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內有沒有訊息?”多爾袞揉揉額頭,隨即問道。

"回攝政王,大清找范家採購的一批糧草,本應昨日就到,可現在已經過了一日,日上三竿了,還沒有運到,而且關佐領也失去了訊息。"一名鑲黃旗佐領回複道。

"攝政王,關佐領做事一向穩健,從不超時,屬下以為關佐領怕是凶多吉少。“代善繼續補充道。

關佐領是本旗佐領,多爾袞的直接屬下,勇猛異常,平常做事有理有據,且準時準點,又是大清貴族瓜爾佳氏族人,多爾袞見其是可造之材,便破格提拔為本旗牛錄額真,深的多爾袞的信任。

前段時間,由於大軍糧草不繼,多爾袞向關內八大晉商採購一批糧食,為保安全,特命關佐領帶本部人馬,潛入大明境內護送。

現在關佐領居然失蹤,多爾袞知道,從關內運糧的計劃應該是泡湯,而關佐領及他那牛錄的將士估計是為大清盡忠了。

多爾袞並不是不想撤軍,他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要知道大清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豪格作為多爾袞最大的競爭對手,時時刻刻就等著他犯錯。

如果現在撤軍,那就等於集結二十多萬大軍,耗費無數,落得個無功而返的下場。

那豪格肯定會毫不客氣的對多爾袞雷霆一擊,以便取而代之,這也是多爾袞至今不肯撤軍的重要原因。

可要是不撤軍,現今大軍所剩糧草不多,眼看山海關久攻不下,繼續打下去,傷亡只會更大,等糧草不繼時,恐怕真會如代善所說,這二十萬大軍將集體埋葬在這裡,那多爾袞就是大清的罪人。

“洪大人,你認為呢?”多爾袞看向一邊的洪承疇,問道。

洪承疇為明萬曆進士,崇禎十四年率八總兵、十三萬人,與清軍在松山會戰,大敗。次年,松山陷落,洪承疇被俘至瀋陽,降清,後隸屬於漢軍鑲黃旗,此次出征,洪承疇比較瞭解明朝,多爾袞底牌盡出,讓他也隨軍出征,自統一軍。

多爾袞詢問他,也是想多個思路,畢竟洪承疇也是明朝的老人。

“回攝政王,奴才近日研究了虎賁營的戰法,無非是靠兵器之利,其本身並無特別之處。奴才以為此次作戰失利,雖有所損失,但責任並不在攝政王,而在於這兵器之利,相反大清摸清了明朝最大的一張底牌,回去之後,只要攝政王下令,想方設法弄到一把虎賁營的兵器,奴才願徹夜研究,以思破解之法。”洪承疇答道。

不得不說洪承疇還是有兩把刷子,在大明和建奴兩邊混的都還不錯。

而在場的一眾旗主們,紛紛憋著嘴,心想:看不出來洪承疇這貨這拍馬屁的本事亦是天下無雙啊,一場赤裸裸的失敗,硬是被其找到理由,說成小功一件。

可心裡怎麼想,嘴裡卻不能說,而且還要跟著拍拍屁股。

多鐸與代善亦同時說道:“攝政王,洪大人所言不虛,此次出征錯不在指揮失誤,回朝後相信其他人也說不了什麼,還請攝政王三思。”

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損失雖然心疼,但關鍵是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失利不可怕,可怕是失勢。

思考許久,權衡利弊,多爾袞挺直背脊,隨即傳令道:“洪承疇,本王命你明日率本部兵馬,在山海關前佯裝攻城,吸引明人的注意,待大軍遠去後,即刻撤軍。代善,傳令三軍,開火造飯,將士們吃飽睡足後,趁夜撤軍。”

“是!!!”一眾旗主答道。

隨著多爾袞的令下,建奴二十萬大軍南下,欲拿下京城的行動宣告徹底失敗。

同時,多爾袞不知道的是,豪格一系將對其展開瘋狂的圍攻,險些失去王位。

......

京師保定府附近。

正值四月,春耕的好時候,一處鄉村田野間,幾個村夫正在地頭勞作,自皇帝近期下旨減免賦稅和一切苛捐雜稅後,生活也有了盼頭,勞動起來絲毫不覺得累。

更加奇怪的是縣衙裡的胥吏態度也好了不少,不僅沒有了以前的惡語相向,還時常幫忙做一些好事。

據說也是大明皇帝下的旨意,將保定府作為一個什麼試點,這批胥吏有望"轉正"。

"李大爺!!!這是朝廷派下來的巡察員郝大人,有些事要問你,你配合一下,一定要如實回答啊。"

李四聽到有人叫他,忙停下手中農活,只見縣衙一眾公差,圍著一個年輕人。

正是國子監一百名學子之一,負責保定巡察。

朱由檢確定改革政策後,以保定府為試點,免除七成賦稅和一切不合理的苛捐雜稅,教育改革和胥吏改革亦在同步進行。

委派國子監一眾學子兼任各地巡察員,收集資料的同時,也是各學子的一項實踐課程。

而自保定府試行改革之後,各方反應還不錯,特別是百姓們,一改頹廢面貌,個個喜笑顏開,跪呼萬歲。

"是是是,大人儘管問,小人一定照實了說。"李四誠惶誠恐的答道。

對李四來說,老實本分,平時見過最大的官就是衙役,連縣老爺都極少見到。

聽說是朝廷派來的大官,李四有些緊張和害怕,但仍算回答的順溜。

"李大爺,來,你坐。"

派到保定的學子叫唐學成,京城人士,家境較為盈實,從小讀書,算是憂國憂民之輩。

自考到國子監後,這還是第一次外派。

皇帝自京師保衛戰後,一改往日作風,做出了很多改革,讓唐學成也得到不少實惠。

別的不說,就皇帝新開設的物理、化學、經濟等幾門新課程,幾堂課下來,就讓唐學成眼界一開,感受到了不同的世界。

唐學成對這個大明皇帝也更加敬佩,辦事倒是忠心耿耿,公平公正。

"大人,小人站著就行。"

"李大爺,論年齡您是我長輩,大明朝哪有長輩站著,小輩坐著的道理?來來,您快坐下。"唐學成笑著,拉著李四在身旁坐了下去。

二人坐定後,唐學成轉頭對著幾名衙役說道:"幾位公差,學成請幾位去那邊巡視一下?!"

"是。"

衙役們哪裡不明白唐學成的意思?紛紛拱手自覺走到了一邊。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被迫變身,我才不想和她們貼貼!

西尾維舊

快穿:您的千種人生已解鎖

幽幽萱草

我和男友分手了

暴躁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