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順王的身份,連史鼐都乖乖的服從,不敢耽誤,金江軍的將領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如果有主將的話,眾人還能有個主心骨,現在幾位營總,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海州城外,都是友軍的營地,他們無法插入其中。

在遠離海州的地方安營紮寨,又擔心如果有變,他們需要重新拔營,浪費人力物力。

“讓架樑馬去尋找適合大軍駐紮的地方,前面需要尋找,此地也需要尋找。

派人去告訴將軍,將軍怎麼說,咱們就怎麼做。”

幾名營總商議後,得出而來這個結論。

很快。

忠順王又派了人來,召見他們幾名營總。

金江軍的營總們,皆異口同聲,未得到軍令,無法擅自離開軍營,拒絕了忠順王。

前日彭大海的下場,已經令眾人情不自禁的收斂了,不敢繼續觸犯軍司的命令。

得知被拒絕的忠順王,眯起了眼睛。

他本來還想要拉攏一下對方,只要對方願意服從自己,與自己合營,高官厚祿任其挑選。

如果真的達成他的想法,那麼他將憑空增添幾萬精兵,而金江軍卻被他挖了一半的實力。

可惜了。

這些營總,竟然連面都不敢來見自己,平遼侯好本事。

忠順王靠著掌握名器的便利,上任以來無往不利,終於在金江軍面前碰了跟頭。

……

四輪的馬車上,因為道路不平,車廂內有些晃動,唐清安靠著壁上,閉著眼睛養神。

彭大海坐在靠車門的一邊,一會低著頭,一會抬起頭,欲言又止,看到將軍的模樣,又不敢說話。

雖然是閉著眼睛,唐清安卻知道彭大海的動作,但是懶得理他。

“將軍要是覺得我錯了,你就罵我,打我,我絕對接受,就是別不理我。”

彭大海終於忍不住了。

幾日下來都是這樣。

將軍走到哪裡,就把自己帶到哪裡,也不跟他說話,到了晚上,就打發他去睡覺。

他又如何睡得著,飯也吃不下。

“合著我不理你,你都不滿意了?”

唐清安冷哼一聲。

彭大海被將軍的話,堵得胸悶。

唐清安終於坐直了身體,彭大海見到將軍的姿態,立馬端正起來。

“你呀,你不知道跟我造成了多大的麻煩。”

“我做錯了事,將軍可以明言,何必如此冷落於我呢,哪怕讓我去重新當個小兵。

只要將軍下令,我絕對沒有任何的怨言,否則天打五雷轟不得好死。”

彭大海真誠的說道。

聽到彭大海的話,唐清安嘆了口氣。

“我如果不信你,你還能在我身邊嗎?”

將軍恨鐵不成鋼的語氣,令彭大海低下了頭。

“報。”

一名傳令兵趕來,帶來了前方的軍情。

“打仗的時候忠順王隱藏實力的手段讓人佩服,現在開始搶戰果,不讓於人的氣勢,同樣讓人佩服。”

得知了海州城的情況,唐清安笑道。

忠順王和史鼐合軍,加上蒙古騎手,竟然有了將近十萬兵,擴張之迅速。

謝友成,賈鑑,徐輝等人,都在唐清安不遠處,很快就趕了過來。

“蒙古方面,我可以試探的拉攏過來。”

賈鑑說道。

“讓忠順王去打,他打海州城,那咱們就打鞍山,也該我們撿個便宜了。”

唐清安和軍司早就做過無數回的方案,應對各種局面。

忠順王強奪海州,也在他們的意料之中。

至於海州。

忠順王手裡又沒有百姓,讓他打下海州,一個空城,他又能有什麼用。

“海州城讓給忠順王,咱們不費吹灰之力佔領周邊的鄉野,獲得田畝即可。”

謝友成笑道。

“先看看忠順王的攻勢吧,十萬軍如果都攻不下一個海州城,咱們也不能冒進。”

現在的局面。

唐清安倒是希望忠順王能攻下海州,減輕金江軍的負擔,攻城可也是需要不少犧牲的。

王不見王。

唐清安之前見過忠順王,所以談妥了今年的戰事,朝廷和金江鎮齊心攻打蠻族。

如今為了不影響忠順王,唐清安放慢了腳步。

謝友成則趕去海州城。

帶去將軍的命令,各營金江軍,負責為忠順王壓陣,退後二十里立營。

金江軍的態度,也刺激了忠順王。

別人任你打海州,要是在別人的眼皮子底下,卻無法打下海州的話,忠順王也無顏面可談了。

金江軍能彷製出來紅夷大炮,大周朝廷的工匠比金江鎮更多,同樣也能彷制的出來。

十數門從京城辛苦運來的紅夷大炮,被忠順王當做寶貝藏起來的利器,終於也拉了出來。

各種攻城的器具,楯車,雲梯等等,密密麻麻,蜂擁向海州的城池。

忠順王有一樣特長,善於籠絡人心。

不然的話,他也無法在太上皇手下,能做到拉攏不少的勢力。

以忠順王的身份,以及才能,遼西軍,國內各地援軍,還有剩下了的蒙古軍,都戰心堅定。

“平遼侯短短八年時間,從一名白身成為侯爵,光宗耀祖自不在話下,只不負此生何人不羨?

今日建功立業就在眼前,信我者,必不負之。”

忠順王是皇上的親叔叔,本來就是王爵,又身負重任,並且皇上有如今的局勢,都是忠順王的功勞。

忠順王用人不拘一格,為人又和善,做事且公正。

於公於私,遼西軍自不必提,國內援軍的將領,無人不投靠,無人不信服。

因此,當忠順王下命之後,各部無不踴躍攻城。

這些國內援兵,本來就都是不錯計程車兵,從上到下齊心之後,立刻讓守衛海州的代善咬起牙來。

他前番還小瞧周軍,認為兩軍不合,金江軍不參與攻城,自己要給周軍一個好看。

沒想到發起狠來的周軍,竟然這般的犀利,各處的城牆都在告急。

……

“國內的軍隊還是能打的。”

攻城的慘烈,源源不斷送到了唐清安處。

前線觀戰的金江軍將領,同樣咋舌不已,這種傷亡的程度,他們金江軍能承受。

但是他們卻不願意承受,還是長期圍困的好。

“國內的軍隊之所以不能打,是因為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當恢復了公正後,定然發揮原本的威力。”

柳湘蓮回來金江鎮後,認為金江軍的確是天下強軍,但是不少將領有些自大。

認為國內的軍隊不堪一擊。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既然他如今效忠而來平遼侯,那麼當然要扭轉這種風氣。

聽到柳湘蓮的話,旁的人如何想,唐清安並不清楚,但是他對於柳湘蓮的話,是認可的。

原本的時空中,同樣的明軍,換了一個局面後,作戰之勇勐的程度,令後金的將領們都恐懼不已。

金軍碰的頭破血流,不敢再戰,甚至起了分地而治的心思。

唯獨歸降後的漢軍,能和義軍打的有來有往,雙方之慘烈的攻伐,令金兵止步嘆之。

“忠順王此人,有大才。”

唐清安誇讚道。

雖然他的存在,對目前的金江鎮不利,但是其才能,卻不能抹殺。

看得清楚形勢,知道做出最有利朝廷的選擇,同時又能籠絡人心,獲得手下們的賣命。

能退能打實乃大才。

“忠順王是值得將軍重視的對手。”

柳湘蓮和金江軍的文武官員不同,深知京城和國內的局勢,因為前番忠順王的畏戰。

導致金江軍的將領,小覷了此人。

此人前番的畏戰,是從打著消耗蒙古軍和金江軍實力的角度出發。

現在到了該打硬仗的時候,就毫不猶豫露出了原來的樣貌,讓所有人驚訝。

“既然忠順王有才,我就不懼海州城會打退他了,反而影響我的糧道,哈哈哈。”

聽到柳湘蓮的話,唐清安不以為意,大笑了起來。

這就是大勢。

金江軍強悍,同樣面對各種局面,能做到進退自如。

海州守軍不少,都是蠻族精銳,海州後方的鞍山城,卻沒有多少守軍。

因此唐清安命令各營,一部清除東勝堡,古城屯,東昌堡一帶,徹底困死海州。

一部拿下鞍山,威脅遼陽。

隨著作戰的深入,補給的路線也越來越遠,補給線已經近千里之遙遠。

海州的局面,不在金江鎮控制之中,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唐清安思來想去,留下了朱秀。

朱秀留在海州,唐清安才放心。

兩萬軍壓陣,朱秀親領之。

劉承敏帶領一萬金江軍,三萬朝鮮軍駐守塔山鋪,守住金江軍的大後方。

正是因為重視忠順王,唐清安留下了兩位總兵,六萬士兵,防備海州的變數。

參將李道信帶軍,平定東勝堡,古城屯,東昌堡一帶。

參將李伯升,陳凱武,李勝虎,帶軍拿下鞍山市。

因為忠順王的藏拙。

金江軍的將領小瞧了周軍,蠻族的將領,同樣也小瞧了周軍。

蠻族以為攻打海州的會是金江軍,周軍只能搖旗吶喊,因此作出的防禦是全力固守海州。

但是當忠順王發揮出了周軍的實力的時候,二十餘萬的聯軍,真正的作用徹底顯現了出來。

金江軍躍過了海州,行軍上百里,不懼海州斷絕糧道之險,直接攻打鞍山城。

沒有防備,也沒有太多兵力的鞍山城,不到三日,就被金江軍輕易的攻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夢初唐

雲捲雲舒雨霏

大秦仙婿

風后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