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對於漢武大帝來說。

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無論是回朔畫面中,年老的漢武大帝。

還是正在觀看回朔畫面的壯年漢武大帝。

當看到李廣利投降。

大漢王朝,七萬忠骨,全部埋葬他鄉。

甚至有些人,在死前,仍大呼殺賊,而後力戰而亡!

看到這一幕。

所有的學者們,都沉默了。

與此同時,壯年漢武大帝,也同樣神色落寞,雙眼之中帶著濃濃的惋惜之色。

這些,

都是大漢忠骨,是大漢的錚錚兒郎!

對於將士而言,馬革裹屍,是最高的榮譽。

自古以來,無數華夏將士,用自己的鮮血,為華夏族群留下了血染的風采。

可惜,

這些將士的鮮血,在李廣利的將令下,不在為大漢而流……

所有人,看到這一幕。

都情不自禁,發出了一聲低沉的嘆息。

然而,

出奇的是。

這一仗之後,回朔畫面中,漢武帝竟然沒有爆發,而是神色落寞的坐在思子宮中。

不知不覺,他似乎睡著了。

睡夢中,他反覆夢見,已經故去的霍去病,衛青,和皇后衛子夫。

夢中,年老漢武帝,嘴角泛起一抹笑容。

經歷了一系列挫敗後的漢武大帝,此時的內心,早已經是千瘡百孔,身心俱疲。

也正因為如此。

他開始懷念,年輕時候的人和事。

昔年,

上林苑,風華正茂,鮮衣怒馬,無憂無慮的狩獵。

在平陽府,對歌姬衛子夫的一見鍾情。

還有被他給予寵愛,厚望於一身的霍去病。

每次想到這些,他都會忍不住的笑醒。

然而,

思子宮內,醒來後的漢武大帝,看著空落落的宮殿,又感到無比的淒涼與孤獨。

能陪伴他的,只有那一盞盞星星燈燭之火。

微弱的火光,像風中殘蝶般飄搖,似乎隨時準備熄滅。

不知不覺間。

漢武大帝,看到躲在角落中,縮著腦袋的劉弗陵。

劉弗陵,今年才只有幾歲,是鉤弋夫人為劉徹所生的皇子。

深陷淒涼孤苦的劉徹,看到自己的骨血,褶皺的眼角,總算是爬上了一絲笑意。

“父皇怎麼好長時間,沒有看到你了?”

年老的漢武大帝,對劉弗陵慈和的笑道。

“母親不讓我打擾父皇。”

劉弗陵軟糯糯的說道。

“為什麼?”

“因為父皇剛剛吃了敗仗。”

劉弗陵的話,將一把年紀的劉徹逗的哈哈大笑。

說起這次敗仗,不知不覺間,漢武大帝似乎想起那些曾經和霍去病一同征戰漠北的將士們。

這些將士,大部分都已經戰死,或者老去。

但也有一些傷殘老兵,在當時授勳之後解甲歸田。

其中,一個鄉村,更是被稱為功烈之鄉。

年老漢武大帝當即將霍光喚來。

“你上次告訴朕的功烈之鄉有多遠?”

年老漢武大帝詢問霍光。

霍光聞言,眼中閃過一抹遲疑,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

但是,

頓了片刻,

霍光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那是一個偏遠的鄉村,離京城少說也得有三百里。”

“三百里不算遠,即刻備架。”

漢武大帝決定,去功烈之鄉看看。

其實,

自從衛青和霍去病,相繼去世之後。

年老的漢武大帝,就想去看看那些曾經跟隨衛青霍去病一起封狼居胥,征戰沙場多年,為大漢立下赫赫戰功的老部下。

看看他們如今過得如何。

也只有在當年的這些老兵身上,才能勾起曾經的美好回憶。

尤其是,現在這種時候。

漢武大帝更是想見他們。

……

功烈之鄉。

“陛下來了!陛下來了!”

一個白髮蒼蒼,衣衫襤褸的老者,興沖沖的跑進了村莊中,聲音嘶啞,但帶著喜悅。

他,只有一條手臂。

雖然笑容樸實,但是這條手臂,卻是在當年和敵人浴血拼殺時,永遠留在了匈奴。

他的這一聲喊,頓時引起了轟動。

“快看吶,鄉親們……”

“陛下來了,在那邊,快……”

“是陛下,是陛下,快列隊,列隊啊……”

當劉徹的馬車,緩緩駛進功烈之鄉時,瞬間就引起了全村的轟動。

他們,早已退出戰場多年,面向黃土背朝天。

卻在這一瞬間,再次有了當年,跟隨衛霍一同征戰匈奴時的氣勢。

因為他們知道。

這次要見的,是陛下!

是曾經,在帝都給他們受過勳的漢武大帝!

當年老漢武大帝的馬車,駛入村莊的時候,這些衣著破舊的老兵們,已經圍了上來,並且開始自發的組成當年時,授勳的隊形。

漢武大帝,緩緩掀開車簾。

然而,當他看到這些,曾經為大漢拋頭顱灑熱血,馳騁沙場的戰士們的時候,整個人卻是瞬間頓住了。

哪裡有什麼戰士?

只有一些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老人。

如果不是他們身上,都帶著傷殘。

一雙雙渾濁的眼睛中,都帶著激動。

恐怕,

劉徹會將他們,當成一群流離失所,飢寒交迫的流民。

“這、這些……”

晚年武帝看著這些喜不自勝的老人們,目光復雜,久久不語。

在見到年老漢武大帝的時候,這些老人們紛紛下跪行禮。

這個村莊,之所以被稱為功烈之鄉。

是因為,這裡近乎百分之八十的男丁,都參加過三十年前的幾大戰役,因為傷殘被迫退役下來。

有很多人,都立過軍功。

只是看一眼,老年漢武大帝就已經知道。

這些大漢的功臣,老年生活並不怎麼樣。

與此同時。

研究室內。

壯年漢武大帝在看到這一幕,目光中也是帶著驚訝。

他所在的時間線,給這群大漢有功之軍授勳沒過多久。

這些老人,雖然已經白髮蒼顏,滿臉皺紋。

但是壯年漢武大帝,依稀能發現,這些傷殘老人中,有不少人都很面熟,顯然是那些他授勳過的傷殘軍人。

“朕的這些有功之臣,晚年竟然過成了這樣?”

壯年漢武大帝,聲音有些不可置信。

甚至……

表情甚至比在他聽到太子薨時,還要驚訝幾分。

與此同時。

回朔畫面中。

年老漢武大帝,已經在一群侍者的攙扶下,從車架中走出。

一名老者,跪在地上,滿臉驚喜。

“陛下,陛下,我是驃騎將軍麾下的一名士卒。”

“漠北決戰後,陛下在京城給我受過勳。”

“陛下,您可是老狠啦……”

那名老者,一邊說話,一邊激動的不能自已。

就連空落落的衣袖,都在情不自禁的顫抖。

晚年漢武大帝在聽到這話後,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這名老兵,沒什麼文化。

他的最後一句話,如果是出自一名大臣之口。

不僅僅無禮,甚至可以說,是犯了大忌!

可是,

當這名斷臂老人,用最樸實的語氣和最激動的神色,說出這句話的時候。

不知為何,

年老的漢武大帝,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還溫和的笑了。

車架之內,

陪同漢武大帝一同出巡的鉤弋夫人,眼中閃過一抹驚訝。

很久很久……

漢武大帝,都沒這麼笑過了。

“陛下,我也參加過漠北大戰啊。”

“打漠北,破匈奴啊……”

一群傷殘老兵你一言我一語,激動的紛紛說道。

這些百戰餘生,從戰場上僥倖活下來的老兵,見到漢武大帝的時候,都激動不已。

無論是他們,還是漢武大帝。

終究都是沒能逃過歲月的侵蝕。

他們,本來已經打算,面朝黃土背朝天度過餘生。

可萬萬沒想到。

有一天,年老的漢武大帝,會想起他們,甚至親自來看他們。

“起來,都起來吧。”

這些傷殘老兵的熱情,也讓年老漢武大帝倍感欣喜。

他甚至拒絕了身邊的侍者。

讓這些曾經受過勳的傷殘老兵們將他攙扶下座駕。

然而,

隨著這些傷殘老兵,帶著年老漢武大帝在功烈之鄉巡遊。

年老漢武大帝嘴角的笑容,也漸漸褪去。

由於連年的征戰,讓百姓痛苦不堪。

連吃頓包飯都成了奢侈。

當年老漢武大帝,隨著一開始的那名斷臂的傷殘老兵,走進一座民宅的那一刻。

他臉上的笑容,徹底消失,再也高興不起來了。

家徒四壁。

連牆上的黃泥牆皮,都已經脫落大半。

兩個孩子,骨瘦如柴,餓的面如病鬼!

那孩子在看到漢武大帝的時候,或許是沒見過,衣著這麼華貴的人,本能的放聲大哭了起來。

那傷殘老兵見狀,作勢要打,但被劉徹拉住了。

就在孩子落淚的那一剎那。

自責與悔恨,全部湧上年老漢武大帝的心頭。

而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也不禁讓漢武大帝陷入了沉思。

當年,

汲暗的一席話。

太子的與民修養。

衛青臨終前的囑咐。

往事種種,一幕幕在年老漢武大帝的腦海中回放。

他沒想到。

如今的百姓,竟然過的如此苦不堪言。

與此同時。

正看觀看回朔畫面,壯年時期的漢武大帝,也是盯著回朔畫面,面露沉痛,心神恍忽,久久不語。

此刻,

他終於知道,之前林風所言。

“陛下,您見過,吃觀音土活活漲死之人嗎?”

“陛下,您知道,易子而食,孩子被烹殺的場面嗎?”

“陛下,你可聽聞,千里平原,樹皮皆被啃光的情形嗎?”

這三句話,是一個小時前,林風對壯年漢武大帝,提出的三個問題。

之前。

漢武大帝,對於林風的這番話,嗤之以鼻。

可是現在。

在看到回朔畫面中,功烈之鄉那些衣衫襤褸的傷殘老兵,那瘦的只剩下一層皮,哭的撕心裂肺的孩子之後。

林風的三句問話,就一直在他的腦海中盤旋,揮之不去!

而這一幕。

自然也被林風看在眼中。

看著研究室內,回朔畫面中,一壯一老兩位漢武大帝,林風輕輕嘆了口氣。

漢武大帝,確實為一代明君。

但是,

明君不等於完人。

漢武大帝的觀點,是自己以鐵血手腕,為太子鋪路,而後太子上任,施行仁政大赦天下,迅速贏得民心。

這個出發點,沒錯。

但,漢武大帝,終究還是貴族出身。

也正因為如此。

他雖然知道,百姓苦,但卻已經不知道,百姓苦到了什麼地步。

也正因為如此。

當真正的民間疾苦,以最直觀的方式,出現在漢武大帝眼前的時候。

無論是年老的漢武大帝,還是壯年漢武大帝。

盡皆沉默!

而此時,回朔畫面中。

那群傷殘老兵,臉上的笑容依然質樸激動,帶著漢武大帝遊覽功烈之鄉。

然而,

此時的漢武大帝,笑容已經遠去。

整個人心神恍忽,在這群抗戰老兵的陪伴下,如同行屍走肉一般走著。

不知不覺之間。

漢武大帝在那些抗戰老兵的陪同下,來到一座石碑前。

整個功烈之鄉,每一座房屋都破舊異常。

只有這座石碑,看起來像是時常有人打理,要比那些老破屋精緻,奢華千萬倍!

在石碑上,刻著三個大字——

功勳碑!

在功勳碑前,在漢武大帝面前。

這群傷殘老兵們,也不由陷入追憶。

彷佛再次回到了當年,與衛霍馬踏匈奴時,那刀光劍影的沙場。

心中,早已熄滅的那一團團烈火,再次盤踞於心頭。

“噗通。”

“噗通。”

“噗通。”

……

在功勳碑前,在漢武大帝面前。

這些傷殘老兵們,齊齊跪倒在地。

“陛下,讓我們回到軍中吧。”

“我們還要跟著陛下,去打匈奴!”

“讓我們回去吧,我們……我們還能戰啊。”

這些四肢不全,衣不遮體的傷殘老兵們,在功勳碑前跪倒,請戰的聲音此起彼伏。

對於大漢的普通百姓而言。

他們只想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但是對於這些,沙場老兵而言。

他們不想過這種日子。

一日復一日的耕作,更是讓他們羨慕起了,那些曾經戰死的兄弟。

對於他們。

只有戰死,才是最高的榮耀!

然而,

因為常年的食不果腹,飢寒交迫。

這一聲聲請戰,早已沒有當年的鏗鏘,反而有些有氣無力。

這一聲聲,有氣無力的請戰聲。

讓年老的漢武大帝深感自責。

在功勳碑前,看著跪倒在地上,這些無怨無悔,曾經為大漢立下赫赫戰功功烈鄉民們。

在看看他們,食不果腹,窮困潦倒的生活。

這一切的一切,都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然而,

即便生活如此窘迫。

仍然無法磨滅,這些功烈鄉民的滿腔熱血。

在這一聲聲虛弱無力,但此起彼伏的請戰聲中。

漢武大帝的目光中,有惋惜,落寞,甚至……反思。

年老的漢武大帝,在感動之餘,也是幡然醒悟。

一生中,從來不認錯,從來不低頭的漢武大帝。

在此刻,竟然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一瞬間。

原本就已經年老的漢武大帝,彷佛瞬間老了十幾歲。

“不能再打了……”

在一片片請戰之聲,年老漢武大帝,發出一聲悔恨的嘆息。

……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我不是胖貓

為不值得下筆

葉威逆襲記

你畫你風景

世界領域1:三災之厄

灰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