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妓,不僅無法贖身,就連撤牌子都極其艱難。

周錦年花費了大量金銀,才說服了老鴇將楊雪嬌包給了他。周錦年也是用了假身份,畢竟朝廷明文規定,官員是不能狎妓的。

更不用提,楊雪嬌是戴罪之身。

只是,永清縣畢竟離京城偏遠一些。周錦年給了錢是一回事,那麼個搖錢樹在那裡,老鴇不可能不動心思。

郭婉瑩按著腦袋,閉上眼睛掩去淚意。

此次禍事來得蹊蹺,矛頭直逼恩師寧大人。有人給聖上塞了密信,裡面還有一份名單,直指寧大人拉攏朝中官員結黨營私。

更要命的是,說他通敵叛國,勾結敵國企圖謀害聖上。

皇帝大怒,下旨搜查寧府。沒想到竟然真的在密室找到通敵的信件,更是長達十年之久。

他門下的學生也有參與其中的,皇帝怒極,下令將與寧大人有所關聯的人全都收監。郭婉瑩因為是他門生的緣故,也被歸為同黨押入大牢。

楊大人也曾是寧大人的下屬,更是在那份秘密名單之上。

寧大人為證清白當堂觸柱而亡,只是寧家依然沒有逃過抄家流放的命運。楊大人痛哭流涕,跪在地上直言寧大人絕對不可能通敵叛國。

只是,那時候的皇帝正在氣頭上,楊大人的話他充耳不聞。楊大人又是寒心又是氣憤,言語間過激讓皇帝越發憤怒,直接將楊大人拉出午門斬首。

楊夫人得知之後當場吐血而亡,而楊雪嬌,被皇帝貶做官妓,押去了永清縣。

郭大人一看好友被拉出大殿,又驚又怒之下就要頂撞皇帝,被周侍郎緊緊捂住嘴,這才逃過一劫。

而周錦年身為侍郎之子,雖是寧大人門生,卻也逃過這場無妄之災。

郭婉瑩下獄之後,他亦是焦急萬分。多番周旋使錢,這才洗脫她身上的嫌疑。

知道她心繫楊雪嬌,在得知百花樓開始拍賣楊雪嬌初夜,連忙派人花重金搶下來。

再見到楊雪嬌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後,周錦年一見她就不免心中一酸。

不過十三歲的小姑娘,已經眼睛空洞,看不到一絲生機。身形消瘦,像是隨時都要被吹倒一樣。

看到喬裝的周錦年,楊雪嬌死寂的眼睛微動,壓抑住心中的激動等老鴇丫鬟都出去這才開口。

“阿瑩她……”

“她很好,再過幾天就可以從牢裡出來了。”

聽到郭婉瑩無礙,楊雪嬌心中一鬆,竟往後倒了下去。嚇得周錦年連忙上前接住,探了探鼻息,這才鬆了一口氣。

原來楊雪嬌在被關進百花樓的時候已經心如死灰,父親噩耗傳來,母親就那樣死在了她面前。

在被押上囚車的時候,楊雪嬌是恍惚的。路上聽聞寧大人的死訊,就想到了郭婉瑩。她是寧大人的門生,定然有所牽連。

果不其然,她在百花樓中遇到了一些官員,聽說郭婉瑩被關入大牢,生死不知。

楊雪嬌一聽,只覺得氣血翻湧,竟生生嘔出一口血來。昏死過去嚇壞了老鴇,連忙找大夫救了回來。

自此之後楊雪嬌身體每況愈下,心中又鬱郁,只撐著一口氣期盼著郭婉瑩可以平安。

今日一聽周錦年這麼說,心中一鬆,數日來壓抑的病一下子湧了上來,這才昏了過去。

周錦年也不能離開京城多久,半夜楊雪嬌幽幽轉醒之後他稍作叮囑便騎著快馬離開。

直到今天,郭婉瑩才從牢裡出來。聖上也對她有所愧疚,本也很是喜愛這個小狀元,存著補償的心態大手一揮又給她升了官。

不到十六歲的禮部侍郎讓眾人譁然,紛紛恭賀郭婉瑩否極泰來。

而作為事件中心的郭婉瑩卻並無喜意,祭拜了恩師、楊父楊母之後又準備去看楊雪嬌。被周錦年知道之後,連忙將她攔了下來。

“你現在正是被盯得緊的時候,今日來祭拜他們已是不應該,怎麼能離開京城?”

雖說郭婉瑩無罪釋放,可是暗處盯著她的人絕不在少數。現在這個時候正是少做少錯的時候,郭婉瑩最好不要離開京城,更不要再和寧大人這些人扯上關係。

聽了周錦年的話之後,郭婉瑩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直把周錦年看得難堪,狼狽地扭過頭去。

“我本以為,周郎君有情有義,卻沒想到也是個貪生怕死的小人。”

嘲諷的話讓周錦年心中一痛,抿了抿唇輕聲道。

“我知你此刻心中牽掛嬌娘,難免有些莽撞。只是,你要以大局為重。寧大人倘若是被人冤枉,那麼背後之人此刻定然在暗處監視著京城中的一切。”

“你要做的應該是儘快找到背後之人,而不是莽撞行事。最終不僅將自已搭進去,也救不出嬌娘。”

“我們應該找到真相,還他們一個清白。最後,將嬌娘名正言順地救出來。”

郭婉瑩心緒漸平,她何嘗不知?只是心中掛念,又怎麼能理智選擇?

她明白是一回事,贊同周錦年的觀點又是另一回事。

“恩師永遠是我的恩師,我絕不會因為自已,而做一個枉顧師恩的叛徒。”

哪怕再被冠上同黨的名頭,她還是不會為了偏安一隅而做出不認師父的行為。

周錦年臉色一白,看著她直直的背影越來越遠。也許,這就是他與郭婉瑩的區別。

他習慣做出取捨,選擇一條對他有利的路。而郭婉瑩哪怕身陷囹圄,依然會堅定心中的選擇。

“師父,我好像永遠也抓不住她……”

寧大人的石碑在夜幕中慘白一片,周錦年最後磕了個頭,轉身往黑暗中去。

……

短短兩年,郭皖昭的名字不僅在京城中響亮,就連偏遠的塞外、江南都知道他。

寧姑娘有時候聽到郭皖昭的名字會有些恍惚,她是見過兩面郭皖昭的。不同於其他男子,郭皖昭身上有一種親和力,以前她很喜歡這個小兄弟。

父親常常誇讚郭皖昭心思細膩卻也膽大,心繫百姓,又不乏仁慈。假以時日,定能成為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規則怪談,找尋學校的秘密

緬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