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慕辭久久不歸,姜穎覺得自已也該做些什麼了,她要在慕辭回來前把能處理好的通通處理好,這樣才不耽誤計劃的程序!

天亮了

姜穎召集了眾人,“是昨夜要刺殺我們的人,還想等到世子回來一起審問,可現在等不上了,我決定現在審問,大家有什麼意見都可以提出來”

“沒意見!”其餘四人異口同聲道

在姜穎直截了當的威脅下那人把目的通通都說了出了,除姜穎外的其他人聽後都是背後直冒冷汗,“要不是有慶寧姐,我們就都完了……”

陳伯遠聽後則是陷入了沉思,照他的說法,如兒嫁的人並不是皇上和太子,只是一個親王,這對他們此行來說可是個大好的訊息!

“古人曾以女人做苟安得城堡,美其名以自欺曰‘和親’”。在古往歷史中,為了天下太平,睦鄰友好而願意犧牲其幸福甚至生命的和親公主有許多,她們以和親的方式,用自已柔弱的雙肩默默無聞地擔負著每一個王朝對外和親的政治責任。

歷史上無數次上演的和親故事中,“昭君出塞”無疑是最美的一個。昭君沒有貴族的身份,只是一個生長在巴山楚水的奇女子,有的只是不屈的性格和對命運的不甘。

昭君名嬙,天生麗質,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多少風流才子傾心愛慕之人,但她最後由選秀入宮,本以為入宮之後能得到皇帝的寵愛,宮門深似海,後宮佳麗三千,在宮裡的幾年,她作為“掖庭待詔”連皇帝的影子也沒見到。

恰巧在公元前三十三年,呼韓邪單于為了加強與漢朝的關係親自入漢,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因為這樣能促進兩族和平,漢元帝欣然應允,並詔後宮妃嬪議親。昭君不願意一輩子做籠中之鳥,毅然請命,自願赴匈奴和親。

可她自已呢?陳婉如默默地思考著這個問題,心情愈發沉重。不知為何,最近這幾天,她心底總會湧起一種難以言喻的奇妙感受——既親切又陌生,讓她連續兩晚都無法安然入眠。

其實,她和昭君有著相似之處:她們原本並非出身貴族,卻都成為了兩國和平的犧牲者。那麼,陳婉如是否也會面臨與昭君相同的命運呢?一想到這些,她便忍不住擔憂起來。

此刻,對父母的思念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是否安然無恙?一連串的疑問在陳婉如腦海中盤旋不去,淚水也情不自禁地滑落臉頰……

雖然她的夫君只是一個親王,可從他近日的愁容,和不斷詢問她關於安慶國的事情,陳婉如知道,兩國之間的關係變得不穩定了,那她該何去何從?如果兩國交戰第一個死的就會是她陳婉如!

可她在這裡不僅要履行祖國賦予的使命,維護外交關係,還要適應陌生的生活和習俗,其中最為痛苦的是歷嫁多次。這一現象在中國歷史中並不常見,卻是和親公主們的命運之一……

自從來了旲國她就有許多空閒時間,她看了許多歷史上的和親公主的故事,最為佩服的還數鹹安公主

除了外交影響,鹹安公主還對唐和回紇的貿易做出了貢獻。她在幫助唐朝打贏戰爭後,回紇人藉機抬高物價,以高價換取絹布,給大唐帶來了經濟壓力。鹹安公主的聰明解決了雙方的貿易問題,使兩國受益,她自問做不到像那位公主那樣,可即使她做了那麼多,嫁了不少人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鹹安公主去世後,她的遺體未能歸葬祖國,這是她悲劇生活的最後一幕。鹹安公主的命運充滿了坎坷和犧牲,但她為祖國和大唐的和平與穩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個故事不應被遺忘。陳婉如越想越怕,她除了醫術就什麼都不會了,與鹹安公主比就如同螢火與驕陽般以後她該怎麼辦?

陳婉如在王府中焦慮著,她的父親陳伯遠也在離她不遠的客棧中想著她……

“餘姑娘,世子還沒回來,按理說我們應該等世子回來再做定奪,可老夫真的等不及了啊”陳伯遠滿心憂慮的說道

現在慕辭沒回來,陳伯遠早知道姜穎的身份,也因為姜穎的武藝是目前所有人中最好的,所以陳伯遠征求她的意見,其他人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陳老先生,您不用急,我早就有了一些想法,如果世子明日還沒回來,我就會獨自去找些線索,一定會盡快找到陳婉如的下落的”姜穎斬釘截鐵的說道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科班出身

後山謙人

我有鬼仙護體,誰能殺我

是混子啊

穿到八零,好孕軍嫂開大廠

一屋子貓

他就是個膽小鬼

桑年7

詭譎漫漫

66678753

熒魈同人校園文

我是魈的信徒