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爺不愧是大爺爺,我就說了一點,大爺爺就能舉一反三。不愧是咱們南竹村的定星盤,是咱們的智多星!”蘇何豎起大拇指,誇讚的說道。

“去你的!”大爺爺笑罵到,伸出手,作勢要打,蘇何躲開一下,大爺爺就道:“快把你後面的想法都說出來吧!你剛才說有幾個說法的。”

蘇何笑呵呵的:“大爺爺果然老當益壯,聽話一聽一個準!”

見大爺爺又要伸手,蘇何連忙說道:“是這樣的。除了這些,其實後山還有很多果子,我們可以摘下來。”

話還沒說完,三爺爺就打斷了蘇何的話:“那些果子又沒肉,能值個什麼?摘下來,給你們當零食麼?”

一眾爺爺都笑了起來,蘇何也不惱:“給我當零食,我倒是喜歡的緊呢!”

別說,這些野果的味道還是很好的。

三爺爺翻了個白眼:“全村人都等著吃飯呢,還給你摘零食。不過山上的野物倒是可以打獵,山上我記得有一些梅花鹿和黑麂,到時候弄一點!”

其實J省的道教氣氛還是很濃的,四不像作為神話當中,元始天尊的坐騎。

其實南竹村的人,一般不會去狩獵黑麂的。

梅花鹿倒是沒有這個顧慮,嗯,那些金絲猴,大家也不會去狩獵。

但都到了這種地步,都要饑荒了,大家也就顧不得了。

就算是有什麼,大不了幾個老的承受了。

這大概就是幾個爺爺的想法。

蘇何小聲的說道:“那些果子咱們不稀罕,可市裡總有人稀罕的。咱們可以摘下來,到市裡……”

外公喝到:“何伢子,真是沒法沒天了。這種事情也敢說,你不怕……”

大爺爺擺擺手:“老七,不用說了。這裡都是村裡的老人了,哪個沒有點後輩?何伢子的打算,其實也是為了村裡。又不是為了自個。”

大爺爺說著,又轉過身對蘇何道:“不過,這話在這裡說說就是,我們也都不會說出去。在外面,可不要說了。”

蘇何內心感動,這是為自己著想啊。

他想了想說道:“其實,我之前在鎮上讀書的時候,看過一篇報道,是那位老人說的。”

蘇何指了指天上,說道:“那位老人說了,要改革開放,要解放經濟。往後,國內肯定是要走經濟為主的道路。咱們其實也可以先嚐試一下。國家只是說不允許私人買賣,可咱們不是集體麼!”

這其實就是偷換概念,不過大家也都不說了。

蘇何道:“都到了這個地步了,咱們可以小範圍的,進行一部分的交換。”

只是提了一句,蘇何就不再繼續這個話題了,然後偏轉了話題說道:“對於用水,我也有一個提議!”

大爺爺還在想剛才的問題,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你說的那個報道,在哪個報紙?”

蘇何聳聳肩:“忘記了。”

見大爺爺要打人,蘇何道:“下次我去市裡,給大爺爺找那份報紙。現在還是先說說用水的問題吧!”

三爺爺笑道:“你說!”

不過心裡,對於那個報道,三爺爺也是上了心的。

那一位老人,在他們心裡也是很有地位的。

當年那位老人,可就在J省下放的。

蘇何道:“其實,大爺爺,幾位爺爺。你們有沒有想過,咱們弄個管道,直接從山上的三葉池和其他幾個山泉那裡取水下來?咱們自己去背,那要多久,那又得多累?”

外公道:“你說的輕巧,咱們那裡有那麼多的管道?這東西,去市裡都不一定買得到!”

蘇何歪著腦袋笑道:“我也沒說要鋼管啊!”

“不用鋼管,用什麼?”外公質問一聲到!

蘇何雙手一攤,說道:“咱們村最多的是什麼,就用什麼就是了!”

三爺爺一拍手,道:“著啊!我怎麼沒有想到,咱們可以用毛竹啊!咱們村不少人都有蔑工,可以做到密封。後山那麼多的毛竹,難道還不夠咱們用的?”

大爺爺擴充套件的說道:“甚至,咱們還可以將毛竹鋪到家裡來,這就是咱們村裡的自來水啊!”

你一言我一語的,就把蘇何的提議給完善了。

大爺爺最後看著蘇何,感慨的說道:“要不然,我說還是要讀書呢!這何伢子的腦袋轉得快,就是聰明。老七,聽說何伢子落榜了?咱們是不是復讀一年?何伢子以後肯定有大出息,這要是不讀書,就浪費了。”

頓了頓,大爺爺看了一眼蘇何,又補充到:“要是你家缺錢,咱們村裡出了這筆錢。何伢子這腦瓜子,不讀書,太浪費了。咱們村以後可都要看何伢子他們的了!”

外公愣了愣,沒有說話。

他的沉默,似乎代表了什麼。

大爺爺也沒有催促,只是提了一提。

蘇何知道,這是大爺爺投桃報李呢,蘇何提出的辦法,可謂是解決了村裡要面臨的大問題。

儘管不一定根治,但多少也是個辦法。

至於毛竹無法徹底的密封,多少會有水漏出來。

反正都是不要錢的東西,漏一點也沒事了。

而對於自來水的問題,要到解決了今年的乾旱再說。

到時候肯定也是接到各家的廚房裡,有點漏,大家應該也能接受。

至於蘇何外公家這種有水井的,要不要接,到時候再看。

接下來,就是幾個村裡的幹部商量的時候了。

蘇何就被趕出來了,蘇何癟癟嘴:“卸磨殺驢,過河拆橋!”

誰知這話被大爺爺聽了去,當即就要打他。

蘇何笑嘻嘻的跑出來,大爺爺也是無奈,蘇何更加無奈:“都一把年紀了,這聽力這麼好!”

剛出來,就看到顧冬在那邊等著了:“我就等著你一起去抓螞蚱,還有知了了!”

螞蚱就是蝗蟲,在番薯地裡特別多。

不過不是鬧蝗災的話,數量也還過得去。

知了,又叫知了龜,知了猴,或者是金蟬。

嗯,沒錯,就是西遊記裡那唐僧的原型,如來的二弟子。

蘇何笑了起來,你拿這網,最多也就抓點螞蚱,知了猴就差點了。

聽著外面大榕樹上的知了猴吼叫,蘇何笑道:“知了猴晚上再抓吧,我有辦法多抓一點。”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生死三部曲一

墨一寧

賭徒,老千往事

我是一隻大菠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