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國內形勢複雜,各地觀望,但是金江軍一直有統一的計劃。

五千草原騎士,兩千新合軍,主帥為參將李伯升。

先鋒大將劉通,沙布丁,中軍大將也勿都,速亥兀,偏師大將章毅。

七千蠻丁的計劃,只抵達了五千人,還是各方努力的結果,沒有怠慢,實在是時間太緊。

帶領這支軍隊的主帥是主將羅科,副將阿敦。

鎮江一萬軍,總兵武震孟,參將李勝虎,李道信,營總湯平,廖榮,趙勝,江萬化。

合計兩萬軍。

劉興祚帶領原鎮江,一千新合軍留守鎮江,其餘各部,在武震孟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開拔。

目標。

咸鏡道。

朝鮮的國土,主山脈是太白山脈,而咸鏡道是屬於長白山脈,太白山脈和長白山脈接壤的地方。

有一片狹長的丘陵平原地區。

按照地形論,兩地要麼共榮,要麼分治,在明朝以前,北邊一直是中國的國土。

趁著明滅元之際,朝鮮北上獲得了大量的土地,侵佔了長白山脈部分地區,設立了咸鏡道。

奴兒干司和咸鏡道,違背了地利功守勢的常識,竟然分為了兩地。

因為朱棣的主要精力,放在遠征草原,顧不上遼東和奴兒干司的南疆。

不然以佔據奴兒干司的高地,可以較為輕易的收復咸鏡道。

咸鏡道各地,正在觀望全羅道叛軍和京畿道朝鮮軍雙方之間的形勢。

對於李適突襲熙川,扼守住咸鏡道進入平安道的要地,並沒有做出應對措施。

作為朝鮮傳統勢力最小,人口最少的咸鏡道,可見他們的心理想法,誰贏了就幫誰。

目前來看,李適的贏面佔據了上風。

李適立興安君李瑅為國主,引發了各地的不滿,都是咸鏡道無所謂。

誰當國主都不影響他們這裡,也可以說,咸鏡道目前在朝鮮的眼中,是一塊貧瘠的山區。

無論人口還是土地,都沒有引起朝鮮勳臣的重視,也沒有資格插手漢城的歸屬。

坐山觀虎鬥,真實的反映了他們的想法,直到金江軍的的到來。

沿著鴨綠江抵達寛旬一帶,進入了奴兒干司,在鴨綠江和圖們江匯聚處,進入了三水府境內。

兩萬金江軍,以入朝平叛的理由,要求三水府城開門,迎天兵入城。

三水府城的都護府使鄭達源,一頭霧水,摸不清頭腦,真以為對方是入朝平叛的。

畢竟。

金江鎮和朝鮮國主關係非同尋常,雙方長達近十年的結盟,讓鄭大源雖然有些疑惑,還是大開城門。

“為了防備有叛軍的奸細,城池由我們接管。”

大軍入城後。

隨軍行動的官員,負責人李成賢,笑眯眯的告訴了鄭大源。

還沒等鄭大源反應,都護府的官吏們,就被金江軍清繳,關押了起來。

隨後接管衛所軍,讓朝鮮衛所軍放下武器,由金江軍整編。

李成賢帶領了一百餘名官吏,在衙門清點名冊,不放過一本書籍。

按名冊點名,一個官吏也沒有漏過。

半日的功夫。

三水府內外無論文武,皆落入了金江軍之手,李成賢則下達公文,寬慰城中百姓。

“金江軍響應朝鮮國主號召,入朝平叛,只清查奸細,不擾一民。

各民勿要慌亂,一切照舊,只要遵守法紀,聽從指揮,如有遇到金江軍軍士侵擾,定然主持公道。”

到了這番地步。

鄭大源等人,終於醒悟了,金江軍絕對不是普通的入朝平亂,人心慌慌。

李成賢親自接見每一名朝鮮官員。

他當年接收朝鮮各島,負責濟州島之事,熟知朝鮮風俗,懂得朝鮮話。

對於能說漢話的朝鮮官員,待遇高人一等,對於不能說漢話的官員,李成賢則用朝鮮話交流。

在他的安撫下,官員們安靜了下來。

事已至此,他們只能接受,但是鄭大源還是忍不住詢問,“金江鎮的目的是什麼?”

鄭大源一口流利的漢話。

其實不會說漢話的朝鮮官員,很多人也會寫會認。

“入朝平叛,鄭府試勿慌。”

李成賢笑道。

營總湯平帶領一千兵,負責守衛三水,拱衛金江鎮和咸鏡道的第一關,拱衛糧道的安全。

文官鄭雒,負責三水城的管理,拉攏府中的朝鮮大戶,協助三水城的穩定。

兩千地方軍,將領被派走,人心慌慌的情況下,被金江軍整編,誰也不敢抗拒。

大營中。

東征元帥武震孟點將。

李伯升,李勝虎,李道信,劉通,湯平,廖榮,趙勝,江萬化,章毅,羅科,阿敦,沙布丁,也勿都,速亥兀。

十四名大將,有的人信心十足,有的人感到驚奇,有的人忐忑,但是誰也沒有感到畏懼。

偌大的輿圖,把整個咸鏡道劃的清清楚楚,何處的城池,多少的兵力云云。

不光是如此。

金江鎮多年的謀劃,對朝鮮境內的人口,兵丁都一清二楚。

根據將軍的指點,還有陶傑的收集,如今朝鮮的總人口,在一千一百萬左右。

其中在籍的人口,為四百餘萬,隱戶為六百餘萬。

這個推論是正確的,經過將軍認可的數字。

二十世紀初,朝鮮兩次人口普查,在籍人口為五百八十萬,隱戶和奴隸為一千三百萬。

這就是唐清安收復咸鏡道的底氣。

未來的朝鮮,不但不會強大,反而隱戶奴隸與自由民的比例,竟然大幅上漲。

國力始終處於下滑的狀態。

咸鏡道總人口,是八道最少的,不到一百萬人,在籍的更是隻有三十餘萬。

最大的敵人是地方上的勳臣,而不是朝鮮的衛所軍和地方軍。

勳臣由李成賢拉攏,軍隊配合他。

武震孟的主要對手,就是咸鏡道的朝鮮軍,如何快速的拿下咸鏡道。

“最重要的是拿下咸興府。”

武震孟指著輿圖上,咸鏡道較南的地區,遠離三水城。

咸興府是整個咸鏡道的首府所在,不但如此,還有都護府駐守此地。

“如果不能速戰速決拿下此城,等對方徵募青壯後,會讓我們攻城落入不利的形勢。”

都護府有數千兵,不能給他們徵召青壯的時間,不然的話,武震孟手裡的兵力,很難拿下此城。

不能拿下此城,那麼整個咸鏡道就還是一個整體,有統一的中樞排程,攻下咸鏡道的難度直線上升。

“我帶領大軍急行軍南下,李勝虎帶領五千偏師往東,拿下吉州,隔絕咸鏡道東北地區,護住大軍糧道,能不能完成任務?”

咸鏡道落於長白山脈,整個北部屬於山區,沒有多少的城池,從咸興以南,才是人頭城池最密集的地區。

為了爭取時間,武震孟決定帶領大軍深入,需要防備咸鏡道偌大的東北地區。

所以讓李勝虎一路拿下甲山,奪下吉州,貫穿咸鏡道東中部,切斷東北地區的援軍道路。

把東北地區的明川,鏡城,福寧,茂山,會寧,慶興,慶源,鐘山,穩城。

憑藉長白山地勢,把這些地方,與咸鏡道內地隔絕開。

“末將領命。”

李勝虎大聲說道。

兩人都是東海堡的老人,多餘的話不同提,如果咸鏡道東北援軍,計劃堵死大軍糧道,除非他兵敗身亡。

武震孟對李勝虎有信心,派了章毅的兩千新合軍,加入李勝虎的軍中。

最重要的後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

三水城有湯平,偏師有李勝虎。

不再猶豫,武震孟帶領一萬四千軍,和兩千整編的人心慌亂的朝鮮軍,沿著趙戰江南下,進入了長津府境內。

“三水府是邊地,守兵較多,又是我軍入口,所以耗費了不少的時日治理。

長津府人少兵寡,應該速戰速決。”

行軍的路上,李成賢詢問武震孟,準備如何拿下長津府城。

武震孟告訴李成賢,採用同樣的藉口,讓朝鮮官員提供補給,並派兩千朝鮮軍叫開門。

等對方上當後,他會直接攻入城中,不會如三水城一樣耽擱時間,避免讓咸興府發現。

李成賢卻擔憂了起來。

“雖然我們對朝鮮打探多年,深知此地的形勢,但畢竟是我軍第一次踏上此地。

武帥擔憂戰事乃人之常情,但是切勿操之過急,否則越是慌亂,越是容易出錯。”

“那李判官的意思是?”

李成賢是金江鎮資格較老的一批人,雖然不如謝友成,馮勝之,顧應時,但也是頂尖的一批。

而且因地制宜,考慮李成賢在朝鮮做過事,親自管理朝鮮各海島多年,隨意才派了李勝賢入朝。

武震孟於公於私,都要李成賢的建議。

“既要速戰速決,也要穩打穩紮啊,如將軍常言,萬事皆有度,一切不可超過度。”

金江鎮的文武風氣尚佳,沒有國內和朝鮮的陋俗,武震孟不反感李成賢的說法。

長津府府城,早已收到境內地方的傳遞,出現金江軍,其中還有一部朝鮮旗幟的軍隊。

打著受國主所託,入朝平叛的名號。

眾人沒有懷疑,甚至開始商議,如何提供補給,聽說有上萬人的規模。

這麼多軍兵的口糧,會把城中的糧食消耗一空。商量用什麼理由推諉一二,不得罪對方,又只供應部分。

還未商討完。

兩千朝鮮軍開始了叫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寒門天婿:穿越後我是女帝剋星

揮發中的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