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講,老哥哥如有詢問,在下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帝辛嘴上這樣說,心裡卻是不禁有些忐忑起來,不知道女媧娘娘到底和他們說了什麼,難道與他要問自己的事情有關,又或者女媧娘娘讓他們來試探自己嗎?

“呵呵,倒是沒有什麼大事,不用如此鄭重其事的,小兄弟就當閒聊而已。你始終在外遊歷天下,肯定對紂王帝辛有所瞭解吧?”伏羲聖皇呵呵一笑地說道。

對於他來說,的確是隨口一問,並沒感覺有什麼,但是帝辛聽在耳中,心裡卻是咯噔地緊了一下。

來了來了,終於來了!

這是真的在問自己啊,還是懷疑自己就是帝辛呢?

“紂王帝辛?”

現在又到飆演技的時候了,帝辛打定主意,你只要沒把我打回原形,露出自己的本來面目,自己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承認自己就是紂王的。

帝辛故作沉吟了一下:“在下一般行走在神山大澤,也順便印證《百草仙經》,有時候在民間也看看底層百姓的生活疾苦,做些積德行善的善行,卻是從未見過紂王的,要說了解,實在是談不上。”

“呵呵,這就夠了,既然你曾經在民間遊歷,你說說民間對紂王帝辛是什麼評價?”伏羲伸手一讓,請帝辛坐到了石凳子上,反而神農氏和軒轅聖皇站在那裡。

帝辛這一下就明白了,剛才是自己多慮了,人家根本就沒有懷疑過自己,更是沒有試探自己的意思。

如此就好說了!

帝辛也不推辭,坐到了石椅上開始誇自己了:“要說民間對紂王的風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時間不同,評價截然不同。以前的紂王在老百姓的眼裡卻是不咋地,窮兵黷武,荒淫無道,壓榨百姓血汗。可是後來,紂王聽從群臣納諫,削減三成歲賦,裁減王宮用度,調集國力賑濟災民,百姓的日子好過了,對紂王的評價自然就好了,都說他是千古一代明君呢!”

他膽子很大,用詞更狠,直接給自己扣了一個千古明君的帽子。

反正也無從考證,就算你們去問老百姓,老百姓不這麼說,那是因為咱們問的人不同,你要是問跟說這個話的那人,就會聽到這個言論了。

要是非要找這個人,反正人那麼多,我忘了到底是誰說的。

這就是死無對證的一個問題,帝辛吹起牛逼來毫無壓力。

“那紂王竟然削減了三成歲賦,這的確有些了不起,能做到這個程度。”伏羲聞言,倒是有些意外。

“還有呢……”

帝辛還沒有誇完自己,怎麼可能甘心就此被打斷,他繼續說道:“在下還聽說,他從諫如流,響應群臣的彈劾,處置了費仲、尤渾、飛廉、惡來四大佞臣,以正王法,以清朝堂,以安天下,百姓聞之,無不拍手稱快。為了減輕王宮用度,他不但放棄了修建鹿臺的計劃,還把所有後官娘娘都打發回家了,讓她們回家吃飯去,你們看看,能節省到這個程度,千古明君這個稱號不虛吧?”

“還有嗎?”伏羲微微點頭問道。

帝辛繼續開扯:“當然了,我也聽說了,紂王帝辛為了節省用度,對自己都特別狠,為了節省糧食,他選擇了修煉道術辟穀,不但自己辟穀,還讓身邊的御林軍和隨從,甚至兩位皇子都修煉,聽說還要在全軍推廣道術修煉,這樣的話,將會省下多少糧食?而且,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家諸侯反叛,紂王帝辛撤回了太師聞仲,不再對那些反叛諸侯用兵,而是以減免歲賦穩定住了局勢。這一點,就連我也是非常佩服的。”

伏羲笑道:“別的我是第一次聽說,不過紂王修煉道術,應該是追求長壽才這樣選擇的,然後達到了辟穀的境界,想來殷商的大王絕對不會因為想要節省糧食才去修煉的。”

“呵呵,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民間是這樣傳的,我就是據實說的,以上我就是說說民間對紂王的風評,是真是假,我可不負責啊!”帝辛知道自己說的有點太離譜了,被人家挑出毛病,也在情理之中,急忙給自己澄清。

“無妨,事情真假我們自會評判,你只是說你所見所聞即可,還有什麼嗎?”伏羲繼續道。

到現在為止,帝辛已經基本認定這個人就是伏羲聖皇了,因為三皇之中,以伏羲為首,神農氏次之,軒轅聖皇居末位,伏羲與自己坐著,另兩人站著,這樣才符合彼此之間的身份。

“當然還有了!”

如此良機帝辛怎麼會錯過呢,他繼續說道:“下邊的這些事情,傳得不是很廣,因為發生的時間不長,我也是聽一位在朝為官的大臣說的,他說前一段時間,紂王大壽,各路諸侯到朝歌祝壽,並交納歲賦。其餘諸侯都按照減免三成後如數交納的,唯有西伯侯以西岐受災為由,只交了一半。”

“其實天地威力之大,不測風雲之多,普天之下水火無情,蝗蟲乾旱,哪一方沒有發生過呢,群臣都知道西岐是不想多繳,可是紂王帝辛體恤西岐百姓,硬是在減免了三成的基礎上,又把去年的歲賦免去了一半。”

神農氏在旁邊不住地點頭:“如果真的是這樣,紂王此舉真是常人所難及也,難怪女媧娘娘奇怪殷商氣運大增,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他的這一句無心的感慨,卻是立刻被帝辛抓住了,並且成了他分析當前情況的有利證據。

原來是女媧說的,殷商氣運大增,然後他們才因此向我問起了紂王的事情。

這樣一來,脈絡就清晰了,與自己的本來身份無關,倒是自己在嚇唬自己了。

帝辛心中一定,接下來的話就更流暢了:“我還聽說,紂王這樣做是因為他體恤西岐百姓,而且為了姬昌能夠對百姓好一些,不但加封西伯侯為周文王,還與他結拜成了兄弟,這一點,民間都說他有些荒唐,我也不敢苟同呢。”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田宗劍道成仙

愁啊愁

泰山論劍之劍影迷蹤

銀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