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評論家曾經有這樣的名言,後來被馬克思在《資本論》裡曾經這樣描述:

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見《資本論》第一卷)

而網際網路的股票的利潤,在1999年,甚至是遠遠大於300%。比如說米國高通的股票,在這一年當中,就整整漲了26倍,完全可以稱得上瘋狂。

早在1998年的中期階段,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就提出,是米國的資產價格膨脹,而不是東南亞金融危機構成對世界經濟的更大威脅。

從那個時候起,很多的經濟學家就提出警告,米國的經濟很有可能面臨極大的泡沫,這種繁榮不虛假的,不可持續的,需要適當的降溫處理。

他們認為在米國的資本市場,高科技領域以及網際網路產業的股價已經高出一定的合理區間很多。而傳統的工業卻又面臨著生存的壓力。

因為大家都將資本投入了高科技、網際網路產業,這些傳統工業得不到有限的資金髮展,必將面臨生存的危機。而一旦這些危機爆發,也將關聯到那些高科技領域。

可現實給了他們一擊狠狠的耳光,網際網路公司、高科技產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堪稱卓越。這讓那些經濟學家們處於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因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事實勝於雄辯。

要知道,在1999年,米國經濟依然保持著高速的增長,通貨膨脹率更是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同時,在失業率方面,也同樣創造了近幾十年的一個新低。

這樣的事實,讓更多的人群相信,米國的經濟不會出現問題,現在投資網際網路、高科技正是最恰當的時期。

在這一年當中,很多的公司只是在公司的字尾上加一個.***,然後再拿出一份商業計劃書,就開始得到廣大股民的追捧。完全不顧及這家公司具體是做什麼的,是不是有產生盈利!

甚至有些初創的公司,只要有個域名,就馬上有人給你送來資金,支援你繼續做下去。

隨便一家新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都能輕輕鬆鬆的融資幾千萬美元,甚至更多。此時的美元就像紙張一樣,好像很不費勁的就可以拿到。

從1998年到2000年初,短短的兩年多的時間裡,米國金融界到處在炒作高科技的魔力。只要是跟高科技掛上一點邊邊,那麼恭喜你,你要發財了。

因為馬上你的公司股價將要爆發,甚至很多的人揮舞著支票,要收購你的股票或者公司。

對於華爾街來說,網際網路公司初期不賺錢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要先佔領一定的市場,有一定的使用者規模,以後總會有機會把之前虧掉的錢賺回來。

這樣的想法,已經成為了很多投資者的共識。

而作為從事這些領域的行業人員,同樣的遭受到瘋狂的追捧。只要你相關行業的學位證書,馬上就被各大公司爭相報價,爭取你進入他們的公司。

哪怕你是剛剛畢業的學生,或者留學生,月薪上萬美元,都完全不是問題。整個歐美市場似乎陷入了一種大繁榮當中。至於說這種繁榮是不是虛假,沒有人在乎,他們更多的就是區炒作,把股價炒到更高,以便賺取更多的美元。

當然,這些錢大部分都被華爾街的金融公司所賺取去了。而同樣的,也有很多的投資公司跟在後面吃肉喝湯。比如說,李健仁的鯤鵬資本。

時間已經進入99年的12月份,在已經過去的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在李健仁的吩咐下,張家強將鯤鵬資本的資金全部投入了進去。

高通、微軟、思科、甲骨文、雅虎等等,很多他能記得的有一定影響力的高科技網際網路公司,李健仁都進行了股票的買進。

而現在的時候,已經到了收穫的季節。

在李健仁的指示下,從十一月底,鯤鵬資本已經開始將手中的股票慢慢的丟擲,不留痕跡。根據張家強的估計,差不多12月底,最遲一月初,所有的股票都將在高點拋售。

讓張家強難以理解的是,目前網際網路等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市值還是一片大好,他不明白李健仁為什麼這個時候就開始拋售。

按照他的想法,至少要到明年,也就是2000年後,再觀察下形勢,才可以慢慢的做動作。萬一2000年網際網路市場繼續發威,那鯤鵬資本豈不是少賺一大筆錢。

帶著這份疑惑,張家強特意給李健仁打去了電話。可惜的是,李健仁一意孤行,直接下達命令,務必在二月份之前拋去所有股票。

想得通要執行,想不通也必須執行,這就是李健仁的原話。

張家強雖然確實還有點想不通,他也知道網際網路的泡沫已經有不少的水分,可歐美市場還在持續的投資網際網路。這豈不是表明網際網路股市還是有不少的空間,應該不至於現在就開始回撤啊!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鯤鵬資本從當初開始介入歐美市場高科技、網際網路領域時的五十多億美元,到現在已經擁有了二百多億美元,一年多的時間整整翻了四五倍的利潤。

如果不是因為李健仁確實記不清到底哪些股票漲幅最大,哪些股票利潤最誘人的話,說不定現在的鯤鵬資本都已經超過500億美元的資產了。

比如說高通,一年的漲幅26倍,李健仁卻不清楚,當初只是要求張家強分散開來投資,主要的目標還是放在了微軟、思科等股票上。

要知道前世的李健仁閒暇之餘也炒股票,但更多的還是關注國內。對於國外的情況,只是知道個大概,並不瞭解具體的情況。

他只知道2000年的三月份,網際網路泡沫就將爆炸,那時候基本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一片狼藉,倒閉了不計其數的公司。包括很多的知名企業,都是在夾縫中生存。

張家強畢竟還是屬於打工者,李健仁也沒法跟他講清楚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所以只能強硬的要求他執行命令。至於原因?老闆的話你聽著就是,不需要知道更多。

之後的張家強開始執行命令,開始一步步的拋售股票。鯤鵬資本的投資金額已經不算小了,所以是沒有辦法一下子拋售的。只能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執行。要不然肯定會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如果那樣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對於這些,張家強有經驗,之前香島金融危機的時候,他已經實地參與過一次,他很懂得分寸。

具體如何的操作,李健仁當然不會去過問,他聘回來這麼多金融方面的人員,不就是來做這些事情的呢。他只要最終看結果如何就行。

而對於這一年多的收穫,李健仁確實欣喜若狂。從一開始他沒有想到能賺取這麼多的利潤。因為他對當時的米國股市並不是很瞭解,他只是憑著曾經的記憶去安排相關的操作。

至於能賺多少,他心裡並不是太有底氣。賺是肯定有得賺,但是現在的利潤達到這種規模還是讓他很開心的。

這麼多的資金,可以讓他蓋多少學校啊,想想心裡都美滋滋的。

可這樣的喜悅,他卻不能跟別人分享,只能一個人偷偷的樂。如果讓人知道一年多的時間裡,他賺取了這麼多的利潤,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么蛾子出來。財不露白的到底,誰都懂。

求各種票,求收藏追讀,在下拜謝啦!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神狂婿

耶格

開局訛上美女總裁

煙雲神劍

國家宣佈修仙者存在,我遁入魔道

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