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禮有些擔心的說道:“大人,真的夠嗎?”

李剛大笑的說道:“你們放心,只多不少。等我收拾完了軍隊之後,咱們就是去這裡,到時候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麼叫做金山銀海。”

張仲禮和錢老頭對視了一眼,目光全都落在了叫張家口的地方,這麼有錢的嗎?沒聽說過呀?

自從到了明朝,到了新軍所,李剛就盯上了張家口。

以前沒有權力管,現在有權力管,既然如此,李剛怎麼可能放過這裡?要知道這裡可是聚集了一群赫赫有名的商人,他們的名字叫做八大皇商。

當然了,不是大明朝的八大皇商,而是大清的八大皇商。

八大皇商的歷史還要從明朝的初期說起,當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後,制定了納糧開中的辦法。

朝廷將每年產出的食鹽分成鹽引發給邊關的將。

鹽引,其實就是朝廷給的證明,拿著這個東西就可以去領食鹽了。每一個證明,代表著一定重量的食鹽。

商人們將糧食運到邊關,從邊關將領的手裡把鹽引換回來。

如此一來,邊關的糧食得到了保障,商人們想要賺錢也要付出辛勤的勞動,而不是白白的套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商人們就開始僱傭大量的百姓跑到邊關去種糧食。糧食收了之後就直接給邊關的將領們,如此一來就省了運輸的費用。

在明代運輸的費用可是很昂貴,這種種植方式被稱為商屯。

有了商屯,距離邊關近的商人自然就佔了便宜,於是就有了晉商的崛起,晉商也就成了壟斷大明朝食鹽的富商。

有了錢他們就到了揚州,一方面這裡距離產鹽的兩淮比較近,另外比較容易享受,揚州瘦馬大部分就是他們搞出來。

如此大的利潤,如此豪奢的生活方式,自然讓人眼紅。

最眼紅的當然是安徽和浙江的商人,畢竟產鹽的地方就在兩淮,我們家門口產的鹽,我們賣不了,我們賺不到錢,憑什麼?

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商人開始在朝堂中培養自己的勢力。

不斷的希望朝廷改變政策,晉商則不希望改變政策,雙方在朝堂上斗的你死我活,這也就是最初的黨爭。

後來晉商落了下風,以徽商和浙商為首的江南商業集團佔了上風。在弘治年間,他們終於改變了朝廷的政策,將納糧開中改為了納銀開中。

納銀開中,只要給朝廷交了銀子就能夠買鹽引。

這下好了,東南商人狂歡,官場上的官員,朝廷的勳貴勳戚全都狂歡。無數人衝進了這一次財富盛宴當中,大發財。

吃虧的是誰?是晉商,是邊關的將士。

商屯一夜之間土崩瓦解,邊關的百姓全部流回內地。沒有人願意在邊關吃苦了,因為沒有收入了。

以前有食鹽的利潤,大家在邊關過的是好日子,苦點苦點,但是能吃得飽穿得暖,現在卻不一樣了。

邊關沒了百姓,就只剩下了守關的明軍。

沒有了納糧開中,甚至都沒有人給他們送糧食了,至於朝廷撥付,地方官員供給,別開玩笑了,貪汙都貪汙不過來。

這就造成了皇上拿出了很多錢,但是官兵們拿不到錢的局面。

邊境出現了大量的逃役,活都活不下去了,還給你打什麼仗?邊關戰力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將領為了保證能夠打仗,吃空餉的比比皆是。用全部的銀子供養一支親衛,保留了僅有的戰力,守關尚且勉強,更不要說出城作戰了。

明末起義,官軍加入造反隊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在納銀開中以後,晉商沒了活路,他們想了別的辦法,我們可以和草原做買賣,發揮我們的地理優勢。

晉商推動了萬曆年間的俺答封貢,使得明朝和蒙古有了和平。邊關有了交易的市場,晉商又在這上面發了大財。

隨著後金人和林丹汗的崛起,邊關亂了,貿易也做不下去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晉商分裂為了兩支。一直向雲貴川拓展,去那邊貿易,也在那邊開鹽井繼續賣鹽。

另外一支開始了走西口,來到了張家口,開始做走私貿易。

剛開始賣的是糧食,食鹽,鐵器等各種物資,後來發現這些食物交易太麻煩,他們又向後金出賣起了大明朝的情報。

包括邊關的守將將領的人數,甚至還替後金人收買將領。

皇太極每一次進來,搶劫來的物資也都會暗戳戳的交給他們。保證了皇太極隨時都可以親軍突襲,而不會被繳回來的物資絆住腿。

否則打仗打的是資源,皇太極放棄搶來的東西,自己帶著大軍縱橫來去,打過幾次之後,他自己的資源先支撐不住,正是有了八大皇商才有了他的縱橫來去。

搶來的物資到了八大皇商手裡,他們會變現,換成其他的物資再給皇太極送回去。雙方互惠互利,實際上把明朝推向了死亡的邊緣。

對於這群人,李剛從任何角度都不可能放過他們。

他們就像一群蛀蟲,持續在為大明朝放血,持續在大明啃食著大明朝的血肉。現在李剛坐鎮赤城,保不齊什麼時候就被他們給坑死了。

當然要先下手為強,先弄死他們。

除此之外,他們手裡面的錢糧,還有白銀黃金,全都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全都是他們走私換來的。李剛怎麼可能放過?搞了他們自己就有錢了。

“你們兩個千萬不要走漏了訊息。”李剛盯著張仲禮和老錢頭說道,

“大人放心,我們絕不會。”兩個人向前一步同時答應道。

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李剛點了點頭說道:“時間已經不早了,你們也回去休息,明天準備出一份單子,一個月的應急,看看我們需要多少物資,報給我。”

“是,大人。”兩個人恭恭敬敬的答應道。

目送兩個人離開李剛,伸了一個懶腰。天色不早了,忙了一天了自己也累了,收拾一下去睡覺吧。

這天晚上李剛睡了一個踏踏實實的覺,可有很多人卻失眠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成為了洪荒主宰

我不是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