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了註冊之後,張江似乎鬆了一口氣,笑呵呵的問道:“幾位大人還想看什麼?”

楊嗣昌臉上帶著笑容說:“能不能帶我到百姓家中看一看?”

張江點了點頭,指了指不遠處的一戶人家說道:“這戶人家如何?”

楊嗣昌打量了一番,一家普通的農戶,門口擺放著柵欄。院子裡是一間三間的泥坯房,於是便點了點頭說道:“當然沒問題。”

幾個人向著屋子走了過去,院子裡一個老人看到幾個人愣了一下。

“陳老伯。”張江看著老人笑呵呵的抱拳道。

“原來是張大人。”老頭看著張江笑呵呵的說道。

“陳老伯,你可別這麼叫。”張江搖了搖頭說道,“你還是叫我張江。我身邊這幾位是城中來的大人,想到您家中看一看。”

“沒問題。”陳老伯點了點頭,“幾位大人請。”

幾個人走進了陳老伯的院子,左側擺放著一堆柴,右側則是一座籬笆扎的牆。裡面養了幾隻雞,還有幾隻鴨子。

“咱們到屋裡坐。”陳老伯笑著問。

“不必了,就在院子中吧!”楊嗣昌笑呵呵的說道,“在院子中說幾句就好。”

陳老伯點了點頭,搬出了幾個凳子。眾人也沒客氣,自己拿著凳子找了地方坐了下來。陳老伯又回屋子裡面拿出了水壺,給幾個人倒了一碗水。

楊嗣昌端起來喝了一口,還是熱水。

坐下之後,楊嗣昌笑呵呵的問道:“老伯,日子現在還好過吧?”

陳老伯有些感嘆的說道:“以前的日子不好過,現在有了李大人,日子好過的多了。你看看我,家裡有住的地方,有穿的衣服。有糧倉,也養了一些雞,以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 ”

楊嗣昌有些好奇的說道:“我能看看您的糧倉嗎?”

“當然沒問題,”陳老伯點了點頭,站起身子領著幾個人來到了糧倉的前面,伸手將糧倉的門開啟笑著說道,“幾位請看。”

眾人走進去,糧倉裡面很大,但很空曠。擺放著的大多都是一些粗糧,還有半袋白麵。

楊嗣昌有些好奇的說道:“這些糧食夠吃嗎?”

陳老伯點了點頭說道:“土豆都在這裡放著,”說著將糧倉中間的地窖蓋子開啟了,“放在上面不行,天太冷了,土豆會凍。”

楊嗣昌點了點頭,楊國柱在旁邊說道:“我下去看看。”

“下面又黑又窄,你小心一些。”陳老伯在旁邊囑咐道。

“您放心吧!”楊國柱拍了拍胸脯,順著地窖的木梯子走到了下面。掃了一圈之後,臉上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楊嗣昌等人在上面閒聊了幾句,楊國柱就爬了上來。

面對楊嗣昌詢問的目光,楊國柱笑呵呵的說道:“下面全都是土豆,很多,足夠吃一冬天了。”

陳老伯在旁邊笑呵呵的說道:“沒辦法的事,我們回來的時候,家園都被毀了。土地也都荒蕪了,我們原本想著這個冬天沒法過了。”

“李大人找來了土豆種子,讓我們跟著種土豆。雖然冬天只能吃土豆,但是總能熬過去。田開啃好了,明年開始種下糧食,日子就好過了。”

“日子有希望就好。”楊嗣昌在旁邊點頭附和道。

幾個人從糧倉裡面走出來,回到院子裡面坐下,楊嗣昌又開口問道:“陳老伯,您家裡面就你一個人嗎?”

“老伴去的早,留下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娶了妻,老二還沒娶妻。”陳老伯一臉幸福的開口道。

“兒子們都不在家嗎? ”楊嗣昌好奇的問道。

“老大參加了護堡隊,跟著去訓練了。”陳老伯笑呵呵的說道,“老大的婆娘和老二去廠裡面做工了,要太陽下山才能回來。”

“做工好,做工好,做工就有收入了。”楊嗣昌點了點頭說道。

“都是託了李大人的福,”陳老伯一臉感激的說道,“有了李大人,我們才有好日子過。家裡面有糧食,做工能賺錢,日子才算有盼頭。”

“說的有道理,”楊嗣昌笑呵呵的說道,“陳老伯能和我說說護堡隊嗎?”

張江臉色微變,心中多少有些緊張。別人不知道,他心裡面很明白。陳老伯的兒子可不是參加什麼護堡隊,而是到新軍所去當兵了。

前幾天上面來了人告訴張江,如果有人來問,就說他們在城裡修城牆,回來參加了護堡隊,千萬不要說他們當兵。

雖然自己已經和他們說了,張江還是怕陳老伯說漏嘴。

陳老伯喝了一口水,一臉淡定的說道:“您是外地來的不知道,我們這是邊塞之地,除了韃子之外,還有很多山匪流氓。家裡好過了,就擔心他們來搶。”

“我兒子跟著護堡隊,是為了護堡隊莊子裡面的糧食。李大人說了,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勞動果實,還給我們送來了很多的刀槍,李大人是個好官。”

張江在旁邊頓時鬆了一口氣。

楊嗣昌緩緩的點頭說道:“行,我們知道了,咱們走吧!”

陳老伯一臉疑惑的說道:“幾位大人天時不早了,不如在家裡留頓飯吧?”

楊嗣昌搖了搖頭說道:“算了,我們還是回城裡面去吃李大人的飯,李大人的飯比較好吃。”

眾人聽了這話之後,也都跟著笑了起來。

陳老伯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張江帶了幾個人出了院子。

出了陳老伯的家,楊嗣昌又讓張江帶著他們走了幾個院子。基本上沒有什麼不同,日子多好說不上,都能吃得飽穿得暖。

走到莊子的另一側,楊嗣昌看著一家門口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這家與其他家並沒什麼不同,只是門口立了一個牌子,牌子上面寫著:功臣之家。

張江眼中帶著羨慕的說:“您他們家出了烈士,大人說了,但凡為了守土戰死的將士,全都是新軍所的功臣,是大明的功臣。”

“為了表彰他們,李大人給了很多的好處,還在他們門口立了牌子。功臣之家,路過的人都要高看一眼。”

楊嗣昌有些好奇的說道:“還有這事?”

張江點了點頭說道:“李大人的恩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李白遇見東北人

星耀晨曦夢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