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江湖騙子還是世外高人?

“道長,青石鎮到了。”

前方傳來車伕呼叫聲,將搖搖欲睡的徐源長喚醒。

徐源長拿起包袱背上,撩開布簾從車廂後門跳下,看日頭已過晌午,朝車伕道一聲謝,讓車伕迴轉,他要在鎮上採買些飴糖糕點肉食酒水做進門禮。

青石鎮到石盤村繞山路要走十里,而翻過東南方那道山嶺埡口,最多五里。

他等下抄近路,以他的腳程正好趕上晚飯。

原主的記憶裡,這個時節青黃不接,每天只兩頓稀的。

捱餓的印象刻在骨子裡,灰濛濛的難受。

打量街道兩旁陌生的樹木景緻和陳舊鋪子,徐源長注意到前面有好些人圍著,一個個伸長脖頸在看熱鬧。

走近前去,透過人群空隙,看到一個浩發老者穿著洗得發白青布舊道袍,扎著太極髻,臉色紅潤,頗有幾分鶴髮童顏的仙氣兒,在一張桌子前賣力表演戲法。

老者雙手捏著兩尺見方灰白蓋巾的上邊兩角,上、下、反、正都朝看客們亮相交代。

再抖了幾抖,右手攥緊蓋巾中間部位,翻轉過來,變出一隻粗陶小碗,放到桌上,接著又變出一顆褐色木珠子,手法越發的快了,變出一堆的零碎物品。

看客們頓時報以熱情喝彩聲。

有見多識廣者還與邊上的人議論著老頭的手法。

道袍老者放下蓋巾,遮住桌上變出來的物品,抱拳唱喏:“常言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老道初到貴寶地,給老少爺們演了五個戲法,只為混個嚼口湊個盤纏錢……”

看客們以飛快的反應做鳥獸散去,很有看戲經驗。

有挑剔的男子還說老頭演的戲法,不如上回那個賣藝姑娘的翻筋斗有看頭。

引起好些人嘿嘿哈哈的評頭論足回應。

剛才還人頭濟濟的熱鬧場地,一下子就空蕩蕩。

演戲法老道也不著惱,這般市井場面見得太多,朝著還留下來的寥寥數人殷勤行禮打躬,目光掠過四個穿緇衣著皂靴腰間懸掛佩刀的不良人,沒有停留,落到最後面的穿灰佈道衣的徐源長身上,笑得越發殷勤。

徐源長摸出三枚銅錢,走上前去,將銅錢放進桌上的一個瓷碗。

走江湖混口吃食也不易啊。

戲法再好,窮鄉僻壤的哪有甚麼大方看客。

“嘿,老頭,你若有真本事,將我這口佩刀吞吃了,打賞你幾個大錢,如何?”

一個雙臂抱胸的長臉不良人,斜胯站立,用輕佻語氣調侃道。

另外三人也痞笑附和著慫恿。

“老道不會吞刀戲法,四位爺恕罪莫怪,莫怪。”

戲法老者抱拳打躬作揖,笑著圓滑應付。

他才不會費勁巴拉從不良人和青皮街痞手中賺錢,都是找事挑刺難伺候的主兒,他雙手捏起桌上蓋布一抖,先前變出來的一堆物品消失不見,趕緊收拾東西走人。

徐源長轉身要離去,被無所事事的不良人盯上喝住。

“你小子看著面生,路引拿來檢視,別是流氓匪人冒充道士。”

“說伱呢,快點,磨磨蹭蹭耽誤時間。”

四名不良人圍攏上來。

徐源長沒有說話,從懷裡摸出一張憑條,是出雲觀外院開具的路引,有一個月的期效。

他知道幾個閒得蛋痛的傢伙,想訛幾個銅錢花用。

鎮上的不良人負責巡、查、問、拘等事項,維護一方治安。

那個長臉不良人接過路引,只一掃視,又將路引還回去,與另外三人低聲說了一句,“石盤村姓徐的,沒油水。”

石盤村裡大部分是徐姓,離鎮上不遠,鄉里鄉親的不便下手敲詐。

四人分兩組走開,沒有再行刁難。

變戲法老者將借來的舊桌子,還給街邊店鋪,斜揹著鼓鼓囊囊的舊布包袱,追上來笑呵呵攀談:“難得遇上同道,敢問道友貴姓?”

徐源長站定腳步,回道:“免貴姓徐,老修行如何稱呼?”

曾經見識過出雲觀幾位道長的真本事,彈指烈焰,扔符爆燃,憑空掠行數丈不在話下,外出行走被人尊稱為“仙長”,威風得緊。

眼前的寒酸老道怎麼看都是一個跑江湖的,還是單幫,連個女子搭檔都沒有。

混得也忒慘淡了點。

老者抱拳做一個道家禮:“我姓古,道號彥山,見過徐道友。”

徐源長回禮稱了一聲“見過彥山道長”,臉皮比他還厚啊,給自個取了一個響亮道號,他便要找個藉口離去。

彥山道長已經熱情邀請:“相見就是有緣,我請道友吃一碗素面,就當是交個朋友。”

“萍水相逢,怎能讓道友破費,在下還要趕路,下回吧。”

徐源長推脫說道,他沒有客氣說由自己請。

像這般跑江湖老頭,給根麻桿都能順著往上爬,不是捨不得幾個銅錢。

江湖人士的下限普遍較低。

“吃一碗麵能耽誤幾個時間?走吧,斜對面的老店鋪子,用料實誠,麵條勁道,老道我走南闖北幾十年,即便是孑然一身,從來沒有虧待這張嘴。”

老者豪爽笑道,不容分說,當先往對面街鋪走去。

要不是背上的舊包袱有礙觀瞻,頗有幾分世外高人的飄然氣度。

徐源長稍想了想,嘴角露出一絲自嘲笑意,高人避世清靜,哪能隨便在偏僻地方路遇?

這就是一個普通的江湖老頭。

跟著穿過青石街道,走進過了飯點沒有客人的老麵館。

“夥計,來一碗素面,再來一碗羊雜麵,不放蔥、蒜,料頭要足。”

“好嘞,兩位道長請稍等。”

年輕夥計笑嘻嘻拿毛巾在桌上擦了幾下,剛才看過老頭表演的便宜戲法,沒錢打賞,夥計勤快跑動,拿來一壺熱茶水,幫兩人倒上。

老道用指頭叩了叩桌面,示意謝過,與對面的徐源長閒聊,江湖逸聞,清平郡數百里地界風土人情無所不知。

唯獨不談道法玄學。

聊到後面,老道低聲透露,他想找一個衣缽傳人,將一身所學傳承下去,而骨骼清奇頭角崢嶸的徐源長,便很合他眼緣,價格實惠,只要十兩銀子的拜師費用。

吹噓有一門真本事在身,從此天下我有,衣食無憂。

徐源長身軀稍微扭動了一下,感受到懷裡的銀子還實實在在沒跑,默默吐槽一句,是浪跡天涯,衣食無著落吧。

他堅決拒絕接受對方破爛衣缽的好意。

要不是夥計已經將熱騰騰的素面擺到面前,他差點要起身振衣離去。

老道也識趣地不再提及,注意力放在香噴噴的羊雜麵上,呼啦呼啦,風捲殘雲般將一大碗麵連湯汁也吃乾淨,心滿意足拍了拍肚皮,站起身。

“夥計,拿一個空碗來,貧道變一個戲法給你們瞧瞧。”

“好嘞,來了。”

夥計屁顛顛拿來大碗,笑嘻嘻還用袖子擦去裡面的水漬,掌櫃和廚房裡的幾人全都跑過來看戲法。

老道沒有接碗,指著邊上空桌,“你將碗蓋上,我出門後,你再揭開。”

揹著大包袱,徑直走出門。

袍袖甩動,沒再與不識趣的徐源長打聲招呼。

夥計忙揭開大碗,裡面有一摞銅錢,不多不少正好十枚,兩碗麵的錢。

“哇,這戲法好神奇!”

“是啊,老道長連碗邊都沒有碰過,將銅錢放了進去,是怎麼做到的?”

夥計和幫工大呼小怪,仔細觀察銅錢的真假。

掌櫃的趕緊往自個袖口身上摸,又往櫃檯跑去,清點櫃子裡的銅錢,可別被江湖騙子給耍了,趁著對方的同夥還在,有甚麼差缺,及早發現再撕扯不遲。

徐源長放下筷子,先往自己懷裡摸去,銀子沒有丟,再拿過包袱伸手進去探查,兩串銅錢安然無恙,最後清點袖袋內的銅錢,還特意看一眼用紅繩系在左手腕處的法錢。

他沒有丟錢。

走出門,街道兩頭,老道早就走得不見蹤影。

他滿頭霧水,或許是遇上了世外高人?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風知南藝

愛吃榴蓮雪梅孃的考考

投我以桃

不愛吃紅米

尾戒與魔法

Joker丶十八

原來我是天之驕子,只是記性不好

T滄T

極惡高校之莫名成為慈善集團

一隻雞翅膀

轉賣婚約後我逆襲了

我愛桂圓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