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族為決前,可以以戰事為由,推諉不合金江鎮意的要求,多事之秋的朝廷,也無力顧及。

雙方之間有一塊遮羞布,默契的不揭開它。

但是當沉陽拿下後,該面對的始終要面面對。

歸京面聖一事上,就是無法繞開的難題。

軍司要解決將軍的顧慮。

有才能的人,是需要重要的,前提是心向金江鎮,不然無法放心使用。

李勝虎父親為國犧牲,加上他本人嫉惡如仇,最厭惡衛所軍陋習,所以軍司一直不敢大用。

乃至他去年越來越沉穩,心向金江鎮。

如果只是如此,軍司還會考慮,不過將軍愛惜其才,願意用他,所以軍司才提名他。

都是可做不可言的事情。

賈鑑雖然不是軍司的官員,卻負責機密要務,其中的隱晦,他看的通透。

不過這種事很敏感,他不會插手。

他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進來兩名吏員,帶上賈鑑親自做好的輿圖,掛在架子上展開,上面標記了眾多的草原部落。

“青海不提,最大的三支,一支是瓦剌,不過離我們有萬里之遙,暫不必理會。

這裡是右翼蒙古,這裡是左翼蒙古,也就是察哈爾本部,此處是喀爾喀部,然後就是科爾沁部。”

指到喀爾喀部的時候,賈鑑已經指向輿圖上遼西長城外大片的土地。

然後就是科爾沁,在草原和奴兒干司的地帶。

“這一帶的土地,前明的時候,是屬於奴兒干司。

後來我朝興起,雖然也光復了奴兒干司,但是卻沒有達到全境,部分仍然在科爾沁部手中。”

謝友成聽得仔細,看的也認真。

他是軍司的一把手,隨著金江鎮接壤草原部落越來越多,他理當深知草原形勢。

唐清安也在看,卻沒有像謝友成一樣,用盡了心神,生怕做錯一個字。

大明土木堡之變,耗盡了朱元章的恩德,隨後大周興起。

因為這場浩劫,國內的人發生了變動,但是草原,朝鮮乃至國外卻沒有。

和歷史上一樣。

宣德年間的奴兒干司,面積是萬曆年間奴兒干司的兩倍有餘。

大周目前的奴兒干司的面積,同樣也只有不到一半的面積,不過就算是如此,仍然也相當於小半個中國。

大周的腹地,養活了一億五千萬,甚至近兩億的人口。

而相當於三分之一面積的奴兒干司,只有不到百萬的人口,可見多麼的地廣人稀。

遊獵的部落,當他遊動起來的時候,專門避開敵軍,那麼想要探尋到位置,猶如大海撈針。

所以。

唐清安對奴兒干司,還有更龐大的草原,有非常清晰的認知。

賈鑑一邊講解,餘光先後看向謝友成,還有將軍。

謝友成聽得聚精會神,而將軍眼神中卻炯炯有神,讓賈鑑不得不感嘆。

他有時候很奇怪。

自己多次出使草原,而將軍卻經常準確的說出草原的形勢,以及需要主意的事項。

令他嘖嘖稱奇,卻無法探究。

包括前番數次出使草原,皆順利達成目的,將軍的交代,可以說佔了大半的功勞。

想不通啊。

“七年前,老奴打算遠征林丹汗,因為粘花的通風報信,林丹汗提前遷移到了這裡,儲存住了實力。”

賈鑑指了指瀚海一帶。

他料到將軍內心清楚,而之所以還說的這麼詳細,是一旁聽得仔細的謝友成。

他負責機密,不光要面對將軍,也要向軍司負責。

為了強調林丹汗的實力,賈鑑向謝友成說道。

“林丹汗的祖父乃草原共主,他的叔叔代管草原部落時,雖然開拓不足,卻也算守成之輩。

林丹汗長大後,親自掌權,手段低下,導致各部人心分裂,但畢竟餘威猶存。

空弦之士數十萬,別說科爾沁,就算加上喀爾喀,也不是林丹汗的對手。

以前有蠻族領頭對抗,現在蠻族勢弱,金江軍能不能替代蠻族,巴圖魯汗當然心憂。”

“難怪巴圖魯汗左右為難。”

聽完賈鑑的詳細告知,對草原形勢有了更深認知的謝友成,不禁感慨道。

巴圖魯汗的作為,謝友成一直無法理解。

反覆橫跳,不論是蠻族還是金江鎮,都不滿意他的行為,到底是什麼原因。

原來是顧慮林丹汗。

“讓巴圖魯汗親眼見一見我軍的軍威,才好讓他下決心,免得糾結來糾結去的。”

唐清安笑道。

他前幾日派人去聯絡科爾沁部落的臺吉,目的就是如此。

“奧巴太過膽小,他已經稱汗,林丹汗絕對不會饒過他的性命,還要猶猶豫豫的,實乃難成大事。”

歷史上也是如此。

科爾沁在此人手中,哪怕結盟後金,也一直首鼠三端,三頭不討好。既惡了林丹汗,也惡了大明,又惡了皇太極。

“巴圖魯汗畏懼察哈爾,一直不敢表態,也是人之常情。”

“原來如此。”

賈鑑雖然說得簡短,卻指出了核心,讓謝友成恍然大悟。

“越是如此,我們越是要堅定巴圖魯汗的信心啊。”

賈鑑堅定的繼續說道。

“喀爾喀部,因為有粘花的維繫,雖然很多部落不滿意林丹汗,卻沒有自立之態,名義上仍歸屬於林丹汗。

要是科爾沁又歸順了林丹汗,那恐怕一個新的草原帝國就要誕生了。”

“右翼呢?”

謝友成聽賈鑑說的嚴重,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他已經看了賈鑑提供的輿圖,也聽了賈鑑的介紹,知道草原部落,大體上分為了三部。

其中一部瓦剌太遠,前明時雄起過一段時間,目前已經不足為患。

另外靠近大周的,分為左翼和右翼。

林丹汗屬於左翼。

難道右翼蒙古,就這麼看著林丹汗崛起而不聞不問嗎?

謝友成不認為右翼蒙古會如此。

左翼蒙古東遷,就是因為右翼蒙古俺答汗的崛起,讓左翼蒙古畏懼,擔憂背起吞併,才浩浩蕩蕩的遷移。

這件事鬧得很大,當時驚動了整個大周九邊。

大周公文留下了很多的記載,不算秘聞,所以謝友成對此還是有認知的。

賈鑑嘆了口,露出無奈的神情。

“林丹汗有氣運啊。”

“這話怎麼說?”

謝友成一臉的納悶,看到身旁的將軍,竟然露出認同的神色,更加的好奇了。

賈鑑一手拍在輿圖上河套一帶。

“右翼蒙古的大首領,俺答汗的孫子,他離開了草原,入青海去做了和尚啊。”

“啊?”

謝友成震驚的目瞪口呆。

天方夜譚。

不是不信賈鑑,但是超過了謝友成的認知,他看向了將軍。

唐清安點了點頭。

歷史就是這麼神奇。

右翼蒙古數十年前,有多麼的強大呢?

讓草原的共主,林丹汗的祖父,草原大汗的本部,察哈爾部率部東遷,主動退讓數千裡。

太上皇剛登基的時候,俺答汗帶領十餘萬控弦之士,打敗了邊軍,長驅直入圍困了大周的京城。

當時。

有誰能想到,幾十年後,俺答汗的孫子,右翼蒙古的大首領,會離棄了部落,去當了和尚。

唐清安相信,他穿越前的小說都不敢這麼寫,會被讀者噴死。

“所以右翼蒙古各部,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多年,無法應對歸來的林丹汗。

加上林丹汗具有大義,因此很多部落主動歸順了他。

林丹汗雖然在蠻族手中吃了敗仗,一退千里,但是實力反而壯大了,如果又加上喀爾喀和科爾沁。

那麼草原將會在林丹汗手中統一。

如果真的發生,那麼一個橫跨萬里的帝國就會出現了。”

賈鑑神色嚴重。

謝友成深吸一口氣,心裡揪了起來,清楚了金江鎮最大的難題出現了。

科爾沁部。

一定要拉攏過來。

包括喀爾喀部,必定不能讓其歸順林丹汗。

不然。

雙方數百年的戰事,將會更加激烈的延續下去,永無止境的戰爭,耗盡雙方的鮮血。

右翼蒙古和大周,數十年難得的和平,將會一去不復返。

唐清安沒有反駁賈鑑的想法。

歷史上後金獲得遼東數百萬遼民,以及不可計數的物資,兵強馬壯,控制了科爾沁,拉攏了喀爾喀。

皇太極登位後,在汗位的位置上,前半部的時間,大部精力消耗在打破林丹汗統一的腳步。

現在的時空。

金江鎮接連打敗了蠻族,蠻族無力控制草原。

同樣。

金江鎮也要花費好幾年的精力,解決林丹汗的威脅,如果放任其吞併,等對方統一草原。

只怕介時,金江鎮有心無力,無法應對了。

不同的是。

唐清安不願意如皇太極那樣,花費十年的時光。

蠻族耗費了他八年,才有了今日圍困沉陽的局面,如果草原上又耗費十年。

大周國內呢?

十年還是多少年?

這般下去,大半生就荒廢了。

“所以我們這會要非常重視奧巴,等他抵達沉陽後,我會親自和他談一談。”

唐清安有信心說服奧巴。

換做旁人如此說,賈鑑和謝友成會保留心中的疑慮。

但是賈鑑見過將軍對草原形勢的瞭如指掌,謝友成則見過將軍出海以來的謀略,以及如何輕易的控制朝鮮。

所以他們對將軍有信心。

心中對一個正在形成的龐大恐怖的草原帝國的擔憂,漸漸的消除。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靠網購物資:殺穿整個古代

壞蛋是怎樣煉成的

我在大明想統一

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