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容和散宜生退會班列之中。

太師聞仲立刻出班繼續奏道:“大王,有捷報,王師大捷。”

“哦,大捷,速報!”帝辛立刻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說道。

“稟大王,據居安關主將吉立和副將餘慶奏報,以袁福通為首的七十二路諸侯反叛大軍,共二十萬眾進攻居安關。在關口被圍,音訊難通的情況下,我天朝守軍浴血奮戰三日,擊殺北海侯袁福通等四十餘諸侯,現叛軍已撤回封地。賴天朝之天威,大王之洪福,有此大捷,普天同賀!”

聞太師聲音郎朗地說道,竟然沒有一絲慚愧的意思,帝辛很清楚,這絕對不是吉立的原話,吉立不可能這麼寫,也沒有膽子這樣寫。

但是,作為太師,聞仲卻必須這麼說。

這是七十二路諸侯反叛以來的一次最大捷報,聽起來就解氣,就讓人精神一震,讓人激動萬分。

尤其是,太師聞仲提到了吉立和餘慶,這是為他們將來的加封進行鋪墊。

“好,如此大捷,所有有功將士必當論功行賞!”帝辛頓時龍顏大悅,金口玉言發下話去。

“大王英明!”

太師聞仲拍了一記馬屁之後,繼續道:“大王,七十二路諸侯大軍敗回封地,過半諸侯身死,恐封地內我殷商子民遭受荼毒,吉立上表請戰,清叛逆,護子民,還宇宙郎朗乾坤。”

“好,民為重,社稷次之,既然是為了天下百姓,眾位愛卿議議是否出兵。”帝辛這一次並沒有直接拍板,而是留了活口,因為還有一些大戲還沒有上演。

聞太師又道:“稟大王,西岐周文王,共上三表,其一表請辭,第二表是祝賀北海大捷,第三表是請兵出站,攘除七十二路諸侯叛逆。”

“好,文王一心忠於國事,表奏甚是中肯啊!”帝辛點了點頭。

“大王,冀州候上表,願請兵出戰,兵伐七十二路諸侯!”聞仲繼續道。

“哦?還有何人上表?”帝辛故作不知地問道。

聞仲道:“回大王,還有陳塘關總兵,李靖上表,願與師弟鄭倫一同請戰,兵峰直指北海!”

“還有嗎?”帝辛繼續問道,他安排的人已經差不多了,就看看其他人了。

料不到的是,這時候比干站了出來:“回大王,東伯侯、南伯侯、北伯候,以及轄內諸侯宮七百零三路諸侯都上表,諫議大王出兵北海,兵伐七十二路反叛諸侯,以正天綱。據可靠訊息,還有的諸侯已經上表,但是因為路途遙遠,尚未送達朝歌。”

“這麼多諸侯上表?”

帝辛一聽比干所奏,他自己也是驚了,他們沒有想到天下八百多路諸侯,竟然有七百多諸侯上表,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諸侯。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帝辛頓時感到了天下諸侯的凝聚力出來了,之前有些搖擺不定的諸侯也堅定了自己的立場。

畢竟,在七十二路諸侯開始反叛的那麼多年,並沒有多少諸侯主動上表,願意出兵討伐。

大多數諸侯都是各自儲存實力,過自己的小日子,做牆頭草,左右搖擺不定,見風使舵,觀望著戰局,不肯自斷後路。

但是現在,他們既然上表表明了態度,也就意味這他們都把寶壓在了自己這邊,至少那些牆頭草是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勝利的。

帝辛緩緩站起,環視龍德殿中的所有人說道:“本王之意已決,出兵七十二路諸侯國。不過,天朝兵峰所指,只擒主犯一族,不株連從犯。七十二路諸侯封地的百姓須秋毫無犯,違令者斬。凡七十二路諸侯叛亂從犯者,凡有戴罪立功表現者,可酌情任用不予追究。此前各路諸侯反叛,究其原因,本王也有錯在先,伐人先罪己,本王是錯了,但他們不該反。但既然本王有錯在先,他們反了,須從輕發落。不過,若是本王沒有錯的時候,還有人要反,那就絕不留情。”

說著話,帝辛一掌拍在龍書案上。

只聽得啪的一聲,堅硬如鐵的龍書案竟然應聲破裂,化為無數碎片堆在了大殿之中。

這一聲響吸引了所有群臣的目光,不少人看著龍書案的慘相心中震撼不已。

就連太師聞仲,也不禁眉頭一挑,震撼地看向了帝辛,因為龍書案的這種破碎方式,絕對不是靠有多少蠻力就能做到的。

而是需要把元力均勻分佈,龍書案各個部位都受到元力的激盪,才會破碎得這麼平均。

看來大王是深藏不露啊,竟然在這段閉關的時間裡,修煉到了如此程度。

聞仲暗暗驚歎,心裡也不免敬佩起帝辛來。

帝辛發威之後,便腳他龍書案的碎片,大聲道:“西岐周文王、冀州候蘇護、東陳塘關總兵李靖及其師弟鄭倫既然上表太師,那麼太師就安排他們各領一路兵馬,出戰七十二路諸侯。”

“七百餘路諸侯上表副相,請首相與副相共同選出五路人馬,鎮國武成王在朝中選出三路人馬,總共湊齊十六路兵馬,兵峰直指北海。七日後,大軍各自出發。”

“是!臣遵旨!”

“臣,領旨!”

帝辛所點到的人,比干、聞仲、黃飛虎、商容紛紛出來領旨,其實他們也明白,七十二路諸侯被討伐之後,會有大片的土地重新被分封,首先是誰出兵,誰就最有優勢。

讓他們選派出兵人選,就是把這些事情交給他們做,人情也送給了他們。

但是,這些大臣都牢牢記住了大王欽點的那幾個人,蘇護、周文王、李靖、鄭倫!

大殿中,散宜生目睹整個過程,他的心情甚至不必聞仲和商容等人差,更是激動無比。

大王對周文王這樣,真是仁義盡致了,肯定不是作假的,硬是把這個順風仗派給了西岐。

事情已經變得很簡單了,大王已經說過,伯邑考和姬發,一人可世襲王位,另一人可賜侯爵。

.那麼周文王這一路大軍,是誰當王,誰就留在西岐,誰當侯,誰就帶軍出征七十二路反叛諸侯。

這件事情,要儘快然主公知道,大王的這條大腿絕對抱得住。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封神:我,人皇帝師,擺下先天殺陣

若水河畔淌流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