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何方高人所作?

聽得學生來報,慶齋道長、張望道長等幾位道宮執事,率二十餘道士前來學宮,言說共度佳節,以詩詞會友,顏若行頓時有種被人上門踢場子的糟糕直覺。

等他趕去月桂臺,雙方涇渭分明坐定東西兩端,正相談甚歡。

枝頭桂燈高掛,天邊圓月如盤。

顏若行走去與眾多老朋友打招呼,見一個個雲淡風輕,窺不出深淺,後面正襟危坐的兩排年輕道士,大多還在搜腸刮肚臨時抱道祖腳,沒有智珠在握的意氣飛揚。

他有些揣測不透幾個老傢伙葫蘆裡賣的甚麼藥?

幾盞茶水下肚,客套話後,學宮這邊作為東道,一首首詩詞佳作由年輕書生率先拋磚。

或搖頭晃腦,或低吟淺唱,道士們奮起反擊,雖稍遜了幾分文采風流,然不甘人後的熱血勇氣,將這場正面碰撞逐漸推向高峰。

書生們意氣上頭,直呼“酒來,筆來”。

可謂是“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恣意灑脫,筆下生輝。

道士們落敗是遲早的事,或者說已經一敗塗地,強撐著不承認罷了。

到後面才思枯竭,連臨時湊數的打油詩都扔了出來。

書生們擊筷高歌,乘勝追擊,疏中狂率。

沉默喝茶的一位年輕俊雅道士,突然起身,將背後的碩大行囊取下,拿出一卷軸,默不作聲往身後空中一拋,好一幅鉅作,漂浮懸空緩緩展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上闕一出,書生們所有狂態收斂,肅容整衣,口中吟哦低聲,讚歎不絕。

文字的力量和雋永,讓傲嬌的儒家天才們為之沉醉,心入佳境。

道士們回頭看向背後橫空出世的佳作,心曠神怡,神采飛揚。

要不是氣氛不允許,他們要將筷子敲斷。

矜持啊,風度啊,再將目光落向操控空中卷軸的易雲,是這一屆道士學員中的優秀者。

也不對啊,那捲軸上的大字筆力遒勁老辣,不是出自易雲手書。

顏若行眼中的震撼、驚歎不加掩飾,此詞一出,今後學宮的中秋文會可以休也。

卷軸上的大字是張望手筆,但是打死他都不信張老道能憋出如此豪邁文采,兩人相交多年,那焉壞的老道是個什麼人,他能不清楚?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有書生口中吟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突然引發共情勾起傷心事,捶胸嚎啕大哭,也有道士舉杯邀月,嚮往“高處不勝寒”的意境,還有人回味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餘韻。

不一而足。

顏若行卻緊緊盯著最後的署名,竟然是“佚名”二字。

如此恢宏鉅作,必將傳唱千古,怎麼能不署名?

被道士們拿一首絕世佳作打臉,他認了,輸得心服口服,如沐春風,歡迎天天用如此驚世駭俗文字上門打臉,以飽眼福。

但是怎麼能不署名?

是故意挑釁,讓他們求之而不得是吧?

幾名教諭相互一個眼神,同時起身,朝著對面幾位道宮執事拱手。

“感謝諸位讓我等見識如此磅礴佳詞,今日文會,道宮摘得桂冠,技高一籌,還請告之,此詞出自哪位先生之手?”

顏若行出聲請教。

對面幾位道宮執事起身抱拳回禮,詩詞不過小道爾,面上雲淡風輕,心底的酣暢淋漓差點沒按捺住要滿溢位來。

張望道長微笑道:“貧道今日於廊道拾得,或許是練手之作,上面沒有署名,待來日問清作詞之人,定給顏教諭一個回覆。”

他是打定主意就不告訴你們。

顏若行哈哈一笑,大聲道:“‘把酒問青天’,且可無酒待貴客?今日佳節,不醉無歸,上酒,上好酒!”

很快,雙方年輕書生道士們“打”成一片,不分東西排座。

酣暢高呼,舉杯邀月。

教諭和執事們坐於上方,談詩詞論玄道。

一團和氣,其樂融融。

顏若行將張望道長請去一邊,提出想要一睹於廊間拾得的練手之作真跡,不能任由如此曠世大作,埋沒籍籍無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幾十年交情。

張望道長沒有趁機拿捏,爽快地從納物空間取出一支扁平木盒,遞去對面。

顏若行開啟木盒,目光一凝,略過稍顯刻板無趣的行楷小字,他緊緊盯著被禁錮字裡行間的那絲靈動文氣。

此乃作詞者手書真跡無疑,還必須是第一次面世之作。

絕世文采,引動天地鍾靈文氣凝聚。

典籍傳說是真的。

他見證了一卷奇蹟,差點激動得熱淚盈眶,不負平生啊。

“貧道沒有騙你吧,撿到詞作時候,真沒有署名,顏老弟,可否將原作還回來了?”

張望道長笑得慈眉善目,一點也沒有待價而沽的俗氣。

顏若行稍一平復心緒,將木盒蓋上,收進自己袖內納物袋,拿出一顆鵝蛋大醇黃玉石,沒有半分不捨,遞給笑眯眯的老友,道:“算我欠老哥你一個人情,下回有甚好事,必將還之。這詞誰寫的?”

他鍥而不捨惦記著。

張望把玩著太和石,內裡一道虛影緩緩盤旋如太極,讚歎不已,轉身往回走,道:“老弟,伱又何必執著如此,今後有緣,自會知曉作詞之人。那人志不在詩詞,別想太多了。”

徐源長不是正式的道門中人,他不能說出去。

交情歸交情,送上門的人才,焉能拱手相讓給學宮?

聽徐源長說過,與顏教諭也就是兩顆石頭的交易之情,今後能否見面,還不一定。

翌日清晨,徐源長揹著竹箱從後門走進流雲臺,講堂內鬧哄哄的堪比菜市場,十八個道士神情激昂,大聲熱烈議論著“把酒問青天”,遙想“高處不勝寒”的仙氣意境,述說著昨夜的痛快淋漓揚眉吐氣。

一個個將詩詞小道掛嘴邊,紛紛猜測是何方高人所作?

徐源長放下竹箱,取出紙筆書籍,翻看一冊遊記,不參與道士們興奮不可耐的共情。

碰得壁多了,自不會再去自找沒趣。

有道士注意到角落裡的身影,那般無動於衷,似乎道宮在中秋文會上頭一回贏了學宮,事不關己,沒有絲毫關心。

再聯想到昨日張道長與散修旁聽學員,佈置禁制,單獨談了許久。

漸漸的,便有了些不一樣的大膽猜測。

“徐源長,張道長請你去‘煙霞亭’,他在那邊等你。”

一位道宮巡事站定後門處,招呼看書的徐源長。

徐源長忙收拾東西,背上竹箱快步出去。

……

感謝“知閒閒”老朋友的打賞支援!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手蘇敏敏

快樂喵星人

星思千縷

薺白

人間九罪:贖罪者

李的小二

孃親,我那尊貴的爹又來了

吾西墨

無限?嬌氣寶貝他又在憐愛玩家啦

西梅花淚

轉生成武器

quha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