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副使大人於桃薇的救命之恩今日才來拜謝。大人若是日後有用得著容稚的地方儘管開口,定為大人赴湯蹈火。”容稚深深一拜,是從心底裡感激長巽的。

“公主這番話實在折煞微臣了!微臣不過是做了分內之事罷了,豈敢貪天之功?”長巽一邊說著,一邊急忙伸手去攙扶容稚。

他小心翼翼地將容稚扶起來,容稚對上他的目光,心中竟生出一種奇怪的感覺。她看到長巽的眼神中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如何表達。兩人四目相對,一時之間沉默無語。就在這時,一陣微風吹過,吹起了容稚的髮絲。長巽下意識地伸出手,想要替她拂去臉頰上的髮絲。然而,他的手指卻是觸到了容稚的臉頰,就像觸電一般縮了回去。

長巽只覺得自已的臉頰像是被火烤過一般,滾燙無比,原本白皙的肌膚此刻也變得通紅一片。他不禁低下頭去,不敢再看其他人一眼。平日裡的長巽總是給人一種仙風道骨、超凡脫俗的感覺,但此時此刻,他卻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那種淡定和從容,彷彿變成了一個害羞的孩子。

\"微臣僭越,殿下恕罪!\" 長巽猛地回過神來,才發覺自已剛才的行為有些不妥,竟然在殿下面前如此失態。

“大人這是......害羞了麼?”容稚一臉戲謔地看著眼前這個男人,眼中滿是好奇和調侃之意。被如此直白地點破了自已的小心思,長巽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彷彿熟透的蘋果一般。他雙手不知道該放在哪裡好,顯得格外侷促不安。

看著長巽這般手足無措的模樣,容稚卻是忍不住笑出了聲。那笑聲清脆悅耳,如同銀鈴一般迴盪在空氣之中,帶著幾分善意與調皮。長巽聽到這笑聲,抬頭看去不由得被容稚的笑容吸引,如春風般和煦,容稚的笑容中透著純真和善意,彷彿能驅散所有的陰霾和憂愁。她的眼睛彎成了月牙形,閃爍著靈動的光芒,嘴角上揚的弧度恰到好處,他不曾見過她這般開朗的模樣,從前也沒有。

容稚的笑聲迴盪在空氣中,如同一曲美妙的旋律,長巽的心絃也被這笑聲撥動。他發現自已的嘴角也不知不覺地上揚,看著她的模樣,他想若是她能一直做容稚也好,一直這般開心,也好。

那日那紅衣女子將他擄了去,他看清了她的容貌。與容稚一般無二,不過是眼下多了一顆淚痣。她的術法高深變幻莫測,師父教給他破術之法毫無作用,她手指在他眉心一點,他便意識模糊,他的身體彷彿被一股刺骨的寒意所籠罩,全身冷得像掉進了冰窖裡一樣,瑟瑟發抖。在這種極度寒冷的狀態下,意識也變得模糊起來,似夢非夢、似醒非醒。隱約間,好像聽到有人在說話,但那聲音卻又像是從很遙遠的地方傳來,時斷時續,難以聽清具體內容。

“遊兒,莫怪阿姐,若你知曉了一切怕也是未必會選……,阿姐就自私這一次,唯這一次……”“她的聲音充滿了無盡的哀傷和無奈,彷彿心中有千言萬語卻無法訴說。

再次睜開雙眼的時候,他發現自已已經身處在天樞府的床榻之上。頭部傳來陣陣劇痛,彷彿要裂開一般,但與此同時,那些被遺忘的往事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白傾傾……這個名字在他腦海中不斷迴響,讓他想起了曾經經歷過的種種劫難。此刻他已經恢復了萬殊的所有記憶,更明白了自已如今為何在此,往日之事不可追,既有此機會,藉著凡人長巽的軀殼能夠補償白傾傾分毫也好。

不日,太后和長公主將要回京的訊息就傳了回來。皇帝得知後非常重視,立刻下旨命令百官出迎,並要求一切安排都要做到盡善盡美、萬無一失。接到旨意後,眾位大臣紛紛開始行動起來,積極籌備各種事宜以確保接駕工作順利完成;天樞府自然也不能例外。

“陛下,按照舊例,太后的居所在慈寧宮,現在已經修繕完成,萬事妥帖。不過,長公主殿下從自幼便不在京都,所以並沒有修建公主府。關於長公主殿下的住處,還需要陛下示下。”大臣畢恭畢敬地說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為難。他知道這件事情不好處理,如果安排得不妥當,可能會引起長公主的不滿和怨恨。

皇帝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忖著。據他所知,京城中那些較為出眾的府邸多數都已經有主了,如果選擇行宮,則可能會稍顯偏僻不便;而在後宮之中,似乎也並沒有一座特別適合長公主居住的宮殿。一時間,皇帝陷入了沉思,竟也拿不定主意。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掃視著殿中的群臣,說道:\"眾愛卿可有什麼高明的建議?朕此刻倒是想不出何處適合。\"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大臣們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輕易發言。畢竟,這可是關乎長公主待遇和皇室顏面的大事,必須要慎重考慮。

\"陛下,微臣以為,可以尋一處清幽雅緻之地,新建一座宮殿供長公主居住。這樣既能體現長公主的尊貴,又不會與其他宮室相沖。”一位老臣立於堂下打破了這份沉寂。

皇帝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但隨即又提出了疑問:\"建造新宮殿需要耗費不少時間和財力,如今怕是來不及了。\"

見此,容淵提議道:\"陛下,不如先將現有的玉簫殿進行修繕改造,讓長公主暫居內宮,同時,再從宮外徵集能工巧匠,加緊趕建新的宮殿。如此雙管齊下,定能解決當前之困局。\"

眾臣聞言一陣唏噓,玉簫殿乃是當今皇帝長姐大公主元永夜從前的居所,聽聞大公主幼時受盡先帝寵愛,只是後來約莫長到十歲左右突然不知所蹤,先帝派人苦苦尋找至死都不得見抱憾而終,先皇后也就是如今太后尋了方士掐算到公主約莫在南方,不過大致方位也是不大清楚。

自打大公主失蹤後太后便將小公主看得緊,生怕有一日她也沒了。新皇登基之後便敕令在南方水鄉潼州修建行宮,太后攜著小公主元永曦長居南地十年有餘,也是四處探查大公主的下落,誰料至今仍是一無所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神經有點病

星星不語

原神:真死後,影浪跡天涯

君茗靜瑤

禁慾大叔請自重

月萌的筆

凹凸世界,影子

月環很正常的

病友非人哉

亭亭玉立的小荷花

我遇夏天

oo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