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特產多。

人參,鹿茸,貂皮,黑木耳,松子,山野菜……

隨著大周海禁,金江鎮獨一份的漁政興起,也促使增加了眾多的鹽場,還有不可計數的冰窖。

專門尋找的眾多的海島上,為附近的漁船提供場所。

有抹鹽場以及冰窖,製造鹹魚,風乾魚,或者用冰塊,運送凍魚到岸。

而金江鎮的各城,更是修建了更大,更深,更多的冰窖,特別是鎮江以北的寛旬一帶,冰窖最密。

一壺酸梅湯,一盆冰塊。

烈日炎炎下。

樹蔭中。

賈鑑討好的從管家周吉手中,接過了夾子,親自夾起冰塊放入杯中,然後倒入酸梅湯。

一杯冰鎮酸梅湯,恭敬的遞給了坐在椅子上的唐清安。

唐清安不客氣的接過。

賈鑑才坐了回去。

這回他可算是插手了將軍的家事,雖然將軍沒有露出反感,但是他的內心,不如他表面那麼平靜。

唐清安真的沒有在意。

一杯冰鎮酸梅湯喝下肚,只覺得渾身舒暢。

“大軍雲集後,遠擊蠻族大軍,海州作為後方,是萬不可疏忽的,而忠順王態度不明。”

賈鑑解釋道。

唐清安點點頭,明白他的意思。

忠順王對金江鎮抱有敵意,雖然實力遠不如金江鎮,但是也有數萬兵。

而且他與遼西走廊外的草原部落關係緊密。

雖有朝廷安撫了金江鎮,告戒了忠順王,但是以忠順王的膽大,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做出驚天之舉。

例如。

趁著金江軍在前線和蠻族大軍作戰,陷入焦灼的時候,突然出擊海州,斷絕金江軍的糧道。

金江鎮靠著掏蠻族屁股起家,如何不曉得此招的厲害。

一招能要人命。

“忠順王出手大方,遼西走廊外的草原部落,多被其拉攏,不可不防啊。”

從蒙古出使回來的賈鑑,心中對忠順王的防備更深。

換做其餘的人,可能不會不顧朝廷的旨意敢亂來,但是忠順王不同,他是皇帝的親叔叔。

真要是讓他做了,誰還能拿他如何。

只有皇上才能對付忠順王,而忠順王卻是皇上的親叔叔。

賈鑑已經提出了最為難的事,一旁的謝友成,身為軍司的左司馬,也不能袖手旁觀。

“不解決忠順王,戰事就無法順利進行。”

聽完。

唐清安放下手裡的空杯,落在一旁的矮凳上。

國內就是一個寶盆。

金江鎮靠著國內的貨物,從中汲取養分,迅速的成長,獲得不可計數的利益。

所以。

軍司不建議對付忠順王,不然會失去這個聚寶盆。

那麼如何應對忠順王呢。

唯有分裂遼西,促成錦鄉侯府儘快到北鎮,重建遼東節度府。

既能瓜分忠順王的實力,又能阻絕他與金江鎮之間的道路,做不到肆意妄為。

哪怕他真的起軍,第一個面對的就是錦鄉侯府,而有了準備的金江軍,也有了更多的改動時間。

賈鑑和謝友成,互相配合。

謝友成說完,賈鑑又說道。

“錦鄉侯府雖然已經獲得朝廷的准許,但是因為忠順王在地方上的阻撓,一直無法成行,困頓於京城。

需要更多的勢力出面為其說話,至少讓皇帝出聲,讓忠順王在地方上無力阻撓。”

現在對皇帝影響最大的是文官,是劉一儒。

但是金江軍能靠的只有國內的勳貴,也是因為國內的勳貴,金江鎮才能一直從京城獲得支援。

地方上獲得源源不斷的貨物,包括開啟金陵海禁的口子,才有了濟州島的繁榮。

為十萬大軍提供軍資。

賈府和王府。

誰的作用大呢?

當然是賈府。

賈鑑是這麼認為的,謝友成也是這麼認為的。

賈府雖然子弟不濟,但是賈府在勳貴中的影響力仍然巨大,不是王府可比。

只有賈府全力出手,加上金江鎮的協助,才有可能促成錦鄉侯府,壓下忠順王,儘快到北鎮重建節度府。

因為王子騰的出面,加上賈府的消極,眾人憂慮將軍會反悔賈府的婚事。

畢竟將軍對夫人的寵愛,眾人雖然沒有親見,但皆有所耳聞。

可是將軍既然曾經提出,靠著國內物資,壯大金江鎮的方略,金江鎮這些年也一直這麼做的。

那就不應該半道改變主意,和賈府翻臉,從而影響金江軍的發展。

“我不會反悔和賈府的婚事的。”

唐清安笑著說道。

聽到將軍的話,兩人終於鬆了口氣。

唐清安忍不住笑了。

勳貴,大多數在開國之初是國家的柱石,因為在建立國家時,有功勞的人才能成為勳貴。

但是常言富不過三代。

勳貴也是如此。

大周的勳貴,經過太上皇數十年的打壓,無法展望志向,反而要收攏羽翼以自保。

子弟養於富貴之鄉,志大才疏,多半皆不成才。

寧國府的賈珍,以較射為名,不到幾個月,寧國府就成為了京城勳貴子弟的風花雪月之地。

雖有賈珍的不對,也可見京城勳貴中的風氣。

如果。

大周的民亂真的能入京城,那麼金江軍在京師和義軍一決雌雄,如果金江鎮有幸入主中原。

國內的勳貴大多都要清除,還百姓一個清明。

而勳貴是不可能消亡的。

人人都想要成為勳貴,想要光宗耀祖,是人之常情,更是人發憤圖強的動力。

哪怕是唐清安的時代,國外的勳貴也沒有消除,不過是換了個稱謂罷了。

不論是日後入主中原,還是徵日本,遠征海外等等。

金江鎮也會有更多的勳貴出現。

想要一直立於世界之巔,那就應該和世界接觸。

為民族打下龐大的,無人能比的家業,和世界保持緊密的聯絡,永不會成為封閉的國家。

才是符合大周民情的國策。

至於未來科技爆炸,生活生態大變,那就是未來百姓,該決定如何的任務了。

而不管如何變,統治階層永遠在。

因為後世國外也是如此。

鷹國的統治者,換來換去都是那些人。

而掃除大周國內的勳貴,那是未來的事,並不妨礙現在的金江鎮,藉助大周國內的勳貴發展壯大。

兩者並不衝突。

賈府的旗幟,遠不是王府能比。

而榮國府二房的賈政,賈寶玉,唐清安想不出這兩人,日後會對金江鎮造成什麼麻煩。

倒是王府卻不一定。

如果一定要選擇的話,榮國府的二房,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此時。

有人匆匆進來,送上京城陳德言的密信。

唐清安接過來一看。

“賈敬去世了?”

情不自禁的說道。

謝友成聽到了,沒有太多的出動,而他身旁的賈鑑,卻愣住了。

賈鑑來自國內。

他年輕的時候,就久聞賈敬的大名。

唐清安把密信遞給兩人,看到了賈鑑發愣的神情,並不以為意。

雖然京城已經很多年沒有賈敬的訊息,但不代表此人就沒人關注了。

鎮國公府,理國公府,齊國公府,治國公府,修國公府,平原侯府,定城侯府,襄陽侯府,景田侯府。

史府,王府,薛府……

這是一個時代的弄潮兒,卻因為浪潮而淹沒。

哪怕眼睛並沒有看到,唐清安也知道現在京城有多麼的轟動。

紅樓的原文中。

皇帝得知,第一時間就下恩旨,不但賈府中人謝恩,連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稱頌不絕。

這段原文就可以知其影響力。

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稱頌不絕。

所有。

說明了哪怕有敵視勳貴的大臣,也不敢在此事上不稱頌,不出聲都不行。

傳說的隕落。

這還是賈府已經在衰敗的形勢下發生的,而現在的賈府,不提多麼榮耀,根基一道更為的穩健。

唐清安已經料到,賈敬的後事有多麼的隆重。

“賈敬的臨終遺言,外人並不知道,但是告訴了三弟,其中就有催促賈政促成婚事的要求。

既然如此,你們商議下,誰適合代替金江鎮去弔喪,同時商議婚事。”

這些年來。

榮國府一直不急於婚事,有擔憂自己的顧慮,而賈敬卻一直未催,唐清安有猜測。

此人也後悔了。

後悔的是沒有定下寧國府的姑娘,當時因為年齡太小,而選擇了賈探春。

不過現在賈敬去世了,家裡的姑娘要守孝。

拖延不住,因此改為促使榮國府。

雖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臨死了,都要為家族用盡心思,這就是大周人啊。

“定下了婚期,就讓賈府立刻出手,還有史家,王家等,都要幫助錦鄉侯府。”

唐清安堅定了主意。

遼東雖大。

但是勢力太多。

金江鎮已經有了打敗蠻族的信心,但是卻要顧忌周圍其他的勢力,久久不敢輕動。

柳湘蓮要去日本,日本的天時不可錯過。

現在的時代,日本是人口僅次於中國和印度的國家。

而德川幕府的三代之治,已經到了繁榮的前夕,其餘不提,人口會越發的暴漲。

如果不借助日本的已經不多的天時。

完全硬碰硬的去消滅日本,至少目前的金江鎮,是沒有這份底氣的。

抓住不多的天時,步步破壞德川幕府三代之治的和平,最後一舉破滅對方,這是唐清安的方略。

但是時間不多了,沒有浪費的餘地。

“軍司的重心,要立刻調整為對蠻族大軍的作戰安排。”

聽到將軍的話,謝友成一臉的鄭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改變歷史,快把人累吐了

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