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18 週六 20:11 晴朗無雲 室外溫度26度 -bgm:天外來物-薛之謙

一邊走一邊回想著今天發生過的事,上午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剪了頭髮,逛了廣場,在河邊觀光小路走了個來回,市集中走走拍拍,買了幾個葉兒粑粑,做完這些就已經接近中午。幾個小時看起來挺長,但是我們向這段時間行進時,消耗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那種快速是感覺不出來的,都是在我們所見所聞後的不經意之間。“我們要節約時間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不知很早之前從哪聽到的這句話,初聽時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總是想方設法去節約時間。然而無論如何怎麼節約,到現在已經過了十幾年。

我在剛畢業時的雄心壯志時期還歷歷在目,處在自已建立的小事業和工作崗位上日夜奔波,同時當時一心提升學歷和技能的我,在買的筆記本中不停地給自已規劃幾個月完成一項技能的學習。面對每天網路與工作上的事務,那樣的計劃如同一種自我安慰的強心劑。每天看到都覺得幹勁十足,堅持了幾天便沒有了心氣。直到整個人跟著社會的節奏一起變的麻木,那份自我提升的時間計劃也變成了廢紙一張。回想起很多人說自已年輕的時候稜角分明,理想大過天,隨後進入社會後就變的圓潤而麻木。理想與現實這樣被喊了不知道多少個世紀的老掉牙的話題,我們還是在天天經歷。節約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情是理想,而現實告訴你時間無論如何都是無法節約的,現實是不存在什麼一定有意義的事情,有沒有意義它是一種相對的感念,其實有時候自已覺得有意義就好,對於他人對於社會對於世界,那這種東西就會變的非常擰巴,變的亂七八糟,讓你無法自拔。

漫無目的的走在正午大太陽下的主街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與車輛,不知道她當時在這條街上有沒有和我一樣漫無目的的轉悠過,可能小時候會遊,等到一定時間便不再感興趣。人們對於自已從小生長的地方總是有一種特別的感觸,當身處遠方工作碰到從自已家鄉的人,互相瞭解後得知是老鄉,那些小時候的陳年往事就會止不住的向心中湧動,那位來自自已家鄉的老鄉也沒有理由的拉近了距離。

眼睛在觀察,腦子在快速運轉,肚子在咕咕的叫了。午飯時間的焦慮,要麼是沒有什麼想法,或是想法太多。我則屬於後者,第一次來這座號稱美食無數的城市,我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其實挺想問問她的,無奈是問不到了,也沒什麼關係。估計問了現在在北方呆了十幾年的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還是開啟手機上網瀏覽一番,做排序做計劃是我這個istj人的一貫做法,能自已解決的不會太去麻煩別人。拿出一個葉兒粑粑準備充飢,在選擇上犯了難。第一個選烤過還是沒烤過的呢,在一通對比分析下拿出沒有烤過的,諾白的糰子上還若隱若現製作人的指紋簽名。Handmade在這個時代總是珍貴的,無論它是什麼。從這個指紋處咬下,第一口就吃到了甜甜的餡料,口感還是非常不錯的,有點像閩南那邊流行的麻薯等糯米制品,不過風格還是有區別。一邊吃一邊走一邊看,我突然阿Q自已是現代版本的徐霞客,他當時如果來過這個地方,在思考的某一個瞬間會不會和我有共鳴,應該是有的吧。

對於中午吃什麼我有了思路,來到了當地應該是要吃極具當地風格美食的。如果我到了這裡還趕忙去吃一頓開封菜或者划來事是非常荒謬的一件事。根據軟體評分列表和距離遠近的綜合篩選,我定位到了一家走十幾分鍾就能到的當地餐館。裝好葉兒粑粑,跟著導航向這家餐館前進。在昨天晚上的預熱階段,這邊區域的情況我已經略熟一二,這條街是我昨天走過的,要去的那家餐館是我昨天晚上也路過過的。一天之間我和本地人越來越接近,感覺我的適應能力還不錯。

走到了這家館子,是一家夫妻經營的土菜館。門面不大,裡邊大概能容納7-8桌的客人,有3-4人的小桌也有供家庭或公司部門聚餐的大桌,今天的客人也不多,2,3個人。我走進去,老闆娘熱情的招呼我,她說吃煲仔飯還是炒菜,由於她說的方言,我起初沒聽懂。之後我不好意思讓她重複一遍,她貌似看出來我是外地人,用普通話給我說要煲仔飯還是點菜。我說點菜,然後我看著牆上貼的選單。點了一個乾鍋菜花和小炒肉,當我點第三個的時候,老闆娘問就你一個人,我說是的,她表示一個人的話可能會有些多。明白了她的想法,我挺敬佩她的,一個會替顧客著想的老闆十分難能可貴。我說先要這麼多,她笑著看看我,然後走向廚房安排製作,我選定一個離廚房最近的餐桌坐下,旁邊有個稍微矮些被一圈小靠椅圍起來的桌子上,坐了2個人,他們都點的煲仔飯。或許對於這邊本地人出來點菜吃飯用來對付日常吃飯的話成本會高了些。

由於簡單他們的飯先上,我點的炒菜需要花費些時間。老闆娘給我端來茶水在等餐時間的消遣,我喝著茶看著店裡的景象,不一會三三兩兩來吃飯的人走進店裡,有在一起上班的同事,有一家老小四個人進店吃飯,老闆娘趕忙去招呼。他們點完餐後我的菜貌似已經制作好了,老闆娘給我端上菜還有米飯,該說不說南方人吃米飯是給一個大瓷碗和一個小碗,吃多少可以盛多少,避免了很多飯量小的一碗太少而剩下,飯量大的人不夠吃頻頻去盛米飯的麻煩。不過這裡我有點疑問是,這個大瓷碗裡邊的米飯吃不完,還會端給下一桌的客人嗎。開始擔憂這個米飯的安全衛生和歸屬問題。吃飯吧,想的太多這樣沒意義的事情或許是我有時不快樂的根源。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路上的那些夏天

辰國的楊氏

彼岸島48天后

吃麵不吃蒜香味少一

野性的格調

草之微

可可兮的楨寶

愛吃忌廉湯的韓老爺子

默然入夢

酒月小淺

排球:我們是為了勝利而來!

也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