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英明於清晨趕到行軒市,且帶著十多位生物學專家共同前往,原先知悉其事的只有楊燁一人,但到了午飯時分,五人由各處歸來這座舊樓聚頭商榷,順便用餐之際,客廳裡的大方桌撐開了圓盤支架,一眾生物學家紛紛落座,大家也便都看到孔英明一行了。

這一上午的時間,張玉強等四人分別率領警務人員,分赴行軒市各處著力調查,所取得的碎片資訊雜亂而無序,就稱毫無所得也不為過,相當於一無所獲。而楊燁提請目擊證人的聆訊,倒是開展得十分順利,不管提請的那晚來賓馴順配合與否,總之採集了一大堆前後顛倒、難以自圓其說的口供,卻是所獲非淺。

在楊燁的立場,當然對錢貓的證言深信不疑,但該調查的還是得調查,該審訊的人員也逐個諮詢了一遍,心下倒是更加篤定錢貓的清白。

白英笛意外身亡有其脈絡可循,前因後果什麼的,透過諮詢相關當事人的口供,加上腦補,楊燁總算梳理出一番頭緒。

這個死鬼少年就是個神經病!

或者至少可以看出其家教的粗放和寵溺,小小年紀就渾身是膽,肆意妄為,完全不知天高地厚,受了微不足道的些許委屈,立刻化身狂徒,於父親作東的晚宴間,顯然誰的臉面都沒放在心上,有仇不過夜,當場就要教訓錢貓一頓,這個撒潑的囂張嘴臉倒是可以想見。

於是這個放潑的行為,撒出了潑天大禍,不但把自己的小命給送了,還連累到狂暴豬四處逃亡,由此引來了殺身之禍,屍骨無存。雖然狂暴豬的遇害,跟白英笛的自作孽不可活,未必具有直接的聯絡,但起碼也是因為此事而起,否則縱然狂暴豬被仇家盯上了,必死無疑,那也不該是這個死法。

由於白雪梅為核心的白氏一族給地方上施壓,導致狂暴豬驚慌之下逃逸在外,數日前春懷樓身在陸號省,非但鞭長莫及,且直到白英笛的追悼會完畢,屍骨化灰安葬之後,春懷樓很可能猶自矇在鼓裡,根本一無所知。

這都是五位親臨辦案一線的好友,作出的初步推斷,想來雖不中亦不遠矣,相對符合邏輯。

同席吃飯當然不乏交談,交流意見看法什麼的,孔英明倒是健談,就狂暴豬之死談起各種推測和設想,顯得頗為中肯和洽。另外那十一名生物學家,年紀最輕的也已三十六,最長的已近七十,卻都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個個坐姿端正,小心挾菜,吃飯的動作極為斯文,不喝茶不進酒水,就連飲料都是選擇不含碳酸類的溫和型,有幾人喝的是白開水,都不愛喝湯,似乎煮熟的肉湯裡含有不適於人體吸收的成份。

張玉強對這些學者甚是尊重,彼此介紹後,啟言必稱“老師”,各種奉承禮敬,鄭重其事。

楊燁不苟言笑,只約略表達了一些歉意,畢竟這大年三十,東國人齊家團聚的日子裡,來者是專家也好,底層民眾也罷,巴巴趕過來幫忙,總有些強人所難。但有幾位年長者搖手稱“不必客氣”,更多的專家更是置若罔聞,完全沒聽見的樣子。

錢貓跟傷無痕則透著滿臉好奇之色,生化類的驚悚恐怖電影看過不少,活生生的所謂生物學家,現實中倒還是第一次見到,且有一群之多!

炎神微感惴惴,尤其後來孔英明談到生物學的最新前瞻,即將出現在人類世界,且有可能普惠於千家萬戶的觀望設想等等,炎神更是心裡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地打鼓。

因為按照孔英明的說法,人在死亡的那一刻,會有腦部生物電外放現象,這束生物電構建的電流波段,凝結的便是死者生前的記憶體,其內含有完整的世界觀,包括死者這或長或短的一生中的全部經歷,哪怕是發生在死者幼時的事件,早已記憶渺渺,多年前便已渾然忘卻的內容,均可以利用儀器調閱出來,甚至呈現出視像的動態效果,這項技術很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被人類所掌握。

炎神都恨不得問出聲來,這股生物電會停留在何處?會停留多久?有沒有時效的限制?

當然孔英明說的這種儀器,眼下還是不存在的,只是個概念而已。

楊燁打趣道:“我相信會有那一天的,但我們壽命有限,未必能等到那一天吧?”

“那可未必。”孔英明隨口一答,停頓片刻後說道:“對生物電外放功能的探索,我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研究很多年了,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記錄,相關著作還有各類似是而非的假說,更不在少數。”

“老孔你也說了,都是假說嘛,那當然都是假象了。”傷無痕也笑著調侃。

“無痕,假說跟假象是不好劃等號的。”孔英明正色道:“無論什麼樣的科學理論,在沒有得到證實之前,都可以稱之為假說。假說可不是亂說的,那也是根據已有的定律和理論,經過資料運算或模型推導,進行詳細的歸納和總結,得出理論上的解釋。也就是說,假說是有可能實現的,比如說空氣卡簧,槍支彈藥,飛行器,包括磁動力的運用,在沒有實現之前,都是假說。”

五位科學盲人登時一臉恍然,瞅著孔英明的眼神都變了,這位曾經的野心家,滿臉便秘的謹嚴肅穆之色,沒想到還是個科技型人才。

楊燁側頭看向一眾專家,問道:“老孔說的那種儀器……什麼死人生物電外放,然後提取出來投放影片,真有可能做到嗎?”

專家們面面相覷,啞然無聲。

終於那個最年輕的生物學家推了推黑框眼鏡,輕咳一聲,謹慎回答道:“理論上的可能是存在的,當然還需要做大量實驗。民間流傳的說法,認為那是離魂現象,也就是人死後會有魂魄飄離在附近的空中,其實我們認為這不僅僅是神鬼傳說,這就是生物電。至於如何有效提取……”他說到這裡,看了眼孔英明,卻住口不言。

“肯定要結合化工、物理等博物領域的科學家,共同研究嘛。”孔英明大大咧咧地說道:“打造器材不是生物領域的專長,但觸類旁通,要造出類似功用的器具,肯定離不開我們的參考……還有指點,我的意思是說,假如真能成型的話。”(未完待續)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級足球小子

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