什麼朱允文不用呢】

【推到最後,劉秀種地,劉備賣草鞋了[發怒][發怒]】

【漢武帝這一招真的妙,從敵人的內部開始分化,省心省力,以時間換空間】

【推恩令陽謀有解的,世世代代只生一個兒子,女兒隨意生】

【你真要這樣,皇帝最高興了,一個兒子,就古代的條件,出個意外,生個病,斷子絕孫了,機率更大,土地皇帝拿走了】

大秦。

嬴政點頭。

“這推恩令果然厲害,讓人不得不為。”

“陛下,這個推恩令有個前提,那就是朝廷必須強大,不然推恩令就只是個笑話,諸侯王可不會理會。”

李斯在旁說道。

漢朝。

劉備正坐在路邊賣草鞋。

見了天幕中所言,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主父偃的這一招,即便是他也想不出應對之法。

推恩令和削藩的作用相同,主要區別在於,一個是間接委婉,最終使整個藩國被層層削弱。

另一個則是強制執行,不給藩王任何機會。

明朝。

朱允炆看著天幕。

“朕若是也用推恩令,可否達到這等效果。”

齊泰在下答道:“陛下,我大明和大漢情形不同啊。

一來無恩可推,我大明藩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沒有封國和土地,也就無法將封地的所有權分散給子孫。

二來無威可推,陛下登基不久,各地藩王大多又是叔伯輩。

三來推恩令耗時太長,達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將封王削減到普通百姓的程度。

還是直接以削藩的方式來解決,更為妥當。”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綠的奶,才是好的奶

葡萄醬香餅

災厄入侵,我即是天災

楹貓

小子你別太離譜

栗子火花

絕世瞳術,萬花筒

水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