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真真假假,誰知?

見揹著竹箱的年輕道士走去街對面,消失在拐角處,彥山道長把地上舊黃麻布往中間一收,麻利地將眾多隻賣有緣的秘笈往背上一甩,像揹著一包袱破爛,口中嘀咕盤算。

“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有了銀子誰願意擺地攤吃灰?且去太白樓叫一桌酒席,祭一祭遭老罪的五臟廟。”

揮一揮衣袖,走得很是豪氣。

原地留下一張孤零零搖搖晃晃三條腿破板凳。

徐源長走出一截,再返回來時,已找不見剛才還在的老道。

“溜得這麼快?”

搖搖頭,還差他一本贈送的書冊呢。

他現在已經對竹箱內的“六甲奇門化身術”,不抱太大奢望,高手難遇,騙子常見,是他幼稚了。

不過三十兩銀票,倒是不會覺得心痛。

返回客院,徐源長簡單洗漱,拿出課堂筆錄冊子翻閱,爾後又修煉半個時辰青龍升木術,凝練溫養中庭竅府中的木氣,再接著又修煉大豁落鬥術,一樣樣練完,已近黃昏時分。

閒著無事,徐源長拿出六甲奇門化身術嶄新冊子,抱著甄別真偽心態,一字一行往下看去,墨跡新鮮,文字多有塗改,說是草稿不為過,書寫不會超過一月之久。

他卻看著思索著漸漸入神,不知不覺將一整本薄冊認真翻完。

裡面記載的“化身術”淺顯易懂。

“化身之前種元印”,他在考慮凝練法力開闢神庭竅府的可行性?

天色漸黑,徐源長緩緩踱步,許久過去,他決定嘗試修煉不屬五行的神道秘術,若是沒有成效,不練便是,後面還有“元印為臺請六甲”,“法力奇門照化身”兩個步驟。

即使不成,亦當無大礙。

外出用了晚膳,半個時辰後,盤坐靜室,潛運法力觀想額頭神庭竅府。

慢慢地感知神庭竅府位置傳出些許發熱麻癢。

可也僅止於此。

約一個時辰,徐源長睜開眼眸,面色平靜起身,明日早上再做嘗試,他按照化身術秘笈修煉,沒有任何不適,也沒察覺半點神異。

這門法術,他判斷不了真偽。

翌日早上,繼續嘗試,仍然是無功而返。

上午去流雲臺講堂廝混,徐源長側面打聽六甲奇門化身術可有“化身之前種元印”的講究,他是見識不夠的散修,但是他結交的朋友,個個見多識廣,有兩重樓那麼高。

“源長,你從哪裡聽來的順口溜?可別叫人給騙了,我雖然無緣見識六甲奇門化身術秘笈,宗門典籍中有這方面記載,‘開靈識,祭奇門,六甲神,請化身’的四個步驟,還是略知一二。”

何述堂隨口道出十二字真訣。

對他們這個圈子而言,不是甚麼見不得人的秘密。

徐源長知道自己上當得很徹底,乾笑兩聲,頗有急智湊趣道:“昨天我在樂水橋頭,見到有舊書攤上出售六甲奇門化身術秘笈,唬我一跳,下回我買來給大家瞧個樂子。”

“哈,源長儘管買來,讓我等開開眼界。”

“興許能練成絕世法術,我出三文大錢,要一睹為快。”

“別爭,我出五文。”

講堂裡氣氛輕鬆,漸漸地又將話題轉到明日,準備請教張望道長的艱深問題。

三群學員意見相差極左,辯論激烈,很快又飛上空中一對一切磋。

每回的課題準備,都是在最後一天用比斗方式來定奪。

徐源長已經能從空中飛掠的身影,與他所學的大豁落鬥術相互印證,從而窺到點點騰挪激閃詭譎奇正運用,不再是外行光看熱鬧了。

中午下學後,徐源長揹著竹箱直奔城中樂水橋頭。

果然不見彥山道長那廝的蹤影。

為了區區三十兩銀子,不值當啊。

翌日,九月十五。

張望道長前來講堂授課,接過提問紙箋,念道:“請問何以至柔、至靜、至慢,達成為內外感悟平衡?”

掃視一圈下方求知的目光,張道長放下紙箋笑道:“你們這回越發過分,想要一問四惑,是叔潛的主意,還是易雲的算計?”

臺下發出陣陣輕笑。

“回稟道長,是於慎的獨創,與我等無關。”

易雲笑著回覆,表示不背這次的鍋。

宋叔潛是啟天閣道觀的弟子,於慎為半月殿道修,和易雲一樣是這屆學員中的佼佼者,各領一個圈子,相互競爭。

也是郡城道宮有意為之,讓小圈子相互對抗辯論,學習氛圍不能太過一團和氣。

“‘柔、靜、慢’是道家修行的三種智慧,能引申不同心境感悟,三者之間又頗為牽引關聯,‘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是一種生命力量,上善若水,守柔曰強……所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靜為燥君’,水靜下而清澈,方能映照世界,人心亦是如此,‘歸根曰靜,靜曰覆命’,先慢而後靜,少則得,多則惑,大器慢成矣,道家做事不暴不躁,不亂不濁,一切要悠然‘徐生’,勿自亂陣腳……”

張望道長深入淺出闡述三者的特質,如何調整三門修行心境。

梳理“致柔”“守靜”“用慢”的關聯,以達成“清涼無為”之上境。

卻沒有觸及三者內外感悟平衡的話題。

一個多時辰的講授,讓徐源長對於道家基礎“柔、靜、慢”有了整體性瞭解,不再是一知半解,支離破碎。

他還觸類旁通與障眼術、飛刀技進行柔、慢均衡互證,獲益良多。

修行守靜,施術致柔,心境用慢。

筆錄薄寫了十頁,等空閒下來,還要新增細節和心得補充,這堂課對他太重要。

“今日講課至此結束,下回是十月十五,規矩依舊。”

張望道長笑著宣佈完成授課。

所有學員起身行禮。

隨後是自由討論時間,張望走到最後,隨手放出禁制,單獨考察徐源長這一個月對青龍升木術的修煉情況,解答了幾處疑惑,飄然出門離去。

沒有詢問刺客案子的進展。

這一幕,所有學員再次看在眼裡,自然也就記在心頭。

話說一回是巧合,兩回就是看重了。

半個月時間,在忙碌的學習中過去,那件刺客案子似乎石沉大海,榮牧沒有給回訊。

徐源長又跑了一趟銜玉園鋪子,出售繪製的十二張破幻符和地神護身符,身上湊齊八十顆靈幣。

遵循張道長教誨,心境終於有所領悟,整個人多出一份不可言喻的沉靜。

安慈玉看在眼裡,心底再次暗悔不已。

人才難得,錯失了。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果遇到一個壞姐姐

禍ver

佐助重生獲得萬花筒寫輪眼

司徒最帥

我不要重生了

Dr可可

師父徒弟的幸福日常生活

發黴的橘子

請您接收我的愛

好事將臨

鬼寐

白江墨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