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錢頭低著頭,嘴角露出了一抹神秘莫測的笑容,對自己家大人說出來的話,老錢頭似乎沒聽見。只是抬起頭說道:“王平那邊沒問題,偽帝相信了王平的話。”

李剛眉毛一挑,沒好氣的說道:“什麼帝?”

“皇帝,”老錢頭咳嗽了一聲說道,“皇帝相信了王平的話。”

“原來如此,”李剛笑著說道,”如此最好不過了,你還走的這麼急幹什麼?難道還發生了什麼其他的事不成?”

“凌晨剛傳來的訊息,楊嗣昌楊大人回不來了,家中長輩去世,他要回去守孝。”老錢頭低著頭說道,“對咱們來說可是一件大事。”

“回不來了,”李剛點了點頭說道,“回不來就回不來吧!”

楊嗣昌對李剛很不錯,多多少少有一些知遇之恩。楊嗣昌在的時候,李剛做點什麼心裡面還是有點不落忍。

當然了,僅僅也就是不落忍已。

最重要的是楊嗣昌是個聰明人,起的動作太大了,容易被他發現了。聰明人不好糊弄,他離開了正好。

“誰接任?”李剛語氣隨意的說道。

“回大人,接任的人是梁廷棟。”老錢頭語氣平和的說道。

輕輕地點了點頭,果然沒出乎自己的預料。歷史上楊嗣昌走了之後就是此人,很多人都是對他寄予厚望的,認為他人品能力都很不錯。

根據自己查來的資料,梁廷棟萬曆四十七年的進士。

最初做的是南京兵部主事,後來改為了禮部主事,天啟五年做了西寧參議,七年調永平兵備副使。

督撫以下為魏忠賢生祠,只有梁承棟不去參拜,向朝廷辭了官。

崇禎元年,分巡口北道,崇禎二年做了右參政。袁崇煥死了以後,他做了兵部右侍郎,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和四方援軍,表現極為出色。

在軍事上侃侃而談,奏對明爽,很得崇禎皇帝喜歡。

在中樞呆了很長時間,陳奏兵事很多都中機宜,朝廷上下都覺得他是一個知兵的人,連崇禎皇帝都這麼想。

楊嗣昌丁憂回籍之後,梁廷棟接任,事後證明,此人遠遠不如楊嗣昌,甚至根本沒法比。

崇禎九年清軍進犯,經過了梁廷棟的地盤,他沒能攔住,或者說沒敢攔,讓大軍過境,崇禎皇帝讓他帶罪支援京城。

兵部尚書張鳳翼害怕獲罪,自請督師。

兩人卻都不敢打仗,京城周圍很多地方都被攻破了,很多百姓被殘殺,財富被擄掠,兩個人都嚇得不行。

梁廷棟每天吃大黃藥求死,但卻沒死。

八月十九日,清兵離開,到了九月份,張鳳翼先死了,梁廷棟也死了,後來朝廷治罪應該砍他的腦袋,抄他的家,人死了,崇禎皇帝就沒再追究。

縱觀此人的一生,李剛總結出了一件事。

梁廷棟要麼不知兵,只會紙上談兵,真正到實操的時候,根本就不行。要麼只能做一個參謀,根本沒辦法領兵。

無論是哪種情況,讓他領兵都是一大敗筆。

老錢頭見李剛陷入了沉思,忍不住道:“大人,換了新人,咱們這邊是不是停一停?”

“停?”李剛轉過頭冷哼了一聲說道,“為什麼要停,告訴韓正加快速度,梁廷棟到任之前咱們要招滿五萬人,不給他搗亂的機會也就是了。”

“是,大人,我明白。”老錢頭點頭答應道。

對於梁廷棟,李剛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不過是插標賣首之輩,有什麼能耐制約自己?先忍他一年半載,明年死人就要死了。

李剛真正在意的是皇太極,皇太極明年會打到京城來,自己已經陰了多爾袞一次了,不知道能不能陰皇太極一把。如果可以,肯定給他來一下狠。

想到這裡,李剛忍不住想要去制定計劃。

“還有一件事,”老錢頭向前湊了湊,“遼東已經有訊息了。”

“結果如何?”李剛連忙追問,遼東的事情,李剛還是很關心的。

“後金人撤了,”老錢頭笑著說道,“他們兵圍錦州城,我們這邊有人去救援,他們想要圍點打援,後續遼東的高第沒出兵,雙方就僵持了下來。”

“皇太極派人要和咱們的和談,只要咱們願意放了多爾袞,他願意退後,將包圍咱們的人放出來。”

“有人答應嗎?”李剛詫異的問道。

“誰敢?”老錢頭冷笑著說道,“袁崇煥才死了多久,這種事情誰敢做?誰知道皇上哪天反悔把罪名扣到自己的頭上來,朝野上下全都反對,全都請求死戰。”

李剛緩緩的點了點頭,大概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總之不同意議和,請求死戰,這是政治正確,無論到最後結果如何,自己一方都不會吃虧,都不會落下埋怨或者罪過。

同意議和,最終反而會落下埋怨或者罪過。朝堂上的大臣一個比一個雞賊,他們怎麼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

“被圍的軍隊呢?”李剛想了想追問道。

“投降了。”老錢頭也沉默了下來。

“朝廷怎麼說?”李剛抬起頭問道。

“都說他們早就和皇太極串通好了,就是為了誘使咱們深入,朝廷沒上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老錢頭語氣之中帶著嘲諷的說道。

李剛嘆了一口氣,搖搖頭沒說話。

有沒有這種可能?當然有這種可能,可這就是你不去救援的理由嗎?當然不是,救援不光是救援被圍的人,也是給其他人看的。

不去救,其他人看到了會唇亡齒寒。

到最後會是什麼局面?

坐視友軍覆滅,我軍巋然不動。

李剛笑了,笑得很大聲,這幅場景可太熟悉了,像實在是太像了。

兄弟拉,我一把!

嘲諷的搖了搖頭,李剛也明白,為什麼洪承疇聚集了那麼多人,最後還是戰敗了。為什麼約定好的一起突圍會有人提前跑,為什麼明軍聚在一起就不能死戰。

現在想想,這不和國民黨一樣嗎?

死道友不死貧道。

友軍的死活和我有什麼關係?我要先跑,讓我打,門都沒有啊!

“大人以後和別人一起作戰的時候,要小心他們害咱們啊!”老錢頭語氣頗為感慨的說道。

李剛冷笑了一聲說道:“應付這種事情,我們有經驗。”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影視世界和主角搶機緣

愛吃香菜的醜醜魚

烽火十國

青璃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