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忍不住抬起頭說道:“在家裡面飲宴?”

輕輕點了點頭,王承恩笑著說道:“他們在院子裡面生了火,烤了一隻羊。讓下面的人準備了很多酒菜,在院子裡面又喝又吃的。”

“他們倒是快活。”崇禎皇帝感慨的說了一句。

“邊關苦寒,有錢也沒地方買東西,”王承恩低著頭說道,“進了京城見識了繁華自然,要好好的享受一番。”

崇禎皇帝點頭說道:“李剛給你錢了?”

“聖明不過皇上,”王承恩低下頭說道,“他送了老奴的乾兒子王平白銀五千兩,送給了老奴白銀兩萬,老奴已經讓人登記入庫了。”

崇禎皇帝苦笑著說道:“朕這個皇帝做的,還要拿你們的錢。”

“皇上千萬別這麼說,”王承恩連忙說道,“皇上奉行節儉,不忍心加重百姓的負擔,寧肯苦了自己。您是聖明的皇帝,能伺候皇上,是我們這些做奴婢的福分。”

“行了,別說這樣的話了,”崇禎皇帝擺了擺手說道,“李剛的錢是哪兒來的?”

“老奴倒是聽王平說了,”王承恩低著頭說道,“李剛到了新軍所之後,收留百姓,開墾了田地,將新軍所建的很好,所以吸引了不少的商人。”

“商人去了之後,李剛給他們立了規矩,只要在新軍所做生意就要交錢。按照大明朝的規矩,三十稅一,無論誰去都必須要交。”

實際上根本不是三十稅一,三十稅一隻是表面上。

私底下李剛還會派老錢頭收商人的錢,這筆收入雖然不大,但應付日常的開銷也足夠了。甚至用來給官員們送禮,也都足夠了。

崇禎皇帝嘆了一口氣說道:“他能收上來錢,朕為什麼就收不上來?你說朕也收商稅好不好?”

王承恩低著頭,沒有開口說話。

崇禎皇帝苦笑的搖了搖頭說道:“算了。”

大明朝的賦稅是怎麼回事,崇禎皇帝心裡面有數。不用翻看魚鱗冊,就知道張居正當年清點的田地,到現在一半都沒剩下。

萬曆年間還能收點礦稅和鹽稅,隨著萬曆皇帝鬥爭失敗,廢除了礦稅和鹽稅,皇上連這一部分收入都沒有了。

商稅就更不用提了,根本就收不上來。

田地的稅隨著他們瞞報,也在逐年的減少。加上土地吞併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能夠納稅的土地也越來越少了。

收入銳減,皇上的日子自然就不好過了。

免稅是給文官和讀書人的,收稅的人也是文官和讀書人,自己收自己的稅,想想就知道結果是什麼樣的了。

萬曆皇帝派出太監去收礦稅和鹽稅,結果是什麼樣子,崇禎皇帝很清楚,現在這個時候他又能派誰去收稅呢?

“等國家安穩下來,遼東平定了,叛亂也平定了。”王承恩抬起頭說道,“皇上再做一些事情也是來得及。”

“希望如此吧!”崇禎皇帝點了點頭說道。

接下來的幾天,李剛的行程非常的緊湊。皇上一直叫他去皇宮裡,除此之外,李剛還要跟著楊嗣昌在京城到處拜訪。

除了勳貴勳戚,還有各種文官衙,忙得不可開交。

李剛也沒覺得奇怪,跟著跑跟著忙。漸漸的李剛閒下來了,日子過了十多天,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李剛甚至都可以在家裡待一整天。

漸漸的所有人都嗅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老錢頭從外面走了進來,表情有些遲疑的說道:“大人,楊嗣昌楊大人來了。”

李剛抬起頭說道:“跟我一起去將大人請進來。”

兩個人來到了門口,見到了楊嗣昌,此時的楊嗣昌早沒了前幾天的從容和淡定。臉上帶著一抹愁容,見到李剛之後露出了一抹遲疑的笑容。

“大人,裡面請。”李剛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恭敬的說。

楊嗣昌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邁著步子跟李剛一起走進了屋子。進入大廳之後分賓主落座,茶水也被送了上來。

老錢頭招呼所有人退下,自己也走到了門外,將門關上了。屋子裡只留下了楊嗣昌和李剛,他看得出來,楊嗣昌有話要說。

喝了一口茶水,看著在外面站崗的老錢頭,楊嗣昌笑呵呵的說道:“你手下的人都不錯啊!”

“當不得大人誇獎,”李剛笑著說道,“無非就是一些小心思而已,上不得檯面。”

“生存的智慧呀!”楊嗣昌感慨了一句說道,“是不是在京城待的著急了?”

李剛點了點頭,苦笑的說道:“我也不瞞著大人,我實在是待的著急了。新軍所還有很多事等著我回去,朝廷這邊一直沒個上下,我的心裡也沒底。”

按照規矩,朝廷應該讓李剛走了。

所有的事情都辦完了,該給的賞賜也該下來了,李剛的官位往上升一升,然後把人放回去,現在把人留在京城算怎麼回事?

“關於你的事,朝廷還沒個定論。”楊嗣昌有些無奈的說道。

“出什麼事兒了?”李剛抬起頭說道,“還請大人直言相告。”

楊嗣昌嘆了一口氣說道:“前幾天遼東來了奏報,後金那邊出動了人馬進兵圍錦州城,遼東已經向朝廷求援了。”

李剛臉色一變說道:“因為我的事?”

“正是如此。”楊嗣昌點了點頭,“因為這件事情,朝廷上現在吵的不可開交,也就顧不上你的事情。”

“吵什麼?”李剛皺著眉頭說道。

“有人說應該馬上出兵,派人去救援錦州,有人說後金等的就是咱們救援錦州不能派人去,前者罵後者膽怯為戰,後者罵前者魯莽行事。”楊嗣昌一臉無奈地說道。

李剛抬起頭說道:“此事不應該由遼東督師做決定?是戰,是守,戰要怎麼辦,守要怎麼守,怎麼還拿到朝堂上來吵來了?”

李剛可太知道這裡面的彎彎繞。

事情一旦到了吵鬧的階段,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想法。很多人自己沒想法,但我不會支援你的想法,你提出來的我就反對。

這麼多人在一起雞同鴨講,怎麼可能找出一個正確的結果來?再說了,戰場上戰機稍縱即逝,京城距離遼東雖然不遠,快馬傳遞訊息也很快,但總歸是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

戰火世界2

北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