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用讚賞的眼神看了看蔣德璟,哈哈笑道:"知朕心意者,當屬蔣公啊!!!朕就是這個意思,這份名單內閣務必妥善安排,派專人前往歐洲,將他們接回大明。”

說著,朱由檢從龍案上拿起一份名單,遞給蔣德璟。

蔣德璟展開後,只見上面有很多人的姓名,甚至還有住址,足足有數百人之多,譬如:布萊士·帕斯卡、德扎格、皮埃爾·德·費馬、笛卡兒、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卡瓦列裡、牛頓爵士等等......

“陛下,若是這些人不肯來我大明,該當如何?”大致看了一眼後,蔣德璟詢問。

這個問題在朱由檢看來,是避免不了的。

"蔣卿,這是肯定的,大明現在還沒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能讓這些人主動投靠。但朕有一個想法,若是名單上的人拒絕,就算是綁也要給朕綁回來。”

緊接著,朱由檢稍稍緩和了一下語氣,繼續說道:“當然,我們首先要許以高官厚祿,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和地位。同時,還要為他們創造能夠盡情施展才華的條件。比如,每年朝廷可以撥出充足的銀錢,提供足夠的人手,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進行研究等等。

若是還有不為所動的,就採用朕剛剛所說的辦法,綁架後迅速撤離,具體怎麼做,朕會給李若璉交代,其駐軍協助。"

"遵旨。"諸臣應道。

"哦對了,這名單內的人,有些可能才數週歲,把他們全家都接過來。總之,朕不管用什麼方法,這些人必須來到大明。"朱由檢最後補充道。

"遵旨!!!"

待諸臣走後,朱由檢望向殿外,思索片刻,朝著王承恩道:"大伴兒,傳李若璉進宮!!!"

......

天色逐漸暗下來,彷彿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緩緩降下。

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神色凝重,步伐匆匆地從西暖閣疾行而出,從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一絲焦慮和決絕,似乎是有著千斤重擔。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行走的方向卻並非宮城之外,而是去往了宮城東邊。

若是稍微瞭解紫禁城的人,便知道那裡可是整個大明的中樞機構所在地。

一刻之後,李若璉趕到一處不起眼的建築,此時蔣德璟等幾人也都在此地,商議著什麼重要的事情。

"見過諸位閣老大人!!!"剛到門口,李若璉便迅速向諸人行禮。

蔣德璟等人見到李若璉,臉色微微一變,瞬時恢復正常:"哈哈,原來是李大人吶,快請進來。諸位大人可是等李大人很久了~~~”

不得不說,蔣德璟貴為內閣首輔,其地位之尊崇,常人難以企及。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人物,見到李若璉時,心中雖無懼意,但對其始終還是存有一絲難以言喻的不喜,畢竟錦衣衛德職責擺在那裡,何況還是錦衣衛指揮使呢?

若不是皇帝有旨,再加上李若璉這人還算過得去,恐怕他們之間也不會有太多的交往。

“下官來遲,還請諸位閣老恕罪~~~”李若璉當即抱歉道。

蔣德璟聞言,微微頷首,開門見山道:“陛下相召,我等豈敢怪罪。李大人,想必陛下已經將事情全都告知與你了吧?”

“回閣老,陛下下旨,讓下官全力配合內閣諸位大人~~~”李若璉拱手答道。

“好,既然如此,那就請李大人按照陛下的旨意,回去挑選精幹之人,隨吏部之人儘快出發吧。”蔣德璟語重心長地說道。

“是,下官即刻安排!!!”經皇帝提醒,李若璉已然明白此次任務的重要性,當即答道。

“這是此次任務的名單,僅此一份,請李大人要務必妥善保管好。”蔣德璟說著將朱由檢交給他的名單,遞了過去。

李若璉雙手恭敬接過名單,小心翼翼的收好,然後放進胸口:“請閣老放心,下官就算丟了自已的性命,也絕不會丟了這份名單。”

“李大人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深受陛下信任,本閣自然放心的很。祝願李大人此去一切順利,為大明多納幾個大才啊。”蔣德璟看著李若璉,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多謝閣老,下官必定全力而為!!!”

“嗯,該囑咐的相信陛下已然囑咐於你,本閣這裡準備妥當後,自會派人通知李大人。若是沒有其他事,本閣就不留李大人了。”

“是,下官告退~~~”聽到此,李若璉再次向蔣德璟等眾人抱拳行禮後,然後轉身離去。

回去的路上,李若璉緊緊握著手中的名單,眉頭微皺,陷入了沉思。

本次任務看似簡單,其實困難重重。從名單上來看,這些人可以說分佈於不同的國家和同區域,甚至還有身處敵對國的,這無疑給任務的實施增加了極大的難度。

況且剛剛陛下的意思很明白了,這只是第一批而已,後續還有大量的此類任務......

所以,時間緊迫,必須儘快制定出一個周密的計劃。思索了半天,李若璉決定派出自已的得力干將,王達、王國興和高文采等幾人,加上自已,共分成四組,分別行動,以提高任務完成的效率和成功率。

翌日清晨,陽光透過錦衣衛北鎮撫司官邸的窗戶,灑在王達、王國興和高文采等幾人的身上。此時的他們一身蟒服,個個神情嚴肅。

“大人,卑職心中著實有些疑惑不解,我大明人才輩出、群英薈萃,朝廷繁榮昌盛、富庶強大,而這些人不過是尚未開化的蠻夷之輩,陛下怎會下達這樣的旨意呢?”王國興滿臉狐疑,言語中充滿了不解。

“是啊大人,會不會是陛下弄錯了?”高文采亦附和著。

這還是二人第一次,對皇帝的旨意感到如此奇怪,當然,二人也僅僅是覺得奇怪,對於皇帝的旨意二人絕對是不打折扣的執行。

其實,這也怪不得二人,畢竟當前的大明在各個方面都遙遙領先於歐洲,實在是找不出這樣做的理由啊。

雖然朱由檢已然說明這些人都是人才,可其中亦是有幾歲的小孩兒,這難道也算是人才?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流:沿塔而上

鶴之禾

江川亦芷

ulld4

畫春光

意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